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高当局点点头。转向黄佳俊:“佳俊,你的四十八集团军可以在几天内赶往战场?”
黄佳俊明白自己的四十八集团军参战是板上钉钉了。立正:“报告校长!我四十八集团军已经在南宁集结,一旦命令下达先头部队可以在三天内赶到战场。全军不超过七天就可以全部达到指定位置!”“嗯!你做的很好!我知道四十八集团军每时每刻都是在准备着打仗!这我高兴!你这个常胜将军也说说对这场会战的看法!”最高当局听到黄佳俊的回答很是高兴,当然也想听听黄佳俊的看法。
“是!”黄佳俊大步的走到地图前,用指挥棒指着地图,“校长,各位长官!学生判断,现在冈村宁次的主力攻击还没开始!所说现在来说战果如何还为期尚早。但是学生可以明确的说,冈村宁次这次的攻击将会无功而返!”
“嗯!说说理由!”最高当局的眉毛已经扬了起来。
“第一、我第九战区拥有对大兵团作战运用自如的老虎司令官;第二、第九战区的部队都是经过尸山血海打出来的战力强韧的野战部队;第三、第九战区的地形对我军的防御有利,到处是崇山峻岭河流湖泊纵横,这非常有利于我军而不利于鬼子机械化部队的展开;第四、我们是内线作战;第五、由于南昌还在我军守军这就极大的威胁着日军的后路;第六、有军委会的英明领导和全国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综上所述,我才说我军必胜!”黄佳俊自信满满的在那里侃侃而谈,显得神采飞扬。
“对于我四十八集团军的应用,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嗯!佳俊,你也有什么新的想法?”最高当局在黄佳俊的分析下觉得这场大会战还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薛岳的能力最高当局还是非常清楚的,虽说有点不打听招呼,但是打仗特别是打大仗还是很有把握的。现在又听到黄佳俊有新的想法,也非常想听听。
呵呵!没想到写一写的就偏了!不好意思!
………………………………
三百八十二、千里跃进(1)
1940年无疑是一个纷乱的历史年份,在这一年有太多的战争与杀戮在世界的东西方生。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在中国的腹地华中地区,日军在关内最大的战略集团第11军有显示出了强大的攻击力,从武汉周边地区直取*的战略要地长沙。
数十万中日双方的将士在江河湖山之间开始了决死的厮杀。全国人民的心又紧紧的提了起来:这次的攻击比上一次攻击南昌来的更大!*能挡住吗?是不是又像武汉一样被战略性的放弃?要知道如果长沙失去的话,中国华南华中将被完全阻隔,不仅如此,还将失去最大的粮食产区洞庭湖湖区,这个打击将是致命的!
这些都是人们在担心的问题,也由不得人们不担心!
倒是身处战场杀戮中心的将士们想得还要简单一下,拼了就是!
南宁这个南国重镇,在这个时候已是生机勃的春天!年前的战争创伤似乎已经远去,在四十八集团军攻占南宁并把日军远远的赶了出去以后,大量逃难的南宁市民开始回归,回到这个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从黄佳俊成为事实上的南宁王之后也是不遗余力的安抚倍受磨难的民众,一个个以战争或是跟战争相关的产业展起来,再加上大规模的走私活动,从南宁到越南的商路的开辟,这些都给当地地老百姓提供了很多可以生活下去的门路。
但是毕竟这是一个面临前线的重镇,在这里最多的身影还是军人和无时无刻不在的凄厉的防空警报声。这些都成为南宁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不过。随着四十八集团军防空能力的提高,鬼子的空袭也越来越弱。
很多南宁市民对四十八集团军能够驻扎在南宁地区是打心眼里高兴,他们说:“这个四十八集团军啊!打鬼子那叫一个凶!只要有他们在就不怕鬼子能翻天!”这也给南宁带来了一种异样的活力!
1940年2月25日,傍晚。照射了一天地太阳慢慢的隐入群山之中。劳累了一天的老百姓也开始回到自己的那个虽说破烂但是却温馨的家。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平和,似乎战争在这里已经远去。
就在夜幕将完全遮去天地的时候,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整齐的跑步声以及汽车的轰鸣声。熟知情况的南宁百姓都是相互地微笑着说声:“呵!那些当兵的又要开始夜训了!”
“是啊!这些当兵的也真不容易!不但每天要背着那么多的东西跑上个一二十里,到了战场上还要用命去拼!就是晚上吧,也没有一个清闲的时候!唉!真是苦了他们了!”一个老农轻轻地说道。
“那还不是!据我那个参军的三小子说啊!这支部队每时每刻都在准备打仗,用他们长官的话说,就是再睡觉得时候也得睁着一只眼!”这个明显就有孩子在部队里。即是担心又是骄傲的说。不说这些老百姓的议论,但是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也可以听出一个事实:四十八集团军像这样的行动绝对不是一次两次了。也可以看出四十八集团军对战备抓的是多么的紧。
一队队地部队从四面八方向火车站集结,汽车后面拉着一门门地大炮,还有数不清的骡马。
火车站,一列列的火车在站台上喷着白烟。这个火车站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害已经完全得到了恢复,不仅如此规模还大大的扩大了。从火车站台就可以看出,这里可以同时供24列火车停靠。
周围的小山上一门门的高射炮全部对着夜空,警惕地监视着可能出现地危险。
一个个手臂上带着司令部标志的参谋军官在向到达这里地部队指示着等车的位置。要知道大军装车可不是那么简单,人员要装上。各种后勤物资要上车还有那些大炮也要一一的挂在火车的后面。这些都是一个繁复的工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行动。但是整个现场却没有那种忙乱的感觉,一队队的士兵在军官们低沉的口令声中排着队登上火车,各种各样的物资在民工的搬运下装车,装满一列就长鸣一声。出一列向夜空中一头扎去。一切都显得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这次部队的集结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这次不过是一个师规模的集结,要知道在四十八集团攻占南宁并驻扎下来后,这样的拉练可不是一次两次,规模也是有大有小,团旅规模,直至军规模。才开始搞得时候,还是很有轰动效果的。不但是当地的老百姓议论纷纷。就算是驻扎在广东境内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如临大敌,各守备部队全部进入了高度的戒备之中,甚至是一些不重要的据点的鬼子也开始回缩。然后是在广州的21军的侦察机也是急急忙忙的飞上天空向苍蝇一样四处乱飞,一定要找出四十八集团军到底要干什么?毕竟在华南地区值得四十八集团军动手的目标只有一个广东。
后来却现这不过是四十八集团军的一次以军为单位的拉练。要知道一个军近四万大军加上辅助作战的民夫把整个华南搅动了,有报纸还大胆的预测这是四十八集团军一次反击作战。
这样一次两次,每次都让周边的鬼子如临大敌,但是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当然。黄佳俊和他的参谋班子也不会就这样做一些无用功。往往在拉练的同时以团旅为规模对当面的日军起攻击,搞得鬼子实在是恼火。反击吗?实力小了不起作用说不定还要陷进去。
因为在后面就可能是强大的预备军团在等着你呢?上了几回当后。鬼子也聪明了,一旦四十八集团这样干的时候,就紧紧地龟缩在坚固的据点里或是让出以下不太重要的地方。
这次的行动虽说有点大,不过也没有超过以往的规模,就是180军一个军接到了集结的命令。
这些都是黄佳俊有意识的安排,要知道一支军队光是训练是不够的,还得时不时的拉出来演练一下合成作战才行,再说了黄佳俊对自己手下的这一些骄兵悍将也有点头疼,这些一年到头都泡在战场的家伙一旦清闲下来说不定就会给你闹些什么事出来。就不能让他们过的太舒服,失掉锐气,就得时不时的敲打一下。
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让下面的一下指挥官们是叫苦不迭:大军出动并且是作战出动,可不是说上一句话那么简单。后勤保障、物资调配、部队行军序列编成、军地协调、战场展开、阵地构筑可说是千头万绪。要不是四十八集团军从一开始就重视和强调参谋团队的建设,把自愿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大量的作为参谋军官来加以培养,还不知道会闹多少笑话。
就算如此,有的军师长还是不理解黄佳俊这样干的目的,认为是整人。被黄佳俊用一句话就打了:“难道鬼子动进攻的时候还要预先跟你通知?”
每次的出动都要设定各种各样的战术目标,都有大量的参谋随时检讨得失,记录下各支部队的行动情况。事后,再加以重新推演和评判,做得好的嘉奖,做的不好的检讨并限期加以整改。有很多的连营团直至军师长官都受到训斥、警告等处分。
不过这样一搞后,部队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娴熟,行动也越来越迅速。
这次180军从接到命令到全军集结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完全集结完毕,先头部队一个师全部装车完毕,向前方前进。后面两个师也以战斗行军的姿态随后跟进。
在湘桂铁路沿线,当地的民团也配合驻军把全线控制了起来。采取的是昼伏夜行的方式向湖南急进。
这个时侯,华南的鬼子才明白这次四十八集团军不是闹着玩的而是支援长沙战线。
四十八集团军的基本部队180军全军转进长沙方向会给战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不但引起了第11军的重视,也引起了东京大本营的重视,命令华南方面军乘着最强大的180军的离去,做好对南宁的进攻准备。并把已经调去攻打海南岛的第五师团调回大陆在钦州湾登陆做出全力攻击的准备。
黄佳俊的这一动,让本来平静的桂南大地上战云密布。
但是,黄佳俊的目标真的就是长沙吗?
对不起!我有罪!不过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要装修房子,只好这样!
………………………………
三百八十三、千里跃进(2)
浙皖交界处的天目山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无疑是很为重要的。天目山雄踞于黄山和东海之间龙飞凤舞俯控吴越,狮蹲象立威镇东南。京沪杭失陷后这里成了浙西抗战的中心。
这里是第三战区重点控制区域,威胁着南京杭州甚至是上海,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
在靠近杭州的一带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活跃着一支游击队,他们的装备精良积极动对日军的袭击,镇压投敌卖国的汉奸,并把这些汉奸的土地分给周围的老百姓。这支部队军纪严整从来都是公买公卖绝无扰民的行为,在当地的民众中很快就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他们依托天目山进可攻退可守。负责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军官大名毛以信。这支部队不单是在当地进行抗战行动还把触角伸向了上海,大作走私生意,从敌占区通过种种手段买进药品以及种种紧缺的物资。
这个毛以信来头不小正是现四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