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朗亢突刂厍斓纳虼Τぃ⒚挥衅渌某丝汀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飞机从昆明的机场起飞,直飞重庆,当然这是去参加双十节庆典,为了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候激励全国民众的士气,国民政府决定在194o年的双十节大大的搞一次庆典活动。
当然这次庆典活动也不是那么简单,这也是中国至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庆典,由于全国各地的诸大诸侯都将回到重庆,显然这也将是一次重大的中国战略调整的一次会议。
本来按照常规来说的话,像黄佳俊这样的小虾米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因为不怪是从资历还是地位来说,怎么也是轮不上号的。但是由于前段时间黄佳俊对越北局势的判断,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让最高当局甚至是国民政府在外交上是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一扫枣宜会战的颓势。怎么又不能让黄佳俊在最高当局的眼里高看一眼呢?
在接到参加庆典的电报时,黄佳俊和钱三河都是一愣,转而就是苦笑:“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这次庆典连很多老资格的黄埔系军头都没有参加,自己反而得到这个殊荣,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既然接到命令,再加上黄佳俊也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这些能够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佬们加以影响,所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然后就是埋头几个白昼,弄了一个报告出来。又把自己麾下的军官们叫来布置了一番,让钱三河代理集团军工作,就匆匆的到了昆明。
在昆明也没得闲,虽说没有与云南王见面,倒是与他的代表很是对一些商业或是其他方面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纯属私人”之间交流。
其实,在当时的云南很是平静,随着抗战爆,特别是国府的内迁,云南成为大后方后,引来了一次巨大的展机会。到处是各种开工的工厂。当然这些工厂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再加上黄佳俊与杜老板联手有意识的向东南亚、欧美等国的华侨华人富商出邀请,邀请他们回国开办工厂。而这些工厂很大一部分都落在云南,特别是滇北川南一线。因为这里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拥有展工业的一切资源,所以,这里很是一番喧闹。
其实,在后世诟病最大的就是国府没有展自己的工业体系。在当时,其实展工业是很有优势的,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并且随着大量的大富商,大资本家带着大量的资金也是随同来到大后方,只要在政策上稍稍加以扶持,这些资本就会投入到实体当中,但是在历史上的现实却是这些资本绝大部分都涌向了投机上面,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另外就是在采购方面由于战争的需要,所以国府方面的采购主要就着眼于采购现成的军事物资,而不是采购工厂设备。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虽说还是以采购现成的军事物资为主,但是这些华侨华人富商本来在国外都是拥有很多实体,而为了支援国内抗战,再加上国府在土地上税收上给以优惠吗,他们也就还不迟疑的回来了。
黄佳俊本身再加上杜老板以及江浙财团和美国华商财团,从美国、欧洲收购了大量的工厂,再运回国,这样一来,云南的展可说是变化非凡。
而云南王本身对这种变化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因为他本身在里面就占有极大的份额,还能给云南地方财政带来说不尽的好处。其实这也是黄佳俊的一个花招,只要是与黄佳俊或者是四十八集团军有关的产业,都让云南王插了一脚,这些都是能够带来滚滚红利的好生意。能不好吗?在战争年代只要是与战争有关的产业都是暴利行业。不过,看到这些工厂不但能够提供大量的物资供应,还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难民的生计,这无疑也是一项极有成就感的事情。
黄佳俊把背向座椅上靠了靠,然后就开始闭眼假寐,没想到还真睡了过去,穿出云层,开始在重庆上空盘旋,一个卫士轻轻的叫醒黄佳俊。
飞机缓缓地降落在百市驿机场。
黄佳俊就被早就在机场等候多时的卫兵,护送上了汽车,当然那些自己带来的卫士也就没有这个机会跟随了。沈处长也要赶回去向自己的戴老板汇报工作。
重庆黄山,海拔五百八十米,位于嘉陵江南岸,面积约一平方公里。黄山处于奇峰幽谷之间,遍山松柏簇拥,风景极佳。自国府迁到陪都重庆后,这里就成了国府的政要们防空避署之胜地。
在云岫楼的会客厅里,黄佳俊毕恭毕敬的站在最高当局的面前。
何部长和陈部长都在,何部长的脸色有点不好,那副眼镜后面的眼神透露出一点点的焦虑。
“佳俊,你看看这个。”何部长脸色凝重的递给黄佳俊一大叠中外报纸和几份文件。
“一个中国将军的行动,是否预示着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在梦想着恢复自己在印度支那的荣耀。。。。。。”这是英国报纸的评论。
“。。。。。。飞扬跋扈,一个军人竟然干预国家的外交政策,这让我又看到了北洋时代的军阀。”这是国内一份在知识分子中有很大影响的报纸。
“我担心的是这将开启一个不好的先例,我们正在孤军奋战,正是要展开外交行动以打破孤立状态的时候,却有人执意去得罪欧美国家是否妥当?”这是一个在中国外交有很大言权的大佬写的一封信。
这些东西可说是很有杀伤力,所以连何部长都觉得很是棘手,他可不希望自己的这个侄女婿被这件事情给拿下了。
其实,黄佳俊对自己的这位伯丈人,还是保持着距离,因为他知道最高当局对何部长可不是那么的看起来放心。要是自己跟他走得过近,说不定就会生什么事情。
黄佳俊虽说明知这件事情是在最高当局默许的情况下展开的,否则给自己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做,并不是不敢去做。但是像后面直接把军队给派出境是万万不敢做在明处的。但是,这个就有个说法了,既然是默许,那就没有任何的命令,如果最高当局不认账,自己还真不能拿出来说事。
只有自认倒霉。而这个事情何部长和陈部长也是清楚的,但是他们真的没想到黄佳俊居然真的就那样做了。所以何部长心里觉得有点不靠谱。才会这样的有点着急。
“校长”黄佳俊张张嘴,正准备说话。
最高当局摆手制止他:“这次在越北地区,佳俊虽说有点急躁,但是在事变前有着通盘的考虑,再说了也是为了给国内抗战争取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从实效上来说,更是与国有利。这些军委会是晓得地,我也是晓得滴。”
最高当局的这句话又有一碗定心汤圆,让黄佳俊的心放了下来。
黄佳俊在事前向最高当局上交了一个报告,对越北事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和判断,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虽说事后跟法国维希政府打了几次嘴巴官司,但是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再说了反而利用这次事件跟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拉上了关系,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高当局背着手在房间里踱了几步,才缓缓的开口:“佳俊,你说说,日本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是校长”黄佳俊一个立正,“日本表的声明说:这是为了切断我国获取外援通道的军事行动。从军事这个角度来说,也还说得过。但是我们仔细的揣摩一下,就不难现这完全就是一种狡辩,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试探一下英美的反应。”
“英美的什么反应?”陈部长接口问道。
“校长,我想看看地图。”黄佳俊在得到示意后,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校长,请看。”
黄佳俊把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位置圈了一下:“日本已经与泰国签订了军事合作协议。这已经让英美引起了关注,从这里不但可以直接威胁英国的殖民地缅甸,从这里起飞的飞机已经把整个东南亚纳入了轰炸半径。而日本的外交达成松冈洋右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指明中国、朝鲜、日本、“满洲国”、法属中南半岛、荷属印尼、新几内亚等大洋洲,及澳洲、新西兰、印度及西伯利亚东部等地为大东亚之范围。这就全面的暴露了日本侵略的野心。这是英美最为忌惮的地方。”
最高当局、何部长、陈部长都是听得很仔细。
“佳俊,怎么不说了?继续说下去。”最高当局看黄佳俊停了下来,当下就催促道。
“是,校长。我们也可以看着这是日本战略转向的一个表现。在日本国内一来就存在着北进和南下之争。所以我个人认为,我国的战略也必须相应的作出调整。先是加强对英美特别是美国的外交攻势。另外就是我建议直接与日本宣战,并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黄佳俊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说理由。”最高当局一愣,要知道中日之间早就是生死决斗,但是却一直没有宣战,这也算是一个战争奇迹了。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所有的国人,这次抗战不胜则死,没有任何的退路。更加能够激起广大民众抗战的决心和士气。”黄佳俊既然已经说开了,也就无所顾忌。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你。
再说了,黄佳俊可是知道德意日三国之间不过就是一个形式上的同盟,基本上还是各干各的。
“向日本宣战?这不是就完全堵死了退路吗?让和平解决中日之间的关系成为不可能。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何部长开口说道。
黄佳俊心里苦笑:难怪你会被认为是亲日派,中日之间会有和平吗?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与德国断绝关系?我想是否有必要。毕竟中德之间还是有着深厚的友谊的,再说了德国离我们这么远我们又何必得罪他呢?”陈部长对对日宣战倒是没有说什么,但是与德断交显然也是有不同看法的。
“继续说下去。”最高当局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催促他继续往下说。
“是。校长,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中苏关系。如果日本真的已经战略转向,改北进为南下。那么他就必须的改善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否则他就会在北方承受苏联额强大压力,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再看看苏联,他在欧洲的形势也不是很好,已经与德国挨在了一起,如果不能协调好与日本的关系的话,那么他也将面临着东西夹击之势。跟日本的形势差不多,那么他们之间的要求相近:日本在无法解决苏联的问题,就无法放心南下。而苏联如果不能解决与日关系,也就不能专注于欧洲方向。所以。。。。。。”
“所以你认为日苏之间会寻求谅解,以便双方都能摆脱战略困境?”这次是最高当局提出疑问。
“这不可能吧?要知道他们之间可是生过两次打的战争了。”何部长也是一副怀疑的样子。
“校长,这没有什么不可能。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双方之间有着相同利益渴求的时候,他们就会走到一起,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不担心日苏之间的和解,担心的是他们都会用中国的利益作为双方交换的筹码。而被牺牲的就是我们中国。”黄佳俊加重语气,“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抢先做好布置,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可是就算是日苏之间达成和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