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天下-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云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获得戚家军遗留下来的武库。
  走正途完全是不可行的。
  就现在云氏的模样,在蓝田县称霸一下还成,想要出塞与鞑子,建奴作战属于白给。
  至于倭寇……现在大陆上没有倭寇,除非云昭组建一支舰队出海……
  云福已经很多年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云氏庄子了,也就是去年跟这个冬天出去了两次。
  以他的性格,云昭总觉的武库就该在云氏庄子。
  戚家军装备的武器算是当世第一流的,尤其是大批量的武装鸟铳的军队,全大明,也只有戚家军是独一份。
  洪承畴的军队也算的上精锐,可是,他们装备的火器就是三眼铳,那东西在云昭看来,就是可以打三下的大号窜天猴!
  即便是鸟铳这种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武器,在见识过那种一枪可以把人打的四分五裂的枪具之后,也毫无吸引力。
  不过,有了鸟铳之后,再经过训练之后,云氏土匪立刻就能从土匪升格成军队!
  莫说有真正戚家军的战力,只要有一半,云昭认为自己就能在关中横着走!
  “福伯最喜欢去的地方在哪里?”
  云昭合上书本,打了一个哈欠,双腿悬空靠在椅子背上问钱少少。
  “中庭!每天至少要在中庭待一个时辰以上。”
  “福伯从金丝峡归来之后,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哪里?”
  “中庭,从井里提水沐浴之后才见少爷!”
  “你查过水井没有?”
  “查过,也用竹竿捅过,与别的水井无异。”
  “水深几尺?”
  “六尺,我问过人了,咱们家这边地下石头多,多是大块的岩石,能打出水井来实属不易。”
  “老账房在云氏已经二十几年了,不要去问他,你找机会查查咱们家修建这座庄子花了多少钱。”
  钱少少嘿嘿笑道:“我让姐姐去查了,没有这方面的账簿,少爷上次焚烧借据的时候查的,万历二十九年的柴碳账本都在,就是没有扩建宅子的账本。”
  “那就是了,以后重点查万历二十九年扩建的宅子,上次我们挖土豆窖什么都没有找到,你说这一次挖哪里呢?”
  钱少少笑道:“反正今年能收很多的红薯,土豆,我们把云氏内宅挖成老鼠洞,就不信找不出来。”
  云昭沉默片刻,睁开眼睛对钱少少道:“按理说,这个家里挖出来的东西都该是我的没错吧?”
  钱少少立刻道:“当然!家里的东西全是少爷的!”
  “挖出来之后福伯反对怎么办?”
  钱少少轻声道:“云氏换一个人来当管家?”
  云昭低下头沉吟片刻,最终叹口气道:“事到临头再说吧!”
  钱少少有些发急的道:“我们是土匪啊,您要是太仁义了,就不像土匪了。”
  云昭挥挥手,钱少少就很不甘心的离开了。
  起身揉搓一把脸,云昭又恢复成了那个肥胖,善良,无害,白皙的少年。
  来到后宅,先是蒙住愣神的云秀的眼睛,装作高杰的声音让她猜猜是谁。
  云秀‘嗷’的叫了一声,就蹿回屋子里了,还把门关的震天响,惹得十几个姐妹们疯狂大笑。
  云昭找了一张躺椅靠着母亲刚刚躺下来,其余姐妹们就纷纷凑过来,好吃的,好喝的不停点的往云昭嘴里送。
  云娘装作没看见,就骂了一声‘没良心的’。
  倒是钱多多离得远远地,云昭把一嘴的东西嚼烂了咽下去,冲着钱多多喊道:“你怎么不拍我的马屁?”
  钱多多拧着脖子道:“我又不想让你给找一个好夫君,干嘛要拍你马屁?”
  这句话得罪人太狠,于是,钱多多又被一群姐妹给推到屋子里去了,立刻,屋子里马上传来了钱多多鬼哭神嚎的叫唤。
  “你的姐妹们,应该有一个好人家!”
  云娘拿开蒙在脸上的团扇,看了儿子一眼道。
  “您担心我拿姐妹们去做交换?您太小看你儿子了,秀秀跟高杰算是乌龟看王八,看对眼了。
  虽然我觉得高杰不是秀秀的良配,既然难得她喜欢,就随她去了。
  别的姐妹也一样,只要她喜欢,嫁乞丐我也认了,最多多一些嫁妆银子就是。
  所有人的眼前都是黑的,您的儿子虽然看的远一些,也不知道这老天爷到底给不给脸面,莫要让世界变化太大。”
  云娘把儿子的领口扯开一些,给他扇着风道:“咱们家这样子挺好的。”
  云昭摇头道:“不够啊,远远不够啊,等到流民铺天盖地一般扑过来的时候,咱们家的这点家业,在这股浪潮面前,连石头都算不上,最多是一个大一点的土坷垃,水一冲就散了。
  必须要把我们家弄成巨石才成,或者我们也变成水,只是别变成泥石流就好。”
  “我儿已经比你祖,比你父强多了!”
  “面临的局面也比我祖,我父严苛的太多了,娘啊,如果我早生几十上百年,你儿子一定听你的话,就算是头拱地也要给您考一个状元出来,好让您荣耀一番。
  现在没有用,不论我读多少书,都没有用。”
  云娘吃了已经,往儿子身边凑凑担忧的道:“很严重吗?”
  云昭苦笑一声道:“王嘉胤坐大了。”
  云娘眨巴着眼睛道:“这人是谁?”
  “跟咱们家一样是一个贼寇!”
  “胡说,咱们家是官宦人家!”
  “您说是就是吧,总之,这个王嘉胤麾下有三十六股贼寇投靠,号称三十六营,总人数超过了二十万。
  如今,在山西,陕北一带攻城掠地攻无不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咱们家现在有多少人?”
  “不到五千,大多数还是流民!”
  “也就是说,咱们家去了王嘉胤那里也就是三十六营中的一个是吧?”
  “没错,且不能再高了。”
  “那就不去,成了贼头也没有什么好荣耀的,迟早会被官府剿灭,娘听说,洪承畴在凤凰山,乃至商南一地,就杀了两万多贼寇是吧?
  他去剿匪了,应该很快就把贼寇都杀光吧?”
  云昭笑道:“如果贼寇只有二十万,确实很容易被杀光,可是,这该死的大明朝还在源源不断的制造贼寇。
  洪承畴当初在韩城,杀了三百多贼寇就名声大噪,在凤凰山杀了两万多贼寇,朝廷却没有怎么嘉奖,原因就在于,王嘉胤坐大了,杀了两万,又起来了二十万。
  孩儿现在很担心,等他们把这二十万贼寇杀光了,说不定又会起来两百万……到时候杀不胜杀的,朝廷也就完蛋了。”
  这话让云娘有些害怕,连忙抓住儿子的手道:“要不,我们家进秦岭吧,老祖宗给我们留了后路!”
  云昭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在那里,我好早做安排!”
  云娘道:“只有福伯知道,祖上留下话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进入。”


第097章 地图上的生命线
  听母亲这样说,云昭心里终于有底不用胡乱猜测了。
  云福可以把武库当做天大的事情,命一样的坚守,对于祖父来说就不同了。
  武库对他来说也很重要,可是,武库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家人孩子重要,留一条路走是必须的。
  这种便利云昭享受的毫无心理负担,毕竟,这是他的祖宗留下的。
  在忙乱中,夏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粮食长得很是喜人,不论是麦子,糜子,谷子,豆子,亦或是云氏的新庄稼长的都很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了蝉鸣,蝗虫也没有大面积的出现,就连麻雀也遭了灾,被人用细网一网一网的抓,全进了肚子。
  云昭觉得很是骄傲!
  自从蓝田县开始以工代赈以来,有病死的,再也没有出现一个饿死的人。
  为此,他写信给了洪承畴大大的夸耀了一下自己的功绩。
  洪承畴也回信了,在信里,云昭第一次看到了李洪基,张秉忠这两个让他极为忌惮的人物名字。
  在山西跟贼寇作战的洪承畴这一次没有占到便宜,主要是这些贼寇居然会跑!
  一会在山西,一会在陕西,破来跑去的不好抓住砍头,这让洪承畴大伤脑筋。
  同时催促云昭早点派人去东南买粮食,他在商南收获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因为不仅仅是他一支军队吃,还要时不时地接济一下兄弟军队,粮食消耗的很快,大大缩短了洪承畴预料中的作战时间。
  云昭根本就没有打算去东南买粮食,这年头,粮食金贵的跟命一样,哪里都没有多余的粮食,即便是有,也被盐商们通过各种手段弄走换盐引发大财去了。
  蓝田县今年的粮食也是一粒都不外卖的,必须作为储备粮存起来,即便是丰收了,也是如此。
  既然云昭买不来粮食,也不想把自己的粮食卖给洪承畴,那么,云昭就剩下唯一的一个选择——抢劫!
  “以前关中为天下重地,有大运河直通长安,每天进入长安的船只可以排十里地以上,以云氏占据的好位置可以轻易地抢劫一下大运河上的船只。
  可是呢,运不济,总从蒙元避开关中,重新沿着泰山修建了杭州直达元大都的运河之后,关中的运河上就没有多少船只了,很多段运河已经废弃,残存的河道上也只剩下几艘小渔船。”
  “西域人,吐蕃人不再是中原大敌之后,长安衰落,洛阳衰落,关中不再那么重要了,以天水,敦煌一线的西北防御线彻底失去了进取心之后,大运河转道直奔燕山防线也就顺理成章了。”
  “自从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借助平卢,范阳,河东这三个靠近燕山的地方起家之后,历朝历代的君王就把防御中心放在了燕山,于是,天下大势就改变了。
  唯有东南一地永远是供应财富之地,源源不断的用钱粮支撑起历代王朝的统治。”
  云昭喝了一口水,准备继续再跟这群傻蛋解说一下天下大势,云杨却听得很不耐烦,坐直了身子不满的道:“我们就是去抢劫一下,你说这么一大堆听不懂的话做什么?”
  云昭怒了,狠狠地看了云杨一眼道:“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算了,我就是想告诉你们,怎么抢劫,才能把一件坏事变成好事!”
  云杨咧开大嘴笑道:“我们是强盗啊,也能干好事?”
  云昭无奈的看着桀骜不驯的云杨,再看看昏昏欲睡的其余强盗接班人,就让钱少少拉开蒙在墙上的帘子。
  帘子后面,是一幅大明地图,这东西出自玉山书院教授张贤亮之手。
  这幅地图与云昭见过的所有地图都不同,地图上用细细的丝线跟绣花针连接出很多条线。
  其中,从两个地方扯出来的线头最多,一个是京师,另一个就是杭州!
  为了读懂这幅地图,云昭整整用了四天时间,且做了大量的笔记,即便是这样,他目前知道的依旧是皮毛。
  以前的时候,他虽然对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流通,交往关系虽然也有一点了解……在张贤亮穷十年之功制作出来的这幅天下地域关系图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大明到了现在,基本上属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恶劣局面了,这每一条丝线的长短其实就是东墙到西墙的距离。
  云昭站在地图前面,忽然失去了跟这群傻蛋们解说其中关联的想法。
  看着从东南一地出现的无数个线头,他的心里很不好受,作为知县,他知道,东南一代的人从有大明开始就承担了这个国家最重的赋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