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周阁老,就按照你说得般。”
此刻,崇祯的神情很是郑重,低沉的说出这句话之后,进而又补充道:“关于这件事情,就由你们内阁来负责,联合礼部、刑部和钦天监,起草相关行文的同时,再另行编著相应的书籍,做为微调科考之后的蓝本。”
“书籍蓝本”
周道登满脸的疑惑之色,喃喃自语般的复述了两个词语,而崇祯瞬间就读懂了他的意思,随之解释道:“就是将一些常用到的律法和术数学问,编撰成册,写成一本书,可以供那些读书人参考。”
“哦这样啊”
周道登若有所悟地附和了一句,与此同时,也在轻轻点头,以强调自己明白了,而崇祯随之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毕竟,微调科举之初,就算听说过明法和明算这两种考试方式的存在,恐怕那些读书人也是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答题怎样去考试”
“是啊皇上”
周道登再次附和了一句,此时脸上却尽是感慨之色,进而继续说道:“莫说是那些读书人,就算朝中的重臣,亦或是地方的主政官员,除非是相关人等,鲜有人了解大明律的内容,和懂得术数之道。”
“如果没有那么一个书籍,供那些读书人参考,让他们独自去钻研大明律和术数,先不说难学与否,将会是费时费力,将会走很多弯路,做很多无用功,将会影响来年的乡试。”
“有了这么一个书籍,内容以常用律法和通俗术数为主,以读书人的学习能力,很快就能够领悟,来年之时,就能够推行微调后的科举制度。”
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标准
谈到科考,对于周道登而言,想到的是它的历史,相应的演变历程;而对崇祯来讲,却不仅于此,想到的还有后世的种种考试,几乎十之八九都是采取的分数制,而非像现在这般,文章的好坏,答题的正确与否,多凭某个人或某极少部分人的观感,缺少一定的衡量标准。
最为关键的是,即便是这个衡量标准,也是参考着儒家学说。
确切的来讲,就算通篇文章有大半不错,只要有一小部分不足,哪怕那个人再如何的优秀,哪怕再如何的惊才艳艳,最终也只能名落孙山。
所以说,在这一刻,思维最为活跃和跳脱的时候,崇祯又有了新的想法,准备在大明的科考制度中引入分数制,使得生员与官员的选拔,更加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简而言之,就是可以量产生员和官员。
无疑,科举制度的微调,增加明法和明算作为考题中的其中两个,为分数制的提出,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绝佳契机。
毕竟,如果进行类比的话,那些八股文就等于后世的作文,只是所占的分值更大而已;明法和明算的存在,就使得考题更容易设置出填空题、分析题,甚至于是选择题。
如此一来的话,在考完试之后,使得考生试卷的批阅环境,就显得更加的公平,能够将整张试卷的优秀与否,进行量化,不必因为某一处或某一小部分的不足,而要白白等上一年,白白浪费光阴。
“周阁老,先等一下”
想到这里,崇祯挥手打断了还在滔滔不绝的周道登,看到对方兴奋的神情中多了几分不解,进而面露和煦笑容,缓缓说道:“周阁老,在微调之后的科举制度之中,你觉得引入分数制如何”
“分数制”
周道登那满含岁月沧桑的额头微皱,犹如喃喃自语一般,近乎于是一字一顿地默念了三个字,声音很轻,脸上的不解之色愈发的浓郁,不等崇祯开口解释,进而连连问道:“皇上,那是什么分数制是什么意思”
“呃”
不管是周道登这种疑惑的表现,还是连续的几句问话,都使得崇祯为之错愕了一下,转瞬又清醒了过来,这才意识到,不管是自己的说话方式,问题提出的太过突兀,还是分数制乃是后世的一个考试机制,即便再如何的聪明绝顶,周道登这个古代人也不可能弄明白它的意思。
毕竟,真正的分数制直到清朝后期才有,还是在西方。
尽管华夏也有分数制的出现,比如几成几成的、十之八九之类的,但是,那都太过粗糙,太过于原始,也太过于局限化,又如何能够拓展这些古人的视野
何况,还只是这么一说,只是说出了一个名字而已。
“咳咳”
意识到自己再次发呆了,也是在这个时候,周道登刚想要开口呼唤,崇祯却是干咳了两声,略微拉长了尾音,掩饰那一丝尴尬,不等周道登再次开口询问,崇祯已经慢条斯理的解释了起来。
“嗯所谓的分数制,就是将整个科考的试卷题目进行分数划分,简单来讲,朕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科考的试卷总分为六百分,八股文占三百,明法和明算各占一百五。”
“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细分,就比如八股文,主要分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再加上篇末的复收大结,总共可分为五个部分,那么,将三百分平分下来,每个部分就是六十分,按照每一部分的优劣,在零到六十之间打分。”
“当然,每一部分的分值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其重要性,调整相应的分值比例,却也不能太过于失调,太过于夸张。”
“对比八股文,明法和明算的分值划分,也可以根据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进行分值占比划分。”
“考试结束之后,将三个科目的全部分数加在一起,进行成绩的最后确认,也是确认生员的名次,这也就是朕所讲的科考分数制。”
在这个过程之中,周道登听得很是认真,不时地轻轻点头,露出恍然之色,以示自己听明白了,与此同时,心里也在暗叹,皇上的这一手可真够狠得,单单是引入一个所谓的“分数制”,就要儒家在科举考试中失去半壁江山
当然,这也体现了一种态度。
周道登能够想象,微调科举考试之后,一旦这个措施推行出去,绝对是举世哗然,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在儒家学界,几乎等同于整个读书人世界。
毕竟,儒家的影响力太大了,这样做的话,几乎等同于公然挑衅,藐视儒家学派的社会地位。
震撼之余,周道登的心里又不禁有一些感慨,放眼于天下,除了那些批判儒家的泰山学派,差不多也就是阳明学说,恐怕也就只有皇上胆敢,也有这个资格,更具备这个实力,公然这么做了。
崇祯的话音刚落,脑海里还在盘桓着这些念头之时,周道登连忙停了下来,掐断了这种思绪,凝重的表情之下,有夹杂着几分犹豫的神采。
“皇上,在科举考试之中,引入分数制,老臣举双手赞同,可是,八股文在总分数中所占的比例,是不是有一些太少了啊”
沉稳的性格使然,周道登忍不住地试探性问了一句,不等崇祯作出回应,似乎觉得自己的意思表达的不够明确,进而连忙补充道:“毕竟,这样进行分值划分的话,八股文的重要性等同于直接缩水了一半,恐怕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
虽然身体的年龄只有十九岁,却不代表崇祯的心里和思维真得只有十八岁,真得就那么的天真,又怎能听不出周道登的意思又怎会不知对方为何这么顾虑重重
毕竟,天下读书人之中,十之七八都是儒生,就算是剩下的两成,其中不少人也是兼修儒学。
“少吗”
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试
反问之时,崇祯忽然淡淡一笑,噎得周道登说不出话来,不等他做出进一步地回应,却见崇祯朗声继续说道:“朕觉得,这已经不少了,八股文就占了总分值的一半,可是明法和明算的总和。”
“就算是在朝廷之中,七部有吏、户、礼、兵、刑、工、商,和儒家有关的也就是礼部,也就占七分之一,相比于而言,这都占了一半,难道还少吗”
“何况,朕还未将其他衙门计算在内,否则的话,儒家所占的比例将会更低,天下的读书人还有什么好埋怨的有什么好不满的”
语速越来越快,气势越来强,使得周道登根本就没有开口的机会。
虽是歪道理,虽是在强词夺理,虽是在偷换概念,却也说得周道登哑口无言,更加不知道如何反驳了,最终只能心里长叹一声,也就闭口不言了。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就像是川剧中的变脸一般,脸上的那股淡淡的笑意变得是那么的神秘,充满意味深长的味道,看到周道登不接话,话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对了,周阁老,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读书人要想获得生员这个称谓,就先必须进入各省的郡学,也称之为儒学,而要想获得生员的这个资格,就必须先参加一个入学考试,也就是童试。”
周道登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虽只是寥寥几句话,却已经明白了崇祯的意思,无非是含沙射影,一种暗示,要想获得生员的资格,要想参加科举,就必须先通过儒学的这一关。
也就是说,不管科举的内容如何调整,有着怎样的改变,都有着儒学在最前方把关,把守着进入科举的通行证,没有儒学的这块敲门砖,根本就无法进入科举。
毕竟,虽然是叫作“童试”,有一个“童”字,却并不代表参加考试者都是稚子或十几岁的少年,其中并不乏斑斑白发的老翁。
因此,崇祯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这是想将郡学的门槛降低,使得儒学失去这一敲门砖的作用。
尽管猜到了对方的心思,习惯使然,亦或是为臣者的一种觉悟,周道登还是佯装不知的问道:“皇上,那您的意思是”
“意思很简单,从明年开始,童试也纳入科举微调的范围之内,并也采取分数制,但明算和明法的考题,要更加的浅显易懂,更加的基础,不仅如此,还要由原来的三年两次童试,改为一年一次童试”
这一刻,周道登早就惊讶地嘴巴张的大大的,一副难以置信之色,震惊的不只是崇祯将科举微调和分数制推广到童试,还有着将明算与明法的考题难度降低,只要总分达到三百六十分,就获得了生员资格,可以进入相应省份儿的府学、州学和县学。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最多三年,大明的生员将会泛滥成灾,俗称的秀才,将会变得一文不值,成为大街货。
毕竟,总分有六百分,明法和明算就占了一半,皇上又是这样的命令要求,虽不是送分题,但也相差不多,考个二百六十分以上的成绩,还不是多大的问题。
说白一点,像明法和明算,考得都是基础题,几乎等同于死记硬背,只要背下来了,没有疏忽和大意,考个满分都有可能,与送分何异
至于剩下的儒学考题,虽然独占着半壁江山,依旧决定着读书人能否通过童试,然而,考试采取分数制,不再像以前那般分一等、二等、三等之类的,只录取前两者。
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就算阅卷官再如何的严苛,三百分的考题,又细分若干个小题,也不可能给考生零分,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只是几率要低得多。
周道登能够想象,最迟从大后年开始,大明的生员将会持续增多,逐年上涨。
谈及童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