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西服的看起来风流倜傥,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文质彬彬满身西味地这位就是财政部部长国舅爷宋子文;那些看起来身体微胖。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有点土财主味道的就是行政院副院长孔大财主;还有一位也是西装革履一副文弱书生样的就是四川省省长张群。这些就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几位大佬了!自己只是在历史照片上见过居然现在一下全部到齐了!
一一的敬礼后,黄佳俊才规规矩矩的在一个座位上坐好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其实黄佳俊地心里也是苦笑不已:“这些都是在历史上留下好大一笔的名人。自己算什么?”
最高当局坐在那里微笑道:“诸位,你们知道佳俊送给我的是什么礼物吗?”
林主席在旁边笑道:“委员长,说实话,我也充满了好奇!是什么礼物能让你这么高兴?又是什么礼物这个年轻人敢送到你的面前?”
屋内的人都是一副好奇的神情,孔祥熙笑道:“该不会是什么稀世珍宝吧?”汪精卫也是一副好奇:“自己亲自到了他那里却没有得到什么礼物!”不由得如有所思的看着黄佳俊。眼里满是玩味!
“哈哈!这个礼物比什么稀世珍宝都来得珍贵!是我这一生中收到的最好地礼物!我要把它时时的放在办公桌上!”最高当局看把大家的胃口吊得差不多了。这才说了出来。大家这时才注意到最高当局的办公桌上什么时候多出了一把日本军刀,看那个样式不是凡品!
最高当局从办公桌上取下军刀,抽出半截,大家就感觉到一股寒芒从刀鞘里电闪而去,似乎还带有一股杀气。
最高当局凝视着这把军刀,缓缓地说道:“这是日酋中岛今朝吾中将的佩刀!”
“嚯!”屋里响起了一阵惊叹声!林森主席激动地站了起来,“快给我看看!”黄佳俊都有点担心这位老先生会不会中风?
“好好!哈哈!”林主席看着这把军刀不由得有点又悲又喜!想到被鬼子占领的南京,想到留在南京的国父陵寝!想到被鬼子屠杀的几十万军民。眼内已是眼泪盈眶!情不能自己!
在座的人看着这位可敬的老在那里感伤,也是神情凄然。
“老朽失礼了!”林主席从情绪中挣脱出来,“不过这个礼物真是什么样的珍宝都比不上的!黄师长做的好啊!我这辈子可能是再也回不到南京了!不过,看到这把刀就算是现在就死。我也心满意足!可无愧的去见总理于地下了!”
屋内的人连连安慰不提。不过有了这个插曲让大家的心情又是沉重又是振奋。最高当局清咳两声把大家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最高当局看看大家:“林主席。汪先生,诸位这把军刀说明一点,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再次有力的证明了抗战必胜!只要前方将士用命,后方老百姓支持,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是完全可以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的!”
众人欣然点头!
“佳俊,你昨天的报告大家都看了,都觉得想法很好!但是有些事情大家还不明白,所以就叫你过来给大家说一说!这是关系到抗战胜利的重大决策,希望你能把心里面想的毫无保留的说出来。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明白吗?”最高当局严肃的看着黄佳俊。
黄佳俊急忙站起来:“林主席,汪院长,委员长,各位尊敬的领导,小子惶恐!但也深知这件事情的重大!不敢稍有隐瞒。这个计划是我在美国的时候就有的想法,但是很不完善,有很多错漏的地方。只是希望能给中央提供一个参考。”
冯玉祥不愧是军人出身,最为干脆:“佳俊,你就说说你的想法吧!具体该怎么做,中央自有考虑!”
“我的这个想法最初是在美国,和自己的同学们讨论中日之间的局势的时候形成的!但是那个时候光是纸上谈兵,回国后,联系到国内的实际做了一些改动!当时。我地很多同学对中日之间地战争必然爆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对最终谁将取得胜利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差距。这
双方地国力上的差距判断出来的。不过,有人也提能够团结起来,日本是无法完全征服我国的。现在看来国内的团结抗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唯一制约我们的就是装备上地差距。看起来这个问题暂时可以进口来解决,但是这容易受制于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从德国的背盟毁约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虽说现在我们又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但是谁又能保证苏联人不会像德国人那样?因此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立足自身,大力展军工生产!”
要说德国的毁约对中国的打击是巨大的,在座的诸人都是深有体会,都点头认可这点。
冯玉祥将军跟苏联的关系较为密切。沉思了一下反问道:“苏联不会像德国吧!再说了,苏联和日本之间也有矛盾。前面不是才大打了一场吗?再说了,如果中国被日本完全打败,对苏联也没有什么好处啊?”
“副委员长说地有道理!但是这是只看到了苏联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却没有看到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对中国的态度是一样的!”黄佳俊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架势了。
“你是说苏联人也是不安好心?也是和日本人一样?”汪精卫马上接口问道。
“不!他们有所不同!苏联人的重心在欧洲,当然在亚洲也有他们地利益!就是我国的蒙古和新疆!如果日本人和苏联人达成一个瓜分中国的协议,而日本人又能满足苏联人的利益要求。那么大家想一想苏联人还会像现在这样支持我们吗?”
“可是他们不是才在张古峰大打出手吗?又怎么会联合起来呢?再说了我们刚刚才跟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冯玉祥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黄佳俊对这位老先生的政治智慧不以为然,难怪在与最高当局的争斗中处于下风!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苏联人支持我们的利益大于不支持我们的利益,所以他支持我们。如果有一天他觉得不支持我们而与日本人合作的利益要大于支持我们的利益了。那么他绝对会毫不客气的抛弃我们。就像德国抛弃我们一样!再说了,一纸条约又有多大的约束力?条约按西方人的说法。签订了条约就是用来撕毁的!如果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一纸条约上,是不现实的!当然,当前我们还是应该搞好跟苏联人的关系,毕竟现在只有他们在给我们提供援助!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一点,西方有一句谚语: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于这一点大家也是觉得黄佳俊说的有理。
“那么既然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你认为中日两国之间有没有和平的机会呢?”一听这个大家就明白是谁在问了。
“中日两国之间是不会有和平的!至少在现阶段是这样的,除非我们完全投降又或我们打败日本人,否则和平是不会降临到中日之间的!大家想想日本为什么会这么快的崛起?有人说是明治维新的缘故。但是他们忘记了最基本的一点,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日本开始崛起的*。真正加快日本崛起步伐的是对中国的侵略!其实我们纵观历史,每次中国强大的时候,日本就会俯帖耳,一旦中国开始衰弱,他马上就会像一条恶狼一样扑上来在我们身上狠狠的撕咬。再说了,从地缘政治上来说,亚洲也不容许出现两个强国。日本现在的野心不仅仅是征服中国,而是要征服整个亚洲,中国就将是他征服亚洲和世界的基地!这次的中日之间与前几次的中日之间大为不同,前几次从甲午开始日本不过是想从中国身上敲诈,但是这次却是要占领整个中国!所以,中日两国之间是不会出现和平的!”黄佳俊对这个汪先生的和平理念不以为然。
“我们现在不是在讨论中日和平问题!而是在讨论持久抗战的问题!”林主席有点不高兴了,虽然他不大理会党争,但是国内出现的投降现象那是深恶痛绝的,当即打断这个问题。汪精卫有点悻然,不过也知道林主席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老,当下就紧紧的闭上了嘴。
“对了,你在计划中说到,我们要展实业,建立起完整的军工体系。但是,我们现在财政困难,就是支持这场战争的都已经力有不殆,又怎么有资金投入到实业上去呢?再说了,就算我们把军工体系建立起来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们有这个时间吗?”财政部长宋子文一开口就是专业问题。
黄佳俊对这个宋氏家族的掌门人可是敬仰得很,知道此人也确实是一个财政方面的高手,国民政府之所以能取得黄金十年的展跟此人是密不可分的。等会继续!关于打鬼子的事情将会在一两章过后展开!
………………………………
二百五十三、参与决策(2)
佳俊看着这个在美国受过完整西式教育的金融家,要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的中国人是不多的。更何况这人在金融上的成就是早有定论的,对中国现代金融的展以及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贡献也是不容置疑的。不过,此君利用政治特权展官僚资本﹐先是控制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行货币﹑公债以及通货膨胀等手段掠夺财富﹐后以开设棉业公司﹑断对外贸易等手段聚集钱财也是不甘人后的。
不过这位国舅爷也是一个主张坚决抗日的中坚分子。黄佳俊微微一笑:“宋部长所虑是实!我们没有这个展的环境也没有这个展的时间,更没有展所需要的资金,这些都是事实!这也是长时间困惑我的地方!”
所有的人都静静的等着黄佳俊说话,既然这个年轻人提出了这个想法那么他肯定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宋子文更是充满了期待,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做一些事情,要知道在中国想瞒住他的事情还很少。并且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有好几个非常赚钱的门路,也赚了不少的钱,但是他更知道这个年轻人把赚来的钱绝大部分都用于购买武器去了,自己更是在战场上与日本人浴血奋战。去年,正是这个年轻人从德国人手里要回了被扣押的武器设备不但如此还从德国人手里要来了一大笔的资金。他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好奇,这也是他迟迟没有对黄佳俊所做的生意染手地原因。他要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要干什么?
“这是一个庞大地系统工程,先是要确定川西有没有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山;其次是要改变那里的交通条件;还有就是要在那里建立起规模庞大地工厂。这些都是大规模吞噬资金的地方。我们自己没有。那么这些资金从什么地方解决呢?”宋子文紧接着开始逼问。
“借鸡下蛋!”黄佳俊轻轻的说出了四个字。
“借鸡下蛋?”宋子文紧紧的皱起了眉。
“是的!借鸡下蛋!吸引外资进入!”黄佳俊肯定道。
“恐怕不那么容易吧?像中国现在这种时局。很难争取到外国贷款!”宋子文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包括最高当局在内地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他们都觉得这个办法并不可行。
“不是贷款!而是直接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我们都知道资本是追逐利益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