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郑芝龙思绪辗转之间,一支大鸟船缓缓驶了过来,慢慢靠近指挥船,郑芝龙能够看到,郑芝豹也在船上,旁边的一人,正是钟斌,十八芝之一。
不久之后,指挥船的船舱之中,郑芝龙与钟斌分宾主落座,寒暄了过后,郑芝龙就迫不及待的问道:“钟兄弟,你不是说,此次起义,重归朝廷,杨六和杨七不是和你一起吗怎么没有见他们二人啊”
“呵呵郑大哥,兄弟我怎么会骗你呢杨六和杨七,确实也起义了。”
钟斌爽朗的大笑一声,回应了郑芝龙一句,看到对方流露出疑惑之色,进而不无深意的补充道:“至于他们嘛,还在船队那边呢,负责安抚其他兄弟的情绪。毕竟,数千人的船队,刚刚离开李魁奇,我和那两位兄弟,总要留下一个,管理和约束那些兄弟,免得出什么乱子,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哦原来是这样啊”
郑芝龙热情地附和了一句之时,心中却已是豁然开朗,对方这是在防着自己,免得中了擒贼先王的招数,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没有在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追问。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郑芝龙故作轻松之色的同时,转而问道:“对了,钟兄,李魁奇那里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
看到钟斌笑吟吟地望着自己,满含深意,郑芝龙随即又补充道:“我虽然也得到了一些消息,却太过笼统,无法确认是否属实,李魁奇真得残害了咱们十八芝的几位兄弟”
刚开始的时候,钟斌还能面露笑容,对于郑芝龙之言,并不以为然,听到最后,尤其是最后一句话,钟斌的神色顿时变了变,有一些黯然了起来。
“郑兄,你得到的那些没有错,李魁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震慑其他人,确实是杀害了杨天生和陈衷纪两位兄弟。”
钟斌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某种复杂的情绪,给人一种兔死狐悲之感,而又有一些长燃了起来,语气稍稍放缓,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仿佛吐出了胸中淤积已久的怨气,声音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自从杨六杨七两位兄弟和李魁奇起了争执,被其使用铁血手段残害之后,表面之上,众人还算稳定,实则却是,早已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各自暗中图谋出路,离开李魁奇”
船舱里很安静,只有钟斌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郑芝龙也在认真的倾听着,表情很是丰富,或愤怒,或感慨,或同情,或怜悯,一副深有同感的样子,兄弟的苦,大哥我明白,我懂。
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
然而,就是在如此“我能理解你”的表情之下,郑芝龙心里想得却是另一件事情,杨天生和陈衷纪二人的身死,使得李魁奇的处境十分不妙,内部不稳,人心惶惶,随时都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那么,随着钟斌等人的离开,一下子拉走了数千人,带走了十八艘大鸟船,无异于给李魁奇沉重一击,使其实力为之大损,使得李魁奇原本不妙的处境,将会愈发的不妙,而且,还是不断的恶化。
因此,钟斌的离开,就是雪上加霜,无异于将李魁奇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乃是建立在李魁奇察觉到钟斌的背叛。
这个时候,郑芝龙能够想象的到,一旦钟斌离开的消息传开,李魁奇余下的那些部众知道的话,李魁奇的队伍将会立即处于滨临崩溃的边缘。
也就是说,若是现在就去攻打李魁奇的话,对方根本就不堪一击,恐怕连组织人手都很难。
渐渐地,郑芝龙的心思活络了起来,已经意识到,现在正是出手围剿李魁奇的最佳时机,一旦对方反应过来,知道了钟斌拉走队伍,势必会使出浑身解数,稳定人心,收拢兵力的同时,出于稳妥和安全考量,一定会转移老巢。
李魁奇也是一个海上巨枭,在海上闯荡的时间并不短,为人虽然狭隘,但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处理好一些突发事件,就算是处理不好,还是懂的断尾求生的道理。
一旦发现局面不可控,形势危急,李魁奇一定会带着心腹部众逃离,保住小命要紧。
然而,此时的钟斌,就像打开话匣子的话痨,一发而不可收拾,满脸都是追忆之色,语气充满痛惜的同时,更是感慨万分,一副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态。
“郑兄,遥想当初,咱们兄弟是何等的威风叱咤于东南沿海之上,几乎控制了整个海上的商道,商船直达南洋诸国,又与倭人有生意往来,实力不断壮大。尤其是结拜之后,组成了十八芝,就连那些洋人也要退让三分,轻易不敢掠其锋。”
“而现在,十八芝的兄弟,投降朝廷的投降朝廷,自相残杀之下,死的死,伤的伤,归附洋人的归附洋人,原本的十八芝海上联盟,早已是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李国助、何斌与郭怀一投效了荷兰人,刘香成为了佛郎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的代称的买办,杨天生和陈衷纪死于李魁奇之手。”
不知道是因为不耐于钟斌的絮叨,还是思路已然清晰,权衡好了利弊,现在乃是出手的绝佳时机,可以一举剿灭了李魁奇,郑芝龙终于不在保持沉默,打断了钟斌的讲话。
“钟兄,关于以往的那些事情,咱们以后再聊,你还是先带为兄前往李魁奇的盘踞隐藏之地。”
“呃那个这个”
看到钟斌有一些迟疑的模样,似乎是顾忌着什么,郑芝龙随之又循循善诱起来,不无提醒的说道:“如果能够剿灭了李魁奇,除去这一海盗,你我兄弟二人,等于又为朝廷立了一大功劳,回去之后,皇上与熊大人势必会有更大的奖赏。”
“这样的话,有着这份功劳,为兄不仅能够扬眉吐气一番,也能提高老弟你在朝廷的印象,将来也能更好的发展不是”
“嗯”
钟斌依旧面有迟疑之色,沉吟了一下,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定,重重一点头的同时,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之意,沉声回道:“好吧郑兄,兄弟我这就带你去”
不久之后,郑芝龙的水师与钟斌的船队汇合一处,但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开始扬帆起航起来,加快行进。
看着头前带路的钟斌船队,郑芝龙的神色才是恢复了平静,并没有任何的言语,而郑芝豹却是满脸的不屑之色,撇了撇嘴,颇为嘲讽地说道:“大哥,现在看来,钟斌并没有那么讲义气,好像生冷不忌,并不在乎那个禁忌,嘴里口口声声的不情不愿,但行动说明了一切,恨不得立即灭了李魁奇,不过是三言两语,一口答应了下来。”
“而且,从他现在的表现来看,钟斌之所以不答应和咱们里应外合,一举灭了李魁奇,恐怕不是因为义气二字,而是他担心,起义不成,反被李魁奇给灭了。”
“还有就是,现在这样做的话,对他最有利,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他的实力,又能捞到一份功劳,危险的程度也能小很多,可谓是算盘打得叮当响,精明得很。”
就在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郑芝豹忽然停顿了下来,望向钟斌等人的船队,带着几分怨毒之色,恨恨地转而说道:“当初,如果不是他钟斌与李魁奇降而复叛,咱们郑家又何至于落得如今的境地处境也不会那么的尴尬,让朝廷猜忌不已。”
郑芝豹还想说,现在灭了钟斌,以己方的实力,有着那些强大的火器,在如此距离之下,即便对方占据着战船的优势,但也有着十足的把握,将其一举全灭,己方也不会有太大的伤亡。
但是,一想到还要钟斌带路,寻找李魁奇的老巢,也就忍了下来,没有说,毕竟,说了也等同于废话,毫无疑义。
这个时候,听到郑芝豹的最后一番话,郑芝龙却是暗暗摇头,颇为的无奈,心道:“五弟的想法还是过于简单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郑芝龙能够想象得到,就算没有李魁奇导演的那件事情,朝廷也会对郑家忌惮非常,也会采取非常措施,严密监视一些人的家人的同时,更是会在郑家军上面打主意。
毕竟,就算除去李魁奇和钟斌等人的船队和部众,郑家军还有万余人,船只近千艘,如此规模的军队,却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下,而是由郑家所有,朝廷要是没有动作才怪。
李魁奇等人的降而复叛,只是给了朝廷一个由头,只是一个引子,一个针对郑家的切入点。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当头棒喝,给朝廷敲响了警钟,不能任由郑家军那样不管。否则的话,与养虎为患何异
遥想归顺大明之时,尤其是提出了那个条件,依旧率领原部,郑芝龙就有了这种心理准备,迟早有一天,只要崇祯是一个明主,是一个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帝王,迟早要对郑家下手。
第四百三十六章 黄粱一梦
只是郑芝龙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那么快,朝廷的那些招数是那么的刁钻很辣,又快又准,一招接着一招,一环套着一环,绵延不绝,衔接的很是紧密,防不胜防,根本就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等到反应过来之时,一切都已经晚了,自己和部众的家人,悄无声息之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被严密监控了起来,而又毫无察觉,锦衣卫和东厂暗中早就有了行动。
停靠在晋江上的郑家水师,在福建水师的火器绝对优势之下,更是动弹不得,一旦有一个风吹草动,引起朝廷的误会,郑家水师所在的水域,瞬间就会化为一片火海。
一切变化的都是那么的太快太突然,让郑芝龙始料未及,与当初的计划背道而驰,而又无可奈可,无法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某段时间里,郑芝龙郁闷的要死,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犹如一个孔武有力的高手,知道对手的存在,却看不到对方,也清楚地感觉到对方的逼近,以及不断地放出伤害,自己却有力无处使。
这种无奈,直至最后化为绝望,渐渐演变成习以为常,既来之,则安之。
在郑芝龙最初的雄途计划,有着官军这一层身份,背靠福建,郑家军就有了强大的后盾和底蕴,就能够突破原本的瓶颈,实力位置更上一层,进而图谋东南沿海的真正控制权。
东南沿海,海域就是那么大,岛屿就是那么多,再怎么说,地盘也是固定的,却有着各方的势力挤在一起,如此一来,先天之上,就限制了他郑芝龙的发展范围。
十八芝,虽然是结拜的十八个海盗巨枭,却也有各自的利益,代表着不同的势力,若是继续持着海盗的身份,即便再富有,即便再赚钱,发展的空间也有限。
不管是那些洋人,还是大明朝廷,亦或是其他海盗,都不可能任由哪个海盗一家独大,即便是十八芝之首,他郑芝龙也不行
因此,若是想进一步地发展,成为东南海上的真正霸主,就只能归顺大明,换一个身份,才具备长足发展的潜力。
而且,虚与委蛇之下,趁着大明皇帝还太年轻,登基不久;趁着大明正处于多事之秋,四面环敌;趁着朝廷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弊病积重难返
如此情形之下,他郑芝龙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可以安稳地在东南等地发展壮大,不断地经营福建和广东,尽可能地招揽人心。
按照预期,朝廷根本就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