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犹犹豫豫间,心怀忐忑之时,李自成还是问出这句话,最为关心的问题,和高立功等人一样,不敢直视崇祯的目光,心里有着莫名的敬畏之感,微微佝偻着身子。

    “呵呵”

    崇祯爽朗的一笑,并未回答李自成的询问,而是说起了驿站的事情。

    “不妨直言,朕准备对驿站进行改革,提高驿站的办事效率,让他不仅仅是专门服务于朝廷,还可以作为民用,不过,不管是民用,亦或是官用,改革后的驿站,都是要收费”

    听着崇祯侃侃而谈一般的阐述,恍惚之间,李自成有一丝明悟,大概猜到了对方想要自己干什么,为何独独选上了自己

    当然,在李自成的心里,更多的还是震撼,被崇祯的一连串奇思妙想不,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具有重大变革的举措,震撼到了。

    如果真得按照皇上的那些方法改造驿站,什么官民两用啊,什么收费制啊,什么加急业务啊等等,不难想象,未来的大明驿站,不再是但单一的收发朝廷公文,更不仅仅是官员的临时住处,将会产生巨大的收益。

    最为关键的是,每个驿站不仅要有自己的账本,还要实行负责制,更是脱离地方的管束,变为一个独立部门。

    换而言之,不管是官大官小,再也无法在驿站里白吃白喝,白拿白用。

    而且,就算是有的驿站想要讨好地方官员,但是其他的驿站却不需如此,一旦账本的收支出现出入,和其他驿站的账本有所差别,就会启动追查和问责机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尤其是驿站的负责人更是加倍处罚。

    最为关键的是,对于李自成等人而言,崇祯诸多的奇思妙想之中,最为为人称赞的一点就是,提出了邮票的概念,必须花钱购买邮票,方能邮寄书信。

    如此一来,就使得驿站的每个业务更加账面化,负责递送业务的最底层驿卒不接触现银,只负责干活而已。

    毕竟,或许一个驿站的负责人滥用私权,打开后门,让一些人不用邮票,也能寄出书信,亦或是通过驿站,想要办理自家的事情。

    而邮票,就能很好地防患这一点。

    毕竟,邮票就是一个凭证,更像是一个通行证,唯有它,下一个驿站才会接收,继续邮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邮票有一些类似于大明宝钞,充当着中间媒介的角色,并且由朝廷专门印刷,还辅以相应的惩处制度。

    随着崇祯吐出一个又一个的惊人举措,李自成震撼的同时,欣喜与激动莫名之际,更加的觉得,皇上这是下定了莫大的决心,真的是想要彻底性的改变驿站,让它不再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存在,让其有着一定的自主盈利能力,从而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而又不失办事效率。

    忽然间,李自成有一种错觉,从崇祯的种种言词之中,感觉,继商部之后,朝廷很有可能会出现第八部的存在,而这个第八部,就是专门负责驿站的诸多事宜。

第二百八十一章 诸多弊病

    改革后的驿站,将会独立于其他衙门之外,不受地方政府所约束,仅此一点,就已经是初现端倪,已经有了新部存在的基本条件。

    一念及此,想到皇上将改革驿站的重任交到自己的身上,李自成就情不自禁地激动了起来,大有一展拳脚的感觉。

    很显然,一旦为驿站组建第八部,他这个负责人,他李自成将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身居要职,成为朝廷的八部尚书,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一刻,李自成就好像化身为爱幻想的做梦人,俨然将自己当做了朝中重臣,端正了姿态,崇祯刚一说完,他就面有踌躇之色,郑重地紧接着说道:“皇上,要想对驿站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制度上的改革只是一方面,人员的筛选虽然也很重要,但是,驿站本身的运输能力也有待加强,亟待解决。”

    “以往之时,按照朝廷的规定,驿站可以分为三六九等,一般重要处,需要马匹八十、六十、三十不等;非重要处,则为二十匹、十匹、五匹。”

    “然而,皇上,别的地方,小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在这陕西的驿站,在驿站当差多年,却是有着深刻的体会,知道的清清楚楚,不仅是简陋异常,就连普通的马匹也无法维持在正常数量,更不用说驿站必须储备充实的粮食,以供过路差人食用了。”

    “而且,地方官员,以及下来巡视的朝中官员和太监,对于驿站的剥削尤为严重,往往是利用邮驿之名,大肆挥霍,勒索驿银。殴打驿官和驿卒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此时,李自成不像是在建言,更像是一个驿站的驿官或驿卒,大肆向崇祯倾诉苦水,讲述驿站人员的不易。

    “这些还不算什么,有的时候,那些下来的官员或者太监,动辄就会动用驿粮,日支出多达百石,蔬菜银更是多达百两。更有甚者,在驿站置备入藏物料,竟用银十三万两,等等,这样的事例不一而足。”

    “因此,由于驿站根本承受不了沉重的负担,凡此种种,带来了难以相信的恶果,许多驿官驿卒都逃亡在外,驿务多为荒废。”

    拥有着一个历史学家的灵魂,尽管“崇祯”早就有过了解,听说过明末时期驿站有过诸多的弊端,但是,亲耳所闻,还有亲眼所见,这份切身体会的冲击力,使得崇祯的内心沉重无比。

    两者身份相差的悬殊性,由于心存敬畏与顾忌,以及一些事情的敏感性,崇祯知道,李自成看似大嘴巴的牢骚,却未尽述。

    比如正德年间,皇帝下江南游耍,可谓是极尽奢华,所费甚巨,不仅命令沿途的驿站准备美女,以备皇帝到来之时随时享受,寻欢作乐;水路驿站征用的民夫,更是多达数十万,严重骚扰了沿路百姓的生活,给当地的农业正常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妨碍。

    总之一句话,驿站之所以成为一大民害,不在于其本身,而是源于朝廷的滥用,官员的肆意盘剥,挪作私用。

    如果驿站真得有那么不好,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民信局”,由宁波帮商人创办,活动的范围也仅限于江南部分地区,专门从事寄递信件、物品和经办汇兑。

    有着现代人的思想,“崇祯”颇为推崇犹太人经商的一个经典准则,大意就是,世界上没有不值钱的东西,只是你还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所在而已。

    崇祯听得很认真,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回应,渐渐地,大概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他想干什么,一句话,就是在要钱。

    毕竟,不管驿站进行怎样的改革,都必须有大量的粮食储备,还有要维持一定数量的马匹,脚力要好。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既然是驿站,就需要许多的驿卒,不仅要养活他们,还必须给予一定的工钱,否则的话,没有报酬的话,谁愿意出力

    皇帝不差饿兵,不外如此。

    等到李自成说完之后,和其他四人一样,面露希冀之色,眼巴巴地看着崇祯,后者却未立即回答,而是露出沉吟之色,思忖了片刻,这才缓缓说道:“既然要改革驿站,朕就早做好了心理准备,改革之初,必须投入大笔的银子。”

    说到这里,崇祯的话语一顿,目光不再游移不定,扫视着几人,而是停留在李自成的身上,神色更是凝重了几分。

    一时间,李自成只感觉如芒在背,压力倍增,犹如身兼千斤重负,就连呼吸都变得有一些急促起来,这个时候,崇祯这才再次开口。

    “李自成,朕喜欢坦率直言,不妨明确地告诉你,关于驿站初期的用银,朕会划拨给你,尽可能地满足。但是,你要事无巨细地将每笔账都要记下来,以便日后有账可查。”

    “年终末尾,审计账目之时,如果用于驿站改革的款项,有着大的出入,要是其中存在着贪污、挪作私用之嫌,可别怪朕事先没有提醒,到时候下手无情。”

    “是,皇上,小的明白。”

    李自成恭恭敬敬地回了一句,这个时候,听到崇祯这番几乎不顾情面的话语,神色反而轻松了许多,隐约之间,眉宇间有一丝笑意盈盈。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

    崇祯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说话之间,更是深深看了一眼对面的高桂英,转而看向李自成,神色颇为暧昧,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好了,李自成,你们先下去吧,好好和媳妇儿团聚一下,那个啥,嘿嘿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是,皇上,臣等先行告退了”

    五人异口同声地回了一句,刚开始的时候,听到前面之言,倒没觉得什么,一听到后面之语,高桂英的面颊就是绯红无比,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所谓的“团聚”和“那啥”,代表着什么

    很污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更是非常的污

    “嘿嘿皇上说得是”

    李自成的回应却是一阵傻笑,随后的话语,更是使得高桂英的一张俏脸更红了,更是埋下了头,跟着其他人,连忙退了出去。

    五人刚一离去,这个时候,田秀英却款款走了进来,崇祯淡然一笑,朗声问道:“爱妃,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田秀英嫣然一笑,又有几分如嗔似怒之意,嗔怪一般的回道:“皇上,你怎么忘了算算日子,皇后姐姐就快临盘了,咱们是不是该返京了”

    “对对,怪我怪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崇祯露出恍然之色,颇为自责的连连轻抚着额头,惭愧一般的自语之后,进而颇为感激地说道:“爱妃,还好你提醒的及时,咱们明日就离开固原城,启程返回京城。”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下午

    书房之中,崇祯依旧坐在那里,对面站着之人却换为了陕西布政使徐光启,屋子里只有两人,静悄悄地。

    “徐爱卿,朕准备将你带回京城,主持皇家科学院的相关事宜,对于陕西布政使一职,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向朕推荐”

    “让臣返京皇家科学院”

    听到徐光启呢喃一般的吐出两句话,满脸尽是疑惑之色,尤其是说到“皇家科学院”之时,疑惑与不解的同时,又有几分好奇之意,有一些发呆的看向崇祯。

    “呃徐爱卿,是这样的,所谓的皇家科学院,有一些类似于朝廷现在的皇家医学院,专门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而皇家科学院,就是专门负责研究天文、术数、西方所讲的化学、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听到崇祯的这番解释,很显然,徐光启的神色有一些黯然,好像并不怎么愿意的样子。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

    毕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固有观念,一向都是学而优则仕,对于这些所谓的“科学”,多是以“奇巧淫技”来形容,上不了台面,并不是读书人的正途。

    更何况,徐光启本就是身居要职,乃是朝中重臣,如果让其转而负责“皇家科学院”,还未获得天下人认可的门课,自然而然地,心会有不甘。

    “可是,皇上,微臣没有听说过朝廷有皇家科学院这个衙门啊”

    “所以啊,徐爱卿,朕准备让你负责此事,组建皇家科学院,搜罗这方面的人才,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崇祯的语气充满玩笑的味道,听得徐光启一愣一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