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周道登的言语,还在不断地讲述,刹那间,三人的脑海里忽然有一丝明悟,心中有了某种猜测,外界的那些流言蜚语,恐怕与皇上和周道登脱不了关系,故意放出的消息。

    尤其是前者,那可是有着前科,皇上可没少做这样类似的事情,先放出一些风声,看看众人的反应,然后再看人出牌,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渐渐地,屋子里的气氛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到处都弥漫着那种难以言明的气息,似凝重,像压抑,又像轻松

    周道登的滔滔不绝,侃侃论述,终于结束了,作为顾命大臣,又有拥立之功,还是来道宗开口了,但说话的语气是那么的谨慎,显然是经过了一番的深思熟虑,仔细斟酌。

    “可是,周阁老,不管怎么说,南京的那些同僚,都没有什么过失,废除两京制,裁撤掉南京的那些中央机构,如果是平调的话,到地方主政一方,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倒也没有什么。”

    “可是,一府的知府,也不过是正四品的官阶,如此一来的话,又如何安置南京城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呢”

    “尤其是像正二品、从二品的同僚,纵观大明的疆域之内,除了新纳入版图的台湾岛以及正在进行改制之后的辽东,推行郡县制,两者加在一起,可以安插五六个正二品或从二品的官员,其他就没有地方可以安置了,总不能将其降阶使用吧”

    “而京城之内,各个衙门,那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已经没有空缺了。”

    来道宗的这一番话,概括下来,也就是一句话,如何合理的安置那些南京官员,让他们服气,最起码也要少一些怨念。

    毫无疑问,要想废除两京制,这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必须要尽快的解决,正如来道宗所讲,在辽东和台湾岛,或许可以安置五六个朝廷大员,但南京何止五六个

    官职空缺有是有,但无法和相应品阶的官员无缝对接,这是裁撤南京中央机构的最大、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第五百六十二章 圣谕

    然而,此刻的周道登,神情依旧是那么的平静而镇定,隐隐间,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意,显得是那么的从容而自信,并未被来道宗给难住。

    “三位大人,你们先看看这个”

    说话之间,周道登顺手从旁边的一摞折子中取出一本,动作显得是那么的熟练,伸手将折子递给三人的过程中,看到来道宗有一些犹疑地接过折子,连同杨景辰和刘鸿训,都是满脸的迟疑之色,目光齐刷刷的看向那本奏折,金黄色的外包装,使得三人的心脏就是一阵急剧收缩,有着莫名的窒息感,又有一丝好奇油然而生。

    圣谕,那是皇上的圣谕,还是非常特殊的圣谕,非重要而机密之事,绝不会用这种样式的圣谕,重要性不言自明,意义更是深远。

    在来道宗接过折子的过程中,似乎感受到了三人的那种迫切地好奇之意,,不等他们开口询问,周道登再次开口了。

    “自宣德三年以后,大明统分为两京、十三布政司,现在算来,要是朝廷再废除两京制的话,就要变为一京、十六布政司,而且,如果按照朝廷在辽东实行的吏制改革,三司的主政官全都被定为正二品的品级,如此一来的话,地方的职缺之中,一下子就多出了至少九个的正二品职位。”

    “三位大人,你们现在所看的这份圣谕,乃是皇上对大明疆域的重新划分,在以前的基础之上,将过往的两京十三道,化为一京二十道,其中的湖广和陕西被一分为二,分别改为湖南道和湖北道,以及陕西道和甘肃道。”

    “正如你们所看到的那样,另外多出的五个,除了台湾道和辽东道以外,分别是江苏道、河北道和安徽道,一下子多出了七道,莫说足以安置南京的那些同僚,绰绰有余,就是再多一些,也不会有任何的紧张。”

    渐渐地,随着周道登侃侃而谈的讲述,屋子里的气氛再次发生了转变,变得轻松了许多,而来道宗三人也早就看完了圣谕里面的内容,注意力更是随之发生了转移。

    毫无疑问,一下子多出了七个道省,仅就三司而言,大明就多出了至少二十一个正二品的职缺,在其他地方,尽管还未推行辽东的那种吏制改革,但也是在可以预期的日期之内,不会太远。

    何况,都指挥使和承宣布政使,不管怎么说,还分别是正二品和从二品的官职,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道,也足以安置南京的那些高级官员了。

    毕竟,正二品和从二品的官职,大明本就少,何况是作为陪衬的存在,南京的中央机构不过是一个摆设,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正二品和从二品的官员

    因此,想通了这一点的来道宗,自然不会再关心如何安置那些南京同僚,如若安之不当而引起的小骚乱的事情了,而是震撼于手谕里面的内容。

    确切的来讲,而是河北道的存在

    以往之时,大明实行两京制,而在两京的地方以及周边直隶,从未有过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所有的行政与军事,都是直接由朝廷管辖,并未有三司这样的地方衙门。

    毫无疑问,随着两京制的废除,在南京以及周边,增设“道”这一地方官职,无可争议,并没有什么。

    然而,顺天府可是不同于应天府,乃是京师所在,乃是真正的中央机构的集中之地,又怎么可能像应天府那般,也设置“道”的存在。

    否则的话,在顺天府以及周边直隶,一旦设置三司,将京师的中央机构置于何等境地

    想到即做到,脑海里刚刚浮现出这个念头,周道登的话音刚落,来道宗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周阁老,看圣谕里面的意思,难道也要在顺天府设道”

    显然,不仅是来道宗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在这个时候,不等周道登作出回应,刘鸿训紧跟着说道:“阁老,如果也设置什么河北道的话,就会与京城的衙门出现权力重叠,即便以朝廷的政令为主,但河北道的三司又如何行使他们的权力呢”

    杨景辰紧随其后,也说出了这方面的担心。

    “是啊,如此一来的话,从地方层面上来看,京师归三司管辖,就连皇城,甚至于紫禁城,也成了河北道的管辖之地;若是从朝廷方面来看,河北道的三司又归六部统属,受御史台监督。”

    “三位大人,你们多虑了,恐怕是有所误会,没有完全明白圣谕里面的内容。”

    然而,周道登依旧很平静,还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犹如无动于衷一般,看着三人一脸凝重的表情,忧心忡忡的样子,回答的却是那么的轻松,给人一种搪塞的感觉。

    不过,不等来道宗接话,周道登再次开口了,一下子挡住了三人的话语。

    “圣谕里面所载的河北道,并不包括顺天府,而顺天府将会成为犹如直隶州般的存在,直接由朝廷统辖,因此,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存在大家担心的这些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过,顺天府的范围也会有所缩减,将会有几个州被划出去,成为河北道的直隶州,而不归任何的府管辖。比如密云、营州、兴州等地。”

    “因此,所谓的河北道,也就是由顺天府的部分州以及顺天府附近的州府组成,顺天府的架构依旧不变,相对于各道,还是独立而超然的存在,只受朝廷直接统属,而不算是地方政府。”

    在这一刻,来道宗等人听得连连点头的同时,脸上的担忧之色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神情缓和了许多,脑海里更是浮现出了那么一副画面,疆域被不断削减的顺天府,位于河北道的中心偏北的位置,而京城就在顺天府的正中心。

    毫无疑问,一旦设置河北道,在二十个道之中,差不多与河南一样大,仅就面积而言。

    由此及彼,随着思绪的打开,不管是周道登,还是刘鸿训三人,都想到了更多,更远,更深。

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来

    疆域的重新划分,实行一京制,大明被划分为二十道,毫无疑问,地方政府的权力,也将会遭到极大的削弱,有一些类似于汉武帝时的推恩令,将一个个分封国划分为一个个极小的分封国。

    而又有着极大的不同,随着道的越来越多,地方政府被削弱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他们的监视,毕竟,相邻的几个道,不可能同时造反,一起发生叛乱。

    猛然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三人忍不住地深深看向了周道登,已经反应了过来,整个朝廷上下,皇上准备重新划分道、州府的事情,居然只有周道登一个人知道,这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

    显然,若非是处于信任,若非是倚重,皇上又怎么可能提前告知这件事情而

    这种被皇上所倚重,让三人心生羡慕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好奇,好奇皇上与周道登的君臣关系,何时这么好了

    虽不是亲密无间,却也是胜似亲密无间

    自改元以后,尤其是入主内阁以来,回想起周道登的过往,种种表现,木讷,刻板,照本宣科,死脑筋,迂腐等等,这些行事的风格,根本就不能与皇上的作风相契合。

    换而言之,入主内阁以后,周道登的诸多表现,说好听一点,那是为人谦和,做事认认真真;但说难听一点,却是愚蠢木讷,就是在装孙子,极为遭周围人的厌烦。

    简而言之,周道登的为官准则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可以迈半步的话,就绝不会迈一步。

    然而,现在却是怎么了

    画风突变,周道登突然就受到了皇上的倚重,还是非常倚重的那种,裁撤两京制,再加上重新划分道、州、府,绝对是一个美差,一个无以伦比的政绩。

    撤销南京的中央机构,虽然会遭到很多官员的记恨,但随着重新划分疆域,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的要职,运筹得当的话,两者加在一起,不仅不会得罪人,反而还会使得许多官员欠下人情。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崇祯已经站在了门口处,正在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听着四人的对话,毫无疑问,由于位置的原因,周道登最先发现崇祯的存在,突然的到来。

    “皇上”

    刹那间,看见崇祯的那一刻,周道登惊呼的同时,整个人一倔而起,猛地站了起来,快步走了下来,边走边行礼道:“臣等拜见皇上”

    在周道登惊呼的那一刻,来道宗三人也当即反应了过来,纷纷转过身来,随着周道登向崇祯深施一礼,喊着同样的一句话,在这么一瞬间,心中有着莫名的紧张感。

    实在是,崇祯的到来,太过突然了,没有一点的动静,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尽管没有任何的亏心举动,没有任何的冒犯言语。

    “各位爱卿,免礼,都起来吧”

    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说话之间,崇祯迈步而行,径直穿过四人的身边,来到了上座,坐在了周道登刚才的位置,更是伸手拿过了那本圣谕,顺手翻了翻。

    “三位爱卿,对于撤销两京制,以及重新划分大明疆域,增设七个道,你们有什么看法啊觉得怎么样”

    这一刻,听到崇祯的忽然发问,虽未点名道姓,但来道宗、杨景辰和刘鸿训也有自知之明,当然知道对方是在问谁,三人并未立即回答,在那一瞬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