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达人秀-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要想一劳永逸,让东南和西南的地方稳定下来,少发生叛乱,迁移中原的汉人百姓,只能略微降低不稳定的因素,却不能永远的解决问题。”

    “唯有在那些地方兴教育,实行教化之道,开放民风,让那些少数民族感受到朝廷的恩泽,削弱吐司的影响,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崇祯听得很认真,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历史学家,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直到民国初年的时候,东南与西南多是被称为蛮荒之地,缺少教化,当地的百姓,多是亦民亦匪。

    所谓的民风彪悍,那是建立在排外和劫掠之上

    “哦这与你的请求有什么关系”崇祯适时地问了一句。

    就在这个时候,舒曰敬并未立即回答,而是恭恭敬敬地长施一礼,这才缓缓回道:“启禀皇上,对于那些逆党,只要不是罪大恶极之人,没有犯下十恶不赦之罪,还望皇上能够从轻处理。”

    “怎么个从轻处罚法”崇祯微微蹙眉,转瞬即逝,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淡淡的问了一句,隐隐有一丝不满夹杂其中。

    “皇上,那些所谓的逆党,绝大多数都是文官,就算不是名家大儒,但也是学识极为渊博之人,不妨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为朝廷效力,一尽绵薄之力。”

    一语落罢,舒曰敬弓着身子,面朝下,一点都不敢正视崇祯,一颗心紧张到了极点。

    不难想象,皇上登基即位之后的第一把火,那就是清除魏党,作为他引以为傲的一项功绩,现在自己却在为逆党求情,一个不小心,一旦皇上动怒,无异于引火烧身,很有可能将会万劫不复。

    “舒曰敬,难不成,你想让朕就这么放了那些逆党,让他们继续在朝中为官,继续搞党争那一套”

    崇祯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舒曰敬听出来了,平静的表面之下,正有一股暴怒的情绪正在酝酿,正在涌动,额头顿时急出了冷汗,连忙解释道:“启禀皇上,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崇祯直言不讳地打断了舒曰敬的讲话,声音渐冷。

    “皇上,微臣以外,要想教化西南和东南的百姓,将蛮荒之地开发的犹如中原一般,就离不开朝廷的大力度教化,而教化的关键所在,就离不开读书人,他们可以教当地人读书写字,以及一些礼仪和忠君思想。”

    “还有就是,他们也能想少数民族灌输汉家文化,而逆党就是不错的人选,负责朝廷对当地的教化,以此减轻他们的罪责,从而让他们戴罪立功。”

    渐渐地,崇祯的神色好了许多,听明白了舒曰敬的意思,就是将那些逆党中的读书人,全都发配东南和西南,那些缺少教化之地,而不是让他们戍边。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实实在在的好处

    毕竟,先不说那些人都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绝大多数都是年事已高,送到边境,连炮灰的资格都不够,还不如弄到南方的偏远之地,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或者是一县小官,教化一地百姓。

    这样的话,将会更加的务实,也更加的对大明有利。

    作为一个学者,“崇祯”明白,沐王府镇守于西南,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功,不仅是在于黔国公握有大明的精锐之师,在西南进行开荒。

    主要还是在于,一开始的时候,向云贵等地迁移了大量的人口,极大地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怀柔与武力的并存之下,在多数的时间段里,才使得西南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直至明末时期,大明的国力日衰,沐王府的威势也不比从前,才使得西南再次动荡起来,时常出现叛乱。

    这个时候,舒曰敬偷偷打量了一眼崇祯,看到皇上的神色渐缓,好看了许多,没有刚刚的那一番恼怒之意,顿时长舒一口气,紧跟着,又是一番的试探性的补充。

    “皇上,只要将那些少数民族予以教化,加强他们与汉族的联系与交流,增加他们与中原的往来,鼓励与汉族通婚,不管是东南,还是西南等地,都将会得到大治,渐渐消除隐忧。”

    “好,朕答应的这个请求,只要不是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都可以流放到岭南等地,贬为一县的小官,专司教化之职,普及当地人的识文断字的程度。”

    说话之间,崇祯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偏远山区支教,另一个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少数民族的表现。

    在未来的某一天,废除科举,采取分数制,以专业知识的水平,录取官员,而到边远山区支教,可以加分,同等分数值之下,优先录取,以此教化蛮荒之地的百姓。

    至于另一点,纵观后世,不难发现,一旦过得了那些少数民族的认可,认同自己乃是国民,那他就会为这个国家死战到底,浴血而亡。

    南明之所以持续了那么久,在西南得意苟延残喘,那些少数民族就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尤其是抗战时期,他们对日军的抵抗,也是出了名的。

    山西道大同府,阳和卫

    宣大总督府,大厅里,英国公张维贤正坐于上方,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坐着大同总兵渠家桢、大同巡抚张翼明、宣府总兵候世禄山西参将虎大威等人。

    此刻,现在的张维贤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般,一下子年轻了许多,除了那一头斑斑白发,脸上的苍老之意几乎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双眼也不再浑浊,黯淡无光,变得极为矍铄起来,不时地闪过丝丝精芒,扫视着众人。

    “各位同僚,作为宣大总督,皇上让本官来此,名义之上,虽是救援卜失兔等察哈尔右旗蒙古各部落,打退林丹汗,实则却是,整顿万能都司的军纪,重点是在于,加强大同、太原和宣府三镇的防务。”

    说话之间,张维贤的表现可圈可点,少了几分在京城时的那种勾心斗角一般的精明与狡猾,多了一些属于军人的果毅与睿智。

    “在这,本官声明一点,也是皇上的意思,一再的嘱托与强调,朝廷对待卜失兔这些蒙古首领,将会不同于以往,不再是一味的安抚与忍让,而是强硬,所谓的安抚费,市赏将会被全部革除,以作咱们的军饷。”

    这番话一出,对于大厅里的这些文官武将而言,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在他们的耳边炸响,经久不绝,心中更是翻起了惊天骇浪,震撼无比,其中又以大同巡抚张翼明最先按耐不住,几乎是一倔而起,满脸的焦急之色。

    “英国公,这怎么可以”

    张翼明喊出这一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直愣愣的看着张维贤,同时,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不该如此质问一个公爵,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连忙补充道:“英国公,如果朝廷全部革除所有的市赏,无疑会引起卜失兔等人的强烈反弹和不满。”

    “尤其是三娘子过世了那么久,现今的察哈尔右旗蒙古各部落,已经不想从前那般交好咱们大明,一个稍有不慎,大同与宣府的边境将会硝烟再起,遭到他们的劫掠与烧杀。”

    “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土默特等部落鲜有袭扰,大同府和宣府的驻军好久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极为缺乏战斗经验。而且,先不说三府的兵力相对薄弱,不管是战斗力,还是数量上,都不如辽东精锐。”

    “主要还是在于,经历过四朝三代,三府的军备废弛,一些关口更是年久失修,很容易被推到,根本就挡不住关外的那些蒙古骑兵,他们很容易就可以破关,打进关内。”

    张维贤的脸色发冷,斜乜了一眼张翼明,看得后者一个激灵,后背冒起一股寒意,也未正面回应他的话语,目光再次在众人之间游弋了起来。

    “来之前,本官就听闻,在这些年里,卜失兔等那些蒙古部落首领,并不是那么老实,从未停止过骚扰我国边境,即便是有着朝廷的大笔市赏,作为安抚之资,他们时常也会劫掠大同府和宣府的边境一带,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而且,所谓的击退来犯之敌,不过是虚有其表,掩盖一些恶劣行径之下的溢美之词,真实情况却是,一些官员和将领私下与卜失兔等人沟通,花了一笔银子,才使得他们退出关外。”

    “各位同僚,不知道本官说得是否属实是否有这样的事情”

    渐渐地,张维贤的吐字清晰,语速虽慢,神色虽然平静,但他的气势却是急剧攀升,颇有狂傲与萧杀之意,尤其是目光扫过巡抚张翼明和总兵渠家桢之时,看得两人低下了头,满脸涨红,他们都有一种被野兽盯了一眼的感觉。

    除了张维贤带来的将领之外,在场的文官武将,没有人不知道他张维贤影射的是谁

    只要是山西和宣府的官场高层,没有人不知道,以往的事情暂且不提,就拿今年来讲,卜失兔不久前的一次进犯,所谓的被击退,不就是巡抚张翼明与总兵渠家桢私下而为,给了人家一笔银子,才了结的吗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清楚,对于卜失兔那些人而言,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抢掠了许多钱粮,从容而退,临了临了,还有两人给予的保护费,他们才不在乎大明朝怎么说呢

    毕竟,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贬低话语,又不会让自己少一块肉,损失什么

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抓住了张翼明与渠家桢的把柄,日后还可以在山西大行其道,进行勒索一番,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张巡抚,渠总兵,给插部所谓的抚赏金之人,应该就是你们二人吧”

    张维贤幽幽地吐出这句话之时,目光冰冷,死死地盯着张翼明和渠家桢二人,不知是气势使然,还是因为话语的内容,亦或是兼而有之,吓得二人跪倒在地,连忙求饶,磕头如捣蒜。

    “英国公饶命,还望饶过下官这一回”

    “英国公饶命,还请再给末将一次机会”

    然而,任凭两人如何央求,如何的跪地求饶,话还未说完,却被张维贤给打断了,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让他们如坠冰窟,面色苍白,再无血色。

    “来人啊,将二人拿下,立即处斩,人头就悬在阳和城的城门之外,以儆效尤,如有再犯者,他们就是前车之鉴”

    张翼明瘫软在地,嘴巴微微颤动,喃喃自语,整个人宛若神经质一般,好似丢了魂一样,几名士兵跨步走进来之时,总兵渠家桢面露不甘之色,就好像豁出去了一样,声嘶力竭地喊道:“即便你是英国公,乃是宣大总督,但我二人也是朝中重臣,你无权处决我们”

    “哼死不悔改,我就让你彻底死心,死一个心服口服”

    张维贤淡漠地回了一句话之时,从怀里取出一个折子,目光望向了震惊无比的众人,看着他们难以相信的神色,多多少少有一些赞同渠家桢的那句声嘶力竭的话语。

    “不错,本官是无权处决你们二人,要是我有皇上的圣谕,该当如何呢还没有权力处决你们吗”

    张维贤瞥了一眼渠家桢,满脸的不屑之意,嘲讽的连连反问,就不再理会他,而是再次看向身后,将圣谕交给一名手下,让众人传阅一番,嘴里还轻声说着圣谕的大概意思。

    “来之前,皇上就有过交代,本官到达山西之时,可以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