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因。

    朱瞻墡跟着郑和来到了他府内的正厅,此时这次四位工匠已经翘首以盼了,看来来人真的是个小孩,脸上的表情异常精彩。

    错愕,震惊,微笑,搓搓手的都有。

    知道蒸汽机的想法是太子爷五子所想,但是真正见到那样天马行空的设想居然出自这样一个小孩子的脑中,难免仍旧震惊。

    “见过五殿下。”
………………………………

第8章 蒸汽机

    四位工匠向着朱瞻墡行礼,郑和请他先坐下,一一为他介绍。

    四人中最胖的那位皮肤黝黑,光头,脸上还有一道伤疤,从耳朵根到脸颊甚是骇人。

    他叫方强是郑和船队的总工,远洋船只的建造主要由他负责,虽然长得吓人但是有着我华夏族庄稼汉子那股子老实本分劲,是个牢靠的匠人。

    最矮的那个估计个头不超过一米六,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一身的腱子肉,他叫张三,法外狂徒那个张三,是郑和船队武器的制造师。

    另外两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是两兄弟,李思和李宇,两人的父亲原是郑和船队的一个船长兼职最好的铁匠,前些年去世了,两人的冶炼锻造工艺是极好的。

    郑和一看就是内行,请来的四位工匠,木工,铁匠,武器师傅,各有长项。

    张三迫不及待的问:“五殿下,郑大人带回来的装置,我们研究了一下,其中我觉得最精妙是连杆,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可以将简单的上下运动转化为轮子的转动,精妙。”

    “五殿下能从开水顶开壶盖这个简单的发现想出这事情才是最神奇的。”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说了起来,郑和站起身示意他们先停下,然后招手命令下人抬出来一个加大版的“蒸汽机”。

    就是之前朱瞻墡做的加大版,朱瞻墡绕着看了一圈,连杆和木轮做的非常好,这些应该是木匠方强做的,但是这些东西技术含量本身就不是非常高,连杆可以稍微再改进一些。

    至于烧水壶,他们做了一个加大版的水壶,连壶嘴都是原模原样的按比例放大,朱瞻墡苦笑了一声,不知道是夸奖他们细致呢还是说他们不动脑筋。

    四人仿佛等待被老师宣判考试成绩一般带着期望的看着朱瞻墡。

    朱瞻墡看着眼前的装置,对于几人的工艺倒是颇为满意,特别是水壶,这么大的水壶要做出来冶炼工艺自然是不错的。

    其实朱瞻墡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工匠,毕竟明朝有神机营,火枪火炮都能造,虽然制造工艺落后但是工匠的水准可不低。

    “郑大人,水壶只是我当时观察到了的一个现象而已,要做蒸汽机大可不必依靠着水壶。”

    “不必水壶?”

    “是的,各位之前应该实验过了,可否说一下是什么在促使轮子运动。”

    方强说:“壶水烧开顶开了壶盖,壶盖的运动带动轮子。”

    张三则是摇了摇头,身为武器专家的他显然观察到了更多:“是热气,是热气带动了壶盖。”

    “对。”朱瞻墡确认了他的想法接着说:“对,是热气,或者说用个更准确的名字我们叫它蒸汽。”

    朱瞻墡物理学小课堂开课,给他们讲解了因为蒸汽在壶内加压顶开了壶盖。

    “所以不必拘泥于水壶的外形,并非是需要水壶,我们只是需要烧水产生的蒸汽,水壶本身只是为了蒸汽的产生而存在的。”

    张三一拍脑袋:“是我等愚钝,多谢殿下解惑。”

    此时开始眼前这四位工匠心里再也生不出任何轻视眼前这男孩的心思来。

    “将蒸汽导入密闭的空间,内有一个壶盖一样的装置连接着连杆,可以叫他活塞,活动的塞子。”

    “活塞,这名字甚好。”张三赞叹了一句。

    朱瞻墡接着说:“一定要是密闭的。”说着在纸上画下了简易的流程图和原理图。

    郑和和几位工匠看的甚是仔细,张三连连称奇,不知道这个孩子的脑袋里面怎么会藏着这么多奇思妙想。

    “五殿下,这样好像不对,如果一直往里面冲入蒸汽,会不会爆炸?”张三发现了问题所在,气压的事情他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是认知到了。

    朱瞻墡又在密闭的空间上画了一个泄压孔,泄压孔的开关和连杆相连。

    “此处开关当活塞被推动到最上方的时候打开,蒸汽排出,活塞落下,落下之后又关闭蒸汽继续加压。”

    张三瞪大了眼睛满脸的兴奋:“妙啊,妙啊,殿下连接的位置是哪?”

    “这个得多次尝试后才知道,但是既然是规律运动,一定会有一个最合适的地方。”

    “在理。”郑和不由的鼓掌。

    若说之前几人还是在为朱瞻墡的想法而称奇,现在就是真的觉得有了实现的可能。

    本以为就算有了这个想法也得很久的发展才能得到实现,但是现在来看仿佛近在眼前,简单的一幅画清晰明了。

    “郑大人,我们几人这就动手。”几人已然有些跃跃欲试了。

    郑和面带微笑的说:“先等等,不急于一时,先于纸上咱们再将能想的事情想得详细一些。”

    几人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朱瞻墡就在边上听着,提了一下要密封内壁要足够的光滑。

    不能一次性将所有的事情都说完,不然人家不会觉得奇怪吗?

    慢慢的一步步来,他也不寄希望于一次性能做出蒸汽机来,有个研究和实验的过程才对。

    一直到快要用晚膳了,几人才算是放朱瞻墡走,朱瞻墡对于这些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算是有了认知,简直就是孜孜不倦。

    临行的时候郑和非常恭敬的说:“五公子,明天开始我会命人尽快打造出来呈给您。”他的恭敬发自肺腑,并非仅仅是因为朱瞻墡的身份。

    “郑大人,若是东西可成,先给皇爷爷和父亲看看。”

    “明白,公子考虑的周到。”

    马车上今天全程陪同的楚儿万分不解:“公子,您做这个叫做蒸汽机的铁疙瘩是为什么啊?”

    朱瞻墡一笑,打开了车帘问:“为了外头那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大明朝。”

    楚儿更是不解了。

    “楚儿,你见过打仗吗?”

    “只见过反叛的流民。”她是在永乐元年出生的,边疆的战事有听闻但没见过。

    “你可见过饿殍遍野,一城几十万人被屠戮,敌军以杀戮我老弱妇孺为乐,甚至比赛谁杀的多,头颅满地滚,婴儿亦逃不过刺刀,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将土地割让赔款,在自己的土地上人民沦为三等人,被人欺凌,这样的世界你可想像吗?”

    国富民强的大明朝,连一个宫内的侍女作为底层人也想象不了这样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日子却切切实实的在历史上存在了近百年。
………………………………

第9章 检阅士兵

    应天府的西郊,夏日炎炎,翠山青柳叠嶂,红花绿草丛生,南方的夏天潮湿炎热,应天府水气又足,没一会就一身的汗了。

    顶着火热的日头,穿着暗红色的飞鱼服,朱瞻墡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想不通古代人怎么想的,这样的天气穿着短袖多好,偏偏里三层外三层的。

    今天是跟着朱棣来检阅将士的一天,朱瞻墡和自家三哥穿的都是新做的飞鱼服,精神气十足,不得不感叹明制汉服确实好看,现在有点理解现代的小姑娘为什么这么喜欢汉服了。

    换我我也喜欢,当然黑丝永远是朱瞻墡心里的白月光,心头好。

    当即许下宏愿,要这大明疆土人人皆可穿黑丝,当然是女人。

    西郊大营常备士兵五千人左右,在应天府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各有一营,加上城内换防的军队,组成了应天府常备的军队,共两万人。

    朱瞻基陪在朱棣身边,朱瞻墉和朱瞻墡则是在朱高炽的身边,今天一同来的还有二叔汉王朱高煦,却独独不见三叔朱高燧。

    检阅士兵是由汉王带领的,汉王能征善战而且也喜欢混在军营之中,检阅的时候就下去亲自带队了。

    朱瞻墡看的昏昏欲睡,说着检阅其实就是士兵们模拟对战,操练武器,阵型变化,跟现在军队的操练比起来那可是差的远了。

    不论是整齐度,精气神都远远不及现代的军队。

    厚重的铠甲虽然威武但是会限制了士兵的行动。

    但是这些铠甲也是阅兵的一部分。

    因为虽然明朝有神机营但是装备并不够,依旧是冷兵器为主,这样的话铠甲之类的装备就很重要了。

    简单来说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打三个没有装备的士兵没什么问题,你砍人家没穿透甲就稍微有点痛,人家给你一刀你就嗝屁了。

    所以铠甲也成为了陛下要看的内容,甚至特地有展示环节。

    当然在场昏昏欲睡的不止朱瞻墡一人,还有他家胖爹,寻常的检阅他都是不参加的但是不知道为何这次检阅朱棣一定要拉上他。

    朱瞻墡怕热,胖爹更怕热,但是又不能失了太子的礼仪,后头宫女扇子都快扇飞起来了。

    好不容易撑到了检阅完成,朱棣大步流星的便走了过来,不上朝的时候他喜欢军营便装打扮,倒是更显得威武。

    见到朱棣过来,昏昏沉沉朱高炽忙行礼:“陛下……”

    朱棣扶住了他:“免了。”脸上挂着笑容显然甚是满意,伸手指着身后的军队:“怎么样太子爷,咱们大明的军队如何?”

    “父皇您可别这么叫。”朱高炽被朱棣叫了一声太子爷立马心虚了,恨不得退两步直接上车回宫。

    以朱高炽对自己的父亲了解,一般情况下他对自己都是没好脸色,时常严厉的敦促他减肥等事情,就算没事也能找事呵斥两句,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不苟言笑。

    但是他真的对自己很客气的时候,面带笑容的时候,那就是麻烦事来了,一定是有很让他为难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不然不会这样。

    他宁可朱棣多骂两句,也不想听到朱棣笑呵呵的叫他太子爷。

    朱棣拉过了他,亲昵的搂着他的肩膀:“将士们,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陛下威武。”

    声势震天响,朱高炽内心已经开始哀嚎了。

    “高炽啊,这些可都是百战精兵,你看那小子,现在做了千户,靖难的时候就跟着朕冲杀勇猛的很,还有那个他脸上的疤是被箭射中的,命大是个有福之人……”

    朱高炽行礼:“爹有事您说话,儿子没有不办的。”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拉着他进了军帐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高炽啊,靖难至今十几年了,当年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现在也三十四年岁了,行伍之人身上多伤病,年纪大了又不适合上战场再拼杀,当初都是刀里血里杀出来的,我就是不忍心他们晚年凄惨。”

    “陛下,朝中对于年老的,退伍的兵士皆有抚恤,根据其在军中职位分类,抚恤等级不同。”

    “高炽啊,朝中的抚恤朕自然是知道的,当下我大明国富民强,江南的富户甚至出钱免兵役,这样下去兵士数量不足,能征善战者也少了,将来万一瓦剌等地方犯边大明如何应对。”朱棣将事情讲的非常严重。

    朱高炽皱眉不语。

    朱棣乘胜追击:“北边来了消息,瓦剌又有些蠢蠢欲动了,朕打算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