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样也好,短短一年之内,如果处理的官员太多,反而弄巧成拙,起到反效果,使得朝野震荡,不利于来年的图谋。”

    自语之间,崇祯这样想着,左手开始轻抚下巴,眸光轻轻闪动,目光开始在王来聘、翁英、张载赓三者之间来回。

    “算了,这些人也是凭本事通过考试,有一些历史还是不要强硬更改的好,而且,这些人多是苦寒出身,尤其是这三人,在朝中无根无萍,不属于任何的党派,正好为我所用,作为充实到军中的将领人选,相比于那些将门子弟和名门之后,显得更加的纯粹一些,更加的容易笼络一些,更加的安全可靠。”

    崇祯这样想着,不再有任何的犹豫,随之在三者的名字上勾了一个圈,朱批随之浮现,前三甲也就应运而生,状元王来聘,榜眼翁英,探花张载赓。

    这个时候,确定了前三甲之后,崇祯脸上的兴奋之色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再次陷入了深思之中,望着三个人的名字,忍不住地联想,暗自告诫自己。

    可不能重蹈朱由检的覆辙,对于武将的猜忌,不仅使得军队频频失利,更是使得后续的武举科考非常不顺利,参加者寥寥,尤其是最后一次武举科考,更是无一人参加。

    朱由检尴尬的同时,又何曾不是大明的悲哀

    哼一定要切记,猜忌没有错,也不是不该有,而是要有一个度,凡事都要以事实说话,即便是要处理那个武将,也要做到有理有据,让人心服。

    否则,只会令天下的习武之人寒心,不再辅佐大明,进行守疆保国。

    想到武事,崇祯忍不住地想到了强大的大明海军,如今这个时候,早已式微,单打独斗之下,仅就单艘战船的作战能力而言,已经无法与西洋的那些殖民者海军相比。

    之所以数次打败西洋海军,靠的就是群狼战术,以优势兵力,几乎集中所有的战船,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曾经有那么一个嚣张的葡萄牙舰队司令,皮雷斯狂言:“一艘葡萄牙的海军舰船战斗力,相当于明军二十艘战船加在一起,方能一较长短。”

    虽有夸张的成份,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穿越的明史专家,“崇祯”清楚地知道,虽然明朝的造船技术非常先进,并不比西方的差,在一些技术环节,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大明海军却有一个无法弥补的短处,那就是缺钱

    因为土地兼并的原因,大量的军屯田消失,没有充足的钱粮,那些大型战船根本就无法得到维护和保养,更新换代更是问题,一个大型战船,往往使用数十年。

    海军,那是比陆军更加烧钱的兵种

    就算是放在平时,没有任何的战斗,仅仅是战船的维护与保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换代,还有战船上的火器,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银子作为支撑,方能维持一个强大的海军。

    “崇祯”依稀记得,大明海军最为强盛和辉煌的时期,也就是永乐年间,海军战船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沿海大小战船数千艘,每年一次性造船,投入海军的常用战船,就有数百艘

    现在呢

    好的战船设计犹在,也有技术,以及相应的能工巧匠。

    可是,就是因为缺钱的原因,莫说整个沿海,仅仅是最为紧张的东南沿海,海盗泛滥,西方海军横行的海域,担任海防重任的福建与广东,大型战船寥寥无几,小型战船只有数百,更令人担心的是,兵源严重缺额,达到了六成左右。

    否则,东南沿海的海盗也不会那么的猖狂,西洋的海军也不会那么的肆无忌惮,不仅想要染指澎湖列岛,还强势进驻了澳门,不时地掳掠与骚扰沿海渔民。

    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说明,大明海军已经没落,变得非常孱弱,亟待重整旗鼓,重振雄威

    “冷晓磊,去将茅元仪叫来,宣他进宫。”

    “是,皇上,属下遵旨”

    这个时候,冷晓磊不知道躲在哪里,随着崇祯的一声令下,就那么突兀的出现在门口,抱拳行礼之时,回了一句之后,径直转身而去。

    重建强大的大明海军,崇祯想到了极为适合的人选,担任负责人和海军的统帅,那就是孙元化。

    历史曾有记载,担任登莱巡抚之时,为了应对后金的威胁,孙元化就曾经组建过一支海军,启用了不少的洋人,作为火炮和海战的指导,如果不是有后来的孔有德叛乱,这支海军早已成型,并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仅此一点,足可见孙元化的战略眼光,看到海军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第一百九十一章 组建新水师

    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辽东半岛有那么一支海军,游弋在渤海湾之上,相应地,也就可以在黄海和日本海肆意而行,在东北海域,将会畅通无阻。

    毕竟,如今这个时候,随着丰田秀吉的死亡,日本已经开始了闭关锁国,也就不存在什么像样的海军战斗力。

    也就是说,这样的一支海军,即便初期的时候战斗力不强,也不会有来自于海上的威胁,当然,自然灾害除外,比如台风诸如此类的。

    换而言之,有了这么一支海军,沿着渤海和黄海,可以在任何一个海岸驰援辽东的明军,速度还非常的快,远超陆地;沿着日本海,更是可以深入建奴的腹地,可以从任何一个港口或码头,登录到建州本土,兵锋直指后金的老巢,从而真正的威胁到皇太极的大后方。

    也就是说,对于没有海军的后金而言,又不懂得海战的鞑子,这么一支海军,具有非常的震慑力,远比毛文龙的牵制效果要强得多,使得黄猪皮又无可奈何,而又无法分出太多的兵力,或是西征蒙古各部,或是南下袭扰明朝的边城。

    毕竟,建奴的强盛,黄猪皮之所以可以放心地四处征战,主要还在于,他的大后方非常的稳定,已经收服了女真各族,形成了八旗子弟。

    如果大明海军游弋在建州的海疆,就可以伺机而动,进行登录作战,攻打那些归顺建奴的部落,使得皇太极大乱起来,变得人心惶惶,分不出太多的兵力,听从皇太极的调遣。

    如此一来,黄猪皮手中的军队将会大幅度缩水,原本就很松弛而脆弱的联盟,将会呈现土崩瓦解之态,那些蒙古部族很有可能再次背叛。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可言,随着孔有德的叛乱,这么一支精锐的海军也就毁于一旦,作为计划的筹谋者,孙元化也因此被下大狱,直至因为党争,而被权臣攻击和陷害,最后落得个被冤杀的下场。

    想起这些历史信息,崇祯的心里就是一阵唏嘘,感慨非常。

    从那以后,也就再无人提起,在辽东半岛,组建一支大明海军,袭扰建奴的后方,从而达到真正牵制住建奴的效果。

    毕竟,孙元化被重新启用之时,被任命为登莱巡抚,辽东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丹汗被迫西迁,黄猪皮没有了这个宿敌的威胁,毛文龙又被袁崇焕矫诏斩杀,也就没有了最后一丝脆弱的牵制。

    如此一来,孙元化组建的那支海军就显得非常及时,尤为重要,可以起到替换毛文龙与林丹汗的牵制效果。

    一念及此,崇祯情不自禁地连连摇头,心里直呼:“可惜真可惜实在太可惜了”

    转瞬间,崇祯的神色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夹杂着几分淡淡的笑意,一脸的沉吟模样,喃喃道:“还好,我不是那个朱由检,不仅知道大部分的朝臣,那些事忠奸之辈,那些是良善之徒,可堪重用,更是明白孙元化组建的那支海军的重要性,也就意味着,历史不会再重演,不仅如此,还会提前。”

    一时间,崇祯的脑海里不禁浮现那么一幅画面,辽东的未来形势走向,势力分布区域,局势对大明越来越有利,建奴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建奴的西南,有着林丹汗的牵制与掣肘;南方,将会不断被加固和延伸的宁锦防线;东面的大海之上,将会有来自于大明海军的威胁。

    最为阴险、也是最为致命性的一招,后金的都城沈阳,也就是后来更名为盛京,将会有大量的雷石存在,凭着铀的辐射性质,只要黄猪皮和他的那些心腹爱将居住在那里,势必会遭到辐射,直至统统染上白血病,最后不治而亡。

    可谓是兵不血刃地就除去了后金的大部分高层

    没有了黄猪皮的指挥,统领全局,没有了那些勇猛的虎将,亦或是病死大半,鞑子的情形可想而知,恐怕不用大明出兵讨伐,他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到了那个时候,建奴的威胁也就不足为虑,东北之患,随时都能够予以拔除,永除后患。

    不久之后,在冷晓磊的带领之下,茅元仪缓缓走了进来,崇祯轻轻点头示意,冷晓磊心领神会的转身退了出去,消失在后殿的门前,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般。

    “皇上,不知召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既然茅爱卿快人快语,那朕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开门见山。”

    崇祯爽朗地回应了一句,流露出些许的笑意,定下了基调之后,进而继续说道:“茅爱卿,朕准备在辽东半岛组建一支大明水师,你觉得如何”

    很显然,茅元仪愣了一下,没想到崇祯找自己,会是为了这件事情,转瞬就反应了过来,略微思忖了一下,满脸的沉吟之色,片刻之后,沉声答道:“皇上,在辽东半岛组建水师,微臣是十二分的同意,举双手赞同。”

    “可是,皇上,水师不同于步兵、骑兵,是一个极为消耗钱粮的兵种,单单是战船的配备,想要让其初具规模,形成一定的战斗力,没有个数百万两银钱,很难促成此事。”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组建一支新的大明水师,相比于战船的建造、火器的配备和兵源的选拔,统帅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谓是举足轻重,决定了水师的战斗力,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打好仗”

    崇祯听得频频点头,脸上的那一股有一些轻浮的神色早已经收起来,却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郑重之色,适时地问道:“不错,茅爱卿,你说得非常对,你觉得这支大明水师的统帅由谁担任最合适”

    “嗯皇上,微臣以为,蓟辽督师孙大人的幕僚孙元化,最适合这一支水师的统帅,就非常地能够胜任。”

    茅元仪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坚定地予以回答,看到崇祯一脸平静的样子,古波无澜,心里没来由的就是一突,有一些忐忑和紧张,进而又补充道:“孙元化虽是孙督师的幕僚,但早年之时,也曾经驻守过辽东,协助袁崇焕击退努尔哈赤,有着相当丰富的对敌经验。”

    “最为关键是,此人不仅深谙边防、兵备之事,对于火器也是极为了解,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而水师的战斗力,主要就是取决于火器的应用和搭配。”

    “如果由孙元化作为新水师的统帅,兵卒可以更快地掌握各种火器的用法,以及如何配合,从而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能够在海上牵制住敌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看到崇祯终于有一丝动容,流出一丝淡淡的赞同之意,茅元仪的心里顿时就是长松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略微缓和了一些,没有那么紧张,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