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曹化淳所讲,如今的皇上不再是那个信王,尤其是大病之后,可谓是雷厉风行,手腕凌厉非常,即便魏忠贤与崔呈秀相继自杀,后者被埋入坟冢,依旧难逃那一刀,人头落地。

    戮尸荒野,当众鞭尸,可是震慑住了不少人,在那一段时间,京城里可谓是人人自危,胆战心惊,深怕殃及到自己身上,受到清除魏党的波及。

    还有就是最近,国丈周奎仅仅是在拍卖行起哄,故意打压拍卖品的价格,立即就引来了皇上的报复,皇后禁足,一天之内,两个妃子晋升为贵妃。

    后宫之内,一下子就将皇后的荣宠分出了大半,使得国丈周奎老实了起来。

    最为关键的是,凡是与皇上作对的,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或大或小,都会引起皇上找茬,以一些小事斥责,让人难看,一时间,使得京城内人心惶惶,那些权贵再也不敢在皇家店铺里闹事儿。

    一想到这些,洛养性就觉得心里发寒,不仅是摄于皇上的心胸狭隘,更是畏惧于那份耐心,只要瞄准了目标,皇上就像一条毒舌一把,极有耐心地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伺机而动,给敌人予以致命一击

    魏忠贤就是最好的例子,被皇上一点一点的收拾掉。

    “呃那个厂公,如此一来,咱们就能这样做了,秘密将人手派出去,还不能告诉他们任务”

    “不错,洛将军,一定要注意保密,只要皇上未讲,就不能告诉那些厂卫具体的任务。”

    洛养性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试图缓解紧绷的神经,但心里依旧沉重非常,叹息道:“这样的话,咱们护卫的难度可就非常大了。”

第三十一章 势大

    这一天,贾亦韬端坐在奉天殿之上,听着百官的朝议,更确切的来说,是两党之争,互相间弹劾,气氛极为的紧张,贾亦韬看似面色平静,不急不躁的样子,但心中早已愤怒到了极点,几乎怒不可遏。

    “启禀皇上,微臣要弹劾礼部尚书刘鸿训,刘大人出使朝鲜之时,贪污渎职,满载貂参而归,使得我大明颜面尽失,让藩属国以外,我朝官员尽是这等沽名钓誉之辈。”

    御史袁弘勋说完之后,锦衣卫张道浚等人不甘于人后,魏党余孽纷纷发难。

    “皇上,刘鸿训乃是朝廷的害群之马,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平不足以正国威,还望皇上严惩刘鸿训,将其捉拿下狱。”

    “刘鸿训海上归来之时,不仅是满载金银貂参而归,更是对沿途的难民置之不理,任由其是饿死于荒野,作为之恶劣,人品之下,不应该再存在于官场之上。”

    “不仅如此,皇上,由于刘鸿训贪婪成壑难填,所载之物过多,致使船沉于大海之中,仅此一点,就该革职查办,流放千里之外,为朝廷戍边,方能赎其罪。”

    眸光闪动,贾亦韬一眼望去,看到一个个官员站了出来,面色虽然依旧保持着平静,但心里早已翻起了惊天骇浪,愤怒化作了骇然,震撼非常,不禁想起了朱由检残存意识的一再提醒,魏党不能一抹而尽,只能徐徐图之。

    之所以愤怒,那是因为百官的素餐尸位,党争大过于民生,大过于江山社稷;而骇然,是没想到魏党的势力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贾亦韬尽量的让自己平静下来,却是一阵阵后怕,魏忠贤已经死去四个多月,但残留的势力依旧庞大不已,让人心惊,尤其是锦衣卫中居然还有魏党的存在。

    如果真的使用雷霆手段,将魏党一下子清除干净,贾亦韬不难想象,狗急跳墙之下,那些人肯定会做出疯狂之事,威胁到自己的小命。

    这一瞬间,一些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充斥在贾亦韬的脑海里,使得他愈发的清醒,短期之内,必须坚定地执行那个朱由检的既定方略,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一点一点的剪除魏党。

    随着朱由检的记忆浮现脑海里,加上自己的历史知识,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贾亦韬的后背已经出了一身的冷汗,同时更加的佩服朱由检,登基之初,只有十六岁半的少年。

    那个时候,朝野遍布魏党,即便是现在,朝中的许多大臣也是魏忠贤的朋党,一个弄不好,操之过急,恐怕魏忠贤还未除掉,却早已朝野震荡,危及己身。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就能一点一点的剪除魏忠贤这样的阉党势力,就凭这份心智,这份老辣的手段,可以称得上是绝顶聪明。

    恍惚之间,贾亦韬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凭着魏忠贤在朝野之上的势力,保持朝政那么多年,难道就真得斗不过崇祯这样的青瓜蛋子

    呼

    暗暗长呼了一口气,贾亦韬不再乱想,而是偷眼打量了一下内阁四大辅臣,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之流,黄立极虽然辞去了首辅之职,但在魏党中依旧有很大的威望。

    作为抚国柱石般的存在,四人却是耷拉着脑袋,眼睛微眯,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对于朝堂上的争执,甚霄直上的针锋相对,不管不问,不发表任何看法,仿佛是置身于事外的旁观者,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看着一个个内阁之臣,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魏党一派,全都是在五十岁以上,尤其是施凤来,更是六十五岁高龄,但这些人却是面色红润,精气神非常的很好,足可见他们平时很注意保养。

    窥一斑而知全貌

    贾亦韬深深地知道,就算是清除了魏党余孽,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革,几乎是难上加难,要想将自己的想法实现,就必须加入新鲜血液,还要是青壮年,才能改变大明王朝的目前处境。

    毕竟,眼前的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或者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如此年龄,恐怕多是顽固不化之辈,要想让他们推行改革,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只有引进年轻官员,那些苦寒之士,入朝当官,大明王朝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此刻,作为魏党攻击的对象,刘鸿训的处境非常的不妙,几乎没有反驳的机会,神色越来越难看。

    很显然,即便魏忠贤死了那么久,余威犹在,面对魏党的咄咄逼人,强势表现,一些言官低下了头,一些重臣保持了沉默,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一时间,大殿里的气氛充满了异样之感,魏党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这个时候,贾亦韬轻咳了两声,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被一个愤懑的声音所打断。

    “污蔑赤裸的污蔑颠倒黑白尔等是何等居心”

    伴随着朗朗之声,工科给事中颜继祖缓缓走了出来,目光犀利的扫过御史袁弘勋一干人等,无视众人威胁的目光,上前一步,对着贾亦韬躬施一礼之后,这才缓缓说道:“启禀皇上,这些人全都是魏党一系,所讲全都是污蔑之词,刘大人绝非是如此之人。”

    此言一出,虽不至于平地一声惊雷,但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谁也没有想到,颜继祖会在这个时候替刘鸿训说话,贾亦韬更是来了兴致,神色明显好看了不少,魏党还不是一手遮天。

    “喔颜爱卿,你说这些都是污蔑,难道你手中掌握着证据,可以证明礼部尚书刘鸿训的清白。”

    “启禀皇上,说来惭愧,微臣并没有确着的证据,可以证明刘大人的清白。”

    颜继祖脱口而出回来这一句,看到那些魏党官员露出不屑之色,不等对方发难,紧跟着说道:“皇上,据微臣所知,了解到的情况,事实却是恰恰相反,刘大人并没有贪污之嫌,乘坐的舟船之所以沉没,乃是刘大人收留的难民过多所致。”

    “而且,尽管微臣没有确着的证据,各位同僚也是一面之词,没有铁证,说明刘大人就是贪官。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微臣请求,着刑部彻查当时的情况,如若刘大人真得有贪污之实,微臣不仅不会帮着辩驳,也要参上一本。”

    “朝廷是有法度的,总不能听信一些官员的一面之词,没有确着的证据,就要治堂堂二品大员的罪吧”

    一番话下来,反驳的那些人哑口无言。

    这个时候,颜继祖的气势更盛,颇有风萧萧的味道,踱步而行,相继走过那些弹劾刘鸿训的官员身边,随之又抛出了惊人之语。

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

    “启禀皇上,据微臣所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阮大铖等一十一人都是魏党,这些人沆瀣一气,暗中勾结,污蔑朝中奸臣,从而谋取更大的利益”

    大殿里一片哗然,许多官员都是目瞪口呆之色,惊讶不已,顿时就有人打断了颜继祖的话语,斥责道:“颜继祖,这是赤裸的污蔑,凡是要讲证据,如无证据的话,你这就是诋毁朝中重臣之罪”

    “无耻之徒,满嘴胡言乱语,我等乃是请清白之身,与魏忠贤没有一点干系”

    面对杨维垣等人的指着,颜继祖却是放声一笑,一挥衣袖,浑然不在意,声音更是拔高了几分。

    “哈哈事实胜于雄辩,至于清白与否,只需刑部调查,就可知事情的真伪,上有皇上做主,下有百官监督,各位同僚何必这么着急”

    一语落罢,颜继祖转身面向贾亦韬,再施一礼,朗声的继续说道:“请皇上主持公道,着有司调查,若微臣所言有虚,甘当罪责”

    很显然,颜继祖的这一建议戳到了魏党等人的痛脚,事实与否,根本经不起调查,一旦深入调查,事实必将浮出水面,他们将会在劫难逃。

    所有人知道,表面上,皇上看似放松了对魏党的打击力度,一副不再追究的样子,但事实却是,依旧对那些依附魏忠贤的官员痛恨不已。

    这个时候,御史袁弘勋、锦衣卫张道浚等人刚要说些什么,想要挽回局面,却被贾亦韬的话语给打断了,将他们到嘴的话语全都给堵了回去。

    “好,朕就准允颜继祖奏请,着有司查明事实,还有关人等清白”

    说到这里,贾亦韬的话语一顿,眸子里满含意味深长的味道。目光不断在百官之间逡巡不定,有意无意间的来回扫视,进而又说道:“为了保证公平性,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能够让百官信服,不仅刑部要彻查,锦衣卫和东厂也要收集证据,还有关者清白。”

    这一刻,不管是保持观望态度的那些官员,还是东林党,亦或是魏党余孽,听到皇上将要出动锦衣卫和东厂的那些番役,神色都变了变。

    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时候,将这两个特务机构的职能几乎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谈之色变,望而生畏。

    东厂可以越过三司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直接抓捕和审问那些官员以及平民老百姓,除了皇帝之外,不用向任何人交代和禀报,一群跳脱出法律之外的存在,拥有着许多的特权。

    锦衣卫也是如此,拥有着独立的司法权,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针对的对象是官员和皇亲国戚,以及那些皇室成员,百姓不在监视的范围之内。

    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一旦被他们抓住,关入独立的牢房,只要皇帝不强势过问,即便被抓的人死得不明不白,很是冤枉,那也是无处伸冤。

    仅此一点,足可见两者的权力之大,除了皇权之外,没有其他的衙门可以制约。

    那些最先挑事儿的魏党后悔了,东林党却面带些许的微信,尽管也非常畏惧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