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徐说道:“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占卜之术,更不相信什么命,只觉得,任何人的命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来如何,取决于自己此时的努力和作为。”
算命先生嘴角扯动了两下,倒吸了一口冷气,不知道是疼得,还是被崇祯的话气得,忍不住地一阵腹诽。
我勒个擦,既然不相信这些占卜和鬼神之类的,又何必在我这里找不痛快呢何必为难我这个小人物呢
不过,尽管心中这样想,但算命先生还是不敢说出,似乎顾忌和忌惮着什么,而是不解地反问了一句:“公子,小的实在不明白您的意思”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
崇祯的眉梢微微一挑,问出这么一句之时,屋子里的那些随从纷纷上前了一步,颇有杀人灭口的架势,吓得算命先生一个激灵,为之胆寒,扑通一声,瘫软在地,愣是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崇祯摆了摆手,示意那些护卫反应不要那么敏感,再次看向了算命先生,转而问道:“说吧,你是怎么看穿我的身份的实话实说,朕不会为难于你。”
不难发现,听到“朕”这个字之时,被吓得狼狈不堪的算命先生有一丝异样的神采,眉宇间闪过淡淡“果然如此”的意蕴,紧接着,唯唯诺诺的回道:“启禀皇上,恕小的斗胆,放眼于天下,在大明的疆土之中,有卦问大明未来的胆识之人,唯有皇上一人耳”
崇祯轻轻点头,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询问道:“看你这样子,说话的谈吐,以及在街上的那番言辞,你是读书人”
“是的,皇上,学生本名宋献策,又名宋康年,苦读诗书,奈何时运不济,多次科考不第,最后也就绝了入仕当官的念头,只好辗转天下,云游四海,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以占卜算卦为生。”
听到这些话,“崇祯”的心中一动,脑海里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一些信息,关于宋献策的历史记载。
这位可是李自成的谋士,开国大军师,有“宋矬子”或“宋孩儿”的别称,不仅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在军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向李自成提出了“孩儿兵”的建议,还是反清义士,从某种程度来讲,算得上民族英雄。
“宋献策,以后跟在朕的左右怎么样你愿不愿意”
“谢皇上,学生荣幸之至”
宋献策一口答应了下来,满脸的兴奋之色,躬身长施一礼。
崇祯轻轻点头,露出满意之色,神色忽然变得郑重起来,沉声地连连问道:“刚刚测字的那一番话,你应该不是无的放矢吧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和朕说”
宋献策的身体一颤,一想到测字时的大胆之语,几乎是在以命相搏,心里就是一阵后怕,忍不住地后背直冒冷汗,深怕崇祯问罪,不敢耽搁,连忙答道:“皇上明鉴,学生的那一番言语,绝非是危言耸听。”
第九十二章 宋献策的谋士气度
猛然间,宋献策的话语忽然一顿,青肿的面孔上流露出迟疑之色,看了看四周,似乎是顾虑着什么
虽未言语,其意已经十分明显。
见此情形,崇祯当即心领神会,虽然不知道宋献策顾虑着什么,但也知道对方有着一定的难言之隐,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随即招了招手,看向田秀英:“爱妃,你和王之心他们先退出去吧,屋子里留下刘若宰和杨启聪即可。”
田秀英和李若珪等人只是迟疑了一下,听到有杨启聪这个绝声卫的指挥使在场,安全就没有问题,也就放下心来,答应一声,相继离去。
宋献策也是识趣的聪明之人,当然知道,即便再如何的不愿,屋子里也不可能独留自己与大明的皇帝,想通了这一点,也就不再遮遮掩掩。
“皇上,恕学生斗胆,魏党清除之后,朝廷的党争也就暂时压了下去,如此一来,摆在朝廷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看似是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致使大量的赋税流逝,酿成朝廷财政日益紧张的苦果。”
“实则却是,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是各地的藩王宗室,他们的禄米不仅占据了朝廷的大部分财政支出,更是土地兼并的主导者,天下的土地,一多半落入他们的手中。”
“朝廷要想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必须从这些藩王宗室先下手,一点一点剥离他们的特权,收回土地,如此才能取信于民,让天下人信服,让那些乡绅无言可说。”
“如果只是针对那些乡绅地主,收回他们兼并的土地,将会引起巨大的反弹和不满,到时候,难免那些乡绅地主暗地里做出什么举动。”
听到宋献策的这一番话,崇祯的心中一动,豁然开朗了许多,越发坚定了先拿诸王开刀的想法,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对于另类的土改,又有了新想法,将会更加的稳妥,更加的安全。
宋献策有一点说得不错,要想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就必须先从诸王和宗室下手。否则,就无法取信于民,就无法服众。
毕竟,天下是朱家的,如果只让百姓和乡绅付出,势必会引起强烈的反弹,更多的不满,要是将那些乡绅推到乱军的那边,那可就坏了。
尤其是现在的这种情况,天下的驻军军纪败坏,除了几支军队的战斗力,绝大多数的军队战斗力孱弱不堪,要是出现大规模的民变,根本就无法应对。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四战之地,河南的驻军很是虚弱,大部分的军队不在,要么被抽调到辽东,要么增援西南,如果河南乱起来的话,短时间之内,根本就镇压不下去。
如果先拿藩王开刀,释放出大量的土地的同时,也有了组建新军的资本,只要有那么一支军队坐镇于河南,就可保河南不乱,即便日后在河南推行土改,那些乡绅地主想闹也闹不起来。
最为关键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作为没有兵权的藩王,轻易不能离开城池,他们属于特殊的“弱势群体”,等同于待宰的羔羊,就算拿他们下手,阻力和反对的声音也小得很多。
“皇上,在测字之时,学生之所以敢下那样的断言,依据就是在于此,现在看来,陕西的那些民乱看似很小,规模不大,很容易就能镇压下去,但他们却是有巨大的潜力,有着变强的土壤。”
宋献策终于回到了主题,正面崇祯一开始的询问,整个人也变得情动起来,颇有谋士的气质,言语之间,尽显胸怀天下的气度,洋溢着韬略之意。
“如今之时,天下土地兼并的问题虽然严重,许多百姓失去了田地,沦为了佃农,但勉强还可以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那些百姓靠租种田地,勉强可以过活。”
“可是,一旦陕西的旱灾蔓延,向中州延伸,在田地收成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那些百姓再也难以生活,最后都得沦落街头,成为灾民,乞讨为生,如果还不能活下去,势必酿成大规模的民变,要是乱军再参与其中,大乱的地方可就不止一个陕西了。”
一时间,气氛十分的凝重,几乎有一些压抑,自始至终,崇祯都是默然不语,不时地轻轻点头,一副认真倾听之状。
这一刻,刘若宰对宋献策是由衷的钦佩,佩服对方的大胆,不仅当着皇帝的面说大明种种败落,什么失去半壁江山,什么皇帝陨落,还有就是这番针对藩王宗室的言语。
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而又切中要害,直指朝廷弊病的要害之处,让人无法反驳。
暗暗长呼了一口气,为自己鼓了鼓气,等到宋献策话语停顿之时,尽管心中忐忑不已,刘若宰还是壮着胆子说道:“皇上,宋先生说的不错,如今之时,天下的民怨已经积累到了危险的程度,就像一堆巨大的干柴,尤其是中州之地,而那些小规模的民乱就是火星子,一旦河南也发生陕西那样类似的天灾,只要有一小股民乱,就会出现大量的乱军。”
“而要想抽离这些干柴,唯有削藩,收回一部分田地,还给百姓,以此安抚民怨,如此才能除去隐忧,即便河南真得有陕西那般的天灾,也不至于像西北那样乱,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崇祯”具有独特的视角,更有发展的眼光,当然也明白、也认同两者的分析与见解。
但是,又身为九五之尊,或者是出于谨慎考虑,免得走漏消息,崇祯并未表示明朗的态度,只是轻轻地点头,不置可否地回道:“嗯我知道了,朕会好好想想的。”
忽然间,“崇祯”有一丝明悟,不禁想起了一些乡间野史,民间关于朱由检的一些记载,或许真得有那么一回事儿,朱由检微服私访,有那么问卜三卦。
而且,那个所谓的算命先生说不定就是王承恩等人故意安排的,为得就是想要劝说崇祯皇帝南迁。
毕竟,无论是哪个时候,莫说是面对陌生人,就算是相熟之人,谁敢当着其他人的面大放厥词,朝廷将亡,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第九十三章 东南捷报
这一天的深夜,房间的里屋之中,昏黄的烛光之下,崇祯端坐在那里,对面分别站着锦衣卫同知李若珪和绝声卫指挥使杨启聪二人,寂静的房间里,回荡着崇祯的声音。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布置好了没有”
李若珪和杨启聪对望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有一丝踌躇之色,按理来讲,不管是官职,还是资历,都该由后者来回答崇祯的问题,但碍于某种特殊的原因,看到对方点头示意,李若珪也就没有再客气。
“启禀皇上,锦衣卫和绝声卫的暗卫已经安排了出去,成功打入福王府,只要您一声令下,随时都能够将福王一干人等拿下。”
“不过,由于福王和指挥佥事黄奇瑞乃是姻亲关系,为了以防万一,防止城防营的那些军队受黄奇瑞的蛊惑而出现突变,城里的锦衣卫和绝声卫的人手还略显不足,还无法做到万无一失的地步。”
“嗯嗯”
由于不能够说话,杨启聪只能发出一连串的鼻音,富有节奏感的轻嗯之声,表示他也是这种观点,但底气明显不足,有一丝愧疚和自责之意萦绕于脸上。
“那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的地步”崇祯的眉梢挑了挑,询问道。
“三天”
李若珪甚为笃定的吐出两个字,进而又补充道:“三天的时间,足够南镇抚司的锦衣卫赶来,加上东厂的番役,就算洛阳城的城防营出了什么事情,也能做到万无一失。”
尽管如此,听到只需再等三天,就能搞定所有的事情,可以收拾福王,崇祯还是有一些不满,眉头微微皱起,转而问道:“朕记得,这件事情早就安排了,大概有三四个月了,你们怎么还没有做好所有的部署”
李若珪的脸色微微一变,闪过一丝苦涩之意,心里很想说,皇上,你那是让锦衣卫密切监视诸王,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所有犯罪证据,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一举将福王府端掉。
尽管心中有万般委屈,李若珪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侧面的回道:“皇上,福王不同于其他诸王,不仅王府规模大得多,护卫的数量也多一些,关键的是,还与指挥佥事黄奇瑞的关系甚密,牵连甚广,若不能布置妥当,所有的努力很有可能将会功亏一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