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相对于拉水,拉冰更加的容易,更加的方便,更加的有效率。

    “启禀皇上,根据河南与陕西的锦衣卫来报,入冬之后,各地的官员,就开始积极组织人手,到最近的水源,凿冰块,运回去。经过这么一年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再加上沿途的道路也得到了极大的修整,还有就是,随着牲畜的增加,相比于去年,目前蓄积的水量,以冰块的形式,足足增加了两倍。”

    “尤其是陕西,今年又是大旱,从这件事情上尝到了甜头,知道了皇上您的良苦用心,当地的百姓,就更加卖力了。”

    “而且,随着朝廷逐年的钱粮投入,鼎力支持,陕西的水利工程,进展地也非常顺利,尤其是旱灾的重灾区,更是引流的重点对象,最多三年,那里的百姓就不用像现在这般,每天跑几十里,甚至于更远,拉冰块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机

    听到这番话,崇祯的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心里轻松了许多,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回应。

    而就在这个时候,冷晓磊的话音刚落,崇祯紧接着就接过了话茬,颇为神秘地突然说道:“用不了三年,明年的这个时候,莫说是河南与陕西,就是其他地方,都不用再使用这种几乎于愚鲁的笨办法,进行存储水源了。”

    “噢皇上,什么办法”

    冷晓磊顿时就被吸引住了注意力,被勾起了好奇心,忍不住地立即问了一句,满怀期待的等待着,而崇祯的回答,却是让他有一些失落。

    “嘿嘿暂时保密,你很快就知道了。”

    “好吧皇上。”

    不久之后,万岁山中的武器研究基地,在其中的一个房间之中,相比于外面的天寒地冻,这里却是暖洋洋的,以徐光启为首的研究人员,跟在崇祯的身后,围观着一个大家伙,

    呜呜呜

    伴随着缭绕的白雾,在阵阵沉闷的汽笛鸣叫声之中,还有徐光启的介绍,话语里那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骄傲,眉飞色舞之间,不时地伸手比划着大家伙。

    “皇上,经过近一年的完善与研究,这台蒸汽机已经可以投入实际使用,作为一种动力,用于民间,拉运一些货物。尤其是在采矿业,完全可以取代人力和畜力,搬运更重、更多的货物,效率至少提高了十倍以上”

    周遭的欢快氛围,每个人都是兴奋的神情,就连冷晓磊和杨启聪也是好奇无比,跟着激动不已,神采连连地盯着蒸汽机。

    然而,相比而言,崇祯的反应就显得有一些稀松平常了,只是脸上挂着微笑,倾听着徐光启的滔滔不绝,话语里却又有着意犹未尽的味道。

    看着成型的蒸汽机,将会被投入实际使用,崇祯想得更深,想得也更远,脑海里更是浮现出了蒸汽机轮船、蒸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设备。

    确切来讲,是关于工业革命的各种信息。

    这一刻,看着蒸汽机取得了实质性的紧张,可以投入使用,崇祯这才真真的长松一口气,对于对抗小冰河时代,期间爆发的各种天灾,又多了几分自信。

    历史上,明末时期的大规模百姓暴动,看似是大明的各种赋税,逼迫百姓不得不造反,但也不尽然,真正地根本所在,而是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大明疆域所能承载的范围。

    简而言之,以当时的生产力,以当时的耕地数量,再加上各种天灾不断,逐年加重,大明已经是难以为继,难以养活两亿的人口。

    毕竟,大明的苛捐杂税,各种重赋徭役,由来已久,并不是从天启和崇祯两代开始。

    因此,这些只能算是诱因,而非是决定因素

    蒸汽机的出现,将会改变这一僵局,将会改变这一处境,将会改变大明的整个生产结构,更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也给大明带来了一个机会,一个凤凰涅槃重生的机会,强势崛起。

    毫无疑问,蒸汽机可以提高各个阶层的办事效率

    “皇上,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只要能够铸造出上百个蒸汽机,燃料供应充足的话,陕西的水利工程就可以提前完成,明年的夏季,就可以将黄河之水引入陕西腹地,那些干旱的重灾区,用于灌溉,以及人畜的饮用”

    在这个时候,冷晓磊虽然不知道如何实际使用蒸汽机,这个不断在鸣叫的大家伙,发出呜呜的笛声,但也是为之恍然,瞬间想起了崇祯之前所言,明年的这个时候,陕西的老百姓就不用那么费事费力的拖拉与储藏冰块了。

    如果这个叫做什么“蒸汽机”的大家伙,真得那么好用,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效率,陕西的百姓就不愁没有水可用了。

    何况,陕西虽然是地处黄土高原,远离中原,水系少是少了一点,却不代表没有,境内还是有着不少大的河流,只是分布不够均匀,无法惠及到其他地方而已。

    冷晓磊能够想象,如果将这些河流串联起来,引入灾区,来年之时,即便陕西还是大旱,即便旱灾更加的严重,也无惧了。

    毕竟,先不说贯穿的河流,单单是一连两年的迁移灾民,迁移到西南与辽东等地,就已经是极大地缓解了陕西的赈灾压力,人口数量过多所带来的压力。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一直跟在崇祯的身旁,几乎见证了每一个政策的付诸实施,为缓解陕西的赈灾压力,冷晓磊却是将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更是非常的清楚。

    因此,别看陕西的灾情还很严重,并未有太过明显的改善,但他冷晓磊还是深有体会,却也知道,随着大量的灾民被转移,随着两位藩王被裁撤,腾出大量的良田,而又紧靠水源,陕西的形势正在发生好转。

    这一切的一切,短期之内,或许还无法看到太明显的效果,待到来年之时,人们就会发现,还是那个地方,同样是旱灾,生活却没有那么艰难了,好过了许多,朝廷的抢粮投入也会相应的减少。

    不过,想到这里,冷晓磊的心里又有一些疑惑,不解崇祯的另一项新举措,一个新的强制命令,禁止陕西的百姓随意砍伐树木。

    尤其是河流与山坡附近的树木,更是严禁的重点对象,如果发现,将会被严惩,不仅要蹲大牢,还会被罚钱财。

    而且,就算是平原地带的森林,也有着相应的规定,有成年人腿粗细的树木以及更小的树木,也被列为严禁砍伐的对象,就算是能够砍伐的树木,砍伐过后,也必须种上新树苗。

    可以说,对于陕西的草木树林,崇祯下达了近乎于苛责的命令与规定。

    冷晓磊很不解,很疑惑,崇祯为何这样做为何管得那么细

    显然,冷晓磊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崇祯这样做的用意所在,为何那么在意陕西的那些树林和植被,几乎到了亲力亲为的地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一次。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冷晓磊又怎能知道,崇祯有着后世人的灵魂,更加地知道,就是在明清交替的时期以及清初的时候,就是因为肆意的乱砍乱伐,没有丝毫的节制,使得陕西发生了土地退化,出现了大量的荒漠之地,风沙严重,少有森林。

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

    就在冷晓磊心思百转之际,在徐光启等人的簇拥下,崇祯一行人来到了另一处,场景也是为之一变,只见,一个缩小了无数倍的蒸汽机,犹如火车头一般,拉着一连串的小车厢,沿着小轨道,缓缓而行,还不断地发出阵阵的气鸣之声。

    呜呜

    清脆的汽笛之声,使得气氛多了几分欢快之感,愈发的轻松。

    “皇上,这就是根据您的要求,所提供的思路,臣等根据蒸汽机的特性,做出的蒸汽机车模型,可以用于矿藏的开采,大量的拉运煤、铁、铜等矿产”

    这一刻,冷晓磊看呆了,直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不断转圈的小火车,有一些失神,不等崇祯做出回应,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惊呼道:“徐大人,你们这是怎么做到的啊一没有人推,二没有马拉,这个小车怎么就自己跑了起来了呢这也太神奇了”

    “而且,如果马车也能做成这个样子,将马匹换做整个叫作蒸汽机的东西,哪得省去多少事情,节省出多少畜力,用于农耕啊看这小火车跑起来的样子,一点也不晃动,想必里面也一样平稳,若是放大的话,肯定比马车、轿子舒服多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四周一片寂静,气氛变得有一些异样了起来,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冷晓磊的身上,眸子里的光芒闪动,异彩连连。

    冷晓磊的看似无心之语,反而点醒了周围的这些科学家,蒸汽机还有更多更大的用途,而不仅仅是仅限于采矿方面。

    显然,在这一天之前,除了崇祯以外,从未有人想过这一点,将蒸汽机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替代马车,方便人们的出行,思维局限于开采矿藏方面了。

    “怎么了”

    很快,冷晓磊就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其中的不对劲之处,发现了屋子里过于安静,不像刚才那般,热热闹闹的,大家窃窃私语般的彼此讨论,心中一沉,忐忑的吐出这三个字之后,转而看向了崇祯,有一些不安的问道:“皇上,是不是末将哪里说错话了或者说,不该说那些话啊”

    “呵呵”

    然而,崇祯的第一回应却是淡然一笑,就好像没有看到冷晓磊的神情紧张一般,缓缓四顾的过程中,这才从容不迫地补充道:“不仅没有说错,反而是说得非常好,非常的合适。”

    “冷将军,你说得太好,不仅没有错,反而提醒了我们这些老家伙”

    这个时候,随着崇祯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徐光启已经清醒了过来,抢先附和了一句,面露淡淡的惭愧之色,进而又补充道:“我们这些人真是有一些老糊涂了,有一些过于钻牛角了,蒸汽机这么好东西,这么的实用,不仅可以用于采矿方面,完全也可以应用到马车方面。”

    “如果用蒸汽机车替代马车,在这平缓而结实的枕木之上,行驶起来,肯定会更加的平稳而快速,不像马车那般的颠簸,效率也更高。”

    “要是能够建造这样的一条轨道,贯穿大江南北,横亘东西,就能将大明的各个道、州、府紧密相连起来,再运送钱粮的话,或者是外出的话,将会方便多了。”

    经过冷晓磊提醒的徐光启,就好像脑洞大开一般,思路完全是大开,进行相应的延伸,想到了方方面面,蒸汽机能够应用的地方,俨然与后世的铁路网相通,有着某种契合。

    不过,这份反应能力,思维的跳跃性和扩展,也足以说明了徐光启的聪明才智,智商很高。

    这一刻,侃侃而谈之间,徐光启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么一个画面,犹如蜘蛛网般的铁路网,纵横之间,爬满整个大明的疆域图,形成一个大网,每个城市就是一个交点,而连接城市之间的铁轨就是蜘蛛丝。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徐光启话语为之一顿,忽然转过头来,看了不远处的蒸汽机一眼,脸上的兴奋早已消失不见,神情黯淡了起来。

    “徐爱卿,怎么了”

    “嗯”

    徐光启迟疑了一下,神色有一些不自然,已经转过头来,迎着崇祯的目光,缓缓回道:“皇上,是这样的,臣刚才心里粗粗估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