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我建议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抢先做好布置,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可是就算是日苏之间达成和解,对我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啊。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何部长还是觉得有点不好理解,在他看来,日苏之间和解跟中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不。”黄佳俊直接的就否决了何部长的看法,“校长,我刚才说了,要是他们之间和解被牺牲就只能是中国。比如日苏之间有什么可以交换的:蒙古和满洲。”
最高当局的脸色就变了,这倒是可能的,日本承认**立,而苏联承认满洲国。那中国的问题就大了。
“还有就是我担心的是苏联会从中国撤出援助,不但把志愿飞行队撤回去,甚至还会断绝对我国的援助。我的建议就是,我们就认为日苏之间会和解,从这个前提出,看看该怎么把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黄佳俊知道自己的说法已经打动了最高当局,忙趁热打铁就提出了自己建议。
“佳俊说的是。退一万步说,日苏之间并没有和解,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要是他们真的达成和解的话,几十万的关东军就会解放出来,蜂拥南下,那我们的压力就打了。再假设日本也会南下,他们为了获取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那么也一定会加强对我国的进攻。”陈部长一下就想到了这里面的关键之处。
“如果日苏之间真的和解,那么就会取消对我国的援助,那我们将会更加困难。我们该怎么才能把这个损失降到最低呢?”何部长也是在那里苦思。
“佳俊,说说你的看法。”最高当局直接点名。
“我的意见就是利用现在中苏之间的关系还比较融洽的时机,向苏联要求采购更多的设备和物资,并用最快的度运回国内。”黄佳俊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佳俊,如果日苏之间真的和解,那么我国的外交出境将会更为恶劣,为什么还要与德国断交呢?这不是让我们的外交出境更为艰难吗?”陈部长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跟德国断交。
“其实这只是表明一种态度,做给英美看的。以获取他们更多的援助。所以我刚才就说了我们应该加强对英美的外交行动。我们应该派出一个有足够身份地位和影响力的人到美国活动,让美国了解我们中国的现状。其次,对于日军可能的南下,英美已经有了很深的戒心,否则罗斯福总统也不会宣布对交战双方进行废铁,废钢以及石油。”
黄佳俊噼噼啪啪的说了这么多,让最高当局觉得很有收获,虽说有些建议在他看起来是不成熟的,但是这种思路是清晰,提出的建议也是比较中肯的。但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派个人出访美国,这个建议无数是吸引人的。
“那么你认为该派谁到美国去呢?”最高当局问的风清云谈,但是在旁边的何部长冷汗都下来了:在这个时候,黄佳俊居然建议派一个有地位,有声望,有足够影响力的人到美国去。这看起来就像是为最高当局量身定制的。但是这个时候最高当局回去吗?能去吗?这答案是显然的。黄佳俊的这个建议就会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最高当局可是一个外宽内忌的人。
“校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去的,再说了校长作为我国的领袖,要在国内主持抗战大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须臾离开的。再说了,除非罗斯福总统向校长出邀请。”黄佳俊就像是没有看到何部长的眼色,还是在那里自顾自的说。
最后黄佳俊才说出自己的谜底:“我觉得让夫人去美国是最恰当的,我们可以避开美国政府。比如让夫人到美国的母校去进行私人访问,或者直接就以向美国的华侨华人募捐的名义去,这也让美国政府有个台阶下。我们仍然能够达成目的。”
黄佳俊提出的这个方法还别说很新颖,也让刚才的那种紧张消失的无影无踪。
………………………………
第三卷 、出兵域外、468、夫人外交
第三卷、出兵域外、468、夫人外交
在屋里的这几个人都在思考黄佳俊的提议,让夫人到美国去访问,这是一个以前没有人想到的。
最高当局也很感兴趣,本来他是有心到美国去的,但是由于国内形势的危急再加上美国通过另外渠道明确表明:“由于中日之间的战争关系,美国作为一个中立国,是不方便接待的。”最高当局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大国领袖无疑是受到了美国的怠慢,所以也就慢慢的没这个心思了。
对美关系问题特别是国民政府对美国的援助盼望已久,抗战伊始就乞求着他们的支援。尽管美方并没有积极的反应,但国民政府仍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这种急迫的心情。
紧接着今年中国国际环境的恶化,与美外交问题就成为极其紧迫的事情,所以就把宋子文派到美国去进行外交公关。但是宋子文这个国舅爷到美后却与中国驻美大使胡适生了矛盾,这就不利于争取美国。
当然,对于这些黄佳俊可没有打算参与,自己也无法参与进去。但是,对美国的外交黄佳俊却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也就提出了让蒋夫人到美国去进行夫人外交,凭宋家在美国华界的影响以及她凡脱俗的个人魅力,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注意。
“嗯,佳俊,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再说美国会同意吗?”最高当局看起来对这个主意很感兴趣。
“校长,学生是这样想的。美国由于国内孤立主义的蔓延,所以要想让他们直接参战这无疑是不可能的,至少暂时是这样。但是,从德国入侵波兰开始,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总统对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是极为不满的,认为这伤害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为什么呢?因为欧洲是美国最大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地,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德国的侵略也就威胁到美国的生命线。这是美国绝对不能接受的。但由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是十分盛行的,当时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是同情而不介入。罗斯福总统作为美国的政治领袖,他不敢漠视民意所不顾,因为在美国决定总统命运的是选票而不是其他。所以罗斯福也不能一意孤行,但他又不能坐视德国在欧洲的做大,怎么办呢?罗斯福总统说服国会通过了一个法案《中立法修正案》,其实就是偏袒英法。紧接着在就是今年有提出‘军舰换基地’的计划,事实上就是武装英国。最关键的就是上个月(194o年9月26日)罗斯福总统决定对日本进行贸易禁运。这些都一一表明美国的政策正在生变化。”
黄佳俊说的这些在坐的都明白,但是这里面跟中国的关系都不大,特别是这个贸易禁运也同时是针对中国的。
黄佳俊看大家都有点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接着说:“为什么会生这样变化呢?其实我认为这是美国已经对日本抱有戒心了,他们想通过这样方式来警告日本不要南下。但是,我们从越北事件中美国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美国也希望我们中国能够死死地拖住日本,使之无力南下。因为要是我们中国支持不住被日本完全击败,那么会有多少日军部队会被解放出来?一百万、还是两百万?再加上日本强大的海军实力,美国能不能守住他们在太平洋的利益?”
“佳俊说的对。”陈部长对黄佳俊的说法马上表示认同,“委座,只要美国人有这样的忧虑,那么无疑我们就有利用的余地。从美国传回来的消息,说是美国正在讨论一部新的法案。这部法案将会对被侵略国进行援助。”
陈部长在这里说的就是《租借法案》。这个黄佳俊也是知道的,他就是想在这个法案中为中国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我听说这个法案的提出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美国打参众两院以及民众为此爆了激烈的争论。是不是能够得以通过还是个未知数。”何部长对这个也是知道的,所以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佳俊,这些你都是从哪里知道的?”最高当局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问题。
“报告校长,学生在美国有点投资。再加上这些都是在美国报纸上公开登出的。学生恰恰喜欢读美国的报纸,所以也就知道一些。”黄佳俊急忙回答,要知道这个最高当局看起来很好说话,其实是外宽内忌,如果让他对自己产生了什么想法就不大好了,说不定应景就是万劫不复。
“你在美国有投资?你怎么能够在美国去投资呢?既然有钱为什么不在国内投资?”何部长还没有听说黄佳俊居然在美国有投资。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马上脸就黑了。
“敬之,不用生气。佳俊在美国投资我是知道滴。再说了他找的钱可没有用于奢侈享受,还向航空大队和夫人的救助会捐了很大一笔钱的。”最高当局示意何部长不要生气。
何部长听最高当局这样说,脸上的神情稍稍好转:“就算如此,在此国难当头之时,怎么能够把钱投到外国去呢?”
黄佳俊听了不觉好笑:这个时候有无数的权贵再把自己的资产秘密的向海外转移,再说了有几个当官的没有投资啊。不过,这些在这里不能说出来的。其实黄佳俊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筹集了一笔很大的资金在美国投资他们的军工业或是和军工相关的产业,现在已经获得很客观的收入。在做这个时候后来还把戴笠以及杜老板拉了进去,所以这个事情对最高当局完全不是秘密。
“敬之兄,这个你就不清楚了吧,佳俊还拿出一大笔的钱设立了抗战伤残军人联合会,为国分忧。”陈部长看自己的老对手这样做着实在是有点看不过去了,在那里顶了一句。
“算了就不说这些了。我们还是接着继续讨论一下该怎么在美国开展工作吧?”最高当局一看自己的哼哈二将说不定又要呛起来,立马岔开话题。
“校长,我的想法就是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表达夫人将要出访美国的想法,看看他们的反应。要是从官方这个角度还是不方便的话,那么就可以让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去做做夫人在美国就读大学校的意见,就说是夫人有意回母校看看走走。这完全是私人性质的访问。”黄佳俊知道蒋夫人的风度和学识对美国人绝对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
“嗯,如果成行,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个问题由于关系到蒋夫人,所以何部长和陈部长都不好开口,只能是最高当局开口说话。
“夫人去的目的就是争取美国援助,这是第一位的。最好能够争取到美国国会表演讲,多多的与媒体打交道,争取美国人民的同情。美国人是一个英雄主义浓重的国家,他们很看重个人魅力。而我相信夫人的魅力是美国人无法抵挡的。”黄佳俊的这句话让最高当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明这句话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嗯,去叫夫人来一下。”最高当局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叫自己的夫人来商量一下。
“达令,有什么事情?”蒋夫人笑容满面的走了进来,走到自己的丈夫的身边坐下。看到黄佳俊在这里显得非常的高兴:“佳俊,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了怎么也来看看我?”
“师母,学生今天刚刚从昆明过来,还没有来得及去看您呢。正准备等公事忙完就去看您。”黄佳俊对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很深印记的蒋夫人是非常佩服的,再加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