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天下-第6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昭何能例外?
  这些具体的事实,落到最后就回归了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旷世大问题,继续深究下去,穷云昭一生都无法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因此上,云昭只做,不说!
  辽东的事情对如今的大明来说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相比之下,云昭更关心他三年前就布置下去的全民教育。
  准确的说,这件事其实办的是一塌糊涂的……
  全民都在办教育的时候,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出现。
  这一点,云昭是有思想准备的,并且也做好了迎接严重后果的准备。
  不过,这些后果跟全民都是文盲这个事实比起来,还是要轻好多。
  “大明百姓的识字率,在我们没有开展全民识字,以及全民教育的时候,一千个人中能看懂文书的人,仅仅有一个半人……
  自从我全民识字,全民教育开展三年之后,比例增加到了千人四个半人……”
  徐元寿照本宣科的模样一本正经的,看的云昭很想笑。
  瞅着徐元寿读完了统计报告,并且摘下了眼镜之后,云昭笑道:“先生,您相信这个统计数字?”
  徐元寿道:“大明开科养士三百年,才有了一千个人中有一个半读书人的规模,我们三年就增加了三个人,平均每年增加一个人。
  一年顶大明两百年之功,陛下圣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云昭笑道:“既然先生也不相信,那么,为何还要在朕面前诵念这个统计报告呢?”
  徐元寿戴上眼镜,目光从眼镜上方投注在云昭身上道:“我就是想要让陛下看看,你麾下的官员是何等的无耻!
  这三年,他们的主要功绩是人为降低了朱明时期百姓的识字率,又人为的提高了三年来的教育成果,然后,就出现了这份统计文书。
  老臣甚至相信,陛下即便是派遣监察部的下去查,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一定跟统计报告上的数字差不多,这是人家做官的本事。
  不过,老臣可以以项上人头跟陛下打赌——我大明,的读书人绝对没有统计报告上说的这么多!”
  云昭接过文书随手丢在案子上道:“朕也可以跟先生打赌,这三年来大明百姓的识字率一定有比朱明任何时候增长的都要快。
  朕知晓,这里面一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法门,不过,我们还是要相信我们的官员,他们还没有无耻到生编硬造的地步。”
  徐元寿长叹一声道:“陛下着急,底下的官员也着急,大家都着急的时候,最底下的官员就考虑不了那么多了,完成任务,保住乌纱帽才是真的。
  教书育人的事情急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慢慢积累。
  陛下莫要以为我一心扑在玉山书院上只是为了培养一群精英,不理睬百姓的基础教育,实在是,大明才走上正道,我们急需人才,急需最优秀的人才,才能把陛下草创的蓝田皇朝推到一个高点。
  有了这个高点,就算子孙不成器,将来也能多折腾几年。”
  云昭给徐元寿倒了一杯茶推过去道:“哪一个开国帝王没有把皇朝推高呢?可是,他们这样做改变什么了吗?暴秦不成,强汉不成,盛唐不成,雄明也不成。
  既然那些帝王都没有成功,那就说明这条路是错的,朕还年轻,几乎是中华史书上最年轻的一个开国帝王,因此,朕有时间,有精力,也有耐心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
  现如今,我大明兵强马壮,虽有建奴还在辽东,也不过是疥癣之疾,只要机会成熟,朕挥手间就能让他灰飞烟灭。
  所以,朕要不断的试验,哪怕是错了,只要不触及根本,朕就有卷土重来的本钱。”
  “当年隋炀帝杨广也是一个雄才大略之辈,他也做了很多实验,可惜,他试验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江山给祸害光了。”
  “他触及了根本,关陇世家又渗透了他的朝堂,如果不开凿大运河,不征伐高句丽,他难以树立自己的威权,所以说,他是狗急跳墙,与我从容布置完全是两回事。
  这些道理还是先生教我的,难道您已经忘记了?
  或者说,先生年岁大了,没有了积极进取的雄心,只想着如何抱残守缺?”
  徐元寿叹口气道:“罢了,江山是你的江山,我这个做老师的只能全心全意的帮你守住江山,至于别的,已经超过了我的能力范畴。
  老夫知晓,建立一个王朝有多么的艰难。
  我们战死了那么多人,消耗了那么多岁月,天下百姓吃了那么多的苦,还有那么多的书院弟子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拿自己的命赌一个盛世来临。
  你却不珍惜……”
  眼看着徐元寿萧瑟的背影,云昭摇摇头,对一直守在身边的张绣道:“我是那种不珍惜英烈鲜血的人吗?”
  张绣摇头道:“陛下不是不珍惜英烈的鲜血,而是因为太在乎了,才会这样做。徐山长已经老朽了,而横渠学说也有很多缺陷。
  说到底横渠学说与董仲舒的儒门是一样的,都是为王朝服务的一种学问,徐山长陷在这个大坑里已经出不来了。
  自从陛下执行全民教育这个政策以来,变化最大的不是大明各个州县,也不是遍地开花的各个学堂,真正发生变化的是玉山书院。
  现如今,玉山书院的学子们猛然发现,他们不再是唯一的大明官吏的来源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威胁,很大的威胁,他们必须要比别处书院的士子更加的聪慧,更加的博学,更加的贴合百姓生活,才能继续成为大明的官吏。
  现实中的这些变化,逼迫的玉山书院,只能不断地减少晦涩难懂的横渠一脉的学问,不得不将更多的课时让给用处更大的算学,格物,几何,化学,地理等学科。
  而这些学科也释放出来了它本身的力量,历史使人睿智,诗歌使人灵秀,算学使人精密,格物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我想,等这些学科的魅力持续一些年月之后,我大明的教育将会变得更加全面,精英将会层出不群,会比现在的玉山书院培育出来的学子更加的优秀。”


第016章 令人讨厌的政治手段
  张绣是留在云昭身边时间最长的一个秘书。
  他与前几任秘书都不太一样,尤其是他对未来的判断,几乎很少出错,是一个可以与盛唐杜如晦媲美的一个人物。
  徐五想,杨雄,虽然也能称得上雄才大略,但是,他们的能力基本上表现在执行层面上,他们还做不到张绣这种从一件小事上,就推断出事情发展的大致走向。
  云昭对身边不断出现人才的事情并不感到惊讶。
  因为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来看,开国之初,正是人才涌现的时候。
  到了他这里,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是历史的惯性,也是中华的习惯。
  不过,张绣这个人还是有缺点的,此人心性比较阴鸷,胸怀不够宽广,他能看清楚别人的未来的发展历程,唯独看不清他自己的发展历程。
  可以说,此人可以做一个高级谋士,却并不适合像杜如晦那样在朝堂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高官。
  在云昭的记忆中,此人更像朱棣麾下号称“黑衣宰相”的姚广孝。
  韩陵山曾经建议云昭重用这个张绣,被云昭给一口回绝了。
  为此,韩陵山非常的不满,认为云昭做事对张绣很不公平。
  钱少少也被韩陵山怂恿过来问真正的原因。
  然后,云昭就告诉钱少少——他跟韩陵山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喝醉,但是,在张绣面前,他就没有想喝酒的意思。
  韩陵山得到这个答案之后,从此就不再提重用张绣的话了。
  他明白,他韩陵山已经变成了一条毒龙,但是,云昭信任他,张绣这个人跟他很相似,很可能也是一条毒龙,既然是毒龙,云昭将他在手里捂一阵子还是可以理解的。
  “陛下,杨雄求见。”
  张绣趁着云昭停手喝茶的功夫,推门进来禀报。
  云昭叹口气道:“他跟周国萍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
  张绣道:“陛下,您不能总是和稀泥,他们两个人,您总要取舍的,否则他们会得寸进尺的。”
  云昭看看左右手道;“都是手,你让我如何取舍?抛弃哪一个都会让我痛彻心扉。”
  张绣叹口气道:“长痛不如短痛。”
  云昭奇怪的看着张绣道:“朕身上就这么多零件,按照你说的,今天没事切掉一个,明天没事再切掉一个,几年下来,朕还有的剩吗?”
  张绣道:“可是,周国萍统领的捕快营与杨雄如今统领的团练营早就势成水火,再不下手处理一个,微臣担心他们会火并。”
  云昭抽张绣一眼道:“杨雄跟周国萍之间火并是大概率的事情,至于,捕快营与团练营之间没有火并的可能。”
  张绣皱眉道:“可是,微臣收到的各种消息来看,他们之间早就势成水火了,几乎是一触即发,在湖南湘西,以及太行山等盗匪横行的地方,局势更是危若累卵。
  捕快营认为缉拿盗贼,罪犯,是他们捕快营的公务,团练营的本职是守卫国内各处城池,只有遇到大型暴乱事件的时候,必须经过他们捕快营邀请,团练才能出动。
  微臣也打听清楚了,矛盾的根源还是分赃不均,湘西,以及太行山是咱大明不多的两处依旧盗匪横行的地方,也是捕快营,以及团练营的人功劳的源泉。
  现在是太平年月,不论是捕快,还是团练想要往上爬,没有功劳支撑很慢,很难,很多从军队退下来的捕快以及团练,将剿灭盗贼当成了最后的希望。
  本来这是一个好的场面,大家竞争一下跟有利于剿匪,可是,后来的发展脱离了原本的方向,微臣以为,到了整顿他们的时候了。”
  云昭看着张绣道:“你倾向于处理谁?”
  张绣张口道:“处理谁都成,就看陛下的考虑了,反正都是他们自找的,求仁得仁,这有什么不对?免得他们拐弯抹角的出什么鬼主意。”
  云昭的手指在桌子上轻叩两下道:“把周国萍也给我叫过来。”
  张绣闻言匆匆的离开了。
  片刻功夫,杨雄就从外边走了进来,向云昭见礼之后,就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张椅子上闭目沉思。
  此时的杨雄早就脱离了昔日的学生模样,与跟随云昭时期的杨雄也不一样,三缕长须在颌下飘拂,在加上这家伙足足有八尺高,坐在那里,有些关公模样。
  “趁着周国萍没来,有话就说。”
  云昭瞟了杨雄一眼道。
  杨雄睁开眼睛道:“回禀陛下,您是知道微臣的,从不会在背后嚼舌根。”
  “你就不怕周国萍发疯?”
  杨雄冷笑一声道:“回禀陛下,微臣就希望她发疯。”
  云昭笑道:“你一向心胸宽广,这一次怎么就看不开了?”
  杨雄道:“回陛下的话,没办法看的开,捕快捉拿一下盗贼也就是了,在深山老林里剿灭强盗,该是我团练的事情。”
  云昭笑了,对杨雄道:“等一会能弄得过周国萍才是你的本事,要不,你们两个先在演武场火并一下,弄出一个结果来,再跟我说你们真正的意图。”
  杨雄站起身朝云昭施礼道:“现在直接面见陛下有些困难,不得已才耍一点小花招。”
  说着话,就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放在云昭的桌案上。
  云昭打开了看了一眼道:“团练进西域,进乌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