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天下-第7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了。”
  “不找韩秀芬,你在海上能看到什么?”
  “我自有办法。”
  云昭目送韩陵山离开,忍不住摇头道:“太自大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钱多多,冯英一起愣愣的看着丈夫,云昭已经吃了一碗饭了,她们两个依旧没有动筷子的意思。
  “夫君,您真的对韩陵山用刀斧手了?”
  云昭点点头道:“没错。”
  “云春,云花两个蠢货可杀不了韩陵山。”
  “就因为她们两个杀不了韩陵山才派她们去。”
  “韩陵山会不会心生怨隙?”
  “只要是云春,云花两个去杀他,他就不会在意,说不定心中还在暗暗窃喜。”
  “为何?”
  “因为云春,云花十年前充当刀斧手已经杀了他不下十次了,只是这些年没有,要不然你以为云春,云花手里的宣花大斧哪里来的?
  你看清楚,这才是正确使用云春,云花的方式。
  警告了韩陵山,还能让他心里不结疙瘩。”
  “您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告诉韩陵山,他踩到我的底线了。”
  “您以前常用这个法子?”
  “没错,你以为韩陵山那张臭嘴是怎么被改正过来的?”
  钱多多忍不住回头看看站在身后伺候她们吃饭的云春,云花叹口气道:“怎么就没有被踢死呢?”
  云花道:“我们穿了软甲。”
  冯英笑道:“夫君您看,这世上就没有傻子。”
  云昭很赞同冯英的话,特意给冯英送上一枚鸡腿,以示奖励。
  韩陵山去找了云杨。
  云杨对于韩陵山的要求嗤之以鼻。
  他从来都不觉得云昭会干出什么愚蠢的事情,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我们以前什么都听阿昭的,这不是什么事情都干得顺顺利利的吗?怎么现在就开始怀疑阿昭了?我甚至不知道你们那些自以为是的想法是从那里得来的。
  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世道。
  大明朝还有所谓的外敌吗?
  大明朝还有所谓的民变吗?
  虽然贪官污吏还是有的,可是,这难道不是你这个监察部长的职责吗?
  一个个的干了几件不大不小的屁事,就觉得自己可以置喙阿昭的安排了?
  你们这些人现在干的事情往好了说是在为国为民,往坏里说,就是想要夺权,想要架空阿昭这个皇帝,要是放在别的皇帝身上,会真的砍了你们信不信?
  你们最大的依仗就是欺负阿昭对你们感情深厚,赌他不会对你们下手。赌他会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情感放弃自己皇帝的尊严。
  能做到这一步,阿昭堪称千古一帝了,别要求太多,否则,真的触怒了阿昭,几十年的情感付诸东流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韩陵山听了长叹一声,就沉默不语。
  以前的时候,从来都只有他训斥云杨的份,什么时候论到云杨呵斥他了。
  可是,他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就如同云杨说的那样,大明朝已经步入了欣欣向荣的场面,而这个场面就目前来看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各地州府回报上的文书,不可能尽数都是喜事,好事,可是呢,大半都是关于民生建设的,偶尔会有几个汇报不好事情的,也仅仅是一些很小的事件罢了。
  事到如今,就连乡间的盗匪都逐步绝迹了,这不能不说新朝远比旧有的王朝好的多。
  也就是因为地方上欣欣向荣,国库,府库充盈,大臣们已经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地方建设上了,才会有目前倒逼皇帝的场面。
  “云杨,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慢下来了?”
  云杨笑道:“确实应该慢下来了,后面又不是有狗撵着我们,至今粮食过剩的问题还在困扰着我们,这就是我们走的太快的标志。
  我跟阿昭喝酒的时候问过他,他说,这是工商业跟不上农业发展步伐导致的,粮食的价值不能通过工商业带来更高的价值,这才导致了粮食贱价。
  粮食价钱上不去,农夫手中可用的钱财就会减少,农夫们没了钱财,工商业就会停滞不前。
  所以啊,你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改变大明百姓的饮食结构,鼓励农夫们继续增加禽肉蛋奶的供给。”
  韩陵山听完云杨的话皱眉道:“你一个兵部部长,整天研究的就是这些事情吗?”
  云杨苦笑道:“以后的兵部部长的担任者将不再是纯粹的军人,很可能也要改为文人担任,这一点,阿昭已经提前警告过我了。”
  “这么说,我很有希望接任你兵部部长的职位?”
  “做梦去吧,我们这些人的官啊,基本上是当到头了,以后酬谢我们功劳的方式将会是爵位以及海外封地。”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要是老的不堪陛下驱驰了,下场就是全部远走海外,找一片土地当自己的土皇帝?”
  “就是这个意思,阿昭的目的也非常的明确,我们这些人陆地上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之后,就要去海上重新开拓,因为海上法度松散的缘故,这一次开拓纯粹是看我们自己的本事,有多大本事就使用多大本事。”
  韩陵山听罢哈哈大笑道:“云杨,你可知何为封建?”
  云杨撇撇嘴道:“就是大家都有封地。”
  韩陵山笑道:“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才是陛下真正想要的,你等着,老子的功勋封公爵不算过分吧?”
  云杨点点头道:“应该的。”
  韩陵山道:“等老子得到封地之后,就专门弄到你身边。”
  云杨不解的道:“弄到我身边做什么?”
  韩陵山冷笑道:“可以攻伐你。”
  “你攻伐我做什么?”
  韩陵山冷笑道:“这就是陛下需要封建的另外一套结果,诸侯相争,而后成霸,霸而国,然后陛下这个共主就可以号召天下诸侯共伐之。”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陛下不喜欢有这么多的诸侯,希望这些诸侯相互攻伐,然后逐渐减少,最后,他再站在大义的立场上将最后几个留存下来的诸侯一鼓而灭。”
  “这不可能!”云杨听了韩陵山的话跳了起来。
  韩陵山冷笑道:“陛下当然不可能,他在安排两百年以后的事情。而我说的这个结果,一定会在两百年之后发生,甚至更早,更快!”


第129章 我来人世间,果然值得
  韩陵山离开之后,云杨就在第一时间将自己与韩陵山的对话一字一句的告知了云昭。
  云昭在听完云杨的汇报之后轻笑一声,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阳谋。
  旧有的贵族已经被打倒并且杀死,新的贵族正在萌发,正在形成。
  而对于贵族这个东西云昭一向是很讨厌的,哪怕这些新兴贵族都是跟着自己一刀一枪打过天下。
  准确的说,云昭认为蓝田皇朝需要的是一群公务员,而不是一群掌握生杀大权的贵族。
  他既然不能将这些新兴贵族全部都丢井里淹死,就只好另辟蹊径。
  海洋就是一个好地方,它足够大,足够容纳下人世间所有的污秽。
  所以,他就想把所有不好的东西全部都丢进大海这个大熔炉里。
  大海足够狂暴,足够诱人,足够让人生出征服的欲望。
  而封建,就是云昭丢进锦鲤池子里面的第一把鱼饵。
  自从周天子分封诸侯,以拱卫天下之后,封建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仅仅存在到了战国。
  自从秦嬴政这个盖世帝王出现之后,取封建而州郡,事实上就宣告了封建的结束。
  封建制下,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各守其土”,云昭相信,各守其土的时间不会太长,而中国人固有的一统天下的习惯,会让他们中间的某些强力人士,开始统一海外领土。
  战争就是封建的主要特征。
  云昭觉得只要有人开始这样做了,占据了最肥沃,最庞大,人数最多的大明本土将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并且借助这个机会,彻底干脆的将蓝田皇朝产生的新兴贵族一网打尽。
  很明显,韩陵山从愚蠢的云杨口中得到了一些启发,然后,就通过云杨的嘴巴告诉云昭,他已经识破了皇帝的计谋。
  不过,看破了没有用,封建的本质会继续推动云昭的布置一点点的向他希望的方向前进。
  而韩陵山,那个时候早就死了。
  当然,这些人可以不选择出海,可以选择不拥有海外封爵领地……呵呵……只要他们能忍耐得住,能接受大明本土越来越严厉的律法,与平淡的官员生活就成。
  那样的话,他们确实能够逃离这个巨大的陷阱,而相对的,留在大明本土,他们的功勋会被更快的遗忘。
  当几十年之后,大明本土百姓已经养成固守本身权力的习惯之后,这片土地上将不再会有贵族的容身之地。
  云昭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并且付诸实施,最重要的原因就来自于中华七年的粮食极大丰收,农夫们获得的收益却维持不懂,甚至在缩减。
  就在张国柱等人对这一亘古未曾出现的怪现象感到迷惑的时候,云昭却敏锐的发现,这一幕与后世美国二十世纪初面临的局面非常的相似。
  自从云昭登基以来,大量的牲畜使用,农具的更新,种子的改良,以及物种的极大丰富,促使大明农夫的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与此同时,消费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导致大明不仅仅是农产品过剩,畜牧产品过剩,钢铁过剩,纺织品过剩。
  这就导致了人们生产的东西越多,就越是卖不出去。
  为了消化国内的这些巨量的产品,张国柱不允许南洋的粮食进入大明,不允许蒙古草原上的畜产品过度的进入大明本土,不允许从朝鲜挖出来的煤炭,铁矿进入大明,更不允许日本的银子进入大明本土。
  云昭稍微思量一下,就发现这一幕与美国当时提高两千种外国产品关税百分之五十的做法如出一辙。
  随后,当时的美国陷入了历史上最恐怖的大萧条中,世界随之进入了萧条期,随即催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明附近的国家,全部都臣服在云昭这个皇帝的脚下,对大明朝过来的旨意如同臣子一般敬服,让皇帝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发动战争,并且,发动了战争之后,效果也不过如此。
  没办法,云昭就迅速的启动了大规模的国内建设活动。
  张国柱在燕京城修建下水道,把整个城市弄的一团糟,云彰,徐五想,夏完淳启动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铁路建设。
  不仅仅是他们,各地州府也在同一时间采用了同一种方法——那就是大规模的建设。
  从道路,到铁路,到水利设施,到城市基础建设,目的只有一个,用最快的速度消耗掉府库,国库中的存银,存粮,好接纳新的银子跟粮食。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钱多多在她看中的所有美丽的地方大肆的修建精美绝伦的宫殿,猎场,行宫,却没有一个官员跳出来阻拦。
  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应对之策,大明本土的经济才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而没有出现什么牛奶倾倒进河里的奇怪现象。
  国家在大肆的修建各种宏伟的工程,民间也是如此,因为钢铁,砖瓦,木材等等物资的价格已经跌到了谷底,他们也开始修建自家的房舍。
  云昭预估,在三十年内,这股子建设风潮不会停止。
  韩陵山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制作风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