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天下-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太宗时期也有这种蠢事发生,太宗皇帝也是一笑了之。
  大明太祖年间,这种事就更多了,人人以为以太祖之暴虐性情,这些人会被剥皮实草,结果,太祖也是一笑了之。
  我知道你之所以会轻判这些人,根据就是这些先皇们的行为。
  所以,你做的没什么错。”
  杨雄松了一口气道:“是谁干的呢?张炳忠?李弘基,还是大明皇帝?”
  云昭笑道:“不是张炳忠,这家伙拿下了南昌城,如今正在筹建建立他的大楚国呢,所以不会是他。李弘基也拿下了徐州,现如今,也准备称帝了,名曰——大顺,因此,也不会是他。”
  杨雄道:“如此说来,皇帝的可能性最大?”
  云昭摇头道:“也不是皇帝,皇帝的实力已经衰弱到了极点,他的旨意出不了京城。”
  杨雄皱眉道:“我蓝田国势如日中天,还有谁敢捋我们的虎须。”
  云昭笑道:“这你就要问钱少少了,国内的事情都是他在操弄。”
  杨雄有些为难的道:“坏了您的名声。”
  云昭笑道:“骏马狂奔的时候会在意尾巴上攀爬着的几只苍蝇吗?别为这事操心了,快去大会筹备处报道,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你去做。”
  杨雄起身道:“这就去,只是……”
  “那些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有钱少少操心呢。”
  云昭目送钱少少离开,韩陵山就凑过来道:“为何不告诉杨雄,出手的人是东南士子们呢?”
  云昭道:“杨雄一家与东南士子有很深的交情,难堪的事情就不要交给他了,这是为难人,每个人都过得轻松一些为好。”
  韩陵山道:“想要塑造七十二路烽烟,三十六股烟尘,也亏他们能想的出来,侯方域看样子也就这么一点本事了,要杀了他吗?”
  云昭摇头道:“侯方域如今在东南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的家世本就比不得陈贞惠跟方以智,被这两人攻击的快要身败名裂了。
  现如今,冒着生命危险放手一搏坏我们的名声,目的就是重新塑造自己在东南士人中的名声,我只是有些奇怪,阮大钺,马士英这两个人也算是目光高远之辈,为何也会参与到这件事情里来呢?”
  韩陵山嘿嘿笑道:“这就是大明士人想要出仕的一种方法,他们担心贸然来投不会受我们重用,首先就要表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
  等我们把他们当做某一层级的对手之后,再来相投,我们就会按照先前对他的重视程度给予相应的待遇。
  我敢打赌,只要陛下流露出招揽之意,这两人会立刻帮助陛下平灭这些腌臜事情,并且会处理的非常好。
  当然,侯方域一定会身败名裂死的残不堪言。”
  云昭摇摇头道:“我不会要这种人的,他们要是坐上高位,对你们这些淳朴的人非常的不公平,不就是损失一点名声吗?
  没关系,我云昭出身盗匪世家,又是一个人家口中残忍嗜杀的魔王,且拥有后宫数千,贪花好色之徒,名声本来就没有多好,再坏能坏到那里去。”
  韩陵山又道:“浙江余姚的朱舜水先生已经到了长安,陛下是否准允他进入玉山城?”
  这个名字有点熟,云昭努力回忆了一下,发现此人算是一个真正的大明人,抗清失败之后,不愿为满洲人效力,最后远遁倭国,算是大明儒生中不多的气节之士。
  就点点头道:“邀请舜水先生入住玉山书院吧,在开会的时候可以旁听。”
  韩陵山又道:“既然舜水先生得陛下允准,那么,写过《留侯论》这等巨著的钱谦益是否也同样待遇?”
  听韩陵山说到钱谦益,云昭看了看韩陵山道:“此人道德人品如何?”
  韩陵山道:“素来清廉,名重大明,文章光芒万丈,为东南士子之主心骨,此次前来,也是光明正大的来的,来之前还给皇帝上了奏本,说是要看看我蓝天的虚实,看看陛下你的心胸气度,是否有人主之像。”
  云昭叹口气道:“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韩陵山奇怪的道:“人家没打算投靠我们,就是来帮崇祯探探我们的底子,我以为应该让此人进来,看看我蓝田是否有继承大明江山的气魄。”
  云昭拍拍韩陵山的手道:“你很喜欢《留侯论》?”
  韩陵山道:“他十五岁时所撰写的《留侯论》大谈神奇灵怪,气势纵横本就是少见的佳作,我还读过他的《初学集》《有学集》也是言之有物,黄宗羲说他的文章可以占文坛五十年,顾炎武也说他是一代’文宗’。
  不仅仅是我读过,咱们玉山书院的修养选读科目中,他的文章乃是重点。
  怎么,陛下不喜欢这个人?”
  云昭沉默……无言以对……如果他不知道此人曾经有过“水太冷”“头皮痒”这两样过往,云昭一定大力欢迎这等人前来玉山,哪怕是亲自出迎也不算掉价。
  最让云昭无言以对的是此时的钱谦益正是光芒万丈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拿人家还没有做的事情来批驳他。
  云昭有时候非常的郁闷,知道后世将要发生的事情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可是,知道了太多的事情,有时候又会对他形成困扰。
  比如洪承畴,如果,云昭不知晓他的过往,此时,他一定会重用洪承畴,可惜,就是因为知道后世的事情,洪承畴此生必定与国相这个位置无缘。
  要知道,在云昭将要执行的政体中,国相的位置极为超然,他这个皇帝人家选一次就要准备接受一辈子,只有等云昭死掉了,他们才有资格遴选下一位皇帝。
  而国相这个职位,云昭准备真的拿出来走全民遴选的道路的。
  五年一选,最多连任两届,无论如何都要更换。
  也就是因为如此,国相的权柄非常重,一般的国务基本上都要依赖国相来完成,也就是说,除过军权,立法,审判权不在国相手中,其余权力基本上都属于国相。
  国相需要国民大会遴选,云昭任命,一旦遴选,任命成功,如果没有犯下叛国重罪,国相基本上不会被更换,会平安的一任五年。
  这件事云昭思考过很长时间了,皇帝之所以被人诟病的最大原因就是大权独揽。
  如果事事都是皇帝说了算,那么官府犯下的所有过错都是皇帝的错误,就像这时候的崇祯,全天下的罪过都是他一个人背。
  不但百姓们这么看,就连他麾下的官员也是这么看的。
  皇帝做到这个份上那就太可怜了。
  云昭不打算这样干。
  他来大明是上天赐予的天大的好机会,好不容易当上皇帝了,如果把全部的精力都消耗在批阅文书上,那就太凄惨了一些。
  国相这个职位本身就是拿来干事情的,即便是出了错,那也是国相的事情,大家只要忍耐他五年,然后换一个好的上来就是了。
  他这个皇帝既可以挽大厦将倾于既倒,又可以成为百姓们最后的希望,何乐而不为呢?
  也只有将军权牢牢地握在手中,军人的地位才能被拔高,军人才不会主动去干政,这一点太重要了。
  韩陵山见云昭陷入了深思之中,并不奇怪,云昭就是这个样子,有时候说这话呢,他就呆滞住了,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了。
  他只是没想到,云昭此时心中正在衡量蓝田这些重臣中——有谁可以拉出来被他当做大牲口使唤。
  也不知道想了多久,裴仲已经给他换过三次茶水了,他这才从沉思中醒来,见韩陵山正在翻看他的文书,就不满的道:“你怎么还没走?”
  韩陵山道:“刚才跟你说钱谦益要进玉山城的事情呢,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云昭笑了一下道:“人家身负天下众望,自然是有礼有节的邀请进来。”
  韩陵山道:“你准备接见他吗?”
  裴仲在一边更正韩陵山道:“您该称陛下。”
  韩陵山尴尬的笑道:“容我习惯几天。”
  云昭笑道:“请钱先生看吧,我就不说话了,免得崇祯以为我要拉拢钱谦益,现在的皇帝啊,小气的紧!”


第070章 你可以为国相
  “大爷,大妈救救我……”
  红衣喜儿惨呼声声断人肠,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虞山先生青衫湿。
  自剧场出来之后,钱谦益就心绪难平,不顾自己的学生顾炎武就在旁边,径直问老仆:“我们家里可曾有这般恶事发生?”
  老仆垂首道:“回禀相公,咱家不敢污秽了相公名声,对待奴仆,佃户都是极好的,咱家一年只收五成的佃租,苏州府谁不夸奖相公仁义。”
  钱谦益回头问顾炎武:“听闻蓝田农事极为繁盛,不知他们佃租几何?”
  顾炎武为难的拱拱手回道:“回禀虞山先生得知,仅仅蓝田一县而言,几乎没有佃租,不仅仅没有,将土地出租之人还要倒给佃户补缴一半税款。”
  钱谦益愣了一下道:“这是什么道理?”
  顾炎武道:“先生有所不知,蓝田土地如今成了身份的象征,有田地的人家大多是蓝田本地人,以及最早来到蓝田的灾民。
  十数年来蓝田本地工商两道繁盛至极,这两道的产出十倍,数十倍于农田产出,因此,本地人甚少将力气投在农事上。
  可是,蓝田律曰——土地一亩,一年不长庄稼,罚主人铜钱五百枚,两年不长庄稼——收回半数土地,三年不长庄稼则收回田亩。
  而蓝田土地珍贵,主人家自然不愿放弃田亩,这才出现了倒给佃户补贴税款的怪现象。”
  钱谦益点点头赞叹道:“见蓝田如此重视农耕,云昭此人换算是有些见识。”
  顾炎武笑道:“先生既然已经来到了长安,何不尽快走一遭玉山城,这长安城虽说繁华鼎盛,对先生来说却显得庸俗一些,只有进入玉山城,先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关中的物华天宝之妙处。”
  钱谦益大笑道:“如此说来,云昭准许我这个大明赋闲之臣进入他的王都了吗?”
  顾炎武微微皱起眉头道:“皇都!”
  钱谦益摆摆手道:“皇都在顺天府,陛下一天在位,天下枭雄只能称王!”
  顾炎武道:“陛下邀请先生入住玉山书院。”
  钱谦益瞅着玉山方向淡漠的道:“早就知道玉山书院以新学见长,我来关中,倒是有一半为了他。”
  顾炎武长笑一声道:“先生见了新学蓬勃之貌,定会欢喜。”
  钱谦益道:“不一定。”
  顾炎武道:“先生不是也常说儒学自朱熹之后再无寸进,到了丢弃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时候了吗?”
  钱谦益瞅着顾炎武道:“我担心你坠入了魔道。”
  顾炎武并非是一个被先生说两句就会盲从的人,他想了一下道:“此间为人间正道!”
  钱谦益大笑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顾炎武平静的道:“至少,这个皇帝是我们选的。”
  钱谦益道:“只有云昭一个人选,算得什么遴选。”
  “以前的皇帝都说自己是天子,云昭认为他的权力来自于百姓,对我们来说这就足够了。”
  钱谦益叹口气道:“枭雄权术,让人无话可说。”
  顾炎武道:“大明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之境地,云昭雄起,继承大明理所当然。”
  钱谦益道:“大明乃是朱姓大明。”
  顾炎武多少觉得无趣,淡淡的道:“以后的大明将是百姓之大明,从法理上,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