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人们预料中的攻击却没有出现。人人都在怀疑这是怎么了?
原来,刚才那一幕,给鬼子带来了极度强烈的震撼,特别是那些还在哀嚎的伤兵,更是对士气是一个极
击,医护兵们上前开始抢救,只见一地的血腥,死了种幸福也是一种解脱。那些没死的就惨了,有的眼睛被击成窟窿,主要的集中在下半身,缺腿断脚的又不得死,只是在那里翻滚哀嚎。
这也是徐家生要李二芶撤下来的原因,一是怕鬼子的报复;二是让鬼子顺利的救下伤兵,更好的限制鬼子的人手不是。
鸠尾中佐把中小队长召集在一起,给这些人打气:“诸君,这次进攻失利,不是皇军的错,是支那军的狡猾!皇军是不可战胜的!我们一定要给这些支那军一个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教训。等一会,皇军空中武士的到来,我们就可以动进攻了!希望诸君努力!拜托了!”
这些中小队长听说,空军马上就要到来,立即燃起斗志,一个个摩拳擦掌的要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些敢于藐视大日本帝国皇军武威的支那人。
黄佳俊亲自与马丗彪一起带着377团轻装向韩家庄前进。他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对战士们说:“弟兄们,昨天被我们好好的教训了一顿的小鬼子向濮阳方向去了,想于馆余惣这个老鬼子会合。现在已被友军堵在了韩家庄,我们一定要快些前进,如果去晚了,就被友军消灭光了,到时看着别人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了。你们原不愿意啊?”
“不愿意!”战士们大声的回答,一边回答一边脚步有无形中加快了。
377团的战士感到奇怪,一个堂堂的将军为什么不骑马反而要和大家一起跑步前进?也有点认为黄佳俊不过是作秀罢了,等跑一会了,一定会骑马的。
却不知黄佳俊始终带头跑在前面,不曾落下一步。突然前面跑来一个骑士,这是警卫排的战士,派出去侦查敌情的。跑到黄佳俊面前也不敬礼,翻身下马,大声的说:“前面还有20里就到韩家庄了。”
黄佳俊一听马上命令部队原地休息,由于二十九路军向来注意士兵们的长途拉练,所以,掉队的士兵很少。
这个时候,可不是参加战斗的好时机。他命令警卫排的骑兵全部向前警戒,注意观察鬼子的动向。主力部队全部进入树林里休息,以免被鬼子的飞机现。
我们再来看看濮阳城下的馆余惣支队,在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和工兵付出惨重损失后,终于清理出一条安全通道。
馆余惣少将又接到了鸠尾龟雄中佐的电报,终于让少将阁下阴沉了很久的脸上露出笑容。
但是这个好消息没有持续好久,就有接到一个情报:就是新180师不少于两个团的兵力正在向濮阳开来,而周边的华军部队都在大规模的集结,意图不明,另有大约一个旅的部队乘坐火车也于今天的早上到达淇县。
这封电报是土肥原师团长专门给自己的。少将阁下对师团长给的情报是非常重视的,谁叫自己的师团长本身就是搞情报出身。他分析得出的情报绝对是正确的。
馆余惣少将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但是又不知是什么事?即至接到鸠尾龟雄的电报后,才明白过来,黄佳俊的眼光竟是鸠尾大队。
馆余惣少将当即向师团部电要求,空军一定要配合鸠尾中佐尽快击破当面的阻击部队,与支队主力会合。
于是,四架轰炸机就飞临韩家庄的上空,鸠尾大队的日军士兵就如同打了一支强心针一样,又开始集结成进攻队形。
鸠尾龟雄在取得与飞机的联系后,开始指示轰炸目标,就为这次汲取教训,先让飞机对纵深进行轰炸。大队炮兵对阵地前沿进行覆盖轰击。想以这种方式把守军布置的地雷进行清除。
还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管用。教导团的官兵们躲在自己挖的单兵掩体内,看着天上的飞机无可奈何。等飞机从自己头上飞过后,马上又投入战壕的挖掘中,由于前面争取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战壕和掩体都已初具规模。有的战士已经在挖“猫耳洞”了。新180的训练中就有专门的训练。
40分钟过后,天上的飞机终于飞走了。鬼子步兵也如愿以偿的冲上了第一道被守军放弃的阵地。
………………………………
八十二、豫北风云(三十七)
家生接到黄佳俊来的电报,黄佳俊在电报中命令:一定要不惜代价给我顶到天黑!”
徐家生拿着这份电报只觉得沉甸甸的,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知道自己的师长是绝对舍不得把自己的教导团用来打这种阻击战的。教导团可是师长的心头肉,这里的每一个连排长甚至是绝大部分班长和一部分战士他都能叫上名字。一有时间都会到教导团来亲自给大家讲战略战术,与官兵们交心谈话,可说是费尽心力。
徐家生虽说不愿,但是也知军令如山。马上召集各营连长开会,这也是新180的一个黄佳俊着力培养的传统,俗话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每当有什么战斗行动的时候,新180从师部下到班排都要召开“诸葛亮会”。
等营连长们到齐后,徐家生把情况简要的对大家说了一遍,然后看着大家说:“师座的命令就是这样,大家说说吧,看该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吧?”
大家一时都无言,心里都在衡量着这个命令的分量。
徐家生看大家都不说话,站起来,动情地说道:“弟兄们,这次可说是我教导团的一个坎。我们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跟着师长从一场场血战中走过来的。我们回头看看这半年的时光,我有时也觉得恍如隔世。我是保定出身,从军以来打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中国人。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现在想想真是造孽啊,这半年打的都是我们以前不敢想象的苦战血战。好多弟兄就这样走了,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怕没怕?没有!今天,又有那么多朝夕相处的兄弟义不容辞站出来、奋不顾身的扑向鬼子。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们,自己去面对死亡。我们该不该给他们报仇?现在师长为什么要我们拼命的挡住这些小鬼子?就是要灭了他们!给那些已走在我们前面的兄弟报仇!给那些枉死的父老乡亲报仇!”
二营营长xx起来,撕开衣领,扯着嗓门吼道:“有什么好说的,打他个***!不是他死就是我活!有什么好怕的,鬼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又不必老子们多个把!团座,你就下命令吧!老子的二营要是有一个孬种!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当球踢!”
三营长xx一x营长,那按你的意思是我们三营是孬种了!老子们从易县就跟着师座出生入死,哪次熊过?这次我就要和你二营比比看谁杀的鬼子多,守阵地的时间长!”
一营营长吴猛受伤,副营长孔麟云更不乐意了:“怎么?二位大营长,我们吴营长受伤,我们一营受了损失,就不把我们一营放在眼里了吗?老子们一营可还盼着给死了的兄弟报仇呢!”
徐家生心里涌动着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鼻子酸酸的。
“好了!大家就不要争了!这次谁都有份!谁也不会轻松!现在我下达命令!”徐家生严肃的说道,所有的军官都起立立正站好。
“二营长,你营全力固守现有阵地,至少要守一个小时。在阵地前布置电控地雷,守的时候机灵点,以班组为单位。不要扎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营长,你营坚守最后两道阵地,马上开始抢修工事。一定要做到固如金汤,你们是最后的阵地,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回去给战士们讲清楚!”
“一营和团部警卫连作为预备队,炮兵连在把炮弹打光后,也作为预备队的一部分。”
布置完,徐家生大声的对自己的部下说:“诸位,其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我阵亡了就由副团长接替,副团长牺牲,由参谋长接替。你们各营各连也照此办理!”
下面的各位军官听到一贯从容镇定儒雅的团长说出如此决绝的话来,都知道团长已经下定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徐家生的眼光从一个个部下的脸上扫过,像是要把每一个人的相貌深深的刻在心上一样。半响,才挥挥手:“去执行吧!”
每一个军官都走到徐家生面前,庄严的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整个阵地上,马上进入疯狂的构筑工事。每个战士在听了军官的传达后,就知道这次要与鬼子在这里拼个你死我活了。
二营的阵地呈纵深配置,分为三层,越往后兵力越雄厚,反击的力度越强。
鬼子在经过重新编组后,天上的飞机已出现进攻就打响了。
鸠尾中佐由于前两次进攻的失利受到了xxx少将和师团长土肥原中将的严厉斥责,一个加强大队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居然突破不了一个团的阻击。
所以,这次鸠尾中佐改变进攻的方式。在飞机的低空掩护下,炮弹的步步护送下,向守军阵地起了全面进攻。分为左中右三个进攻集群同时向二营阵地突击。
为了解决守军地雷的威胁,鸠尾中佐要求炮兵对阵地前沿进行了地毯式轰击。四架飞机在阵地上盘旋投弹扫射,鬼子的炮兵开始延伸,三个中队的鬼子排着进攻阵型,在各级官佐的带领下向阵地上起了冲击。
二营长,
上抱着一挺机枪死死的盯住鬼子,低声的说:“没有开枪,把鬼子放近了打。”等鬼子进入五十米时,要挺直身子冲锋的时候,才狠狠的扣动扳机。阵地上先是一阵手榴弹,战士们都把手榴弹的弦拉后再在手里停留个三秒,才向鬼子投去,往往在鬼子的头上爆炸。但是鬼子这次像吃错了药一样,根本就不顾伤亡,仍然向阵地上突击。
阵地上开始还击,鬼子跟在后面的掷弹筒和迫击炮重机枪马上开始进行压制。
但是,教导团都是老兵,阵地靠前的机枪和战士对付阵地前的鬼子大队。靠后的枪法好的开始对鬼子的重机枪射手、掷弹筒射手和迫击炮手进行点杀。黄佳俊在新180特别强调狙击手的作用,每个班都有一到两名神射手,教导团里特等射手更是高于其他部队。
鬼子的射手也马上展开对射。不得不承认鬼子的射击技术是非常高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慢慢的鬼子冲上了第一线阵地,顿时鬼子的士气高涨,一声欢呼加大了攻击力度。
xx把机枪一丢,抓起身边的大出去!杀啊!”跳起来向当先的一个鬼子劈去,其他的战士也纷纷跃起,与鬼子拼起了刺刀。阵地上响起了刺刀碰撞的声音、人们的低吼声、刺刀捅入人体的扑哧声、人临死时的惨号声。
针对鬼子刺杀技术过硬的情况,教导团也是下过苦功的。并且黄佳俊专门训练了一种三角阵型,拿大刀的一人在前,两人手持上好刺刀的在后负责保护。鬼子刺来,拿大刀的用刀荡开鬼子的刺刀,后面的一人立即突刺。甚至在班排干部全部配驳壳枪,用于点射。
双方的军人在阵地上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舍生忘死的搏杀。刺刀弯了就用枪托,枪托断了就用石头,没有石头还有拳头牙齿。就是那些伤兵也是纷纷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对手同归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