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乐愣住了,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错,这些反对意见也值得重视。如果被他国知道帝国国库空虚,别的不说,单是鲜卑国恐怕也会有所行动。一旦再次引发新的战争,帝国的处境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可如何是好?同乐刚刚好转的心情,又一次蒙上愁云。

    太尉见同乐许久没有表态,抬起头来观察同乐的表情。同乐愁眉紧缩,陷入了深思。看来皇帝又开始忧心忡忡了,于是劝解道:“陛下,目前我们的大敌是突忽叛匪,外敌窥视只是猜测。叛匪一旦被剿灭,那些窥视我们的外敌,慑于汉军的威力也不敢轻举妄动。而且,就算朝廷不宣扬此事,外国也大致知道汉帝国国库空虚之事。汉帝国国库空虚也非一朝一夕了,外国探子早该探听到了,想要趁虚而入的敌人迟早会来。倘若现在有外敌入侵,难道朝廷就有能力出钱调兵抵抗吗?现状既已如此,微臣以为,只要有利于国,可以暂时放下面子广为宣传,以求百姓捐资。”太尉躬身肃立,面目上流露出自信的表情,侃侃而谈。

    “言之有理!”太尉的一番话说到了同乐的心坎里,不由连声称赞。

    “此事还需要多长时日才能定下来?”

    “臣正在尽力劝说内阁大臣们,这两日就会有结果。”

    “好吧,众卿都捐款,朕也不能落后。这样办,朕从内库中拨出十万金币充当军费,一表朕全力支持内阁的提议。众卿商议后的提案,朕也会立即批复。”

    “陛下圣明,臣等竭尽所能办好此事。”三公连忙跪拜谢恩,同乐挥手让他们起身。

    高颖和独孤信起身后,太尉还没有起身,说:“臣还有话,需奏明陛下。”

    “何事?”

    “臣以为,这次的捐款也不应设立最低限额,国民捐多捐少全凭自己决定,同时要设定最高限额,不能让国民觉得朝廷是在大肆敛财。至于募捐的期限,臣认为,应当适当延长,不应集中在数月间。朝廷可以规定,在数年内,大家都可以去捐款,今年有的人可能手头不宽裕,那么可以明年甚至后年再捐。如此一来,这次号召的捐款就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那么也需要选派一位官员具体负责。”

    同乐点头同意说:“杨卿,请起来说话。卿的提议甚合朕意,只是今年的西部战区的换防急需用钱,如果捐款收不上来,部队就不能开拔,这如何是好?”

    太尉道:“臣已经想过这个问题。现在帝国有世袭和非世袭家族数百个,只要陛下下旨,请求他们先借一些款给朝廷,然后再让他们捐献一些,如此一来,所收款项也就足够部队的调防开支。至于借款,朝廷可以从以后的赋税中逐年偿还他们,也可以在以后的捐款中拨出一部分归还他们。这样,既解决了燃眉之急,又不至于增加朝廷以后各年的负担。”

    同乐这时感觉太尉心思缜密,办法老到,不愧是朝廷中的顶梁柱。自己虽失去了宇文护,但能得到这样一个真心为自己排忧解难的忠贞之臣,实属幸运。前些时候因意见不合对他产生的怨恨,早就抛得无影无踪。

    “好!杨卿主意甚好。就照杨卿的意思办,内阁尽快统一意见,将议案递上来,朕等着。”

    “是!臣等会尽快处理此事。”三公躬身接旨,可是却迟迟不肯告退。

    同乐见状,也暗自笑了。知道他们都在等候自己批复前线的奖惩议案,于是高声向外叫道:“来人,将几份前日报上的议案取来。”

    “是!”门外的杜衡应声回答。不多时,将几份奏折双手递于同乐。同乐也不再刁难,立刻拿起朱笔在上面批了一个“可”字,又从杜衡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盖上大印。杜衡将这几份当面批准的奏折交给太尉。同乐调侃着说:“众卿,这下满意了吧?”

    三公又连忙谢恩,同乐又道:“刚才杨卿所言,需要专门设立一个官员来负责募捐之事。朕突然想到一人,可担此重任。”

    太尉问道:“不知陛下提议哪位大臣?”

    “督察处参议虞世基,平日颇留心经世之学,处理政务也算老到,更难得的是他严以律己,忠心为国。朕认为他可以不负所托,完成募捐事宜。众卿以为如何?”

    半天没有吱声的高颖这时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虞世基也是有罪之人。陛下不追究其责,也是陛下宽厚,怎能再派他去……”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同乐的脸就沉了下来。太尉见状,立刻打断高颖的话,说道:“陛下的提议甚好,臣也觉得虞世基办事干练,可当此重任。前些时日的失误,也属无心之过,与韩擒所犯过错是相若。陛下用人能不失偏颇,实属英明之举。臣在内阁商议此事时,也提名虞世基。”

    同乐闻言微笑着说道:“杨卿大公无私,为朝廷推荐人才,有古大臣之风,实堪嘉慰。朕也知道虞世基犯有过错,不过人无完人嘛。只要他的用心是好的,只要他一心是为国家社稷着想,朕就会用他。诸卿也是经过多年的历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所以朕也不会因为虞世基犯有一两次错误,就否定他的功绩。”

    “陛下圣明!”太尉、丞相首先躬身回应。独孤信轻推高颖一下,高颖也随后附和。同乐见他们都已答应,心情大为爽快。三公看起来不像是一味的专权,可能也是出于慎重考虑,才不同意更换主帅,这次应该自己让步。也许前些时候在处理韩擒的问题上,自己的确毛躁了些。看来以后还是需要多听听内阁的意见,将事情考虑得更全面些才行。

    内阁都是贤明之人,只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们就会积极支持。刚才不就是如此吗?在用不用虞世基的问题上,自己言之有理,他们即刻就同意了。

    尤其是太尉,一心为国,没有半点私念。前些时日自己看授奖名单的时候,就知道太尉的次子在这次战役中立了大功,彪骑军为其申请子爵爵位。而在内阁谈论时,太尉坚决反对这项提议,谦称其子不过是擒一贼而已,授予如此高的爵位实难服众,当下将授予爵位降到男爵,最后确定为怀令县男。对于这样一位公私分明的人,同乐觉得应该重用,也该重奖,现在太尉只是二等侯爵,是不是应该提升他的爵位呢?同乐在三公推出书房后,开始考虑起来。

    三公出了皇宫,高颖忍不住太尉问:“虞世基此人善于专营,疏于政务,太尉为何还要附和皇帝的提议?”

    太尉叹息道:“昭玄啊!你为人刚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你也知道,陛下前些时候对内阁的意见颇大,甚至已经在开始怀疑内阁是否在专权。我们应见机行事,适当妥协,不应事事反对陛下的提议。如果我们一直和陛下对立,既打击了陛下的中兴之志,又解决不了问题。今日陛下的提议虽然不妥,但只要我们再派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去协助虞世基,理应将募捐的事情办好。”

    独孤信也语重心长地说道:“此言有理。昭玄,皇帝年纪还轻,考虑事务还不够全面,这也是正常的,我们只要把持好大的方向不出错也就行了,没有必要老是坚持己见,与陛下意见相左。只有事关重大的,才必须坚持正确的意见;而不是生死攸关的事务,即使皇上的提议不是上策,同意他的意见也无碍大局。重大事项,远的不说,近的便是更换主帅韩擒之事。此事我们不能不坚持。主帅更换是大事,现在朝廷武将中除了杨素和史万岁以外,没有谁有能力替换韩擒。而杨素最近又得了急症,在家中修养,不可能前往西部战区。而史万岁做事更加毛躁,甚至不计后果,用之太过冒险。一旦轻易换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等不就成了千古罪人?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们不可不坚持。”

    高颖闻言默默不语,心里思考着他们所说的话。太尉又道:“今日陛下既然已经问了募捐之事,我看这事就不能再拖下去,等会儿回去,我们就召集内阁成员前来商议此事,尽早将议案呈递陛下。还有这次战役时前方的将士伤亡惨重,我们要尽快向各家族借款,争取早日将换防的部队开拔出动。”独孤信与高颖点头同意,三人立即返回文渊阁,召集内阁大臣前来商议此事。

    这时,远在乌孙的张锐正陷入了去留的抉择的苦恼之中。
………………………………

第五十二章 去留

    第五十二章去留

    张锐的部队回到乌孙已经一个多月,部队一直出于修整当中。(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朝廷的嘉奖还没有到,不过战区和军团的嘉奖已经下达。

    张锐三营中的连长有两位将要离开。其中一位是三连连长高朔,飞骑军军团晋升高朔为少校,并调任飞骑军游骑团五营担任营长职务。

    高朔的运气颇佳。飞骑军游骑团的五营在三营之后到达乌孙,随后他们被调往大宛州接替此处的彪骑军游骑,并担任了大宛州的侦查任务。而被接替的彪骑军游骑则星夜赶往葱岭地区,去与彪骑军大部汇合。不久突忽人展开西海州战役,大宛州内只剩下五营是骑兵,只能由他们进入西海州去侦查突忽人的进攻以及接应西海州的防守部队退回大宛州。

    五营自营长到骑士几乎都是初次参加实战,毫无作战经验。加之都没有进行过杀人训练,对战场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在与突忽骑兵相遇之时,遭受了极大的伤亡。

    营长以及两名连长战死,还有两名连长重伤,剩余的两三百人在最后一名连长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才摆脱了突忽人的追击,仓皇退回大宛州。五营的这次战败,不仅导致侦查任务的失败,也没有完成接应西海州防守部队撤退的任务。

    战区在得知这个结果时,立即命令五营退回风铃城重新整编。再派遣彪骑军一部去接应西海州的守军,但为时已晚,数千大汉守军早已被突忽人合围,生死不明。

    战役结束后,五营中的职务需要有人接替。这时飞骑军的中军部在张锐的作战报告中,发现了高朔的战绩突出。又考察了高朔平日的表现,觉得高朔有勇有谋,不论是训练部队还是实战经验都可以胜任营长的职务。于是抽调高朔去五营担任营长职位。

    第二位调走的连长是杜晗。杜晗也被授予少校军衔,只是他的运气比高朔差一点点,他被调往二营去接任一连连长的职务。二营在这次战役中,没有受到大的伤亡,不过二营的营长在一次侦查任务中意外坠马身亡。二营的一连长接任营长一职,空下了一连长职位。在中军部考察下级军官的功绩时,最终确定由杜晗接任二营一连连长职位。

    少校职务担任连长,也仅限于各营的一连,因为一连长算是副营长。杜晗虽然对职位不是很满意,不过能晋升一级军衔,也感到很高兴。

    这样一来,张锐营有三个连长的职位空缺出来了。尽管罗济一直在代替五连连长职务,但毕竟不是军团正式授予的。张锐见到军团的职务任命书时感到十分欣慰,三个空缺的连长职务,都由三营内部人员接替,这是三营的荣耀,也足以看出军团对三营的作战能力,尤其是连长的带兵能力评价颇高。

    罗济在此次敌后转战中多次立功,而且在代理连长职务时表现突出,被军团晋升上尉军衔,接任三营二连连长职务。程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