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之我不做包子-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要说也是凑巧,祝家兄弟,最有本事的祝彪死后,剩下那祝龙祝虎,本也没甚本事。入了朝廷,也不受待见。”

    “可自打咱们梁山崛起,熟悉咱们梁山的祝家兄弟倒也跟着受了重视。”

    “当年关胜行军,差点就把这二人给带上,要不是那祝老太公忽然大病一场,只怕哥哥在河北之地,已然遇上了那二人。”

 303、谋事在人

    嚯!

    没想这其中还有这般曲折。

    看来这扈成当真是一直盯着那祝家人,连着此等消息也没错过了。

    张青对那扈成消息的可信度顿时提高几分,心下也迅速转起,想此事带来的影响。

    而扈成只接着介绍道:“不过虽说那祝家人没跟着去河北,算是逃过一劫,不过当时任免已下,这二人实际已是关胜下属。”

    “而朝廷里头降罪关胜,不仅只其一人,其旗下副将,一个都别想跑。”

    “祝家两兄弟,可谓受的无妄之灾,却也受了牵连,亦被召京问罪。”

    这倒是朝廷作风。

    里里外外的一刀切,甭管你有没有罪,那是绝不错过一个。

    当然了,也是因为这事是陛下亲自吩咐下来的。这天子之怒,就算层层推进,也没半个敢打马虎眼的。

    祝家兄弟受此罪,也当真是运气够倒霉的。

    张青听着边思虑边言道:“这祝家徒受无妄之灾,定然不愿,只是人微言轻,反抗不得,还得思量思量其他办法。”

    扈成当即应道:“正是如此!那关胜一旦人头落地,祝家受了牵连,必也再难翻身。如今这祝家也是上蹿下跳,到处寻法子,能逃过此劫。”

    这说来说去,祝家人又哪里会顾得上什么关胜,还是为的自己着想罢了。

    不过若是按着扈成所言,那关胜救命的活口,可能还当真在祝家身上。

    只是张青一时得了消息,也不知如何应对,索性又召了吴用、朱武、程万里一同商议此事。

    又缓了缓心思,再叫上了范直隐与汪思温。

    反正这两家伙已经摆明态度,要入此局,眼下便是一起论论,顺便把这二人给正式拖下水。

    只是在旁的扈成一看即将要来这多人,那接下去的话可不好在人多面前来说。

    当下趁着人还没来的空档,连忙上前拍着胸脯道:“祝家那头,就交的我来时时刻刻盯着,定然不负重托,把其给盯死了!”

    张青看着一脸热情的扈成,知道这厮是要靠着此事“躲难”,不想掺和进自己府里那事。

    本来这事按着张青个性,既然是你起的头,那就别想躲过了!

    然念在扈成好歹也为自己寻了个机会,再说自己府里事情倒是也不好叫外人知晓太多,总算也放过了扈成一马。

    当下颔首而应,却不再提自己府里那一茬事情。

    而张青既然不再提,扈成哪会自找麻烦,知道躲过一劫,心中暗喜,却也把祝家人越发放在心上。

    扈成心里明白的很,既然放了自己一马,那关胜这事,可是不能出差错了。

    。。。

    不多时,听闻是关胜一事有了转机,张青所召几人,皆是匆匆来见。

    就是范直隐与汪思温,也未有半点犹豫,说来就来。

    这两人,前头张青几番来请都请不动,如今倒是跑的快,也能瞧出其性情之正直了。

    。。。

    “不容易啊!”

    “咱这商量计策的时候,总算不都请的些‘莽夫’,好歹也能凑出几个‘聪明人’,好好论说论说了。”

    看着眼前这票人,只有张青自己知道凑出来有多不容易。

    没办法,这也是梁山天生的劣势所在。

    能打的是不少,可能想的实在太少。唯独几个,也不是什么太靠谱。

    心里感叹一阵,张青才说起正事。

    先叫扈成再介绍一通,再接过了话茬道:“前头救人之难,难就难在城里没人照应。如今祝家人为自己前途着想,一心亦要保住关胜,咱们倒是可思量思量,能否利用此事。”

    言罢,又是吴用当先迈出而应道:“祝家与我梁山有的血仇,此事我梁山不可出面,一旦出面,必适得其反。”

    说着转头与那范直隐行礼道:“此事若要成事,还得请范公出面。”

    范直隐背后的范家实在名声太旺,就算吴用性中匪气不少,身为读书人,也不由发自内心的敬重其人。

    张青倒是不担心会有人冒犯这范直隐来。

    而范直隐前头都能当即下了决断带梁山人进城,眼下又岂会有半点犹豫?

    起身回礼应道:“只要能救出关将军来,要我出面,又有何难?”

    果真是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吴用当即赞叹一声,便是又道:“有范公出面,此事倒是容易了。”

    “如今祝家四处寻人求计,然关胜所犯之事,哪个敢参上一脚,必是四处寻人无门。”

    “范公只要与那祝家联系,便是其救命稻草,公之所言,那祝家人更将无言不听。”

    “届时其所行之事,还不皆是我梁山所想?”

    吴用说罢,再看范直隐面色如常,却又是一拜道:“然此事一旦做下,那祝家日后一旦受了清算,必要供出范公来。”

    “范公自绝路与朝廷,再不得归了。”

    难得!

    这吴用逼人上梁山,却难得直言后果。

    看来这范直隐名头到底与寻常人不同,连着吴用都有些许变化了。

    却见范直隐只微微一笑,面对一生命运的转折,却直是一副云淡风轻模样,只用短短四字应道:“自是晓得。”

    简直就是一言以蔽之,没有半点含糊的,更使众人越发赞叹。

    严格来说,范直隐虽有张青套路的影响,却实际也是自己把自己给逼上绝路的。

    而其为民族之心,更可称大义之举,舍小家为大家,莫不如此。

    吴用又微微一拜,以表尊敬之意,便接着道:“如此,便请范公早起书信,使那祝家人得了消息,也好早日行动。”

    说着又与扈成交待道:“扈成兄弟不好出面,却要为范公引路,迅速联系了祝家,免得节外生枝。”

    扈成哪能不应,当即又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大方向把握住了,旋即众人又讨论起了细节之处。只是虽是论的细致,此事到底还不能有十足把握。

    正所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梁山已尽全力,然到底能不能救出关胜来,还得看看老天应不应的了。

    只不论结局如何,范直隐与汪思温,总算是逃不脱了。

 304、倒霉的祝家人

    汴京城里,关胜的生死在大部分人群之中当真不算什么事。

    说白了,关胜那特娘的是谁,那多数人也不晓得啊!

    只是多数人不关心,个别人却心系不已。

    就比如。。。那倒霉的祝家人。

    。。。

    要说倒霉,这祝家是当真倒霉。

    本来遇到张青,祝家倒是比的原先满门被梁山所杀好了那么一些。

    然血海深仇,牢记在心。只要人不死,仇恨永不灭。

    何况祝家庄也没了,一切都毁了,走脱的祝朝奉与另外两个儿子,满脑子自然只有对梁山的仇恨。

    只是欲要报仇,那人得留着啊!

    眼下受关胜这案子牵连,人都快要保不住了,这还能行?

    本来嘛,关胜一案牵连之人,祝朝奉是咋想都不可能与自己有关,毕竟两个儿子是战场都没上过,论罪,怎论自己身上?

    可惜祝朝奉还是对朝廷的节操低估了。这上面下令下的笼统,下头人却照搬不误。

    祝家人死不死的与自己有关系么?

    没关系就抓啊!

    眼下,那祝龙祝虎已经被捉拿了去,祝朝奉四处奔走,却又哪个会掺和进去?

    相告无门,冤屈沉重,眼看希望全无,身子骨更一日不如一日。

    当下准备若是实在没了办法,就去皇宫门前叫屈,虽知怕也是被人驱赶的命,却也要拼死一搏。

    这儿子若是死光了,只留个自己活着,却还有何意思?

    眼看这都要去了,忽却又得希望。

    天下大家,范家后人范直隐来信,直说听闻祝家一事,愿为祝家出份力气。

    范家名声实在太过显赫,祝朝奉又如何能没听说过?

    救命稻草,哪能不接?

    当即把来送信的都千恩万谢,好生伺候,更是抓紧时间写信叫人带归,把眼下情形说了个明明白白,也迫切希望范家能为自己说上句话。

    其实这事情,说难是难,说不难也不难。

    毕竟这祝家人连着战场都未去,挨板子咋也挨不到自己身上,皆下头人“过分投入”,才形成了这一出“冤案”。

    只要有能说上话的出言一句,倒是也迎刃而解。

    而这范直隐,明显就是个能上达天听的人物,祝朝奉自觉救人有望,自是全力配合。

    至于这范直隐与梁山有干系,那是祝朝奉想也没想过的事情。

    毕竟就从哪方面来看,这两方是怎么都不可有任何联系的不是。

    。。。

    信息勾兑上,也叫梁山终于晓得了汴京状况。

    关胜一案,副将一个莫逃,统统被问罪。

    前头陛下已然下令,关胜斩首,其余副将,如郝思文、唐斌统统施以流刑。

    不过眼下这流放之罪倒是也尴尬。

    往东,往南,往北都不好去,只有往西去了。

    前头就稍许介绍过,所谓流放,不同地点,那差别也大了去。往西走,去的河中还是湟州可谓天壤之别。

    一旦要去秦凤路里,基本到了也没了性命。

    而似乎此番赵佶当真动了真格,大有可能,真要往大宋西面的边界去。

    。。。

    “范公与扈成兄弟,眼下也该近了京城里,诸位面对此等形式,可有计较?”

    府内,依旧还是这些人聚在张青边上,只少了范直隐和扈成。

    这二人自上次会议之后,第二日就往京城里去了。到底不能光以信动人,该出面的,还得出面一遭。

    只形势知晓,如何破局,还当好好思量。

    事关好友,前头没怎说话的汪思温,终究也放下一切,听得张青所问,却是第一个开口。

    却言道:“祝家倒是好救,只是要与关胜联系上却不容易。”

    “好在此案定是三堂会审,犯事者皆囚与一处,倒是给的些许机会。”

    所谓三堂会审,指的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会审,这种机制,差不多算是原始形态的“权利分割”,防止即审又判,造成冤案。

    相信关胜在大理寺前,定然也愤慨直言,为自己辩驳。

    不过此事皇权指引,何况抗旨乃不争事实,后头岳飞都能有个莫须有,何况眼下区区一个关胜。

    “看这祝家回信,已然全信了范兄弟,只皆这会陷在牢里,也出不得力气。”汪思温脾气可不比范直隐,这说着说着吧,也多少有些烦躁情绪。

    “只若是救了其出来,多半自顾自性命,哪里还能管的关胜之事。”

    不救出关胜,那自己与范直隐就白白“牺牲”了,也难怪汪思温有如此情绪,实际只是为自己不值当啊!

    正是牺牲都牺牲了,那可必须要救出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