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天下-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哦哦,这可不是一个好话题,你们怎么谈的?”
  “我打赌襄阳城会被攻破,襄王不会死。”
  “朱存机怎么说?”
  “他认为朱栩铭死定了,然后告诉我说,他以后不想死,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死,也不想死!”


第054章 四糜子的忧伤
  死亡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
  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慷慨赴死。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基本上都是人中传奇。
  不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人,如果做到了慷慨赴死,如果被人看见,不是被写进了史书,要嘛,就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英雄。
  这是人家用命换来的,云昭虽然很尊敬,却一点都不羡慕。
  云昭只可能在无可奈何之下干出这种慨然赴死的举动,比如为了母亲,以后为了自己的孩子,至于妻子,可能要看情况。
  为母亲不是因为学《孝经》学傻了,而是为了还命,为了孩子这纯粹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一种选择,至于妻子,还是一起白头到老好了,就不要说生生死死这种晦气话。
  云昭自问做不到,他觉得朱存机也做不到,所以,这家伙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提前打招呼,希望云氏一旦想要干掉他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别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弄得血淋淋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来,大明的藩王对大明王朝的忠贞之心还是不足的,甚至比不上一些普通人。
  云昭想想史书上那些投靠建奴,以及李洪基跟张秉忠的藩王,心里就一阵阵的发恶心。
  “一定要正大光明!”
  冯英吃完最后一口甑糕,瞅着云昭的眼睛认真的道。
  云昭丢掉手里的柳枝筷子道:“为什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觉得也不错。”
  “我最近读了很多书,发现民意如水。”
  云昭笑道:“民意是可以引导的。”
  “怎么引导呢?”
  “想要快的话就用武力,想要长久就改写史书,这些法子,历朝历代已经用烂了。”
  冯英蹲在云昭身边,双手托腮以极为不文雅的模样忧愁的道:“这里的学问怎么总是跟我在石柱学到的学问不太一样呢?”
  云昭笑道:“一样的,只是多了一些学问,说实话,这里的学问大多是实用的学问,能教出很多立刻就能用的人,可是,论到坚定人的意志,豁达人的心胸,这些实用学问是比不过你学的那些学问的。
  不过,揣测人心这种事情一般是玄学,有的人丢进强盗窝,他长大以后也会是一个正人君子。
  有的人就算是正人君子所生,长大后该是一个坏蛋,他依旧是一个坏蛋,所以,我们只能引导争取不好不坏的那一部分人,再用律法来管教那些坏蛋。”
  “所以,你觉得朱存机是一个无节操的坏蛋?”
  云昭摇头道:“朱存机的位置本来就不稳当,他哥哥本来就死的蹊跷,加上他又是一个庶子,他的父亲妃子众多,又能生,后面还有无数个弟弟,天知道那一天就会跟他哥哥一样死的不明不白。
  这种情况之下,你让他哪来的精力来为国尽忠?
  他死掉才是最让他恐怖的事情,所以,对朱存机来说,活着才能享受目前拥有的一切,死掉了,那就真的完蛋了。”
  云昭说完话,就站起身,冯英也站了起来,直到这个时候,云昭才发现冯英似乎比自己高。
  冯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迅速变矮了一些,云昭瞅着她的裙子道:“比我高就比我高,弯腿干什么?”
  冯英笑道:“秦将军给我说过,女子有时候委屈一下自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落下来。
  你说,我这样委屈自己,会有什么好处呢?”
  云昭本来还想口花花的评论一下冯英的大长腿,杨春花却捂着脸从树林子里钻出来,取过放在地上的篮子,一溜烟的跑了。
  云树慢吞吞的从树林子出来,见冯英也在,老脸忍不住红了,嘿嘿的傻笑着就沿着杨春花离去的方向追了下去。
  “他们以后会很快活吧?”
  冯英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云昭道:“要求低自然容易满足,要求高就很痛苦了,好东西都需要自己去奋斗才能得到。”
  冯英似有所悟的点点头,然后就到:“天快黑了,该回去了,再不回去,小楚该生气了。”
  云昭笑了笑,就与冯英一起回到了云氏大宅。
  才进门就看到明显变得更加丰盈的小楚,本来迎面走过来的小楚见小姐跟云昭一起进门,就极不自然的拐进了马厩。
  回到书房的云昭,才歇了一口气,一个满脸麻子的年轻人就在云昭的案头放了一堆文书。
  “这一份,您要看红笔勾勒的这部分,其余的都是废话,孙传庭跟李洪基在潼关打的不分胜负,粮草跟不上了,开始要我们支援他们一部分,可以从明年朝廷划拨给秦军的例份里还。
  我觉得他是在放屁,秦军明年能不能有划拨还两说呢,一句话就要我们供应他两万担军粮,我以为,没有抵押,不能发放。”
  云昭才要说说话,这个该死的麻子又把一份文书放在云昭面前道:“这是云福统领要求划拨的军粮文书,有问题的地方我也用红笔勾勒出来了,他们的要求太过份,肉食的比例提高了两成。
  我认为应该在上季度的基础上再削减一成,不能养成他们大手大脚的习惯,同时也应该派人去查一下武关隘口的账目,军中粮食从来都是按照超等供给,我不信他们能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吃光一季的粮食。
  这种坏习气不能助长。”
  云昭木木的瞅着这个被自己用四十斤糜子换来的麻子,哑口无言。
  “徐五想,你在办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五次吗?”
  云昭想了想,还是老实的把腿从桌子上拿下来。
  徐五想抽动一下满是麻子的脸道:“我得过天花,这张脸算是毁了,比不了你们这些漂亮人,如果再不把事情想清楚去办的话,我这样的人对你还有什么用处呢?”
  云昭连忙道:“我这里论才不论貌!”
  徐五想撇嘴道:“骗鬼去吧,你们一家子都习惯以貌取人,既然论才不论貌,我这个玉山书院大比第三,怎么不见你家的那些妹子贴过来?”
  云昭怒道:“怎么说话的,还有没有一点规矩了?”
  徐五想道:“是你告诉我,作为你的秘书,万事不能瞒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怎么?觉得不好听,要不,我以后就把我要说的话伪饰一下,我的《诗经》《楚辞》《汉赋》学的不错,保证以后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像诗歌一样好听,至于有没有用我就不知道了。”
  “你老师是张贤亮是吧?”
  徐五想有些恼怒的道:“请用尊称,张师也是你的先生。”
  “可你跟我说话就很无理啊。”
  “你就说我有没有用吧!”
  云昭重重的点点头道:“有用,能把我这里所有的文书安置的井井有条,并且能回答上我所有要问的问题,有些事还能想在我前头,办事也从未让我失望过。
  当然有用!”
  徐五想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朝云昭拱手道:“少爷,我就这点用处了,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用处发挥到极致,让自己最大限度的对少爷有用,就对不起少爷买我用的那四十斤糜子。”
  云昭起身握住徐五想的手道:“以后不要再提那四十斤糜子,你们每次提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有我听得老大不自在。”
  徐五想嘿嘿笑了一声,一张脸抽吧起来,显得更丑。
  “少爷,我们还是继续审批公文吧,你看,蒲城这地方是有问题的,这里土质疏松,不好修渠,当年龙首渠穿越商颜山走的可不是明渠,是暗渠,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当年那道暗渠加以修整,就能从澄城县引洛水灌溉蒲城、大荔一带田地。
  我翻阅了无数古籍,已经对当年的龙首渠有了一定的认知,当年在汉朝时修建这条水渠,用的是——井渠法!
  如果少爷手头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让我去蒲城,给我一年时间,我一定重现史书上记载的七里井渠!
  让我蓝田县界碑抵达蒲城,大荔县一带。”


第055章 越来越好的蓝田县
  “事情理顺了吗?”
  云昭看了一遍文书,合上之后,用手指揉按着眉心问道。
  “蒲城县令张永,大荔县县令何永道盼我蓝田县进入辖境如盼春雨。”
  “用手段了吗?”
  “用了一些,张永还算不错,何永道我建议撤换一下,此人太贪,且毫无廉耻,待此人被撤换之后,在他去职还乡的路上应该遇到强盗才对,他的钱财都是大荔县的民脂民膏,不能带走。”
  “换什么人呢,你的同窗?”
  “同窗们虽然能干,资历却是不够的,三两个年轻县令大明朝廷还能容忍,七八个,十几个年轻县令,上官不会同意,百姓也不会同意。
  尤其是那些候补了几十年还没有当上官的候补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疯。
  所以,少爷,我开会之后决定,不能鄙弃那些旧文人……”
  “等等,旧文人?这个词是谁告诉你们的?”
  “还用别人说?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
  “嗯嗯,要是传扬出去,你们会因为被人家口诛笔伐而死!”
  “不要紧,我们找一些能扛得住的,且会说话的,喜欢辩论的人去带头好了。
  比如韩陵山那种骂遍玉山无敌手的人,像他这种人根本就不害怕跟人对骂。
  哦,说一件事,你别生气,韩陵山下山之后找的第一个对骂对象就是少爷的外公秦培亮,说他白白当了三任西安学政,却没有教导出一个可用之才,导致西安府的官员全是江西人,还说这就是江西填西安。”
  云昭吞咽了一口口水道:“老头被气死了没有?”
  徐五想笑道:“人家大人大度,把门关上了,韩陵山在人家门口喝骂了两天,这才去了西安府学,人还没进府学,已经有很多人知道有一个疯子要来府学进学了。”
  云昭继续捏着眉心道:“还有什么糟心的事情一并说出来吧。”
  徐五想翻看了一下文书道:“有人想在蓝田县修建瓷窑,很大,很大的那种,据说是传承下来的耀州窑青瓷手艺。
  如今,耀州那地方的人已经没法子过日子了,所以就想把全部家当搬来蓝田县。”
  云昭皱眉道:“耀州窑离开耀州还能叫做耀州窑吗?耀州距离蒲城不远,让他等着,等龙首渠重见天日的时候说不定蓝田县的手脚就能伸到耀州了。”
  徐五想摇头道:“他们快要饿死了,在耀州烧出瓷器来也没地方去卖,流寇来一次糟蹋一次,他们等不住。”
  “我们这里的土能烧窑?”
  徐五想道:“人家来蓝田县卖瓷器的时候,在蓝田县南边发现了瓷土,这才有了搬家的想法。
  不过,人家说了,要来就一个村子全来,如果不要全村的人,村子里的手艺人也不来。
  还说,他们以后只管造瓷器,至于卖瓷器这种事情他们是不管的,还说了,全村人只会烧瓷器,不会种地,也不打算种地!
  少爷,大明的瓷器作坊历来是官窑的天下,南北占遍了,像耀州瓷这种手艺其实很不错,他们出产的青瓷堪称一绝,其中他们家的老祖宗手里还握着“青天釉”手艺。
  据说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