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当归跪在地上,“陛下恕罪,此人臣之前没有给陛下说明,是臣之失。”

    “楚灵然此人,根据之前廷尉吴大人他们的调查,被查出来,乃是跟刘渊逆党有关。他受到刘渊案的牵连,现在还在廷尉之中。”

    赵亥点点头,“原来这样啊,那也怪不得你了。”

    赵亥继续往下翻着手中的名册。

    此时坐在最前面,最靠近赵亥位置的曹景春,已经坐不住了。

    他心急万分,内心火烧火燎,忽然从座位走出,站到一旁,对赵亥恭敬的跪下。

    赵亥诧异的看向曹景春,“曹景春,你这是在做什么?朕不是说过,你们已经不用行礼?”

    曹景春说道:“陛下,还请陛下恕罪,非是臣迂腐奉承。草民是为楚灵然说上几句话。”

    “根据草民之前对楚灵然此人的了解,他定然跟反贼逆反陛下,没有丝毫关系。楚灵然为人正义,忠诚于陛下,并且不贪恋权财,一心只想做学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跟刘渊此人为伍?”

    “草民愿意以身家性命担保,楚灵然绝对没有参与到反叛陛下的行动中来,还请陛下能够多对他调查一番再下结论。”

    赵亥诧异万分的看着他,“曹景春,朕没有想到你的胆子竟然这么大。”

    “现在朝堂上下的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听见跟刘渊相关的事情,都跟躲瘟疫一般,躲的老远,生怕沾上自己。”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连锁反应

    

“你倒好,上赶着往上凑是不是?”赵亥脸色惊讶。

    “你该知道,刘渊这一次犯下的事情有多大吧?朕也不怕告诉你,就在你们坐的这承明殿门口,刘渊叫嚣着要砍死朕身边的亲卫,让朕把龙椅让出来给他做。”

    “你此时为一个尚未洗清嫌疑的朋友,而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对朕说如此话,难不成你就不怕死吗?“

    在场的读书人面色都是一变,如果暴君真是传言之中的暴君,那他们下场可就不好过了。

    曹景春面无惧色,抬起头来,跟赵亥对视,“陛下,臣相信他一定是清白的。所以臣不怕。”

    “你为何不怕?”

    “因为草民读过他的书,跟他笔谈过。草民能从他的诗文作文之中,看到他内心的理想和坚守,看到他的性格和素养。”

    “有些地方,他做的比臣还要好,让草民感到羞愧和钦佩。”

    “因此,草民相信他。”

    “而且,草民不止相信他,也相信陛下,不会滥杀无辜。”

    赵亥笑了笑,“你怎么知道,朕不会杀你?万一朕说要杀你,岂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陛下不会。”

    “草民此前,早已从陛下的诗文当中,领略过陛下的豪情万丈,领略过陛下的挥斥方遒,领略过陛下的宅心仁厚。”

    “朕相信,陛下绝不会对草民还有无辜之人,痛下杀手。”

    赵亥笑了,伸出食指,指向曹景春摇晃着说道:“你啊,你啊,当真是太聪明,连朕也佩服你这一张巧嘴了。”

    赵亥对一旁的李当归使个眼色,“去,把韩鹰给朕叫过来,朕有事要问他。”

    “诺。”李当归匆匆去了。

    赵亥跟面前的诸多学子,开了开玩笑,还现场让其中几个人,作诗了几首,自己亲自来点评。

    没过多久,韩鹰便来到承明殿之中。

    “陛下,有何事要吩咐老臣?”韩鹰低头到赵亥的侧面说道。

    赵亥问:“韩鹰,之前朕的贤才册子上,可是被吴楚雄扣了人了。”

    韩鹰诧异的看向赵亥,抱拳说道:“陛下,不知道扣留的是哪一位?”

    赵亥指指桌子上的名册,“自己看吧。”

    韩鹰拿起来,看过一遍之后,当即知道这人叫作楚灵然,他刚好还知道一点这个人的事情。

    韩鹰抱拳说道:“陛下,此人老臣知晓,老臣没有记错的话,他现在应该是在廷尉的审讯室之内,接受盘问。”

    赵亥手写一道圣旨,“你带过去,告诉吴楚雄,这个人朕要带走,你让他先不要审了。”

    “诺。”韩鹰接过圣旨,匆匆离开。

    此时曹景春看着赵亥,脸上感动万分,对赵亥跪地一拜,“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亥笑着摆摆手,“曹景春,免礼。今天朕准你不用再跪了。”

    “谢陛下。”曹景春脸上微笑,心中无限激动。他没有想到,如今的大秦主君,竟然是如此一位开明的皇帝。

    赵亥笑着对众多的书生说道:“那天夜里,渭河诗会之上,你们都在现场么?”

    众人齐声说道:“回陛下,我等都在。”

    赵亥说道:“那天夜里,你们是不是大部分人,都在岸边行礼,口称谢过朕的教诲?”

    曹景春不好意思的笑笑,“当时没有认出来陛下,不然两岸应该都会跪下给陛下行礼,而不只是鞠躬了。”

    赵亥抬手一挥,“那样,朕倒不确定你们是不是真心实意了。”

    “曹景春,那天夜里的诗斗,你可还是输给了朕。你莫忘记,你还要答应朕一个要求。”

    曹景春立即说道:“陛下,此时草民绝不敢忘记。”

    “陛下有任何吩咐,草民一定为陛下办到。”

    赵亥笑笑说道:“朕有个主意,你们现在,有没有兴趣,继续听听朕的教诲?”

    赵亥话音落下,在场的几十个读书年轻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赵亥为何这样说。

    如果真能够成为赵亥的弟子,哪怕是记名弟子,未来的前途,也不可限量,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好事。

    赵亥居然真的愿意收他们为学生!还亲口招揽!

    此时李当归已经派人将一碗又一碗的酸梅汤还有冰粉,都端进了承明殿之中。

    李当归见众多读书人脸上震惊万分,却迟迟都没有人回答赵亥的问题。

    李当归当即干咳一声,“陛下在问你们话,为何不回答?”

    众人醒悟过来,这才感觉到冒犯。

    有年轻人站起来,对赵亥恭敬的抱拳说道:“陛下,草民一介白身,拜陛下为师,恐怕折辱了陛下啊。”

    赵亥苦笑一声,“你们以为,朕难道不知道你们内心当中都在想什么?”

    “朕知道,你们是在想,传言之中,朕滥杀无辜,霸占大臣妻子,胡作非为,专宠后宫,不理朝政,动辄杀人。”

    “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你们怕跟着朕没几天就被朕一怒之下处死是不是?”

    “别说你们了,就是朕听到朕自己的这些传言都怕。朕不怪你们。”

    “最终决定权在你们的手上。朕只不过是想问问你们,是否愿意做朕的学生,仅此而已。你们不要多想,也不要害怕。”

    众多年轻的读书人,脸上都露出茫然的神色。说实话,他们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仿佛有一道命运的岔路口在他们面前降下来,一旦走错,就是错过一生。

    曹景春在这一刻,看了看赵亥的脸,想到赵亥之前所作的诗文,想到赵亥之前所下达的斩杀全国贪官污吏,救济难民,节衣缩食,停止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的命令。

    想到赵亥参加诗会之时,那惊人的绝世才华和宏大的气魄。

    他不再相信那些传言,那些空穴来风的事情,而是选择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所看到的。

    曹景春义无反顾的跪在地上,对赵亥说道:“陛下,草民愿意拜陛下为师,终生跟随陛下学习。”

    即使是在做学问上,曹景春对赵亥也是彻头彻尾的敬服,没有半点不满。因此曹景春第一个拜赵亥为师。

    曹景春的下拜,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

    一时之间,三十多个年轻人,俱都跪在地上,对赵亥连声说道:“学生,愿意拜陛下为师。”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交代你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在整个承明殿之中。

    最终,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拜赵亥为师,诚心诚意,无怨无悔。

    赵亥也被感动,站起身来,“平身!平身!你们都起来。”

    赵亥看着这些前途无限的年轻人,大为感慨。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人才。

    没有人才,再强大的帝国,也终于会在一片昏庸之辈的手中灭亡,比如之前的自己,比如后来的秦桧等等。

    而得到一批具有贤能的人,则是无尽的财富。他们能够带来的价值,远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大得多。

    而古代最坚固的两种身份,君臣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他也都跟这些年轻人建立。

    这种关系的前提下,他们以后就将成为支持赵亥的最坚实的后盾。

    他们对自己,要远远比刘渊这种只为家族而考虑的人,忠心的多得多。

    赵亥当即站起身来,笑着说道:“好!”

    “既然你们都愿意喊朕一声老师,老师我自然也不能薄待你们。”

    “接下来,朕就会委任你们,去各处官场上学习,作为天子门生,跟着那些优秀的官员们,历练实践。”

    “优秀者,朕可以直接把你提到空缺的岗位上来,担任大秦之官,百姓之长!”

    “到时候,你们就有机会,将你们胸中的抱负,胸中的宏图伟略,一一施展开来!朕,期待你们大展拳脚的那一天!”

    赵亥大声笑着,声音铿锵有力,很快就将这些读书人心中的情绪调动起来,一时之间,承明殿里涌动着热血和青春以及梦想的血液。

    “老师!我等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奋力学习,无分昼夜,努力攀爬!争取早日为老师分忧,为大秦百姓造福!”

    “我等定当,为大秦百姓,为万世太平,发光发热,用尽每一份力量!”

    他们的眼神之中闪烁着光芒,闪烁着理想与报复,让赵亥看到了一个年轻回来了的大秦。

    赵亥也笑道:“有你们帮着朕,朕也相信,很快,大秦就可以重新再回到当年的强盛,到时候,我们漂洋过海,征服更多的土地,为我华夏子民,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来人,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组建议事内阁。”

    “封曹景春等十人在内,为内阁实习生,暂且跟随魏谦,处理国家大事。”

    “封顾雨声等人,为各郡守辅佐军师,即日起下放各郡,跟随学习!待遇与八品官同!”

    赵亥组建议事内阁,将一大批学室之中的年轻人,提拔上去直接任用为内阁实习生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整座朝堂上下震动。

    皇帝组建内阁,意味着要把以前放出去的右宰相的权力,全部抓回到自己的手里。

    以后恐怕国家决什么事情,都必须通过内阁投票来解决。即使是右丞相,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其实原本秦朝中央的权力就非常大,天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只不过自从始皇帝驾崩,自己这前身登基之后,荒废朝政,将所有的决定权,全都交给刘渊还有赵高。

    这样的时间差不多持续了十年,就导致宦官干政加上刘渊一家独大,所有朝堂大小的事情,大家都会来请宰相做决断。很多小事,甚至到了后来都不写奏疏给赵亥了,直接问刘渊怎么办。

    因为给了赵亥,赵亥也不会理,只知道整日饮酒作乐,找些溜鸡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