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天下-第6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问做多了,人就会变态,此言一点不假。
  十八岁的某一天,此人突然发狂,在曲阜投重金包下最大的一座青楼,乘坐羊车,穿四条腿的连裆裤与连体的美艳妓子招摇过市。
  待到二十岁的时候,父亲亡故,其余子弟无不嚎啕大哭,唯有此人在一边敲着手鼓,呀呀的歌唱,还一个劲的告诉别人,这是好事。(别骂这人,这些全是典故。)
  为此,他的母亲也被他气的一命呜呼。
  此人二十五岁之时,忽然化作狂士,自号疯癫道人,在曲阜城中立下擂台,遍数历代先贤,逐一贬斥,就连孔氏老祖也未曾放过。
  孔氏中人大怒,纷纷上台与之辩驳,却每每被孔秀驳斥的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直到三十岁的时候,此人带着老仆游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亲眼目睹了大明的衰败之像后,整个个人就如同换了灵魂一般,待人彬彬有礼,在不见昔日的疯癫之举。
  独居于孔林之中,以读书耕作为乐。
  孔胤植很清楚,如果说整个孔氏还有能拿得出手的人,毫无疑问,便是孔秀!
  他很讨厌孔秀,非常的讨厌,因为,只要跟孔秀在一起,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傻瓜。
  目前的孔秀是一个状态,孔胤植并不清楚,他只知道,在孔秀十六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整个孔氏学问最全,最高明的人,即便是孔氏族中的宿老,也从不与孔秀谈经论道。
  所以,这一次好不容易出现了云昭要给儿子寻找老师的千古难遇的好时候,孔氏无论如何也要拿下这个职位,唯有如此,孔氏才有复兴的机会。
  “这么说,云昭准备给他那个小妾生的儿子请先生?”
  孔秀看完了孔胤植拿来的信函,随手丢在桌子上淡淡的道。
  “云氏没有小妾,云昭的两个老婆都是皇后,二皇子云显乃是钱皇后所出,据说云昭对钱皇后极为宠爱,曾经说过,钱皇后一人可抵后宫三千。
  所以,二皇子很有可能会继承皇位。
  你去了蓝田之后,我只求你管好你的嘴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求你为我孔氏十万人的性命着想一下,就算我们对你有千万般的不是,这里毕竟是生你养你的家族。
  你再想想,若不是我把你困在孔林读书十年,以你的脾性定会召集乡农抵抗建奴,抵抗李弘基,抵抗刘泽清等等匪类。
  后果是什么你一定很清楚,那就是个死啊。”
  孔胤植苦口婆心的继续劝诫着孔秀,以至于嘴角都出现了白沫。
  “恨不抗奴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孔胤植,这是我当年写给你的诗,现在,我还活着,依旧是我的羞耻。
  哈哈,我孔氏讲究的便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看看你的作为,我孔氏哪一点能跟‘仁义’二字沾边?
  幸好云昭这个贼寇起来了,给了我们华族一个不算太坏的结局。
  我这一次去蓝田,不是为了什么孔氏,我要好好看看,云昭这个贼寇到底有没有治理好我华族的本事。”
  对于孔秀出言不逊的样子,孔胤植早就习惯了,也能做到唾面自干,不理睬孔秀说的话,他继续道;“此次云昭为二皇子聘师,听说一共要聘请十六位。
  以你的才学,应该不难入列,我求你,教好二皇子,最好能让二皇子成为将来的皇帝,唯有如此,孔氏一门才能继续光大。”
  孔秀笑道:“不用十六个先生,我一人足矣,好了,你去给我准备车马盘缠,我这就走一遭蓝田。记住了,钱要多,马车要豪,从人要多!”
  孔胤植摇摇头道:“银元一百枚,书童一个,书箱一个,驴子一头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这就启程吧!”
  孔秀皱眉道:“你就不怕我因为这些外物丢了二皇子先生这个差事?”
  孔胤植冷笑道:“云昭给自己儿子一口气请十六位先生,你可想过目的何在?”
  孔秀哼了一声道:“十六个学生,一个先生,先生值钱,十六个先生,一个学生,自然是学生值钱。”
  孔胤植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孔氏的脸面还是要的,不能巴结云昭巴结的太过份,你的名声在孔氏一族,外人对你知之甚少。
  我们若是大张旗鼓的把你送过去,孔氏颜面何存?
  只有派一个落魄书生过去,在一群先生中间拿下魁首,孔氏这才长气,明白不?”
  孔秀瞅了瞅孔胤植道:“咦?你以前是不要脸的,这一次怎么如此顾惜脸面了?”
  孔胤植长叹一口气道:“在你跟前我也不隐瞒了,之所以在建奴,闯贼跟前不要脸,是因为他们不讲理,之所以在云昭面前要点脸面,是因为云昭多少讲点理。
  这么说,你满意了吗?”
  孔秀点点头道:“与你相识这么多年,唯有这一句话算是真正的大实话。”
  孔胤植笑道:“现在你就放心的去蓝田当你的太傅,我这个不要脸的人看家。”
  孔秀点点头道:“这一点我不如你。”
  孔胤植道:“两百个银元,真的不能再多了。”
  “昂,昂,昂”一阵驴叫传来。
  孔秀朝门外瞅瞅,发现自己的青衣小童已经牵来了一头黑色的驴子,驴子背上已经铺好了厚厚的棉毯子,在驴子的屁股位置上,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褡裢。
  “你让小青走路去关中?”
  “那就再配一头驴。”
  孔秀点点头道:“镖师也不找一队?”
  孔胤植摇头道:“放心吧,如今天下安稳着呢,能害你的大队贼寇已经被云昭杀光了,至于山东境内那些开黑店,打闷棍的小贼,这些年也被你杀掉了不少。
  快走吧!”
  孔秀长叹一声道:“大贼杀小贼,老贼杀小贼,这年头,没有千百年的贼寇经历,确实没法子好好地当一个贼寇。”
  说罢,也不理睬还留在屋子里的孔胤植,从剑座上取过一柄黑色剑鞘的宝剑挂在腰上,然后取来一顶斗篷披上,骑上那匹黑驴子,就带着小童出发了。
  “这里面最有可能成为显儿师傅的人是朱舜水,钱谦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余者,都是碌碌之辈。”
  钱多多这些天对儿子的老师人选费尽了心思,多方衡量之后,终于圈定了五个人。
  云昭拿掉盖在脸上的书本道:“我不喜欢钱谦益。”
  钱多多道:“可是,这个老贼的学问一等一的好,我们显儿不学老贼为人,只做学问。”
  云昭白了钱多多一眼道:“收起你见不得人的小心思,你弄来了钱谦益,准备让显儿以后跟他兄长相争是不是?”
  钱多多叹口气道:“也不能都是谦谦君子吧?”
  云昭道:“有你弟弟一个坏蛋就足够了。”
  钱多多怒道:“还不是因为要帮你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才把一个好好地男儿给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等韩陵山回来了,就让少少交卸了监察部的差事。
  天下已经太平了,用不着那么多的监察。”
  云昭知道钱多多心中很是不满,云彰留在了玉山书院,一定会被知晓云显这边状况的徐元寿一群人往死里教授。
  而玉山书院出来的人物现在已经遍布整个大明。
  给云显请的先生虽然都是一时之选,可是,这些人在蓝田皇廷,不是清流官,便是一无所有的儒生,怎么算下来都是云显吃亏。
  “好的,你儿子的先生,你说了算,我不说话。”
  云昭终究还是投降了,他相信,只要钱多多肯多下功夫寻找,在大明,给云显找十六个高明的老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将来,老师是谁其实并不重要,假如两个孩子都有接班的想法,看他们自己的本事就是了。
  反正,时间还早的很呢。


第212章 文明从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自从董仲舒积极推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获得汉武帝刘彻首肯之后,儒家的学问就已经彻底融入了汉族的血脉之中。
  在其中,最起作用的其实就是礼教。
  礼教是一个定人伦的东西。
  从亲族间的称谓,再到婚丧嫁娶的礼仪,都有着极为严格的界定。
  什么是文明?
  文明就是父亲去世了,你知道怀念,你知道把他安葬,而不是放在火上烤了吃掉!
  什么是文明?
  文明就是你知道你不能跟你的血亲成亲,交配,儿子不能娶母亲,娶自己的亲姐妹!
  什么是文明?
  文明就是你很清楚想要吃饱饭,就要自己去劳作,想要穿衣服就要自己去纺织,要把身体的隐私部位用东西遮盖起来,不能赤身裸体的满世界遛鸟,要有羞耻感!
  所以说,礼教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界定人与野兽差别的分水岭。
  数千年来,礼教已经成了人们生活规范的指南。
  当然,这是最早的礼教,后来的礼教就很讨厌了,一群群的儒生,为了把所有的人都弄成儒家行为的典范,刻意在里面添加了更多的行为规范。
  然后,糟粕就出来了。
  这些内容填补的越多,对人的行为就多了更多的约束。
  直到朱熹,在将礼教彻底的发扬光大之后,礼教基本上也就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
  云昭把朱熹的行为称之为画蛇添足。
  想想就明白,在明代以前,男人跟女人的行为虽然也收到一些约束,可是,这些约束总体上来说还算是对社会有用的。
  在那个时代,男子,女子,其实都是养家糊口的主力军,在宋代,女子甚至可以孤身旅行,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了,甚至可以和离。
  礼教甚至说的清清楚楚——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
  后来就不成了……
  儒教到了大明时代,其实已经发展到了他的尽头。
  任何事物一旦发展到了尽头,又不知道寻找新的支撑点,衰败几乎是一定的。
  儒家对人性的约束是很残忍的,也是很有效的。
  玉山新学最弱的一环便是对人性的约束。
  毕竟,在一个以成功论的学堂里,人们很容易变成一个个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因此上,在玉山皇廷,出台的政策尽管都是光明的,可是,官员们做事情的手段,却总是显得非常阴鸷,这就是为何到了今天,云昭还不能摘掉贼寇的帽子的原因。
  当年,举世八大寇,便是在大明天空翻腾的八条毒龙,就像是老天爷养在大明这个钵盂里八条蛊虫,现如今,云昭胜出,成了新的毒王。
  人们之所以对云昭有这种印象,这就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了。
  因为,蓝田人做事像贼寇,说话像贼寇,就连模样也像贼寇,所以,在百姓眼中,他们就是贼寇。
  想要把贼寇这顶帽子去掉,绝对离不开打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
  既然离不开,那就主动接纳好了。
  因此,在云显的教育上,云昭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
  或者说,这是一个大的风向,一个标志着蓝田皇廷开始不排斥旧有的学说了。
  虞山县,绛云楼。
  柳如是大清早就起身,先是从乳娘那里看过闺女之后,就亲自下厨煮了一锅白粥,配了一点细点跟酱菜送回了房间。
  钱谦益已经起床,坐在窗前用梳子梳着自己的头发,见柳如是进来了,就笑道:“冬瓜儿可曾安好?”
  柳如是笑道:“应该是冬瓜儿给老爷请安才好。”
  钱谦益摇头道:“柳儒士错了,这是一个颠倒的年月,也是一个黄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