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以为,我与你大哥就那么天真,轻易地就相信一个来自不明的陌生人”
这连续的一番话,不得不说,高桂英的心细如发,观察的非常仔细,更是有着强烈的女人第六感,以及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更是体现了一个聪敏女人的精明之处。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机会
数天之后
平凉府,通往固原州的官道之上,崇祯等人骑马缓缓而行,浏览着田野风光,看着绿油油的麦田,还有那一座又一座的森林,一点都没有那种属于黄土高原的荒凉之感,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此情此景,拥有着现代人灵魂的“崇祯”,感慨甚多,后世的陕西,多是荒芜的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非常严重,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而然地,随着土地流失严重,经济也是大幅度下滑,粮食产量也是逐年削减。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崇祯”当然知道,数百年后的陕西为何会变得那般,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罕有草原和森林,原因很简单,在鞑子统治时期,来自于后来的人口暴涨,无节制的开发,肆意破坏森林和草原,才会酿成沙漠化严重的恶果。
这一刻,身为大明的主宰者,崇祯暗暗有了一个决定,陕西不能再重蹈覆辙,不能再为土地沙漠化严重而发愁,从现在开始,就必须重视可持续循环发展,不能过分开发陕西。
不难发现,在队伍之中,多了一人,正是陕西布政使徐光启,主抓赈灾和兴修水利之事。
此时,徐光启也是一身普通人的装束,也是骑马缓缓而行,就跟在崇祯的旁边,信马由缰的同时,也在轻声地向崇祯做着汇报。
“启禀皇”
刚吐出三个字,一想到崇祯的交代,徐光启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改口,换了一种说话的方式和风格,更加贴近寻常之人的聊天方式。
“尤公子,将近一年的时间,经过朝廷各种水利建设,或是挖水井,或是挖通河渠,亦或是挖掘新的水道,陕西的抗灾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在靠近水渠附近的地方,粮食得到了大丰收,虽然还不能摆脱那种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但旱灾所带来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弱”
听到徐光启的亲自汇报,再加上亲眼所见,崇祯这才完完全全放下心来,不再那么担心西北的赈灾。
毕竟,历史之上,明末时期,明朝之所以迅速破败,明军之所以疲于奔命于后金与剿匪之间,满负荷地两面作战,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西北的连年大旱,还不断向中原蔓延,才会使得农民起义军越剿越多。
现在好了,西北的旱灾得到了有效的救治,越来越多的百姓不在流离失所,得到一定的安抚,日子越来越稳定,这就等于掐断了民乱的根源所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规模民乱。
因此,在这一瞬间,崇祯又有了新的想法,徐光启是时候调回京城了,主抓大明的科学发展,负责皇家科学院的一干事宜。
当然,所谓的皇家科学院还未成立。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崇祯准备,将自己所了解的现代科学知识,尽可能地引进到这个时代,尽可能地促进明朝时的科学发展,从而转化为大明国力的优势。
确切的来说,是大明军队的优势。
很显然,即便身为文科生的“崇祯”,引进的现代科学知识有限,但只要展露那么一点,也能引起跨时代的进步。
比如,蒸汽机的概念,大概原理,电磁学的相互转化,等等
不管是蒸汽机,还是电力的应用,就算是最为原始、效力最为底下的那种,但也会对这个时代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将会为工业革命的到来,铺下坚定的基础。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蒸汽机的出现,随着电力的应用,整个社会的效率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军事与经济方面,更是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自然而然地,对于小冰河时期的加剧,大面积爆发,延伸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朝廷将会有更多的赈灾手段,挖河造渠,兴修水利,等等,效率绝对会增加数倍。
毕竟,电力的应用,意味着大型机械的应运而生。
这个时候,高家三兄妹跟在队伍的稍靠后的位置,不停地打量着队伍的前后左右,神色很是复杂,忌惮之中,又蕴含着几分莫名的兴奋,尤其是最为年轻的高一功,更是唏嘘不已,但还是尽可能地压低着声音,唯有三人能够清晰地听到。
“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尤其是那个尤公子,出手阔绰的令人咋舌,每个人骑得都是一等一的战马,没有个百八十两根本就弄不到。”
“而且,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居然一下拥有这么多的上好战马,这考验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力,而是个人的势力与能量,单靠钱财,很难一下子弄到这么多的上好战马。”
“哥,姐,你们说得不错,这个尤公子,身份着实不简单,来头甚大,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财力与能量,一下子弄到这么多的上好战马,主要还是在于,这么多的人通过那些重要的关卡与城池,还身携刀具,居然没有遇到一点阻拦,轻易就通过了,看来,咱们押宝押对了。”
渐渐地,高一功再也说不下去了,就是连他自己,会想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忍不住地倒吸一口冷气,兴奋的心情之中,又有几分沉重。
同时,从这些细微之处,三人更多的还是庆幸与兴奋,所谓的“尤公子”,他的能量越大,背景越深,也就意味着,之前在驿站所说的那些,也就越真,他们的麻烦越有可能得到解决。
此刻,相比于对崇祯身份的揣度与猜测,三人更加感兴趣的是,崇祯身边的徐光启,虽然这个老人一副管家的打扮,但是他的那份气度,那份谈吐,还有那份做派,都在说明,这位老人的身份也很不简单,很像一个大官。
由此及彼,不难推测,如果那位老人真的是什么大官,从他对尤公子的恭敬态度上,那副谨慎小心的模样,更加印证了他们心中的猜测,尤公子的来头甚大,远超他们的想象。
刹那间,想着想着,三人紧张地一颗心砰砰直跳起来,越来越兴奋,忍不住地看向崇祯的背影,颇有高山仰止之意。
因此,经过数天的相处,随着了解的越来越多,高立功兄妹三人,已经绝了逃离的念头,这一切的一切,迹象表明,就像不断地增加诱饵,使得他们无法自拔,深陷其中,再也没有离去的念头。
毕竟,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
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为神奇
固原州城内,三边总督府
崇祯刚刚用过早饭,这个时候,冷晓磊自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边走边说道:“皇上,这是大明日报今天的早报,乃是锦衣卫从京城八百里加急,连夜送来的。”
崇祯的反应很是平静,近乎于漠然,就像是习以为常一般,伸手接过了早报,旁边的田秀英一挪身子,凑了上来,也跟着浏览起来。
“皇上,这个毛羽健和刘懋的笔锋可真够犀利的,嘴也真够毒的,将驿站批评的几乎是一无是处,俨然成了民害,天下的一大毒瘤,按照他们向报社投稿内容,这种说法,从此来看,他们已经不仅仅是想要精简驿站,大有裁撤所有驿站的意思,想要闹得更大一些,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说到激动之处,田秀英在上面指了指,划过几个句子,更是说道:“什么天下州县困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十分之八,就算是果真如此,也不该是驿站的原因啊,应该是负责人和相关官员的责任才是,怎么将全部的责任都推到了驿站的身上臣妾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坐在下方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和巡抚孙传庭却是听得明明白白,已经是洞悉一切,忍不住地彼此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神色中看出丝丝着急之意。
崇祯刚刚看完报纸,孙传庭按耐不住心里的那份着急,连忙说道:“皇上,驿站可以精简,但不能裁撤啊否则的话,朝廷无异于自遮耳目,不利于快速而有效地了解地方民情。”
“哦孙传庭,说说你的理由。”崇祯适时地说了一句,整个人很是平静,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孙传庭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默了一下,像是在组织语言,片刻之后,面露诚恳之色,缓缓说道:“皇上,不错,确实像毛羽健与刘懋所说的那般,驿站存在着诸多弊病,冗员过于严重,常常是公为私用,但是,那并不是驿站本身的问题。”
“放在平时,没有天灾,没有敌情,驿站的重要性无法得到完全体现,但是,驿站的存在,就像是地方连接京城的中转之地,可以极大地方便公文、邸报、军情等事务传送到京城,彼此收发。”
“如果没有这些驿站的存在,朝廷收发各种公文的效率将会大幅度降低,不利于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地方情形。至于驿站存在的那些诸多弊病,只要严加整顿,并对私用者施以重刑,必能得到解决。”
这个时候,洪承畴开口了,紧接着说道:“皇上,兵贵神速,所谓的兵,不仅是指得军事行动,还有军情情报的收集速度以及运送速度,而分布在各地的驿站,就极有利于军情的送抵速度,若缺了驿站这一环,军情的送转效率,将会大幅度降低。”
“而且,各地的紧急军情和灾情,仰赖的正是驿站的存在,若没有它的话,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将消息送到京城,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朝廷的各种政策,传达于地方。”
崇祯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在众人期待地目光之中,崇祯并未回应是否裁撤驿站,而是颇为自语地忽然说道:“既然有那么多的人将驿站挪作私用,就足以说明,驿站有着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即便是不用于运转公文、邸报等公务,如果可以的话,平常百姓也想借用驿站之便,也是未尝不可。”
“嗯既然你们那么喜欢用驿站,那朕就让你们用个够,可以光明正大地私用,不用再那么躲躲藏藏,假借公干之名,私下用驿站。”
“既然如此,驿站民用化,私用化,朕就将其合理化、合法化,不过嘛,却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报酬,而非是免费使用。”
渐渐地,随着崇祯自言自语一般的阐述,洪承畴与孙传庭彼此对视一眼,眼睛明亮起来,那种疑惑、如坠迷雾的感觉越来越淡,明白了崇祯想干什么
心中豁然开朗的同时,对崇祯愈发地佩服,皇上的施为,往往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变不利为有利,总能出乎人的意料,又能让人赞叹,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既然公器私用,那好,那就让你用个够,可以光明正大的用,可以合理、合法的用,不过,却是要付出一定的酬劳。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你能够掏得起相应的银钱,可以任意使用驿站,不用再遮遮掩掩。
如此一来,天下人皆可用驿站,又能给驿站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就能减少朝廷在驿站上面的投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个时候,就在众人崇拜崇祯的这个“奇思妙想”,深深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