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显然,崇祯也深知这一点,从未想过能够得到众人的回应,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语气一顿,进而颇为强势的继续说道:“南宋苟延残喘的一百多年,但在朕看来,靖康之变时,居然还能安享于江南的繁华与富庶,就已经代表着,赵氏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这一刻,在众人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之时,崇祯的神情显得是那么的孤傲,散发着属于帝王所特有的气质,接下来的言语,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是那么的铿锵有力,使得众人心神为之一振,变得哑口无言起来。

    “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一战而死,帝王更应该如此”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样的反应

    刹那间,整个教室都变得极为安静了起来,针落地的声音犹可闻,唯有崇祯的那句话的余音还在回荡,缭绕于众人的耳畔,使得他们的心里更是翻起了阵阵波澜,骨子里的血性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在场之人,八成以上都是年轻人,其中的绝大多数又都是武者,相比于那些文官和读书人,极为尚武的他们,更容易被蛊惑,更容易被煽动,崇祯的短短一句,顿时撩拨地他们热血沸腾,纷纷山呼了起来,双眼里满是狂热之意,对崇祯倍加推崇。

    “万岁,万岁,皇上万岁”

    “威武,威武,皇上威武”

    “我等谨遵皇上训示,宁可战死于沙场之上,也绝不会苟且偷生于世”

    声若洪钟,又似海浪,喊声震天的同时,又是一浪盖过一浪,滚滚而来,气氛顿时沸腾了起来,被点燃到了极点。

    崇祯的脸上也满是红光,兴奋了起来,但还是保持着镇定的姿态,理性犹在,挥舞着双手,上下起伏,热闹的场面再次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是目不转睛,等待着他后面的话语。

    “你们马上就要进入大明的各个军中,进行历练,作为你们的第一个实战考核,毫无疑问,你们将会身处第一线,或是在地方剿匪,或是进入边军之中,与外敌交战。”

    崇祯缓缓吐出这番话,神色再次变得冷峻起来,显得郑重无比。

    “尽管你们的老师已经有过交代,但朕还是要再说一遍,每半年为期一到两个月的实战考核,不仅仅是体会军旅生活那么简单,而是有着生命危险,和普通的士兵没有任何的区别,现在后悔还得及。”

    很显然,随着崇祯煞有其事的这番说辞,尤其是听到实战考核有着生命危险,和普通士兵没有区别,不会有任何的特殊照顾,下方顿时发生了小小的骚动,一丝极淡的恐慌情绪在那个小骚动区域弥漫。

    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嘲讽与鄙夷之意,对于这种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骚动,不仅不生气,还早就有了预料。

    毕竟,产生恐慌的那些人,全都是拿着高价学费,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的贵族子弟,娇生惯养的生活过惯了,贪生怕死之心地作祟下,会有这样的表现,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之所以会有这些人,崇祯有着自己的打算,不仅仅因为他们拿出的那笔银子,加在一起,可以填补学院的不少花销,主要还是在于,将他们弄到这军事学院之中,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总好过让他们在外界寻衅滋事。

    毕竟,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以大明如今的情况,一旦他们寻衅滋事,还是一个不小的麻烦,不可能使用强势手段,全都以罪论处,或是处斩,或是流放,亦或是变为庶民等等。

    仅就现在的情形,这样做的话,很不现实。

    崇祯明白一个道理,一些事情可以做那么一两次,却不能经常做,比如那种近乎于敲诈勒索的绑架行为,否则的话,将会引起那些贵族世家的极大不满。

    一旦抵触与不满的情绪越来越强烈,将会影响自己的施政,将会影响整个大明王朝的正常运转。

    人力有时穷,短期之内,大明的运行,还需要这些人的父辈,维持大明各个衙门的正常运转。

    “好了,言尽于此,贪生怕死,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凡是不想参加实战考核的,不想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只需到学院的教务处备注,即可,不会泄露你们的信息的。”

    这一刻,下方的众人顿时为之恍然,知道了,皇上的这番话,就是讲给那些花大价钱才进入皇家军事学院之人,毕竟,也就只有他们才有一个特权,就算门门考试不及格,不参加实战考核,还是可以继续在学院呆着。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按时交纳贵的吓人的学费

    一直以来,众人风闻一个消息,就算是那些贵族子弟掏得起天价学费,要是不能完成学业的正常检测与考核,四年之后,依旧没有皇家军事学院的结业证书。

    也就是说,那些人享受不到皇家军事学院的各种福利政策,更不用说,毕业之后,将会被朝廷重用,在军中担任要职。

    换而言之,一旦他们放弃了有着性命之忧的实战考核,也就彻底失去了拿到毕业证书的机会。

    想到这些,那些凭着真才实学考入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也就心安了许多,感觉心里平衡的同时,隐隐地,流出一丝轻蔑之意,有一些看不起那些流露出畏惧之色的世家子弟。

    似乎是为了印证那个小道消息,印证那些学员的心中猜测,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话语的内容,使得那些有一些恐慌的学员犹豫了起来。

    “当然,放弃了实战考核,也就等于失去了获取毕业证书的资格。”

    崇祯漫不经心地讲完这句话,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浮现出一丝恶趣之色,转瞬即逝,故作一副正经的模样,声音加重了几分,沉声的又说出了一番惊人言语,还做出恍然地轻抚额头的动作。

    “对了,对于皇家军事学院的实战考核,朕已经给各个军中的统帅打过招呼,没有死伤名额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的军事行动,哪怕是你们全部折戟沉沙,死在战场之上,相应的将领也没有任何的责任。”

    不得不说,崇祯的这番话,引起了一阵不凡的反响,不仅是使得那些世家子弟愈发的恐慌,更是使得旁听席的那些讲师震动不已,尤其是身为副院长的茅元仪。

    在他看来,即便是真刀真枪的实战考核,对于这些朝廷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培养的学员,就算是允许折损,也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然而,崇祯的这番言辞,却是打破了他的想法,使得茅元仪暗暗着急了起来,有心插嘴,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打断崇祯的讲话,扫了皇上的兴。

    至于那些凭着真才实学进入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除了一开始的讶异,神情再无波澜,显得很是平静。

    毕竟,不管是参加武举科考,还是参加皇家军事学院的入学考试,对于他们而言,早就有了进入军中的心里准备,早就有了为国尽忠而死的觉悟。

    所以,在听到崇祯的这番言语,不仅不觉得以外,还有着一股莫名的冲动,心里更是暗暗亢奋不已,颇有摩拳擦掌的味道,恨不得立即奔赴战场,奋勇杀敌。

第二百六十二章 终于来了

    冬去春来,新年刚过不久

    皇城之中,文华殿,大殿之上,有着内阁四大辅臣周道登、来道宗、刘鸿训和杨景辰,以及兵部尚书霍维华等人。

    此刻,崇祯意兴阑珊的坐在那里,一脸的平静之色,似乎是沉浸在朝政之中而无法自拔,头也不抬的正在处理着奏章,空旷的大殿之内,回荡着霍维华那谨小慎微的声音。

    “皇上,新朝刚立一年多,由于种种的原因,以及前朝的诸多事故,朝廷的班军已经数年未进行,未在京城演练朝廷的军队,除了第一线的军队,许多军队都是数年到十几年未曾经历过战事,军纪早已涣散、松弛,更是缺少平常的训练,因此,今年是否举办班军,对朝廷的军队进行检验”

    渐渐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崇祯已经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缓缓抬起头,双手交叉在一起,手背托着下巴,平静地看着徐徐讲述的霍维华,却有一丝饶有兴致的神色,打量着对方。

    此刻,崇祯的面色虽然平静非常,但心里却是兴奋无比,霍维华这个时候提出班军之事,正中他的下怀,早就是他期待的事情。

    毕竟,早在去年祭拜祖陵之时,也就是在凤阳,崇祯就想通了一件事件,要想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用强势手段除去大明的诸多弊端,最好的契机,就是在于班军。

    不管是秦朝的商鞅变法,还是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亦或是后世的辛亥革命,等等。

    无一不是说明,要想进行一次彻底地改革,要想彻底地治愈或推翻一个王朝,关成败的键所在,第一个条件,那就是在于是否掌握着军队的实际控制权

    毕竟,进行一场彻底性的改革,无一不是触动着最大利益既得者的利益,一旦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就会变得疯狂起来,奋起反抗,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得出。

    商鞅变法成功了,王安石变法失败了,改革开放成功了

    这些成功的事例,无一不是有着强大的武力作为支撑,震慑着那些既得利益的势力。

    正如后世的改革开放,改革之初,面对诸多反对的浪潮,邓爷爷有着那么一句话,鲜为人知,而又是那么的脍炙人口,三军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这句话里面的意思,不仅是针对外国诸多虎视眈眈的势力,更是对国内的一些人。

    “皇上,按照以前的惯例,每年的班军不仅是在京师城外进行,轮流从中都、山东、河南与大宁都司分掉兵力,军队的规模更是在十六万人,因此,要是进行班军的话,必须要提前两到三个月,进行相应的准备,否则的话,将会出现不少的麻烦。”

    首辅周道登突然打断了霍维华,说出了这番话,苍老的声音里面,底气十足,一副为君分忧的样子,再无担任内阁首辅之初的那种大智若愚之态。

    “而且,正如霍尚书之言,朝廷的许多军队多年未曾经历过战事,更缺少平时的作战训练,尤其是京营,绝大多数的士兵居然不懂得如何使用火器,若有强敌来袭,骚扰京城周遭,恐怕他们难当大任,击败来犯之敌。”

    “呵呵这才是内阁首辅应该有的表现,这才是朕想要的大明首辅之臣”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崇祯忽然爽朗地大笑一声,连连夸赞了周道登一番,进而神色为之一敛,显得十分郑重,若有所悟地轻轻一点头,沉声说道:“阁老说得不错,京师乃是军事战略的咽喉要地,乃是国门所在,紧靠着边境之地,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外族的入侵,京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算是说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朕的性命也在他们的手中,丝毫也不为过。”

    听到崇祯的这番言语,话里话外透着大明的一条祖训,天子守国门,众人为之赞同与欣慰的同时,心里更多的还是忧虑重重,很是无奈。

    尤其是经历过土木堡之变,一旦外敌打入关内,进入北直隶,可谓是长驱直入,严重威胁着京师,如此一来,就使得大明处于骤然危险之中,很有可能重演靖康之耻的那种情况。

    毕竟,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之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