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朝廷的那些权贵,代表着江南士绅的利益。

    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皇上有力无处使,要是这种局势继续发展下去,直到猴年马月,江南的赋税也别想收上来,朝廷的财政依旧紧张,滨临崩溃的边缘。

    呼

    熊文灿暗暗长呼了一口气,不再想朝廷的那些令人糟心的事情,不管是渐渐走下坡路的阉党,还是日渐得势的东林党,没有一个好东西。

    忽然间,似乎想到了什么,熊文灿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明、

    在这一刻,联想到贾亦韬在这段时期的种种作为,熊文灿心中为之恍然,深深地佩服眼前的这位皇上,虽然年仅十七岁,但心性极为沉稳,行事更是老练非常,对于朝局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如今的大明王朝,可谓是内忧外困,辽东有虎视眈眈的后金,西北有连年大旱的天灾,朝中的党争不断,东林党与阉党的交锋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程度。

    东林党虽然势弱,却依旧可以与阉党一较长短,进行掣肘,而前者有代表江南士绅的利益,出于平衡之策,为了稳定朝局,皇上无法对江南的赋税使用强硬手段,还需要东林党制衡阉党。

    相比于两股势力的交锋越来越激烈,在朝堂上彼此攻讦,熊文灿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国之主,皇上目前最为紧要的就是筹措到钱财,维持这个国家的稳定,随后才能干自己想干的,进行各种改革。

    而且,作为一个登基不久的皇帝,不管是日渐得势的东林党,还是越来越衰弱的阉党,都不可能轻易地除之,打破那种平衡的局面,只能一点一点的削弱两股实力,想要再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像查抄魏忠贤等人家产那般,几乎不可能。

    因此,熊文灿认为,皇上不得不、也只能另辟蹊径,从其他地方谋得钱银,以此补充朝廷的亏空,不惜动用个人的帑银。

    想到这一点,熊文灿愈发佩服贾亦韬的手段,先从身边开始,精简二十四衙门,遇到的阻力几乎是微乎其微,并不会影响到朝堂上那两股势力。

    最为关键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奇思妙想之下,居然将二十四衙门的部分衙门变成了盈利机构,大大削减了朝廷对皇家的支出,一下子省出一大笔银子。

    尽管有损皇家的格调,让那些内侍衙门变成了对外机构,不仅负责皇家的起居,还伺候外面的权贵有钱人,但也着实让人钦佩

    脑海里快速地闪过这些念头之时,熊文灿明白,皇上这是将目光瞄到了东南,想要撕开海禁的一部分口子,与洋人通商,以此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缓解朝廷的缺钱压力。

    熊文灿的心里再次升腾起了由衷的佩服,皇上的眼光很毒,下手很准,在福建当官那么多年,尤其还是一省的布政使,朝廷的二品大员,掌管一地的行政,熊文灿深知东南沿海蕴含的巨大财富,与洋人做买卖所带来的惊人利润

    瓷器,丝绸,茶叶

    这些都是洋人趋之若鹜的商品,几乎是要多少,人家就买多少,可谓是一掷千金,直到将货船装满。否则,绝不会轻易的离去。

    而且,那些洋人贩卖而来的香料,珍珠玛瑙、珊瑚以及宝石等等,也很受中原权贵的追捧,一出一入,其中的利润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而是数倍、数十倍的利润。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商人冒着生命危险,在黑市里与洋人做生意。

    惊人的利润让人疯狂,忽略了所有或明或暗的风险

    “熊爱卿,想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鸟

    随着贾亦韬的这一声呼唤,熊文灿一个激灵,整个人已经从思索中清醒过来,脸上略有歉意,脱口回道:“启禀皇上,不管是福建布政司,还是广东布政使,一旦朝廷解除部分的海禁,与洋人通商,两者都必须具备与洋人打交道的能力,能够镇得住那些刁钻耍滑的洋人。”

    “不错,正是如此,所以朕才会征询你的意见,朝中这样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贾亦韬适时地插了这么一句,给予了熊文灿莫大的底气。

    然而,熊文灿脸上的笑容并未持续多久,吐口欲言之时,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为之一敛,略微沉吟了一下,似乎是在组织语言,这才转而说道:“可是,皇上,我朝可是有着明文规定的,官员是不能回户籍所在地任职的,而臣所举荐之人,虽不是福建与广东本地人,但也是相差无几。”

    “无妨,说来听听。”贾亦韬摆了摆手,一副很不在意的样子。

    “启禀皇上,泉州巡海道蔡善继可担重任,此人的品性不仅端正,廉洁奉公,执法严明,还曾经历任过香山知县、泉州知府,对于处理洋人事务极为熟悉,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中极有威望。”

    “而且,蔡善继拟定的制澳十则,获得上司的认可之后,在稳定澳门岛的事情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今之时,相比于其他洋人,澳门岛上的葡萄牙人之所以老实的多,蔡善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贾亦韬听得很认真,频频点头,等到熊文灿说完之后,并未有明确地表示,而是话题一转,突兀的问道:“熊爱卿,赴任之后,你有没有详细的剿匪之策”

    很显然,熊文灿对于谈话方式很不适应,跨度很大,犹如天马行空,刚刚还在说这件事情,皇上却突然问起了其他的问题。

    仅仅是失神了那么一瞬间,熊文灿很快就反映了过来,紧接着张口答道:“启禀皇上,微臣到任之后,准备先从郑芝龙下手,此人虽然是海盗中最强的之一,但已经流露出了归附之意。”

    “而且,去年之时,蔡善继就曾经招抚过郑芝龙,后者率众到了泉州,见了蔡善继,只要朝廷再予以一定的利益,微臣就有七八成的把握,招抚郑芝龙等人。”

    贾亦韬轻轻点头,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些历史信息,事实确如熊文灿所讲,天启七年之时,郑芝龙已经有投诚之意,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后续的历史记载也正是如此,熊文灿就任之后,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将郑芝龙招抚。

    “好,熊爱卿,有你的这一番话,朕就放心了,不必再为东南之事过于忧心。”

    说到这里,贾亦韬的话语一顿,转而说道:“不过,熊爱卿,你也清楚朝廷的财政,极其的紧张,几乎拿不出军饷来。所以,你到福建赴任之后,不妨开放一个码头,作为商人与洋人通商之用。”

    熊文灿明显一愣,容不得他插话,贾亦韬的声音再次响起,继续上面的谈话。

    “如此一来,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一来,通过征收关税等等,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二来嘛,可以增加招抚郑芝龙等人的砝码,提高削弱海盗实力的力度。”

    闻听此言,熊文灿冷冷的模样早已化为了满脸的疑惑,不解地说道:“皇上,开放一个码头,以作通商之用,可以提高朝廷的财政收入,微臣尚能理解,可是,如此怎么就可以削弱海盗的实力呢”

    贾亦韬微微一笑,尽显成竹在胸之意,紧跟着就予以了回应。

    “很简单,据朕所知,凡是东南沿海的海盗,多多少少都与洋人和倭人有所来往,而其中的利益所在,就是我朝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的贩卖。”

    “一旦开通其中的一处码头,洋人可以光明正大的与我朝商人做生意,购买这些货物,他们的成本就会有所下降,流通在黑市上的货物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那些洋人就会减少对沿海的袭扰,自然而然地,郑芝龙这些人从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就削减了许多。”

    “而郑芝龙与刘香之辈,之所以日益猖狂,实力越来越大,不仅是仰赖于他们收取各国商人的保护费,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他们就是黑市的幕后推手,暗中与洋人通商的最大获利者。”

    贾亦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着,不断地将他所掌握的那些历史知识转化为分析,这样做的根据,循循善诱熊文灿,让他知道到任福建之后,该怎样做

    此刻,随着海量般的讯息涌入脑海里,熊文灿震撼的无以复加,作为闽南多年的官员,又怎能不知道那里的具体情形

    海盗之所以也越来越猖狂,多是那些洋人搞的鬼,背后支持,提供兵器和钱粮,而洋人的目的所在,就是皇上说得那些货物,一旦斩断了郑芝龙等人的货源,就等同于他们获得洋人支持的根本。

    何况,正如皇上所讲,如果能够正常的通商贸易,那些洋人也就不会对郑芝龙那些人有太多的依赖,毕竟,直接交易的话,将会节约许多的成本。

    渐渐地,随着贾亦韬的讲述,结合自己的分析,熊文灿知道了该如何做,脸上顿时现出兴奋的光芒,身体里充满干劲儿,自信自己能够完成皇上所给的任务。

    然而,这种状态还没有持续多久,熊文灿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不见了,脸上满是不无担心之色,趁着贾亦韬喝茶润嗓子的间隙,适时地说道:“可是,皇上,东南辽原幅阔,地处荒原之所,很难控制那些货物的流通,郑芝龙那些人还是很容易获得相应的货物,与洋人交易,从而从其中攫取不菲的利益。”

    “无妨,这个简单,朕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贾亦韬爽朗地抛出这一句话之后,看到熊文灿面有迟疑之色,不是很相信的样子,进而又说道:“在你就任福建巡抚一职之前,朕还会派官员南下,着重处理此事,加强对那些货物商品的管理,凡是生产或制作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家,都必须登记在册,言明产量和去处。”

    “如此一来,再辅以严刑峻法,就能密切监控南下的货物,郑芝龙这些很难再获得这些货物。”

    熊文灿满怀憧憬的离去了,贾亦韬却陷入了深思之中,不断翻找着脑海里的记忆,寻找合适的人选,处理江南的事务,配合熊文灿的行动。

    此人不仅要能力极佳,清正廉明,还要非常的忠心,否则,一切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熊文灿的行动将会倍加艰难起来。

第二十九章 国之大不幸

    最终,不知是长时间的谈话使然,还是不断思考的原因,贾亦韬只觉得头脑发胀,思维变得迟钝了起来,也就暂停了回忆,招来了掌管东厂的太监总管曹化淳。

    “曹化淳,你去找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商议一下,两天之后,朕将要南下出巡,微服私访江南,体察民情。”

    然而,曹化淳却迟疑了,并未立即领旨谢恩,犹豫了片刻,这才有一些吞吞吐吐的说道:“皇上,即便是要微服私访,体察江南民情,是不是也要过段日子啊”

    “为什么要朕等一段时期”

    贾亦韬的眉梢微微上挑,露出一丝不悦之意,曹化淳却是身体一颤,连忙紧张地解释道:“皇上,您怎么给忘了,三月份还要举行国丧,为先皇举行葬礼”

    “国丧葬礼”

    贾亦韬的嘴里吐出这四个字之后,刹那间,脑海里闪过一丝恍然之色,这才想起,自己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已故的天启皇帝还未埋葬,就是在崇祯元年举行的国丧。

    呼

    贾亦韬暗暗长呼了一口气,也就暂时收起了南下微服私访的想法,而是神色凝重地看向曹化淳,沉声说道:“南下微服私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