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百零二章 启动后手

    “放心吧,朕还没有那么贪婪,还不至于什么钱都赚,还有做人的底线和良知,即便是真得爱财如命,想要大发灾难财,朕还不至于从大明百姓的身上,赚取这种钱财,赚也是赚其他国家的。”

    “皇上,你的意思是”洛养性有一些不敢相信。

    然而,崇祯并未理会洛养性的询问,那副带着置疑的模样,而是自顾自的说道:“你猜的不错,那些药材,确实可以治愈天花。”

    “但是,你也猜错了,朕让你们囤积的那些药材,其中的一部分,是用于赈灾的,为边民准备的,并不收钱。”

    “至于其他的药材,朕准备卖给那些游牧民族,亦或是当作做善事,免费发放一部分药材,施舍给其中贫穷的游牧人民,从而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奠定大明在他们的地位。”

    闻听此言,洛养性的心里就是一松,同时,也明白了崇祯的意思,买卖不会是赔本买卖,将其中一部分的药材,以高价卖给关外游牧民族,本钱自然就回来了。

    至于为何还要施舍

    那就更简单了,那些游牧民族中的贫穷之人,在对各自的部落失望透顶之时,大明却伸出了温暖之手,让他们能够活命,必将是感激不已。

    日后,如果大明北伐的话,征讨蒙古各部落,就算他们不会从内部接应,但也不会反对,至少也会保持着中立态度,更有甚者,会接应大明的行动。

    毫无疑问,皇上的这一手非常的妙,也是非常的狠,直接在对方的内部安插了无数的不稳定因素,毕竟,不管是是什么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体制,亦或是哪个部族,财富的分布,永远都是二八原则,富人永远都是最少的,更多的还是穷人。

    不过,在这个时候,洛养性的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崇祯

    如果说坏吧,大发灾难财,使用天花,谋杀,不,应该说,变相地屠戮无辜的游牧普通百姓,却也算不上坏,对大明的百姓却是极好,方方面面,想得很是周到,考虑的很是细致。

    忽然间,洛养性的脑海里闪过一抹灵光,心中更是一动,知道了该如何来形容崇祯

    对于敌人而言,不管是对手,还是对手的百姓或部属,那么,皇上就是冷血无情的恶魔,如果能够给敌人造成伤害,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使用各种手段,毫无任何下限可言。

    若是自己人,若是遵纪守法的大明子民,那就好的不能再好了,完全是一种明君的表现。

    截然相反的形容,恰恰将此时的崇祯,描述的淋漓尽致,很是贴切。

    “好了,洛将军,就不要愣着了,快去找巩驸马和田国丈他们,尽快办理好此事。”

    “是,皇上,末将这就去。”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冷晓磊已经来到了近前,静静地听着两人的谈话内容,顺着崇祯的目光,一起看着洛养性离去的背影,再次策马飞驰了起来,消失在基地的大门口。

    “晓磊,那件事办得怎么样了”

    尽管崇祯问得很是突兀,是那么的没头没脑,但听过了两人之前的谈话内容,冷晓磊的心中了然,已经明白了对方想问的什么。

    “启禀皇上,卢都司已经全都安排好了,在这个冬天,满总兵的军队,所有的兵卒都进行了种痘,并培训了其中的五千人,掌握了那种种痘方法,不日就会返回宣府,分出部分兵力,对其他九边重镇的边军,进行种痘。”

    “而且,卢都司和孙总督,还从辽东的各个军中,以及各个民兵队伍,也精挑细选了两万余人,全都是掌握了种痘的方法,只待皇上您一声令下,这两万人,就会分别奔赴各个边境重镇以及村落,对边民进行种痘,普及防患各种瘟疫的常识。”

    “同时,吴御医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岛上也会组织九支小队,小队中的御医,全都是对天花有着极深的了解和研究,分驻于九边重镇,进行坐镇,一旦爆发了一定规模的天花,他们立即就可以进行应对。”

    和洛养性交谈的整个过程中,尽管崇祯表现的是那么的漫不经心,并不是很在意,但听到冷晓磊的这番话之后,眉头微动,明显舒展了许多。

    很显然,并不像表面那么自信,崇祯的心里也很紧张,也很在意,深怕天花真得蔓延至关内,传播到中原,否则的话,他可就真的是罪人了。

    呼

    崇祯暗暗长松了一口气,等到冷晓磊说完之后,喉咙微微蠕动了两下,暗暗吞咽了一下口水,这才缓缓说道:“晓磊,立即传令给卢象升、孙承宗和吴有性他们,所有的后手都可以启动了,争取在开春之前,九边重镇以及周边的北方边民,都可以种上痘。”

    “是,皇上,末将领旨。”

    “如此一来的话,有了多层保障,即便关外的游牧民族真得爆发了天花,边民的性命也可无忧了,最起码不至于大面积地爆发天花,将天花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朕也能安心了。”

    冷晓磊没有接话,他知道,对方不是在回应自己,而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得,犹如某种自我安慰,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冷晓磊忽然问道:“皇上,如果北方边民都种痘完毕,那些人立即就返回辽东吗”

    “不”

    崇祯回答地毫不迟疑,虽只是一个字,却是那么的坚决肯定,铿锵有力,那种不容置疑的气势,很是摄人,不等冷晓磊再继续询问,进而补充道:“以北方边民为,让他们慢慢向南面推进,直至所有的大明百姓都种痘,他们的任务才算完成。”

    “呃皇上”

    冷晓磊有一丝失神,惊讶地目瞪口呆,是那么的错愕,露出一副难以相信的神情,只觉得嘴巴一阵阵淡淡的苦涩,心中涌现莫名的情绪,却还是艰难地继续说是:“可是,皇上,大明可是有着将近两亿的人口,即便是除去辽东的百姓,还有许多,如果全都交给那两万人,恐怕忙不过来,将会用非常漫长的时间。平均下来,差不多每人要负责一万个人。”

    “呃”

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双收

    经这么一提醒,崇祯顿时就反应过来,神情有一些不自然起来,也有一些尴尬,这才想起,不同于后世的那种,打一针就完成了接种疫苗,现在的这种种痘方式,还很原始,程序复杂,过程漫长,周期至少也要两到三个月,如果将近两亿人,都交给他们,估计累死也玩不成。

    而且,崇祯还知道,冷晓磊还遗漏了一点,即便是人手充足,一年之内,也不可能完成那个任务,对大明的所有百姓接种疫苗,这之间还有一个时间跨度。

    毕竟,接种疫苗的周期那么长,在农忙时期,是不可能进行的。

    接种疫苗,只是防范瘟疫爆发之时,感染天花,不一定就会身患天花,而误了农时,却是,一定会饿肚子,量权相交之下,当然是取其轻。

    何况,瘟疫又不是只有天花这一种,不可能为了天花而废弃一切,对于农民而言,更不敢耽误了农事。

    “呵呵”

    为了掩饰那一丝尴尬之色,崇祯干笑了两声,进而补救道:“放心吧,朕只是让他们以北方边境为,一点一点地向南推进,给沿途的百姓进行种痘,并不是说大明的所有百姓,都交给他们。”

    “在这个过程中,朕还会从其他的军队或地方,抽调尽可能多的人手,全都是懂得种痘之人,奔赴大明各道,负责各个州府县等地,争取两年之内,大明的所有百姓,都具备天花抵抗力。”

    “只要稳住了北方,陕西、山西和北直隶,等黄河以北的地方,北方的重镇,就减少了天花会蔓延至中原的可能,可以起到极大地缓冲作用。”

    呼

    冷晓磊也是明显长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是担心,崇祯会下达这样近乎于愚蠢的指令,能不能做完,暂且不说,但一定会影响到,全民种痘的大进程。

    这个时候,崇祯的话音刚落,冷晓磊也从纷杂的思索中清醒了过来,张了张嘴,刚想要说什么,徐光启却是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边走边说道:“皇上,有几个江南的商人,想要从这里购置一批玻璃和自鸣钟。”

    “哦”

    徐光启走到近前的时候,身后还跟着几名商人,崇祯轻声回应了一个字之后,目光缓缓转移,扫视着那几名商人的同时,平静地问道:“据朕所知,江南应该并不缺这些东西吧尤其是自鸣钟,南京有着不少的洋人,应该可以买到这种东西。”

    对于崇祯的反应冷淡,徐光启依旧是十分兴奋的模样,实在是,崇祯曾经给研究基地制定一个规矩,每一个发明,如果能够成为一门生意,获利之后,不仅研究所可以申请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奖金更多,相应的研究人员,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提成,分得不少的银子。

    最为关键的是,转化为一门生意之后,相应的研究人员,可以在店铺里挂职,又可以领取一笔不菲的酬劳。

    还有就是,若是发明创造的东西,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授以一定的爵位,亦或是得到爵位晋升,这可是莫大的殊荣,成为当今得到大明爵位的途径之一。

    因此,仅就财富而言,他们这些研究人员或者科学家,已经算是大明的中产阶层,可谓是名利双收,惹得外人羡慕不已,很是眼红。

    而且,其他的地方不论,单单是这京师,以及周边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知识感兴趣,投身于其中,想要成为研究基地的一员。

    这种风潮越来越大,不断地向周围蔓延,正在影响着大明的文化界,确切来讲,是在撼动儒家的社会地位,学而优则仕,虽还是主流思潮,却也在发生着丝丝动摇。

    毕竟,不管是学而优则仕,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白一点的话,其实就是为了名和利,现在又多了一条途径,可以获得名和利,自然会影响着文化界。

    听到崇祯的问话,徐光启还未来得及回应,却是走上了一名商人,恭敬地答道:“启禀皇上,从洋人那里,虽然也可以购买到玻璃和自鸣钟,但价钱要高很多。”

    “而且,尤其是自鸣钟,洋人所售卖的自鸣钟,镌刻的数字,全都是什么罗马数字,叫法也与汉人不同,虽然知道两种时间的转换方式,但也委实麻烦了一些,不如研究所这里的好。”

    “这里铸造的自鸣钟,上面镌刻的时间刻度,全都是采用的子丑寅卯等汉人的时辰叫法,价钱也便宜了一半不止,所以,草民等人,想要购买一批玻璃和自鸣钟,运到家乡贩卖。”

    崇祯的神色缓和了许多,变得随和了起来,面带着几分笑容,听得频频点头,露出欣赏之色。

    此刻,崇祯欣赏的不是对方的口才,也不是始终如一的恭敬之态,而是几人的这份经商头脑,这还没过去多久,就发现了最为赚钱的两门生意。

    毫无疑问,蒸汽机的应用还未推广之前,仅限于火车和采矿,而他们又不是相关领域的商人,自然还不会发现,也不在意蒸汽机的重要性,玻璃和自鸣钟就首当其选了。

    至于其他的发明,多是以武器为主,亦或是与武器有关,还不可能将其应用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