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是临死前的一击而已,只要挡住他们的冲锋,再把那个加强中队用上来动决定性一击,他相信胜利就是属于自己的无疑。他从来没有这样有把握过。
第一波一百多人的冲锋,就如在大海里面的一阵涌浪,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徐家生带领的第二波趁第一波争取的时间会合了一营和警卫连组成了一个五百多人地大集团。稍稍的整理了一下队形。徐家生大声地说:“弟兄们。鬼子的末日到了,师长亲自带领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只要我们拖住鬼子,师长就可以上来围歼这股鬼子。”
战士们听说师长亲自赶来了,士气大振。徐家生举枪大呼:“弟兄们起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在歌声中,战士们义无反顾的向鬼子冲去。
而黄佳俊带领的377团离这里还有近八里路。黄佳俊看这样无法及时赶到韩家庄,就命令曹一飞带领警卫排和377团里的所有骑兵大约有近200,用最快的速度向前赶,哪怕是让弟兄们知道有援军来援救他们,让鬼子不敢放手进攻也好。
他这时心里有一种杀人的冲动,本来,教导团可以就近得到支援的,谁想就在教导团向前前进的时候,先期来到濮阳附近的吴振声旅
在鸠尾大队动向清丰的进攻时,黄佳俊要求吴振声全力加强濮阳附近的防守,又不放心才命令教导团不进濮阳向清丰前进。不想吴振声却在鸠尾转向向濮阳方向进攻的时候,居然不打一声招呼就擅自命令部队撤退。这样教导团就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与鸠尾大队遭遇。
黄佳俊誓:“老子一定不放过吴振声这个混蛋!”不过,这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堵住鸠尾和救援教导团。
黄佳俊的明码电报一出,顿时,在各方引起了震动。从没有这样在明码电报中把自己的战略意图告诉给世人的,正在新乡城与宋哲元交涉的张参座拿到这封电报时,当时就脸色铁青。老宋也是呆如木鸡。
张参座长叹一声:“明轩兄,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已经无话可说了。我看兄还是命令前线后撤的部队转向吧。否则这封明码电报一出,全国舆论滔滔。。。。
说完,也就转身而出。
武汉,最高当局拿到这封电报,气得连摔了三个玻璃杯:“娘希匹,宋明轩误国!看来我杀的人太少了,一个韩复还不够啊!”
日军方面
封电报,也是不敢相信:“这个黄佳俊有这么大的胃然想吃掉一个支队?”从北平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到石家庄的第二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到安阳的14师团长土肥原贤二都出这样的疑问。
而国内的媒体正在为前线的战事百般猜测居然得知*有可能围歼一个支队,并且这个支队前两天还横冲直撞不可一世,现在居然落到了*的包围之中,这是大好事啊?哪有不赶快加号外的道理?
一时之间,大后方的每个城市的报纸都在大量的加班赶印号外。
豫北前线的各支部队的主官,拿到这封电报的时候,更是反响不一,在汤阴一线的53军的军师长们:“这下好了,我们至少劫,如果打好了,我们的功劳也是大大的。毕竟如果不是我们在这里扛住14师团的主力,哪有那么容易能围住馆伆鈊支队?”
原西北军为主体的77军各部心里却不是那么轻松了。特别是吴振声拿到电报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做得过火了?这不是把我往死里送吗?”不由对黄佳俊恼怒异常,“你说你自己要去送死,何必要苦苦的拉我们与你陪葬。”
黄佳俊这时已管不了这些,他出这封明码电报的目的就是要迫使第一集团军各部拿出力量来。与鬼子真刀真枪地拼一场。说实话他对29路军在抗战前期的做法实在不敢芶同。可以说与1933长城抗战时,判如两样。“七七”事变开始后,一路溃退到冀南豫北,现在又在豫北一枪不放就要放弃黄河防线的屏障。可以说后来的“花园口”决堤与第一集团军的这次溃败也有一定的关系。
黄佳俊也不想一支英名赫赫的抗战雄狮成了一支逃跑大军。也不知这封电报能不能触动这些人的灵魂?
这时,在韩家庄阵地地教导团与鸠尾大队也到了最后关头。
鸠尾大队依靠人数上的优势稳住了阵脚。天也要黑了,特别是听到返航的飞行员报告,说在后面已经现大规模的队伍正在向韩家庄前进,速度很快。
鸠尾中佐一得知这个消息。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大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如果在援军到来之前不能击垮前面地阻击。那么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下场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鸠尾中佐打定主意准备用尽全力抢在后面的中*队靠近的时,击破当面之敌,在利用自己机动性好的优势,远遁而去。
徐家生看着自己一个近两千人的团现在只剩下不足八百了。也就是说,已经完全打残。阵地也只剩下四个小山头,还卡在公路上。
他慢慢的在阵地上走着,突然,参谋长拿着一封电报飞快的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叫:“师长来了!弟兄们,师长亲自来救我们了!鬼子完了!”
阵地上一片欢腾,人人都非常激动,每个战士的眼里都焕出惊喜的眼神。甚至有地战士安奈不住心里的激动。在阵地上,跳了起来。
徐家生拿过电报。大声地念道:“教导团全体官兵你们已经尽了全力。我代表全师官兵和我本人对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地任务已完成,现在我命令你们可以自己选择是继续坚守阵地还是撤退。没人会责怪你们!黄佳俊!”
战士们对这个电报感到奇怪,纷纷看着徐家生。徐家生说道:“大家都听到师长的命令了!现在就交给大家选择:是与鬼子决一死战还是撤退。好了,大家选吧!”
先是一阵沉默,接着“决一死战!决一死战!”的吼声响遍整个阵地。
这吼声是宣言,宣扬着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吼声是檄文,张扬着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决心!
这吼声里充满热血,充分说明我华夏为什么能屹立世界五千年历史的原因!
正在准备进攻的日军听着这吼声,齐齐向这里望着。心里沉甸甸的为自己地未来第一次感到迷茫!
鸠尾中佐知道再等下去,士气为更加低落。马上挥军进攻。只有用杀戮和鲜血来激起士兵们的战斗*。
战斗重新打响,一方抱着决死之心要挡住;一方抱着要冲出一条生路地决心。
黄佳俊听着前面越来越激烈的炮声,知道教导团官兵放弃了最后的生路。377的战士们也知道前面自己的战友正在用最后的生路来为自己换取胜利作为代价,纷纷加快了脚步。
曹一飞带领的骑兵队最先赶到战场后方,敌人的炮兵阵地后面。看见鬼子的炮兵正在拼命的射炮弹,战士们一声怒吼,纷纷策马向鬼子的炮兵掩杀过去。
指挥炮兵的是一个少佐,先感觉到了不对劲。抬头向后看去,张开嘴巴出一声恐惧的大叫:“敌袭!敌人的骑兵!”
可是,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反应了。骑兵散开以迅猛的气势高举着雪亮的马刀向毫无准备的鬼子炮兵杀去,就如虎入羊群。
本来有一个中队的步兵保护炮兵,由于前面的兵力紧张,鸠尾中佐全部调到前面去参加进攻,所以炮兵在骑兵面前,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完全是被屠杀的对象。鸠尾马上就得知中*队的骑兵出现,因为刚刚还在,猛烈射的大炮都停了下来。知道自己的机会正在慢慢的失去,他马上命令两个小队的兵力乘上汽车向炮兵阵地进攻,负责击垮骑兵。
随着鬼子大炮的停止,教导团的战士们知道援军已经出现了。顿时,士气更是高涨,在仅剩的两门山炮掩护下居然打出了一个反击的小*。
终于在最后的关头稳住了阵脚,不过也只剩下了不足三百人了。不过,鬼子也改变了冲锋的方式,把汽车动起,开始从公路上硬冲。
没有大炮的炮兵也纷纷抓起牺牲战友的武器冲上了阵地,每个人都知道现在是最后的关头了。
………………………………
八十四、豫北风云(三十九)
韩家庄阻击战,以中*队大获全胜结束。日军的一个加强大队一千五百余人只有两百多人在鸠尾龟雄中佐的带领下乘坐汽车逃了出去,一千两百多人被歼灭;大量武器弹药被缴获,特别是105米重炮,增强了新180的攻坚能力,由于鸠尾大队携带了大量的炮弹,现在也大部被缴获,所以暂时还无需担忧炮弹;还有就是留下了近八十余辆汽车,这加强了新180的机动能力。
但是新180教导团也近乎全军覆灭,等377团赶到的时候,只剩下一百多战士在最后一个山头上坚持。
黄佳俊登上这个山头,看着这一切,心里在滴血。一个被自己作为军官培养基地的教导团因为这样就没有了。他在寻找着熟悉的身影,幸存下来的战士们看着黄佳俊,眼里含着热泪,默默的让开一条路,黄佳俊看到徐家生团长静静的躺在那里,满身浴血,脸上一片安详。黄佳俊疾走两步跪在徐家生面前,抱着他失声痛哭:“家声啊!我来迟了!来迟了啊!”
黄佳俊轻轻的擦着徐家生脸上的血污,是那么的轻,仿佛怕惊醒了他一样。然后脱下自己的大衣给他穿上,军帽给他戴上。黄佳俊一边做着这些眼里不时的出现着与徐家生交往的场面,他的音容笑貌就宛如在眼前。
377团地全体官兵从马世彪以下赶到战场。看着战场上各式各样的场景。心里非常震撼: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啊!泥土被炮弹全部翻了一遍,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黄佳俊抱着徐家生慢慢的从山头上走下来,教导团幸存的战士们相互搀扶着跟在后面。正在打扫战场的377团的战士们默默地让开一条大路,向这些英雄们敬礼。
虽说教导团牺牲巨大,但是付出也是值得的。彻底的堵住了鬼子南支队,使他们无法获得补给,现在的补给只能靠鬼子飞机的空投了。
韩家庄战役的胜利随着黄佳俊地报捷电报,马上传遍全国。在全国各地引起巨大的反响。这是南京沦陷后,中*队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更何况接下来打得好的话,还很有希望围歼馆玙心支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胜利?就在13日当夜,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纷纷举行火炬游行。
国民政府军委会军政部、政治部立即决定要大肆的宣传这次胜利,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军委会明令布此次参战官兵全部官升一级,徐家声上校追晋少将,教导团按甲种团编制扩编。连续几天这股热潮都没有消退。这为新180后来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这暂且不说。
不等打扫完战场,黄佳俊就命令新180全部加上364放弃既有阵地,马上向濮阳全力开拔。并把自己的作战意图向战区和第一集团军做了详细地汇报,要求汲县、东明等地的军队做好全力出击地准备。
不说战区的反应,我们就来看看新乡地第一集团军的举措。
宋哲元在张参座离开后,马上召集秦德纯、张凌云等第一集团军的核心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后面将要来到的各方面的责难,和在以后的战事中第一集团军该如何展开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