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否认,海盗与山贼之中,不乏野心家,不安于现状,不想在家务农,一心只想着搅风搅雨,想要不劳而获,谋夺他人钱财。”
“但是,朕更相信,不管是海上的海盗,还是盘踞于山林的山贼,其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出身,迫于生计,无法生活下去,才会走上歧路,他们还有着一颗善念之心,并不想危险度日,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
“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能够太太平平的生活,能够衣食无忧,他们绝不会再愿意当什么山贼或海盗,干那些打家劫舍的勾当,过着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
“而且,事实也证明如此,福建的海盗与山贼,之所以那么迅速而有效地得以围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强势围剿的同时,又有招抚之策,能够让那些改过自新的百姓有一个营生,可以生活下去,最起码不会饿肚子。”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官员陷入深思之中,回味着崇祯的这番话,而其中的一句话,更是使得他们的心神震动,有着极大的心灵触动,对于崇祯的敬佩之心,愈发的浓郁。
决定乱民的多少,不是在于那些妖言惑众之人,而是取决于朝廷,取决于皇上。
妖言惑众,或是可以蒙蔽人们的心神,但也只是一时的,不可能长久,百姓也有着是非观念,也有着一颗公平之心,能够看出谁对他们好,谁是在利用他们
更是明白一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不在,他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因此,要不是被逼到那一步,哪怕是只有一口吃的,日子还能过下去,莫说是造反,就是上山当土匪,落草为寇,又有几个人会做出这等抄家灭族、掉脑袋的事情
显然,崇祯的这句话最为有力,所举出的例子,更是堵住了他们的嘴,尤其是之前的那番军事理论,更是说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而此刻,相比于嘴上的洋洋洒洒,崇祯的心里想得却是另一点,解除海禁,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止自己的决心,以及将福建作为对外贸易的种种好处。
毫无疑问,随着蒸汽机的研制而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大明势必会领导整个工业革命,然而,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还会有着相当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立马就能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实惠。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进入中后期,天灾高发期,而这,就需要他崇祯,就需要大明,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尽可能地储藏粮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充盈国库。
一旦福建的海禁解除,那里将会成为大明的经济龙头,由于他的特殊地理位置,可以将大明的许多手工业商品出口到海外,增加税收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即便天灾十分严重,部分地区无法耕种,却可以出卖他们的劳力,赚取工资,一样可以衣食无忧,生活下去。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崇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之所以愈演愈烈,难以压制,虽有土地兼并、贪官污吏、社会弊病等种种因素。
第五百八十六章 试验区
但是,主要还是在于,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无事可做,缺少谋生的出路,生活难以为继,没有了收入来源,如果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干活的岗位,可以挣到钱,养家糊口,自然不会跟着那些反贼造反、
总之,也就是一句话,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之所以愈演愈烈,蔓延至大江南北,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就是因为,老百姓缺少吃穿,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
解除海禁,提高对外贸易的规模,凭着海外对中国商品的庞大需求,对于瓷器、生丝、绸缎等追捧,势必会刺激国内相应的制造业,催使那些生产者也随之提高产量,雇佣更多的劳力,也就可以吸收更多的社会闲散人员。
流氓地痞虽有,却并不代表所有的社会闲散人员都是,他们只是一小撮儿,只要安置好了绝大多数的闲散人员,有活干,有工钱拿,那么,余下的那些地痞流氓,就算是闹,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儿来,朝廷轻易就能将其镇压。
不过,在崇祯的心里,解除海禁,不仅仅是福建,还有整个东南地区,乃至于整个长江流域,甚至于大明的所有沿海地区。
然而,理性犹在,清醒的头脑告诉崇祯,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就会破坏通盘计划,整体的布局,现在还不能冒这个险。
毕竟,大明的海岸线太长了,若是一下子解除全部的海禁,将会带来巨大的麻烦,反而是弊大于利,反对的声浪更强,遇到的阻力更大,不如一点一点地推行,就像邓爷爷那般,先搞个试验区,让全国都看到他的好处。
毕竟,若是解除全部的海禁,在没有军事保障的情况下,就等于给予那些外国“商船”以正当的借口,可以在大明的近海海域航行。
总而言之,就是先搞一个试点,然后,再逐渐扩大范围,同时加强大明的水师建设,确保大明的海权利益。
如此一来的话,以后再想全面解除海禁的话,事情将会容易得多,更能让人信服和理解,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近乎于是一个人在单干和蛮干,反对的声浪很大。
“好了,既然各位爱卿这样,那朕就当你们默认了,同意了这件事情。”
随着崇祯丢出这句话,众人顿时就傻眼了,整个人有一点蒙,心里泛起了嘀咕,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皇上您说了一大串,根本就没有给大家说话的机会,怎么就算默认了呢这是什么操作
这个时候,只是愣神了那么片刻,转瞬就有人反应了过来,刚想要进行最后的争取,想要说些什么,就被崇祯近乎于大剌剌的话语给打断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交锋,被东南水师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回南洋,洋人的水师早就是元气大伤,损失惨重,短期之内,根本就无力组织兵力,再次来犯。”
“而且,大明还解除了海禁,他们也不用再像过去那样,通过黑市,才能购买到大明所盛产的货物,即便是高价,还有数量上的限制。”
“如此一来的话,可谓是双赢局面,大明可以有效地管理对外贸易,他们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也避免许多麻烦,同等的条件下,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而且,那些洋人虽然顶着一个国家的名头,但更多的还是商人属性。”
“只要是有利可图,他们才不会在乎之前的损失,更不会在意之前海战的人员死伤,就比如那个荷兰东印度公司,明明就是滨田弥兵卫那个日本人挑起的事端,结果到了最后,荷兰却成了赔礼的一方。”
对于洋人的了解,本就是大明的短板,相应的情报收集,更可谓寥寥,更不用说关于“滨田弥兵卫事件”的始末了,就算是有所耳闻,但也是所知有限,不可能知道多少,更遑论其中的细节
可以说,在整个大明,甚至于全世界,对于“滨田弥兵卫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大国博弈、利益交换,恐怕没有人比“崇祯”这个局外人还要了解,还要清楚。
因此,了解不多的众人,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崇祯的言词了。
但是,相比而言,作为兵部的主事儿人,兵部尚书霍维华肯定要知道的更多,要更加地了解,毕竟,海战还未过去多久,大战之前,肯定会做出一定的情报收集,从而好排兵布阵。
“皇上,据臣所知,那些洋人国家之中,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就属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没有骨气,没有原则,可谓是没有下限,只要能够赚取钱财,只要可以获得通商许可,他们可以放下一切,可以牺牲所有的尊严,更像是一个商人国家。”
“滨田弥兵卫事件,之所以发生大逆转,最后结果让所有人意外,荷兰人示弱,就是因为,日本人关闭了他们的商馆,以两国的贸易往来为要挟,逼迫荷兰人就范。”
“因此,为了生意不受影响,公司不至于亏损,即便是占理一方,荷兰人也不得不弃卒保帅,不得不妥协,不仅将那个台湾长官罢职,还被问了罪,被判监四年,若不是朝廷的行动,说不定就被送到日本蹲大牢了呢。”
霍维华的这一番话,看似是在回应崇祯之言,进行相应的补充,倒不如讲,是在说给其他官员听,变相的讲述滨田弥兵卫事件的始末。
“呵呵暂且不再讨论荷兰人的没有风骨,向日本人屈服,现在回归到主题,谈点有用的。”
崇祯淡淡一笑,爽朗的语气,显得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从容不迫,扫视了一下众人之后,目光再次回归到霍维华的身上,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浓郁,显得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霍尚书,现在这个时候,想必你们兵部应该也已经得到了熊文灿和朱一冯等人的报备,那些洋人已经答应了大明的贸易条件,和大家说说,也让其他人高兴高兴。”
“是,皇上,臣领旨。”
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万两级别
这一刻,回应之时,霍维华的脑海里闪过一抹亮光,顿时就明白了崇祯的用意,为何要求自己讲述这件好消息
“各位大人,根据熊大人和朱元帅等人上报兵部的军情,报备的消息,那些洋人已经答应了朝廷新制定的贸易条件,要想到大明经商,在进入大明的近海以前,必须到指定的岛屿,交出火炮的弹药,解除远程攻击能力。”
“在登陆之前,在进入相应的港口码头之前,必须交出全部的火器。所有的枪支弹药,都有朝廷的军队暂时保管,等到他们离去之时,再如数返还。”
渐渐地,大殿里变得极为寂静起来,唯有霍维华的声音还在回荡,除了崇祯以外,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着震惊之色,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
自废武功,洋人居然就这样屈服了,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同时,也更加佐证了崇祯的那个观点,虽然顶着国家的名头,但更多的还是商人属性。
就好像没有看到众人的反应一般,霍维华依旧那么的平静,声音不急不缓的继续讲述着,条理很清晰。
“尤其是盘踞在香港岛的英国人和澳门岛的葡萄牙人,自从朝廷发动了几次东南海战之后,不仅很是老实,还非常地配合,按照朝廷制定的贸易新条件,已经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交出了全部的武器。”
“而且,广东的衙门,还派出了相应的官员,前往英国人和葡萄牙人的聚居之地,进行相应的管理,进行相应的约束,实行郡县制,而非是那些洋人自治。”
没有人会置疑霍维华的话语,其中的真实性,不仅仅是因为消息是出自于熊文灿和朱一冯等人之手,还有就是崇祯此时的态度,很明显,皇上很清楚这件事情,早就知道了,并得到了证实。
毕竟,锦衣卫和东厂的情报网遍布于天下,可不是吃白饭的,就算是熊文灿等人弄虚作假,想要哄骗朝廷,但也瞒不住锦衣卫和东厂的耳目,这不是一件小事儿,很容易就能得到验证。
毕竟,英国人和葡萄牙人有没有听从管束,有没有交出火器,一看便知,并不是多麻烦的事情。
话说到这种份儿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