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在其他人再次保持沉默之时,崇祯的话音刚落,脑海里还存着这个念头,李邦国紧接着开口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丢进了一块巨石。
“皇上,这个选举制度,是不是有一些不现实啊若是这样做的话,进行吏制改革,是不是有一些过于草率了”
显然,李邦国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却也使得他们心惊不已,极为震撼,暗暗佩服李邦国的耿直与大胆。
在这一刻,听到这个置疑话语,内阁成员的眸子里都闪过一缕莫名的光芒,崇祯的神情也有一些不自然起来,而李邦国的话语还远未结束。
“撇开县之一级不讲,单单是州、府两级,仅就两者而言,州城和府城所在的地方,距离一些县城很远,更不用说地处偏僻的乡村了,村民赶上很长时间的路,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达相应的目的地。”
“而且,除了那些州城和府城的居民,亦或是离得很近的百姓,赶路方便,投票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但那些离得远的百姓,就不一样了,很有可能会错过投票选举,或者是耽误农务。”
“何况,即便是交通方便,路途不远,以当下的治安情况,老百姓家里的男人,也不可能全部离家,进行投票尤其是那些乡村村落,更是不能如此,总要留下一些壮劳力。”
听到这番话,崇祯脸上的那种不满之色,顿时消失不见了,化为淡淡的若有所思,不禁自我反省起来。
李邦国的这番话,其中的大意无非是,搞全民选举,全民投票,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就算忽视那些交通不便等诸多不利条件,也不可能所有的男人都去投票。
毕竟,若是真这样做的话,县城还好一些,那些农村就不一样了,若是全村的男人都去投票,将会非常的危险。
恍惚间,崇祯有一些明悟,后世的华夏,为何没有推行西方的那种民主选举
国情的不同,也就意味着制度的不会一样,相比于西方国家,华夏的农村更多,超过七成以上都是老百姓,这也就意味着,华夏不可能推行那种民主制度。
撇开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讲,对于投票所代表的民主意识不强,单单是农村的分布过于零散,都不可能像欧美那般,可以大面积的选举,以手中的选票,决定州长的人选。
何况,现在也不同于后世,交通工具,最多也不过是马车、马匹、牛车之类的,当然比不得火车、私家车和飞机等等,远远没有那么方便,两三天就可以一个来回。
因此,在后世的那种科技发达的社会,选举对老百姓的生活,并不会造成太多的不便。
现在就不一样了,往返县城的路途那么远,又没有那么先进的交通工具,更没有便利的路况,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推行大范围的选举制度,很是不智。
对于崇祯的神情变幻,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开来,如此循环往复,众人都是看在眼里,心里更是知道,这一番的变化,并不是针对李邦国,更不是对他的不满,而是在深思,在自省,在审视自身。
毫无疑问,这些学识渊博的内阁辅臣,清醒地知道,一味地反对,对崇祯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反而会使得对方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唯有点出这些机制的弊端,其中不可弥补的短板,才是明智之举,最好的反对策略。
无疑,从崇祯的反应来看,神色中多了几分迟疑之色,没有再那么的坚持,众人就知道,李邦国的迂回之策成功了,即便是没有阻止皇上的这种想法,也将其搁置了,暂缓实行。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关于这件事情,再让朕好好想想,思虑一下。”
第六百二十一章 抵触与亲近
最终,苦思良久之后,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崇祯不由地来了这么一句,打发众人,言语之中,颇有郁闷的情绪蕴含其中,耷拉着脑袋,没有再理会相继离去的众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在这一刻,陷入郁闷中的崇祯,清醒的知道,自己还是过于想当然了,真的以为,照搬后世的一些制度和机制,就能解决大明的问题。
后世的那些东西,只能作为借鉴,只能用于参考,若是生搬硬套的话,只会出大问题
然而,就在这般暗暗感慨之时,崇祯却没有想到,反对极为激烈的李邦国却留了下来,还有就是内阁首辅周道登,都是带着有心事的神情,留下来有话要讲。
“呃周阁老,李御史,你们怎么还在还有什么事情吗”
崇祯很快就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察觉到还有人在,再次抬头之时,忍不住地惊疑了一句,而李邦国却不管这些,只是向周道登点头示意了一下,就径直说道:“皇上,关于您的这个吏制改革方案,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最起码是现在,还无法在大明完全实施和推广,但其中的许多构思,却是非常具有可取之处,有很大的可以借鉴之处。”
“呵呵李爱卿,不用如此,朕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不会因为你的言辞激烈反对,而心怀猜忌,更不会对你有什么不满。”
崇祯轻轻两声,说话之时的那种不咸不淡,尽管嘴上这样说,但对李邦国的那番言辞,还是心怀芥蒂,并没有那么的坦然。
“皇上,切莫误会,臣并没有任何的虚言,说得都是真得,发自内心的那种。”
显然,由于耿直的性格,李邦国并不是很在意崇祯此时的态度,只是象征性地解释了一句,就进而补充道:“就拿百姓代表机制和信访制度来讲,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毕竟,自从没有了风闻奏报之策以后,由于人手的原因,都察院不可能面面俱到,监视到每一个官员,并不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官员的腐败行为。”
“如果有上访这个制度的话,赋予百姓们上访的权力,可以合法地告御状,揭发和检举贪官,如此一来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我们都察院就等于有了许多编外人员,就能有更多双眼睛,时刻对各地官员进行监察。”
“还有百姓代表制度,虽然选举和投票制度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却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良,缩小范围,以村为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百姓代表,代表全村人在县里进行选举,投票选择知县人选,对现任的知县进行投票打分。”
渐渐地,又是因为李邦国,随着这番话语,崇祯的神采越发炽烈起来,有一些神采飞扬,眸子里的光芒越来越明亮,紧皱的眉眼更是舒展了开来。
在这个时候,崇祯的心里一动,忍不住地想起了后世的一种村官,村长,一村之长。
不过,崇祯本能地对这个官职名称有一些抵触,有一些反感,当然,这种反感情绪,不只仅限于村长,还有县长、市长、高官之类的官称,还是对古代的官称比较有好感,更加的亲近。
之所以对其不感冒,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不是因为后世的贪官污吏很多,而是相应的官职名称使然,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比如说,知县、知州、知府之类的官称,就好像在告诫和提醒着相应的官员,要想当一个称职而合格的官员,就必须对自己的治下了解,很是熟悉,了解当地的情况,知道当地的民情、乡俗之类的。
而村长、县长、市长之类的官称,就不是那么让人感觉良好了,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只要想起这个官名,亦或是见到相应的官员,就好像不断的在提醒,人家是此地最大的,颇有以权压人的味道。
因此,命名这些官称之时,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就等于进行了相应的定性,所谓的村长、县长之类的,就是高人一等,已经站在老百姓的头上。
否则的话,又怎么对得起“长”这个字
李邦国越说越兴奋,越说激动,说到动情之处,更是手舞足蹈了起来。
“而且,皇上,臣以为,不仅要赋予百姓的这种权利,可以正常的信访,官员也应该享受这种权利,可以举报自己的上司。尤其是实名制举报,只要得到了证实,查实以后,举报者可以顶替上司的职位,直接升迁。”
“如此一来的话,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因为私心,想要爬上更高的职位,都可以最大化地避免相互包庇、相互隐瞒罪行的可能性,吏制也能更加的透明。”
“这种近乎于背后说坏话的举报方式,虽然有所欠妥,缺少一种光明磊落,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尤其是像大明这样的大国,反而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乃是一种大义的表现,对国家的大义。”
“毕竟,包庇同僚,隐瞒上级的罪行不报,反而是对国家不利,反而是最为令人不齿的行为。”
“李爱卿,说得不错,正合朕的心意,朕也是如此想得。”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神情愈发的兴奋,忍不住地赞叹了一句,进而又补充道:“虽然这个方案不能全面实施,也不能全部付诸于行动,但其中还是有着许多可取之处,可以应用实际之中。”
“就拿这个官员的满意度来讲,虽然一道、一府、一州或一县的老百姓,不能全部来打分,却可以由那些百姓代表代替,进行投票。”
“还有就是,对于官员的考核,同僚与下属,也能对相应的官员进行满意度打分,一样也是可取,只需将其匿名就行,也能避免相应的记恨。”
“是的,皇上,臣也是这一点”
李邦国轻轻点头,附和了一句,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进而又说道:“而且,皇上,臣还以为,朝廷还应该废除一个惯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喔什么惯例”崇祯适时地问了一句,满脸的好奇之意。
“皇上,是这样的,臣以为,以后再选择内阁辅臣之时,不应该对相应的官员有这么一个附加条件,必须是翰林院出身。”
“喔这样啊”
第六百二十二章 延迟
崇祯的反应虽然有一些冷淡,但是,瞬间就意识到,李邦国的这个建议,根本就是上书万历皇帝的那十条建议的精髓之处,说白一点的话,意思就是官员的出身,不应该只注重个人的资历,而应该是放在能力方面。
当然,这番的言语,也是正中崇祯的下怀。
有着历史学者的灵魂印记,崇祯当然知道,翰林院出身的那些官员,说好听一点,是学识渊博之人;难听一点,就是读书读傻的书呆子,十年的寒窗苦读,又在翰林院做编修,实际又是读书,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
在翰林院做编修之时,虽然也会看一些衙门的行文,学习那些处理公文的范例,犹如上任前的实习,确切的来讲,是上任前的培训,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这种培训的周期,持续了几年、十几年,就反而不好了,使得翰林院出身的官员,实际处理政务的能力,成为了他们的短板。
说白一点,就是这些学识渊博的官员,有一些好高骛远,有一些眼高手低,不能体会到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仅就个人的施政能力而言,远远不能和那些一脚一个脚印、从最底层升迁上来的官员相比。
高屋建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