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孙承宗相当的有气度,鲜有以上压下的那种做派,等到袁崇焕说完之后,神色依旧没有丝毫改变,气定神闲地接着说道:“袁大人,本官知道,收复辽东之后,你一直希望,朝廷能够与建奴和谈,从而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恢复辽东的民生。”

    “如此一来,身为辽东巡抚,你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辽东的地方治理,民生的恢复,本官能够理解你的这种心情。”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和谈成功,越是容易得到,以建奴的秉性,他们就越加不知道珍惜,还以为朝廷还像以往那样好说话,只要他们主动认个错,低个头,交出几名叛将,事情就揭过去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一时间,袁崇焕有一些默然了,他当然明白孙承宗的意思,想要给后金以血的教训,让他们轻易不敢骚扰大明的边境,当然,其中也不乏铁血报复的味道。

    尽管心中这样想着,袁崇焕还是忍不住地说道:“孙大人,此次议和,朝廷提出的条件之一,不是有让后金交出全部的叛臣降将吗一下子损失那么多的将领,皇太极应该不会再做出愚蠢的决定,让他的军队骚扰我朝的边境吧”

    “何况,皇太极之所以低声下气的和谈,不惜付出了那么的代价,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林丹汗,抵御后者的进犯,他怎么可能还会与大明交恶呢”

    这个时候,看到袁崇焕一副不死心的样子,还想阻止骑兵小队的后续行动,孙承宗不得不拿过一份名单,将其递给袁崇焕的同时,进而说道:“喏这是皇上新提出的要求,最终定下的名单,除非皇太极将上面的人全部交出来,否则的话,两国就绝不不可能达成议和。”

    说话之间,袁崇焕上前几步,已经接过了名单,就在他浏览名单的同时,孙承宗又抛出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而且,在这之外,对于两国的议和,皇上还增加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在辽东与建州的交界处,以北的三十里之内,不准有一个后金百姓,作为两国之间的无人缓冲区域。”

    此刻,袁崇焕已经震撼的无以复加,愣愣地拿着那份名单,目瞪口呆地看着孙承宗。

    对于名单上的人,袁崇焕虽然不全认识,但是,在后金之中,他所知道的汉人武将和文官,全都是“榜上有名”,赫然在上。

    尤其是孙承宗的最后一番话,使得袁崇焕愈发地震撼了,他实在想不出,崇祯哪来的那么强大的自信,皇太极一定会答应这些条件

    尽管不认识名单上的所有人,但袁崇焕明白一点,一下子交出这么多的文官武将,无疑,这已经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了,而是对后金的官场将会予以重创,一些衙门几乎没有存在的不要。

    简而言之,若是将这种情况放到大明,整个官场将会为之瘫痪,瞬间崩溃。

    当然,袁崇焕也知道,换做是后金的话,情况还不至于这么严重,毕竟,后者更加趋向于是一个军事国家,那些衙门、机构,还只是有一个雏形,即便是裁撤掉,现在被破坏,还不至于给后金带来覆灭性的危险。

    但是,抛弃那么多的官员和武将,强大的“阵痛”反噬,还是不可避免地。

    “孙大人,这可是比之前的要求,人数多了好几倍,皇皇太极,能会答应吗”

    “本官也不知道”

    尽管心中矛盾不已,浮现出各种想法以及猜测,袁崇焕还是忍不住地结结巴巴地问了出来,而孙承宗的回答却是连连摇头,脱口回了一句,进而补充道:“不过,本官明白一点,如果皇太极真得答应这个条件的话,即便是后金渡过了这次难关,抵御住了林丹汗,在未来的十几或者数十年之内,后金再也无法对大明造成太大的威胁,只能老老实实地臣服,作为大明的藩属国。”

    听到孙承宗的这番话,袁崇焕忍不住地低头望向了那份名单,又看了一遍,同时,面露深以为然之色,轻轻点头,不无附和地接话道:“确实”

    “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尤其是最近几年,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崛起,得到长足的发展,四处征战,扩充地盘,只是外部因素,主要还是在于这些文官的出谋划策,为其制定国策,安抚民心,稳定内部,以及大的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不然的话,若是没有这些文官的辅助,从旁规划,即便后金打下了再多的地盘,但也无法真正地拥有,更无法长期经营下去,只会是一个匆匆过客。”

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

    说到这里,思绪翻飞之际,袁崇焕已经从无以复加的震撼之中清醒了过来,从内心深处,尽管觉得这有一些不现实,但还是不得不认同崇祯的这个条件,向后金索要这么多人。

    毕竟,皇太极虽然雄才伟略,颇具开国之君的景象,但是,若无谋臣的相助,依旧无法成就大事。治理一国,一人之力,终究会有穷时

    至于女真族之中,能征善战之辈不少,但具有治国之能的人,却是凤毛麟角,不过寥寥十几人,远远不能满足后金的需求,而汉人的治国辅助君王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出现在在了皇太极的视野。

    现在,朝廷却要一下子索要这些汉人,无异于葬送了皇太极的强国之梦。

    这一刻,心领神会之下,袁崇焕又有一丝明悟,忽然回味出了孙承宗之前的那番言语,又有另一层意思,不断地在强调一点,今日的朝廷,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

    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如今的大明王朝,更加具有实力,更加的有底气,不必一味地迁就周边国家,以及那些少数民族,一切都要按照大明制定的规则来办。

    否则的话,大不了就是一战

    一通百通,在这一瞬间,袁崇焕这才真正地明悟了,想通了一切,这也就能够解释的通,当今的皇上为何那么的强势为何辽东的局势刚刚稳定,朝廷再次挑起战端

    一切都是因为,朝廷正在布局,正在酝酿一个很大的局,在未来的某一天,不仅仅是在大明境内,还有周边的国家,都要按照大明制定的规则行事。

    而后金,无疑就是大明立威的最好对象

    就在两人相对沉默之时,两人各怀心思之际,这个时候,刘兴祚自外面走了进来,在他抱拳施礼的时候,刚想要说什么,孙承宗却是抢先淡然笑道:“刘将军,有什么事情吗”

    显然,听到孙承宗的询问,尽管刘兴祚努力地让自己保持着自然之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但身形还是为之一滞,顿了那么一瞬间,脸上更是闪过一丝迟疑之色,有一些吞吞吐吐地反问道:“大人,末将听到一些风声,朝廷将会向建奴索要那些叛将,并将其在大明处斩,不知是真是假”

    “嗯,确实有这件事情”

    回应之时,孙承宗的神色为之一敛,变得认真了许多,有一些奇怪于刘兴祚的神情微妙变化,心间弥漫着淡淡的疑惑之意,更是进而问道:“刘将军,怎么了”

    此刻,刘兴祚已经完全相信了自己听到的那些风闻,之所以这个消息还未传播开来,仅限于一些高层人物,就是在于,增加这个事情的成功可能性。

    毕竟,如果弄得人尽皆知,即便皇太极有心交出那些人,也无法做到,谁也不会愚蠢的等死,那些投奔后金的汉人,还不可能那么的愚忠,为后金甘愿受死。

    与此同时,刘兴祚的心里,还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感,遥想当初,皇太极派大军东征朝鲜之时,两国议和之时,结成所谓的“兄弟之邦”之际,不也是有着相同的情境吗

    皇太极让朝鲜王处决那些敌视后金而亲明的官员。

    还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现在轮到了后金,皇太极也要面临同样的抉择,迫切地想要和谈,而不得不交出那些武将和官员,只是更加的凄惨一些,牺牲的人更多。

    这个时候,袁崇焕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顺着孙承宗的目光,也看向了刘兴祚,眉宇间有一丝疑惑之色,这位归来的将军,在收复辽东之战中,可是起着不小的作用,又是以袁可立马首是瞻,究竟是什么事情,不去找袁可立,却跑到了这里

    不管怎么说,同为老臣的袁可立,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之一,地位并不比孙承宗低。

    “而且,刘将军,据本官所知,不仅确实有这件事情,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建奴那边也传来了消息,皇太极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情,若无意外的话,等到皇太极做好了调整之后,那些叛将降臣就会交给咱们大明,由本官接手,押送到京城。”

    无疑,听到孙承宗的这一番话,不仅刘兴祚的神情微微一变,闪过一缕莫名的情绪,就连旁边的袁崇焕,神情也是为之一呆,神色敛了敛,没曾想到,事情进展地居然这么顺利发展的如此之快,让人为之咋舌

    实在是,以袁崇焕对皇太极的了解,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这实在是不像他的行事风格。即便是委曲求全,不得不做出牺牲,也不可能这么快,应该是拖延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

    然而,事实却是,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之下,皇太极不仅屈服了,答应的还是这么爽快,如此之快,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尽管他是最早知道这个条件的知情人之一,在还没有那份名单的时候。

    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一些异样起来。

    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氛围之中,在两人的注视之下,刘兴祚脸上的迟疑愈发的明显,似乎是心里有着某种声音在催使着他,最终还是面露决绝之色,好像下定了某种莫大的决心,缓缓开口了。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末将在后金之时,准备叛离后金,重回朝廷,事情曾经有过败露,多亏李延庚的相助,多方运作之下,末将才能保住性命,重获努尔哈赤的信任。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作为内应,协助朝廷的大军收复盖州等地。”

    “而且,以往之时,后金多次发兵大凌河和宁远之时,多是李延庚派遣他的心腹家丁,通风报信,通过末将这里,才能及时地向朝廷通报消息。”

    “因此因此,听说朝廷要向后金索要那些叛将降臣,将其押到大明,处决于京城,末将就想”

    刘兴祚的话音戛然而止,有一些忐忑的看着孙承宗与袁崇焕,尽管话语没有说完,但联想到之前的言语,两人又怎能不明白他的意思想要做什么

    为李延庚求情,仅此而已,别无他意。

    这个时候,孙承宗与袁崇焕相互对视了一眼,在这一瞬间,就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的共识,孙承宗并未回应什么,而袁崇焕却是开口问道:“刘将军,你所讲的李延庚,莫非就是朝廷的第一位叛逃到后金的边将,李永芳的长子,那个李延庚”

    “嗯,是的,大人,正是那个李延庚。”

第四百九十八章 架空那些首领

    刘兴祚略有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老实的回应了一句,进而有一些动情的补充道:“不过,两位大人,李延庚虽是叛将李永芳之子,但为人极为正派,很是不齿于其父李永芳的行径,贪生变节,为虎作伥。”

    “因此,一直以来,李延庚和末将一样,虽然身在后金,但心却向着大明,一直都在暗中谋划,重回大明的事情,以及通风报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