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天下-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娘摇头道:“其实为娘刚才说吃红薯什么的你莫要在意,这比以前好的太多了,无非是富裕之后才有的烦恼,我儿不必放在心上。”
  云昭道:“人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力,只要情理法三者具备,就应该放开手让他们去追求。
  我希望这里的人越来越富裕,毕竟,人在富裕之后,才会考虑更高层次的东西。
  而衣食住行,原本就是人们在追求更高生活要求的巨大障碍。
  管仲即便是有万般不是,可是呢他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名言却是直指人心,说到了根本处。
  几年前,饿殍遍地的时候,强盗自然横行,人心自然不古,伦理必然不存。
  而衣冠中华,礼仪中华,文章中华,美食中华,勤善中华之美,就在于衣食丰足,这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
  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强盗就会消失,饿殍就会消失,我中华所有的美德都逐步回归。
  母亲,我们本就是这个世上最好的一个族群,只是苦难总是让我们干一些违背自己信念的东西。
  如果我们蓝田县还能如此发展十年,母亲一定会看到这人世间最美的图画。”


第115章 不安分的心
  云昭对蓝田县目前的状态很满意。
  皇帝在遥远的京师依旧为这个老大的破烂国家挖空心思的拆东墙补西墙。
  满朝文武依旧在努力的在自己发财之余照顾着这个老大的王朝。
  东南富裕的盐商,地主,官宦们依旧在努力的将自己最后的狂欢进行到底。
  北方破败的长城上依旧战满了穿着破旧衣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军卒,在更远的地方,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正带着他们的军队在千里大地上对行走如风,忽东忽西的建州人进行围剿。
  而西边干涸的古河道以及遍布乱石的戈壁滩上,则安静的像是亘古以来就没有人烟一般。
  云昭知道的最诡异的消息来自于张秉忠。
  这个家伙居然开始屯田了,他军中骡马多,为了减轻饲养负担,他把一部分羸弱的大牲口分给了百姓,不仅仅如此,他还将收集到的农具也分发给了百姓,甚至拿出不多的从蓝田县购置的粮食分给百姓,让百姓们好度过这个灾年。
  根据探子来报,整个屯田大业居然进行的很顺利,挖水渠,平荒田,开阡陌有模有样。
  负责屯田的人就是张秉忠的义子——孙可望!
  冬日里开始平整田地,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襄阳这块地方说到底比较温暖,即便是冬日里,土地也不会上冻。
  这就极大的减轻了孙可望屯田的难度。
  五年间襄阳两次被攻破,很多百姓逃遁无踪,土地荒芜,好在义军中也有无数的农夫,在鞭子的驱使下,放下手中的刀子,开始重新自己的农夫生涯。
  李定国也在努力的开垦土地,在距离他白百步之外,张国凤更是干的热火朝天。
  凤凰山在玉山背后,南下的寒流给玉山阻挡一下之后,这里的气候就显得比玉山更加的温和。
  从清晨忙碌到中午,李定国的肚子饿的咕噜噜作响,朝依旧跟土地奋战的张国凤吼了一嗓子道:“国凤,我饿了。”
  张国凤匆匆的提着锄头赶过来,将一个布包丢给李定国道:“吃点锅盔垫垫肚子。”
  李定国找了一处荒草茂盛的地方躺了下来,咬着手里的干饼子道:“国凤,你真的准备做一个农夫吗?”
  张国凤道:“我喜欢当农夫,这一点你是知道的。”
  李定国怔怔的瞅着蓝天道:“甘心吗?”
  张国凤摇头道:“不甘心,再给我一个能生孩子的老婆我就甘心。”
  “你以前在我军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张国凤笑道:“我现在只想在一人之上就够了。”
  “你真的是这么想的?想想你的才华,你的武功,你愿意就这么无名无姓的过一辈子?”
  张国凤道:“怎么就无名无姓了?我当农夫难道就不准我叫张国凤这个名字了?”
  “我是说,男子汉难道不该扬名声显父母才算是好汉吗?”
  张国凤摇头道:“我觉得生一堆孩子,才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手段。”
  李定国一骨碌盘腿坐起来,正色道:“你对云氏新军怎么看?”
  张国凤道:“你我要是携带以前的大军去攻击云氏新军……死定了。”
  “云昭手中握有这样一支精锐,居然连出关中的意思都没有,你说,这算不算是明珠暗投?”
  张国凤摇头道:“你可能不知道,蓝田县的界碑已经快要抵达河南渑池了。”
  “你听谁说的?”
  “哼哼哼,新军中开始有渑池人了,你没发现?”
  “很多吗?”
  “不多,就三五个,我那一队就有一个,年底才从渑池过来的,读过一些书,这才被遴选进了新军。
  而蓝田县新军的军规里说的很清楚,非蓝田县子弟不得入新军,所以呢,我觉得蓝田县界碑就要到渑池,或者已经囊括渑池县了。”
  李定国想了一下潼关到渑池县的距离,叹口气道:“你的意思是说云氏又拓地三百里?”
  张国凤道:“蓝田县拓地不用军队,这在蓝田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李定国冷笑道:“云昭太自以为是了,军队就是手中的锤子,能开任何险阻。”
  张国凤笑道:“人家的锤子如今正在归化城破冰呢,听说归化城建成之日,就是云氏大军夺占归化城之时。”
  李定国摇头道:“不可能这么如云氏所愿的,建奴人中有思谋远虑之辈,他们在逍遥滩刚刚失去了一千两百人,而驻守归化城的建州人只有三百不到,完全依仗蒙古人降兵来控制一座对他们来说无比重要的城池,这没有可能。
  我料定,云氏在归化城跟建州人有一场恶仗要打。”
  张国凤瞅着李定国道:“何以见得?”
  李定国大笑道:“因为卢象升这时候在京师!多尔衮孤军深入京师以南,这本来很不明智。
  可是,他偏偏这样做了,距离建奴控制的本土太远,即便是劫掠到了物资人口,想要运回去,这一路上定然会被明军不断追杀,伏击,而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这三人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多尔衮想要平安的回去,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
  你说,建奴废了这么大的力气,你以为他们的目的何在?”
  张国凤随手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一张大明地理图瞅了一眼道:“你是说,卢象升走了,他们意在宣府,大同?”
  李定国轻笑一声道:“宣府,大同一旦失守,大明的长城防线就会彻底失去作用。
  以后,建奴想要进攻大明的时候,河北,山西,都将是口子,那个时候,大明再想堵住建奴,那可就千难万难了。
  最重要的是,宣府,大同看守的并非建州人,而是蒙古人,宣府,大同没了,你以为蒙古人会怎么办?
  这些异族人抢劫大明朝早就抢成了习惯。
  哈哈哈,到时候,蒙古人蜂拥南下,建奴再次叩关,我想坐在京师的皇帝老儿一定会吓得尿裤子。”
  张国凤道:“还有蓝田新军在呢。”
  李定国摇头道:“新军虽然精锐,然而,人数太少了,那样的一支全火器军队,太依仗后勤供应了。
  如果建奴,蒙古人不跟他们正面决战,而是以骑兵的优势拖着他们到处奔走,处处攻击他们必救之所,不出一两个月,就能把高杰统领的那支军队彻底拖垮,然后再回头慢慢吃掉,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要是建奴,就这么干!”
  张国凤扛起锄头对李定国道:“走吧!”
  李定国愣了一下道:“去哪里?”
  “去找云昭,跟他在地图上打一仗。”
  李定国翻身倒在枯草上,捏断一根荒草含嘴里道:“我现在是一个十夫长,管那么多的事情做什么,你也歇着,明天还要在军中练习刺杀呢。”
  张国凤不耐烦的道:“你要是想去军阵上,就要先在地图上打败云昭那一伙人。”
  李定国哼哼一声道:“你是要找个老婆压在身下当你的农夫吗?怎么又对军阵感兴趣了?”
  张国凤道:“我是聪明人,不把那些不想让我好好当农夫的人全部弄死,你觉得我有机会当一个快活的农夫吗?
  快走,明明你想上战场想的快要发疯了,偏偏还要故意做作一番,你也不嫌累。”
  李定国站起身瞅一眼面前的这片荒地砸吧一下嘴巴道:“那个狗日的徐五想把老子给骗了,他谋划的什么果树林,桑麻地,粮食地,鱼塘,还有五亩地大的宅子,原来都需要老子亲手亲脚的去干啊!”
  张国凤笑道:“我喜欢什么时候都自己来,自己的房子自己盖,自己的田地自己伺候,自己的老婆自己睡,自己的孩子自己生……哈哈哈哈,这才是老子想要过的日子。”


第116章 钉子,钉子
  冬天肃杀,代表着万物都进入了蛰伏期。
  崇祯十年的冬天非常的奇怪。
  几乎所有的义军,强盗们都开始开荒屯田的时候,唯有大明官府在庆幸大明国第一个几乎没有流寇的冬日如约而至。
  蓝田县开荒早就成了一种习惯,在牲畜工具齐全的情况下,在整齐划一的规划下,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修水库,开荒。
  张秉忠的部将孙可望也用鞭子驱使着牛马跟义军随军家眷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复耕着襄阳周边的田地。
  韩城大战之后,李洪基仅仅带了五十余骑兵,逃离了战场匆匆进入了山西。
  没想到,才进山西,原以为可以借助神一魁的力量东山再起,想不到神一魁却病死了,部下早已星散,四处投靠。
  恓惶无依的李洪基,在遭遇两次袭击之后,虽然杀死了不少心怀不轨的贼寇,却无法在山西立足,不得不再一次进入河南。
  行到孟津,眼看黄河滔滔,想要再回陕西的李洪基想起云昭那张阴沉的脸,终于长叹一声带着好不容易聚拢的七百余人上了毂城山。
  孟津几经战火洗劫,早不复当年孟津渡之盛况。
  在纵兵劫掠了贫穷的孟津县衙之后,李洪基已经是精疲力竭,不得不在毂城山休养生息。
  存粮不多,周边郡县又几乎空无一人,无可奈何之下,李洪基只好带着部下,在毂城山屯田。
  一场大火将南山坡上的荒草焚烧的干干净净,李洪基第一个扛着锄头走进了满是草木灰的荒地,埋头开荒。
  如果在开春时节还不能把这片田地复耕,下种,到了明年,如果局势没有大的变化,他们这些人就只好再次流浪。
  而此时此刻,在相对平静的大明土地上流浪太危险了,只要手里有一点武力的人,都想擒拿他这个昔日的闯王,向朝廷请赏。
  火焰漫过荒地,一块被荒草遮掩的巨石出现在李洪基眼中,踩踏着温热的土地,李洪基来到这块巨石前边,心血来潮之下,居然找来斧凿,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在这块巨石上凿下一个巨大的忍字!
  毂城山!
  “济北毂城山下,黄石公即我也!”
  李洪基抚摸着刚刚刻好的“忍”字低声道:“张良有黄石公传授神书,而后建功立业。
  某家的黄石公又在何处?”
  与他年龄相差无几的侄儿李过见叔父长久的站在巨石边上没有离开,就小心的凑过来到:“闯王,莫要想太多,事已至此,该回去歇息一下了。”
  李洪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