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之我不做包子-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也瞧着扈三娘害羞模样,狠了狠心接着道:“眼下我府里,不过只剩下了琼英一人。”

    “琼英又是生性不顾旁事,恐你来的无趣,还唤了其他几人来。”

    “想来。。。你也见着了。”

    不要脸啊!

    张青说的这理由,实在是太蹩脚了。

    不过按理来说,张青哪里需要解释的这些,尤其以其今日身份,更是不需如此。

    只是张青到底是个穿越千年的灵魂,那骨子里东西在关键时刻还是很难改变。

    这才遮遮掩掩说的一嘴,反倒是多事了。

    好在眼前的扈三娘似乎很了解的张青。

    尤其是入府一事,早有心头准备,不可能是一生对的一人。

    倒是也不强求,只颔首而应。

    却见张青忽又站起,从的屋子后头摸出一把崭新的双刀,交的扈三娘手里道:“三娘也安心,虽入了府内,却也不会耽搁你征战沙场。”

    “这对双刀,我叫凌振特意托人打造,他虽是只精通火器,好在当年制造局里认识人也不少。”

    “眼下刀已成,便是交给三娘。”

    “只是虽说还可上的战场,只怕日后也只好跟我身边了。”

    扈三娘接过双刀,稍稍一触,便知厉害。

    且见这对双刀,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沟槽并上波形指甲印花纹。

    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

    这可是一对大杀器,不是花拳绣腿的玩意。

    扈三娘忽然感受到了张青真切的心意,心爱的摸着这对双刀,早是把自己原本的那对日月霜刀给忘了。

    半晌,终于开口谢道:“多谢王上,只是此刀可有名?”

    张青直摇头而应:“就等着三娘来取。”

    扈三娘心里也早有了主意,一边摩挲着双刀,一边缓缓道:“既是王上送我,不若就说是鸳鸯刀吧。”

    情真意切,叫人动容。

    张青心头一动,那步伐就按耐不住了。

    悄然探步来的这扈三娘身侧,假意也一齐端详这对双刀,却是右手一探,揽人入怀。

    直觉怀里美人,亦是身子一颤,却也是视线紧紧盯着那刀,不敢看人。

    张青与扈三娘,眼是都看着眼前这鸳鸯刀,只是身子互相依靠,那心底的燥热,自不用多说。

    。。。

    等扈三娘好不容易从张青屋子里出来的时候感觉整个脸颊都已经烧起来了一般。

    手上拿着鸳鸯刀,心里却想着屋里事。

    只是那少女怀春的心思也没能持续多久,那扈三娘出了屋子,却又见了个姑娘双手绞在一起,正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那姑娘自己倒是也认识,好似是程家闺女。

    只是如此场面,岂不是正是适才自己来时,遇到花宝燕的样子?

    “王上说是府里要来几个人,那还当真是一点没骗我的。”

    心里默默腹诽了一句,扈三娘眼下又不好与这程家姑娘多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算是相见,便是加急侧身走过。

    直待快走出大院门,才忍不住回头一瞧。

    却也只能见了那程婉儿要入屋那一刹那的背影了。

    “也不知到底是来了几个。”

    心里再吐一句,扈三娘终于再不回头,先离了这王府。

    。。。

    说白了,张青拢共也就召了花宝燕、扈三娘、程婉儿三人入府。再说其他人,他倒是也挑不出来了。

    只是扈三娘运气差了一些,恰好给排在了中间,这才给弄的有些“前赴后继”的感觉。

    而之所以不叫三人一齐,张青也自有考量。

    虽然按着自己如今的地位,就算非常不要脸的叫三人碰面也不算多大问题,只是张青为了日后后宫里的安宁,决定还是低调些的好。

    再说了,不管三人心中有没有半点怨言的,那是谁都想成那特殊的一个。

    张青虽然面上不好区别对待,私下却可以啊!

    直叫每个姑娘都感受到自己的真情实意,那便是足够了。

    当然了,这事情也不简单,要不然张青也不会花功夫特地给扈三娘弄的这对鸳鸯刀。

    好在总算没有白费功夫,至少过程上说,张青还是心满意足的。

    。。。

    张青如今的地位,自然是不能谈太多恋爱故事的。

    这玩意搞的不好,容易成为宋徽宗与李师师这样的爱情故事。那对张青的风评,显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索性便是正当光明,直接往下家下聘了去。

    这一来,顶多就说说咱们齐王殿下是英雄爱美人,大方一些,也叫人少传扬一些狗屁倒灶的“桃色”传闻。

    只是如此一来,要说最委屈的,不是那三家人,而是张青前妻,孙二娘了。

    虽说自己的确做错事,然时间太短,叫孙二娘不免难以接受,心头更是悲伤。

    尤其是昔日自己大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却叫自己如何能不悲伤。

    好在眼下孙元陪伴在旁,几句关键宽慰,终没叫孙二娘太入极端。

    “二娘也莫如此悲伤,王上如今还念得你。”

    “我来此地,也正是受了王上嘱托。他劝我叫你莫想不开,日后总还有日子能有相会。”

    眼下的孙二娘,哪里还是当年的母夜叉。

    自打入宫之后,习性便改了不少,如今又蒙“大难”,早没了当年意气。

    听得父亲所言,只以为不过是宽慰自己,一阵摇头,不言不语,也不愿相信。

    好在张青是早料得孙二娘个性,却见孙元又摸出一把朴刀,与孙二娘道:“王上知你容易不信,特把此刀拿来。”

    “二娘该还记得,此是王上贴身兵刃,寻常拿不得的。”

 325、战局变换

    这朴刀朴实是朴实了些,然孙二娘怎是能忘!

    就是这把刀,当年在十字坡里砍了广惠和尚的脑袋,从此让孙二娘见识了张青能耐,也一直跟着张青左右。

    虽不是什么神兵利器,然张青常说兵刃要常伴,才是耍的顺手。

    日常轻易不动,更是常放身边。

    如今被父亲拿出,显然是当真实话了。

    心头一阵激动,再难自禁,终于崩溃呼道:“妾身犯下此罪,却得王上饶恕,如今更受其念,实在是。。。”

    终究还是万千话语在心头难开,就算是面对的是自己父亲,孙二娘却也情难自抑。

    孙元自也见得心痛。

    自家小女与张青一路走来何等不易,如今却阴差阳错,造成这般局面。

    好在那张青倒是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面上罚的这孙二娘,心里却还念着,也不枉自己当初没一棒子敲死了他。

    却听这孙元又道:“王上交代了,直叫你好好练武,莫坏了原本功夫。”

    “日后待机会成熟,还会把你唤回身边。”

    说着也是感叹道:“唉!张青也当真算重情了,闺女啊,日后你可千万别再做啥事了!”

    自打被赶出了张青身边之后,孙二娘是自觉缘分已尽,才日夜困苦,差点自己逼死自己。

    如今却第一次听闻还有希望回的张青身边,更是言之凿凿,不似宽慰之言。心头一激,只颤抖着接过那把朴刀,睹物思人,直点头应道:“既然是官人交待,妾身必然铭记在心,不敢放松半点!”

    孙元见孙二娘神情终于恢复了些色彩这才送了口气。

    唯独就担心孙二娘听闻张青纳新而崩溃,一时寻短见啊!

    眼下虽然瞧孙二娘死死盯着这朴刀的神情也有些偏执,却总算也是偏移了注意力。

    “罢了,便先如此吧!”

    “就不知道自己原来那好女婿,叫二娘勤练武到底为何。”

    “难道又是要让她上战场?”

    “搞不明白啊!”

    …

    王府里的事情大概也就先如此了,毕竟称王的影响可远比什么三女入府的消息重大多了。

    几方反应,也耐人寻味。

    淮西王庆是第一个来道喜的,并也把张青以齐王相称。

    眼下几方势力之中,王庆确实属是最弱,对强大的梁山如戏态度,倒是也难怪。

    只是王庆虽弱,却地处关键之地。北抵朝廷,东接方腊,与青州梁山,却难得的半点未接壤。

    形成一个对角,互相牵制着朝廷与江南。

    其来示好,张青当然也和善回应。

    只是除了王庆之外,朝廷与方腊这头反应就耐人寻味了。

    朝廷自然不用多说,乱臣贼子,起乱造反,管你称王称帝,哪会相应。

    除了连下诏令,叫张叔夜速速灭敌,当也不会有太多反应。

    只是江南方腊,却似乎根本没有听闻这梁山的消息一般,连个表面功夫也没有。

    这事实在不该如此。

    且不说这称王一事早传了千里,就说方金芝在此,这方腊哪能不知青州里的事情。

    眼下却没半点反应,不得叫人思量其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只是这方腊的心思也存不得太久。

    张青称王的刺激对朝廷来说实在太大,赵佶也终于感受到了贼人势大,先来不及想的自己的万岁山了。

    。。。

    “好啊,这一个个都骑着朕脑袋上来了,尔等身为臣子,还不抓紧除乱,却坐看天子蒙辱不成?”

    “这般下去,等这些贼人杀的皇宫里,看尔等也不会顾朕死活!”

    汴京城的皇宫里,赵佶又开始发起了脾气。

    只是相对原先单纯的怒火,眼下的赵佶,明显有些心里的不安。

    本来想的这些反贼不过也就一二年能得意的日子,哪想却势力越来越大,眼看就要威逼京城了!

    眼见龙椅上的天子怒不可遏,群臣之中也不敢轻易开口。

    低头垂目,只等大佬出头。

    蔡京倒是也当仁不让,他也晓得,这会自己不出头,那赵佶也不会放过自己。

    却上前道:“陛下息怒,眼下那三股贼人,同气连枝,我朝廷军马,却只能分兵而剿,已至于迟迟不能得胜。”

    “倘若能集兵一处,先破一敌,则可逐个击破,届时天下太平矣!”

    不得不说,蔡京还是能把握住赵佶心思。

    这会赵佶是当真忧虑的这些乱贼,蔡京也实打实的论起了战局。

    却说赵佶,心里还是觉着那些贼人起不了气候,只是日见其势大,又迟迟剿灭不了,这才心头不安。

    如今听蔡京所言,深觉有理,直呼道:“那据爱卿之言,眼下几方势力,灭谁是好?”

    蔡京却先不应此问,只自顾自道:“所谓灭敌,却不单说以武服人。”

    “眼下几方之势,皆士气正旺,若集兵一处,则别处空虚,又会叫人坐山观虎斗,就如那河北之势下的梁山!”

    “是以臣下觉得,这几番之势,当招揽一方,稳住一方,剿灭一方。如此才好平灭这几伙贼人。”

    这话倒是肺腑之言,也当真是为朝廷想来,只是赵佶听得招揽一词就整个人不好了,大骂道:“乱贼安得可入我朝廷!”

    其实这事蔡京早与赵佶商量过,只是这赵佶一心只想灭贼,提了就恼,这才没接着论说下去。

    然眼下事态发展至此,却也不由陛下耍性子了。

    却呼道:“陛下,今日之势,已然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