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不同的是,来道宗保留了原有官职,现在又进入了拥有入阁资格的十个人选之中。

第七十四章 “合适”的内阁首辅

    如此频繁的重组内阁,再加上这段时间的官场大清洗,搞得每个官员都是人心惶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一句话,高处不胜寒

    如履薄冰,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儿,处处都要小心。

    这个时候,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腹黑的弧度,看着沉默不语的百官,眸子里忽然闪现出恶趣的莫名光芒,突兀的喊道:“嗯十人之中,不管是个人资历,亦或是个人能力,都是不相上下,真是让人难以取舍,朕都快不知道如何抉择了”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同意崇祯的这种说法,这十名进入内阁的官员还是不一样的,有着很大的差异。

    容不得众人深想,只见崇祯嘴角的坏笑之意更浓,继续说道:“既然如此,为了公平起见,你们十个分别抓阄,以此确定入阁的人选,以及首辅、次辅。”

    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引起百官的一阵哗然

    这也太儿戏了吧

    儿戏的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相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内阁的成员,堂堂的内阁首辅、次辅,堪称朝廷的左右丞相,居然要凭个人的手气和运气而抓阄决定,这也太滑天下之大稽,让天下人嗤笑,这是一个怎样的朝廷,才会有的事情

    不得不说,经过雷厉风行而血腥的大清洗,崇祯已经树立了极大的个人威望,不怒自威,非常有震慑性,即便是如此儿戏的举措,尽管百官心有不忿,不情不愿,很是排斥,在一名太监托来一个放好抓阄的纸团的瓶子,放在十人的面前,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照做了,一个一个的开始抓阄,决定入阁的人选。

    很快,进入的内阁的四人就确定了。

    首辅钱龙锡,次辅李标,来道宗,杨景辰。

    “啊朕还没有说开始,你们怎么就可以抓阄了呢不行不行,重来,重来,朕喊开始之后,你们才能抓阄”

    很显然,崇祯很不满意第一次的抓阄结果,不惜使用上了近似于耍赖的手段,而四人也是无可奈何,仅仅是和百官一样,张了张嘴,一句话话也没有说出,就和其他六人重新抓阄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崇祯”了解到的历史记载一般无二,也正如了他所愿。

    周道登成为了首辅,刘鸿训也进入了内阁。

    对于一个新皇而言,尤其是一个想要大展拳脚的新皇,还想推行改革,登基之初,需要的首辅之臣越愚鲁越好,太过于精明强干,反而会被束手束脚。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太过于优秀的首辅,都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权力欲望,想要压制皇权,反对的声音将会越来越多。

    此刻,对于“崇祯”而言,周道登就是最为合适的首辅人选,绝对的愚鲁之辈,为人愚蠢谦和,宦海沉浮多年,一直都是认认真真的装孙子。

    等到修成正果的时候,周道登终于不用再装孙子,却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孙子。

    这个时候的周道登,一旦入阁,当上了首辅,就只有一个准则,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事儿,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能迈半步,绝不会迈一步。

    思绪百转千回,“崇祯”很快从回忆中清醒了过来,看了看周道登,这位内阁首辅是否真如历史记载的那般,心中就有了算计,于是就试了试。

    崇祯顺手抄过了一个奏折,随意的翻了翻,装模作样地摆出一副不解的样子,看向周道登:“周大人,既然你现在成为了内阁首辅,朕刚刚看过一份奏折,里面有一个词语,黑齿二字是何意该做如何解释”

    周道登为之一愣,没想到刚进入内阁,皇上就有心考问自己,神情显得很是木讷,憋了半天,这才吞吞吐吐的答道:“启禀皇上,所谓黑齿二字,就是齿发黑者也”

    百官有一些傻眼,呆呆地看着周道登,更有一些官员憋得面色涨红,吃吃发笑,再也忍不住地发出声来,但还是努力地压低着声音,仿佛听到了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

    噗呲噗呲噗呲

    黑齿,就是牙齿发黑。

    众人被周道登的回答逗得乐不可支,这位内阁首辅也好意思、也敢这样解释,若不是在身在朝堂之上,非得一阵仰天大笑,笑得前仰后合不可。

    没有人不知道,皇上所讲的奏折里面的黑齿二字,乃是一种嘲讽,一种隐喻,暗指那些手黑、嘴黑之辈,形象的来说,就是无耻的意思,岂能如此照字面意思的解释

    “崇祯”也是忍俊不禁,这个周道登还真是和历史记载的一样,为人死板,不学无术。

    强压下那些笑意,崇祯的试探并未结束,心里再次涌现出恶趣之意。

    “那个周大人,常常听人言,这段时间里,众臣的奏疏之中,总有情面二字,周大人,何谓情面”

    “启禀皇上,情面者,面情之谓也。”

    周道登的脱口而出,毫不犹豫地回答,顿时引起了一片哄笑,朝堂上响起阵阵的嘈杂之音,即便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崇祯”,也是忍俊不禁,跟着身旁的太监轰然大笑。

    哈哈哈

    就好像反应迟钝一般,面对众人肆意而张扬的大笑,周道登好像没事儿人一般,却是一脸的平静之色,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反而傻傻的看着众人。

    大笑之声,经久不绝,崇祯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百官也有一些失态。

    渐渐地,在崇祯摆手的示意之下,大殿里终于回归了平静,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之中,崇祯却转移了话题。

    “好了,既然新的内阁已经组建完毕,那朝廷就该步入正轨,在这里,朕宣布,从今年开始,每年的深秋时节,九月份的时候,举行武科取士,选取武举人。”

    似乎还沉浸在周道登的刚刚一番表现,被逗得乐不可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纯粹的以为,皇上所讲的武科开试和以往的一般无二,不过是朝廷需要的时候举行一场而已。

第七十五章 武科开试

    兵部尚书霍维华很快就反映了过来,面有吃惊之色,再次确认,难以相信地问道:“皇上,你的意思是说,武科开试就像科举一样,每年都举行一场大比择选武举人”

    “不错,霍大人,朕就是这个意思,你没有理解错。”

    崇祯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百官终于露出了震惊一般的动容,不等他们说些什么,崇祯进而补充道:“而且,从今以后,自本朝开试,武科开试要形成一种惯例,历朝都不得更改,每年一次武科开试,为朝廷选拔文武兼备的将领。”

    百官默然了,再也笑不出来了,嘴角隐隐泛着苦涩之意,一颗心直往下沉。

    从这一个细微的改变不难看出,相比于前朝几个皇上,这位年轻的新皇更加重武轻文,使用了雷霆手段、削弱阉党之后,皇上这是想用武将压制文官。

    “好了,霍尚书,事情就这样敲定了,一直以来,武科开试都是你们刑部的事情,好好准备一下,尽快将告示张贴出去,向天下武学之士昭告,朝廷将要取士了,莫要耽误了今年的武科开试。”

    百官蔫了,就像惊吓过度的一群小鸡,依旧没有恢复过来,全都是唯唯诺诺的样子,失去了那种据理力争、维护文官集团利益的韧性,那种不畏皇权的胆魄。

    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文官,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宦海数十年,看到了许多的文官秉言直谏的下场,被羞辱而死。

    午门之外,被扒掉裤子,当众杖责而亡

    武将沸腾了,他们看到了崛起的希望,心中涌现莫名的澎湃之意,显得很是兴奋,文官的地位之所以远胜于他们这些武夫,同阶之下,不得不依附文官,其中标志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人员的选拔和储备上面。

    暂且不说科举的过程有着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每年都会有一次乡试和院试,而会试与殿试,虽然每三年才有一次,但也是定期的啊,而武科开试却不是这样,而是看国家是否需要,比如边境发生战事,急需武将的充实。

    如此一来,就可以看出文官与武将在地位上的差别,不管是人数,还是重视程度,几乎都是天差地别,武将永远不可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只有找一个文官做靠山,才有施展一身所学的机会。

    现在好了,武将的地位在发生细微的变化,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这个时候,崇祯就像没有看见一般,故意忽略了文官满脸的复杂之色,不再理会他们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目光再次放到了周道登的身上,脸上泛出些许的戏谑之意,嘴角再次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莫名的笑意。

    “周大人,朕在读一些治国方略以及一些历史典籍之时,有那么一句话,帝王治国之时,所择去的辅臣,宰相须用读书人,当作何解”

    “宰相须用读书人”

    周道登喃喃的一句,重复了崇祯的话语,满脸的茫然之色,并未立即回答崇祯的询问。

    此刻,大殿上一片寂静,众人的反应不一,武将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充满戏谑之色,而文官却是忐忑不已,再也无法幸灾乐祸、笑出口了,内心非常的紧张。

    前面有武科变化,表明了皇上对武将的重视,如果周道登这个首辅之臣再像刚才那般的回答,不仅为人耻笑,他们这些文官也将会跟着颜面扫地,愈发为皇上轻视。

    这不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关乎大家的共同利益和脸面,再像刚才那般回答,为众人所不能容忍。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异样的氛围之中,周道登的神色没有任何的变化,使得那些文官的心中就是“咯噔”一下,暗呼一声:“不好”

    然而,容不得那些文官深想,做出过多的反应,半天的时间已然过去,周道登顺口答道:“皇上,请容老臣回阁中一趟,查名之后,再来回禀。”

    “嗯,周大人,你去吧”

    崇祯摆了摆手,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仿佛早就想到了一般,显得很是爽快,没有一点动怒的意思。

    周道登躬身退了出去,步履匆匆,显得有一些慌乱,片刻之后,等到周道登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见之后,哄笑之声大振,此起彼伏,回荡在奉天殿之内。

    哈哈哈

    武将的眼泪都快笑出来了,文官的神色阴沉无比,显得很是难看,尤其是听到这些近似于张扬的放声大笑,他们感觉格外的刺耳,面皮发烫,嘴角不断地扯动,埋下了那颗高傲的头颅。

    “好了,都不要笑了,今天的早朝就到这吧。”

    抛出这么一句话的同时,崇祯的双手上下起伏,示意武将们安静下来,而一旁的张彝宪更是上前一步,对着百官高声喊道:“退朝”

    人流如潮水般退去,中间夹杂着各种窃窃私语,此起彼伏,嗡嗡的声响不绝于耳,而崇祯却早已没有了踪影。

    不久之后,相比于武科开试的消息,周道登在朝堂上的表现,很快传遍了官场,传遍了整个京城的上层团体。

    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整个文官集团的官员很是愤慨,渐渐地,开始酝酿起一股暗流,一股针对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