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之我不做包子-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候谁也不对付辽人,只看那辽人横行霸道不成?”

    这说着说着,眼看也是顿时分为两派。

    栾廷玉与花荣显然想慢些决定,而鲁智深与武松,则是直想去北面杀敌去了!

 268、攘外必先安内

    一般来说,这有主观望的,有主战的,自然也会有稍微中立些的。

    而眼见说着说着,两方皆各自有理,生怕坏了兄弟情义的杨雄,连忙上前扯开话题道:“咱们还是瞧瞧先生与大王有甚想法,别自胡乱出主意了。”

    吴用见话题又传回了自己身上,倒不慌乱。

    其也早早有了准备,又哪会犯怵。

    只见其面上带的几分微笑,自信示人,一点不为此事心烦焦躁的模样。

    吴用缓缓起身,环顾四周,声音不大,却肯定言道:“依着赵佶一向的心思,我料就算辽人犯境,眼下也是把咱们这些义军当的眼中钉,肉中刺。”

    “只怕咱们去北伐,转眼就要被朝廷攻打。”

    “这后头生乱,前头又哪能死战?”

    “是以这北伐,是不得去的。”

    栾廷玉与花荣是听得心头一松,怕就怕这脑子一热,只想去攻打辽人,那可要出大乱子了!

    可鲁智深听得就不快了,也不管吴用现在在张青地位面前的稍许变化,直还按着原来那态度嚷嚷道:“荒唐!难道就看着田虎引辽人入河北,咱们当的这罪人?”

    “可莫要忘了,田虎是为何引的那辽人!”

    鲁智深这话倒是也说的点子上了。

    这辽人为何来?

    还不是田虎给引来的。

    那田虎为何又去引?

    还不是因为梁山杀光的晋军,却偏偏留了这晋王嘛!

    这玩意前因后果连成一串,你就很难说辽人来的和梁山没干系了。

    要是让有心人好好算算,好像很容易就能顺理成章,把“罪名”按在梁山的。

    实在是担待不起的啊!

    然吴用似乎不把这问题当回事的,一点不犹豫,似乎铁了心的要不管辽人。

    直言道:“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内里都未定,如何抗辽人?”

    其实要是鲁智深听过吴用与张青先前的对话,就知道吴用是极为支持征伐辽人的。

    只是眼下一点不晓得的鲁智深,那是心头怒火蹭蹭的就往上涨。

    “文人轻义,古人诚不欺我。”

    乃至于这鲁智深心头都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就再不愿瞧吴用一眼,直是上前朝着张青拜道:“哥哥!洒家一路与哥哥走来,知道哥哥是心有大义之人!”

    “那辽人,皆是虎豹豺狼!每入我边界,是无半点仁慈之心。”

    “哥哥,咱们若是放任不管,那又何担的起这一个义字?”

    鲁智深说的那叫一个恳切啊!

    张青看去,那汉子的眼中,直就热切一词。

    目光炯炯,直期盼着张青应下。

    张青也没叫鲁智深失望,从那位子上站起,上前两步,拍了拍鲁智深肩膀,又给了吴用个眼神,叫其安心。

    走的几步,来的中央,在一群人的眼神中,高声而呼道:“诸位兄弟!辽人来伐,我等若袖手旁观,那便是莫大的耻辱!”

    “尔等不去,可心安否?”

    鲁智深听得那叫一个狂喜啊!

    就知道!

    就知道依着哥哥的心,怎会袖手旁观!

    鲁智深当下急切呼而应道:“正是这般说啊!”

    “若咱们就眼睁睁瞅着辽人霍乱,良心可能受的?”

    花荣听得却急道:“可宋军那该如何应对?总不能不管吧!”

    管!

    当然要管!

    这要不管,那的死都不知如何死的!

    张青对这宋朝廷的节操,还是大概有数的。

    赵佶那家伙,能放下这“内部矛盾”而先对付外敌?

    那是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必是不能的!

    所幸这在北面带军的是张叔夜这等名臣,兴许还有些说道说道的地方。

    而张青见花荣面色忧虑难堪,也安慰道:“宋军那,自然也不能不管,我欲起个书信,与那张叔夜去,先见其有何反应,咱们再做计议。”

    “然不论如何,辽人之事,万不能不管!”

    这说着,只见张青也是当即号令道:“鲁智深!你引所部人马,与武松兄弟共入昭德府。”

    “扫平府内,为北拒辽人做的准备。”

    昭德府在盖州以北,紧邻威胜州,原本也是田虎所属,只是田虎大败之后,宋军一时鞭长莫及,也成了个三不管的地区。

    张青先前倒也没急着入府,只等眼下时机已至,举着大义之旗,顺理成章的入界。

    鲁智深与武松连忙又是一拜,当即美滋滋的领着命令,就往那昭德府杀去。

    其余众人,也各自抓紧操练兵马,等待形势一变,又起战事。

    至于吴用,则是被张青拉着,商量如何使信去张叔夜那。

    虽说是占据大义,然如何言语,还是很有讲究的。

    。。。

    这张青都知道辽人的动向,显然是这辽人的举动其实已然很明显的了。

    那宋军里头,又哪里能不晓得?

    张叔夜在汾阳府得知此事,一面连忙使人归京城里上报朝廷,一面也是当即反应过来,要与梁山交流交流了。

    却不想,这京城里的信件却比梁山来的还慢。

    张叔夜在汾阳府里,是先得了张青的来信。

    。。。

    “张将军亲启:”

    “昔我皇祖黄帝,肇造中夏,奄有九有。唐虞继世,三王奋迹,则文化彬彬,独步宇内,煌煌史册,逾有千年。”

    “而今忽闻北有异族相近,窃不敢轻民族大义,独虑朝人见敌强生惧,特先告禀。”

    “梁山奉兹大义,顾瞻山河,秣马厉兵,日思放逐,徒以大势未集,忍辱至今。虎狼所伺,亦奋命往呼。”

    “盼将军与梁山共行,重大义而讨逆族。”

    “勿成民族之罪,受千夫所指。”

    “此请嵇仲台鉴。”

    张叔夜读完此信,心里其实颇不是滋味。

    张青信里头那说的听明白的,打算先放下两边争斗,共同赶走那辽人再说。

    可这自己是官,那梁山是贼,怎能搅合在一起?

    就算是张叔夜,这心里一时也过不去这思量。

    毕竟诏安的梁山是一回事,这不诏安却合作,实在说不过去的!

    只是。。。

    若是不与梁山言好,又如何安心抗辽?

    只怕这一时间,好似也只有这般了。

    张叔夜倒是当真没想过抗不抗辽人的事情,就他想来,那怎么也应该是异族为先。

    可惜,这张叔夜说的不算啊!

 269、陛下糊涂啊

    “陛下明鉴啊!”

    “眼下虽然辽人入境,然那贼寇不除,又如何安心对付那些辽人?”

    “依老臣之见,不若就等的那辽人与梁山对上,咱们正好先平内乱,再对外敌。”

    朝堂上,那蔡京正对着天子赵佶侃侃而谈。

    面上带着的几分激动,倒是也难得在这老家伙的面上看着。

    而蔡京越是这激动,那朝堂里头倒是就越安静。

    毕竟谁也不想就忤逆这蔡京意思,尤其是还如此“做作”的当下。

    金碧辉煌,精雕细琢的龙椅上,赵佶好似也被蔡京说动。

    直搁那轻轻点头应道:“朕也有此思量,那群贼人,自称什么义军,弄的气势浩大,实际却不堪一击!”

    “就说那什么晋王,如今不就被张叔夜杀败,生死不知?”

    “先定内乱,再对外敌,丞相所言不错矣!”

    “传朕号令,叫张叔夜先灭那梁山,再思量对付辽人之事。”

    蔡京听得正要领命,不想边上却又窜出一人,是卡着时机上前呼道:“陛下!此事不妥!”

    “老臣听闻,那梁山已然放出话来,说是不论如何,要先对辽贼。”

    “两相比下,要是咱们朝廷却反其道而行之,怕是要失天下民心。”

    “好当对外敌,再平内乱为好。”

    这说话的,正是种师道。

    也正是张青属于仗还没打,那话却放出去的,不止种师道听闻,实际这满朝的文武,多数也皆听闻了此事。

    自抗击西夏,攻下了臧底城之后,种师道在赵佶心里也是地位非凡。

    蔡京虽心头不满,也不能多甩脸色,只得就事论事。

    却听其道:“将军此言差矣。”

    “那贼人说话,如何能信?”

    “今日不趁势灭那贼人,到日后只怕是如那田虎,也会勾结了辽人!”

    种师道听得又要反驳,却不想蔡京的话,是已然说了赵佶心里。

    那群贼人,不仅四处祸乱,如今倒好,还把辽人搞来。

    丞相说的不错,若不平灭这些贼人,又怎么对付那辽人?

    这皇帝的心思一定,那基本就没的改了,却听赵佶沉声便道:“朕心意已决,先阚平内乱,再御外敌。”

    “就按先前所言,直叫张叔夜先灭梁山。”

    说着也不等种师道再反对,更言道:“种师道,你也莫闲着,那江南的贼寇,连连坏我大事!”

    “今日既然北面已然有人对付,你就带军去往南方,把那江南的贼寇灭了!”

    赵佶嘴里说的大事,这朝里的文武也大概知道。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他那万岁山的事情!

    自从江南那富饶之地亦起贼寇,从苏杭来的花石纲就算彻底断了,对那赵佶的万岁山建设,那影响是极为重的。

    要不是实在天下大乱,诸臣纷纷劝的赵佶要先急后缓,先得平定离着京城近的贼寇才好。

    对于自己性命,所有人必然都重视的很,就是赵佶,自也不例外。

    而今总算北方一寇已灭,稍稍缓了口气的赵佶,自然又要惦记起南面的事情。

    让种师道去攻伐,倒也不算是临时起意。

    天子有令,种师道不敢不从,纵然心中还有话说,当下也只得受命作罢。

    千万别以为这忠良之臣就等同于谏臣,能身居高位不倒,自懂得揣摩圣心。

    眼下知不可为,种师道也暂退一步,只等日后形式变化,陛下心思撬动,再做谏言就是。

    。。。

    却先不提种师道伐方腊的失去,先说张叔夜这处。

    自打梁山来的信之后,那梁山倒是言出必践。

    不光对外放出豪言壮语,说是那辽人若是敢来,就举军攻伐,更是收拢兵马,兵锋只对辽人。

    就说壶关那里,闻说张青也是暂且离开,只留了个大将镇守那处。

    光就明面上的动作,梁山那群人倒是还真打算先与自己联手的模样。

    而以辽人为先的张叔夜,见梁山如此,也调动兵马,重兵看着那辽人之地。

    虽是没有与张青回信,也没什么口头上的承诺,两边却也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默契。

    只是这默契还没真正开展呢,张叔夜就收了朝廷来的指示。

    而当见得莫管辽人,先杀贼寇的诏令,张叔夜那是直在心头高呼“陛下糊涂”!

    大宋今日如此风雨飘摇,乃是民心不可依,人心思变之果。

    若不然,不论说是梁山还是那方腊,可都是农民造反!

    不把百姓逼的那程度,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