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您怎么在这里?!”郑和看到忽然出现的朱瞻墡,满脸的错愕,边上的人也是一样。

    “这怎么行,快大军调头,送五殿下回去。”

    “不行啊,郑和大人,船已经开了六个时辰,这时候回头,费时费力,还贻误战机。”

    “郑和大人,您要三思啊。”

    郑和一脸“纠结”的表情,一拂衣袖叹气说:“哎,都怪郑和,居然没有检查仔细,五殿下在船上都不知道,等回去后再向太子殿下,向陛下请罪。”

    这一番下来,大家都看出来了,郑和是“迫无无奈”才带着朱瞻墡出征的。

    朱瞻墡暗自窃笑,没想到郑和的演技也是不错的。

    “快快,去给五殿下准备住的房间,五殿下怎么能穿着这样的衣服呢,殿下着凉了怎么办。”郑和马上吩咐人做了起来。

    张三也在船上,作为总工,他自然得去看看战船的实际效果,他见到朱瞻墡满脸的笑容,他喜欢和朱瞻墡呆在一起的感觉,既有奇思妙想又平近易人。

    “派人等会坐小船回去禀告太子殿下。”

    “郑和大人晚上不好靠岸,要不明早吧。”张三从技术工专业角度提了一个建议。

    “行吧,那只能明早了。”

    ……

    皇宫大内,太子爷看着桌上朱瞻墡留的纸条,头都快炸了,自己的二儿子还在一旁咋咋呼呼。

    “父亲,我去看看战船实战如何,还请勿怪罪院内的丫鬟太监,他们都不知情。”

    这是朱瞻墡留的纸条,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翻遍了院子也找不到朱瞻墡的影子。

    朱高炽没急,反而是朱瞻埈最急:“父亲,瞻墡实在是胡来,现在就派人去追他回来,郑和也是,这么久了一点信都没传回来,他是干什么吃的,瞻墡这么大个人能混进船上,我可以怀疑甚至是郑和煽动的瞻墡登船。”

    边上的姚广孝念了一声佛号:“二殿下莫冤枉郑和,郑和素来是个做事有度的人,绝不可能煽动五殿下登船,莫要冤枉好人。”

    朱瞻埈气不打一处来,怎么都帮着朱瞻墡说话,看朱高炽这模样也是打算此事就这样,让朱瞻墡去就去了吧。

    心里不平衡让他更加扭曲:“父亲,瞻墡院子内的太监宫女,无法及时的劝诫瞻墡,全部都下狱重罚,论罪斩首。”

    “瞻埈!”朱高炽面色黑了下来:“这是你辅助监国以来提的第几次要将人下狱,要将人斩首了。”

    作为人设是仁德的太子,一辈子也没几次下令斩首,但是朱瞻埈仅仅这几日因为江西匪患的事情就提了很多次,这次又提,这触犯了太子爷内心的底线。

    朱瞻埈察觉到了朱高炽的怒气,暂时的偃旗息鼓,满脸的愤愤不平。

    姚广孝出来打了圆场:“二殿下说的也不错,这些太监宫女没有尽到劝诫的责任,但是五殿下的性子,除了贴身宫女和太监其他人估计都不知道,太子殿下让些人去庙里吃斋念佛跪着吧。”

    如此明显的拉偏架,朱瞻埈满腹的不服。

    “就这么办吧,先派人联系郑和确保瞻墡的安全。”

    姚广孝出言相帮是因为朱瞻墡离开前与他说了自己要想办法混上战船,他说想去看看大明的战船能否往西方去,能否载的住大明的国运。


………………………………

第117章 大明航海王

    战船过大江,一早醒来朱瞻墡便看向了窗外的风景,两岸的陆地正在消失,他们马上要入海了。

    因为在船上并没有人喊他,又是睡到日上三竿的一天。

    “殿下您醒了。”楚儿伺候朱瞻墡船上了衣服,穿的都是普通的衣服,粗布棉衣;  御寒还是可以的,就是难看的了些。

    走上甲板往前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今日天气也好,遥遥望去心情舒畅。

    “殿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海。”楚儿昨日晕船今天情况好多了。

    走向了船头视野好的地方,当然风也很大。

    “殿下,马上入海了;  风大;  您先回船舱休息吧。”

    “距离倭寇所在的地方还有多远距离?”

    郑和指着地图说:“如果不碰到风浪;  不用一日时间,只是搜寻岛屿估计得耗些时日。”

    朱瞻墡看着几艘战船,如果不是为了等后面的战船就三艘蒸汽船的话耗时还会短一点,但是第一次作战不敢让蒸汽船冒险孤军深入。

    “郑和大人,你远赴西洋,碰到的国家海战如何?”

    “西洋一路上的国家,他们的船只,他们的武器都很差,面对大明的战船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有来犯者几乎全歼;  这些国家有些对咱们进行朝贡,但是他们的土地上经常有叛乱发生;  一旦上岸我军不熟悉当地的地形;  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每次下西洋带的人多;  但是也怕人数损失,一旦到陆地上打仗;  损失就很大,所以很多时间郑和会尽可能的避免登岸战斗。

    好在绝大多数的沿岸国家都还算是老实的,面对大明也少有敢挑衅的行为。

    “郑和大人,下西洋沿途有哪些国家?”

    郑和拿出了一份更加详细的海事地图,上面有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殿下,我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先到了占城(今越南占城),走了一小段弯路路去暹罗(泰国),而后到了三佛齐旧港(今印尼巨港)。”

    说到旧港的时候,郑和展开了说:“我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船队。我率军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三人,而后任命了新的旧港之主,现在旧港仍然由其国统治,对我国朝贡。”

    “但是我军也损失了一千余人,破损船只7艘;  后来过了柯枝和古里(印度)就只能返程。”

    听着郑和将下西洋的事情,几人都听着津津有味。

    “第二次下西洋;  路线差不多,我们在古里册封了古里王,将来访大明的使臣全部送还,还有陛下赏赐给他们的礼物,为了表示大明的强大,这些诚服于我朝的国家使臣都带了不菲的礼物回去。”

    “第三次前面的路线一样,在锡兰(斯里兰卡)听闻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斗我们避开了锡兰,到了古里而后走访打探,确认了路线往更西方去。”

    郑和指了指地图上那表示这阿拉伯半岛波斯湾的地方:“这里是我那次去的最远的地方,忽鲁谟斯(伊朗霍尔木兹湾)。”

    “当我们返程的时候遇到了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诱骗我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船队,我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郑和说来这只是一段话,但是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有多么的紧急,锡兰山国想要郑和的宝船和财物,郑和最终还是依靠着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打赢了这场战斗,虽说是小国,但是毕竟兵力上敌方占优。

    我们有更好的舰队,更好的战士,更好的装备,更好的指挥。

    但是郑和打赢了战斗也不是将对方国家洗劫一空,而是另立了顺从大明的国王,毕竟以后他还得以此为落脚点,继续远洋。

    第四次下西洋也就是最近的一次,永乐十年出发。

    “第四次下西洋,苏门答剌的苏干剌刚刚弑君篡位,明朝方面认为他是“伪王”,他则恼怒明廷不赏赐自己,遂率大军截杀我们船队,最终还是不敌我军,又另立了新王。”

    “我们又去了忽鲁谟斯,想再往西走却找不到路了,最终带回来了异兽“麒麟”。”

    朱瞻墡看着这幅地图,郑和去了波斯湾,寻遍了阿拉伯半岛,却找不到继续的路,其实如果在红海登岸往西北走就是地中海了,不然的话再往西得绕过广袤的非洲大陆。

    只是他们没有世界地图。

    与朱瞻墡和姚广孝这样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同,郑和是一个坚定的有神论支持者。

    郑和是回族人,又信奉佛教,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他信这个世界上有神,他想要去追寻圣城,也想去看看这个世界上到底哪里是神国。

    海上的人们信仰着天妃(妈祖),他也将这个信仰随着他的舰队带到了世界各地。

    欲见神者,先见自我。

    万里航行他还未见他的圣城,也未见他的神。

    这样极具冒险精神的人在整个历史上也只是极少数。

    朱瞻看着对海事说起来就不停如数家珍的郑和,如果给郑和更多的时间,更多次的航行那会是怎么样的呢。

    “郑和大人,您看占城,每次您出发的海外的第一站就是去那,位于交趾南部,现下黎朝反叛,便是在南部,若是明年下西洋之前尚未平叛,您的舰队就必须先打一仗。”

    “殿下放心,若真是如此,我从海上与陆地军队两面夹击,定能平叛,我与交趾人打过不少交道,他们的战斗力不强,他们的朝廷能力也弱。”

    朱瞻墡摇了摇头:“自从打下交趾,多年来,安稳的时间甚少,总不能去一次打一次,得想办法一次搞定,永绝后患。”

    郑和摇摇头:“就算没有我们,交趾也是连年有叛乱,那是个土地肥沃的地方,水稻一年能比中原大地多熟一次,但是那里的人民难以教化。”

    “郑和大人,假设,我说的是假设,我们在广州府设立一个新的蒸汽船厂,并且训练海军,以蒸汽船现在的发展速度,只要有足够的蒸汽船和军队,交趾不管如何叛乱,我军都有随时介入平定的能力,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郑和细细一想朱瞻墡的假设,而后寒毛倒立,瞪大了眼睛看着朱瞻墡。

    他想明白了朱瞻墡话后面的意思,只要交趾有叛乱我就出兵,出兵到他们不敢叛乱为止,以蒸汽船的发展速度,将来若是将广州府到交趾的航行时间缩短到三五天内,交趾的叛乱便显得非常简单就可以解决,毕竟他们的军队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

    甚至可以派下重兵把守。

    朱瞻墡微微笑着说:“只是假设而已,交趾的土地肥沃,若是种上粮食,蒸汽船运着北上,我朝的粮仓必然年年丰足。”

    看着笑得天真的五殿下,那稚嫩的脸庞,郑和不禁想起之前太子偶尔提到过的,朱瞻墡想要封地在广州府附近。

    他的心中只剩下一个疑问:五殿下是什么时候考虑他的那个假设,刚刚想到还是早有预谋。

    “他要从不还是那片土地,而是让它成为一个稳定的粮仓。”

    所计深远,难以想象。

    蒸汽轮航行在大海上,郑和并未远离大陆航行,远远的还能看到岸边。

    看到了有渔船出现在蒸汽船面前的时候,郑和看了眼地图:“殿下,我们快要到舟山岛的范围了。”

    “根据口供,接下来得搜寻附近的岛屿,先靠岸舟山岛,询问一下渔民,周围是否有倭寇踪迹。”

    “可以。”

    明朝的海防重视大陆,舟山边上这种易攻难守的小岛经常成为倭寇海盗们的聚集地,防卫力量的不足导致岛上的居民,必须得向倭寇海盗们低头。

    郑和靠岸舟山稍微整顿。

    其实像舟山这样的岛屿在航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