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铭球说完,见屋内之人都皱起了眉头,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自己的话,又接着补充道:“帝国明令要严惩叛匪。如果我们不遵照执行,内阁会不会对我们产生不满?陛下会不会下旨斥责?还有,达须和利西族是不是真心投靠我们,现在还不能过早下定论。如果我们授予了达须职位,他又反叛我们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许铭球侃侃而谈,谈得头头是道。见众人都是还是不语,心里也得意起来,看来他们都没有考虑到这一层,自己了了数言,就无话可讲。

    这时,中军官尚显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掷地有声地表态道:“许将军之言,下官不能赞同。先说达须与利西族是不是真心投靠我们的问题。达须四个哥哥都被突忽人杀害,达须将突忽人恨之入骨,怎能再归附突忽?而利西族人里有上千人被杀,这时可能残留在突忽人手上的利西人也丧命了。这数千人的仇恨,利西族人怎能忘记?所以达须和利西族归附我们之心,是不应当怀疑的。”

    “其次,许将军说我们临时委任达须一个职位,陛下和内阁是不会不同意的。不知许将军是否知晓刘武周将军列举的实例。刘武周将军在平息辽东四郡的叛乱时,就已经用过此计。战后,朝廷也没有对刘武周将军的做法提出过质疑。况且,我们委任的是临时职务,至于内阁以后是升任达须正式职务,还是解除达须的临时职务,与我们都没有关系。不过下官认为,只要达须立了大功,朝廷会授予他正式职务的。”

    “最后,许将军的意思是担心失去威慑力之后,叛匪会更猖獗,担心他们一旦认定我们会不计前嫌接纳叛匪,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反叛,只是在面临失败时才投降。其实,下官认为这样做是好事,因为我们不是主动去招降叛匪,叛匪投降我们之时,没有条件可讲。我们可以赏赐他,也可以追究他的罪行。如果投降的叛匪能对剿灭叛匪起到贡献,下官认为就应该奖赏,反之,也可杀之。如此一来,想投降我们的必定会想尽办法,去打击伪突忽汗国,来争取我们的优待。长此以往,消灭突忽叛匪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尚显的话,让许铭球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他又想起一事,回道:“尚将军的话不错,可我还是有一点疑虑。刘武周将军的建议里,曾提到允许达须编制一支临时性的军队,我觉得不妥。编制军队内阁才有权决定,我们岂可为之?这事非同小可,一旦被定为私编军队的罪名,可是谋反大罪。”

    尚显这时才知道许铭球根本没有认真看过刘武周的报告,心里暗暗纳闷,许铭球今日为何一直心不在焉?难道他有什么心事吗?没有细读刘武周的报告也就算了,还提出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不是自我暴露出刚才没有仔细研究报告内容吗?

    尚显只得奈着性子为许铭球解释:“许将军,刘武周将军的报告中,曾经提到过他在辽东平叛时使用的一个方法。当时他在敌后组织当地忠于帝国的民众,让他们组成村卫队、镇卫队。这些临时编制的卫队既可以协助军队剿匪,也可以担任地方守卫任务。护卫队成员的手中都沾有叛匪的血,他们只能死心塌地的为帝国效力。这些临时卫队为剿灭当地的叛匪立下了很大的功勋。”

    “刘武周还专门提到,战后朝廷并未解散这些临时卫队,而是将他们编入当地的预备役中,并且后来还给护卫队中的头目加封了正式的官职。由此可以证明,皇帝陛下和内阁都是同意刘武周将军当时在敌后的对敌策略,既然皇帝陛下和内阁以前都同意这样的做法,为何这次我们不能如法炮制呢?如果是出于谨慎考虑,我们也可以暂时不定番号,待征求内阁批示后再做具体安排。”

    听了尚显的这番话,许铭球不再出声,埋下头拿起刘武周的报告再次研读了起来。众人又陷入沉默之中。

    韩擒这时走回自己的座位,询问众人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众人皆道无异议。

    于是韩擒下令:“刘武周的计划可以实施。命令飞骑军的三个游骑营协助利西部落行动,具体方案由刘武周负责指挥。”

    “关于委任达须临时职位之事,我的意见是暂时委任达须为乌孙州阿南郡郡守一职,允许他编制一支五千至一万人的族人护卫队。护卫队不隶属战区,属于阿南郡临时预备役编制。护卫队所需的军需物资,由利西族自行解决,战区不与补给。在缴获敌资方面,除牲畜外其余的物品允许利西族保留其中一半,另一半则上交战区。各位意下如何?”

    战区副统帅柳炯道:“殿下考虑得很周到,如此一来,利西族只能靠自己去抢劫才能养活他们的护卫队。我们只出了一个空头职务,就能换取数千兵力,去打击突忽人是再合算不过的事。属下赞同。”

    战区后勤官方戊道:“殿下,属下认为利西族缴获而来的牲畜,我们也应该分得一部分。战区的粮草本不充足,再加之前些时候用了一些换取我方被俘人员,所以今年收获之前,战区的粮草也很紧张。如能收回一些牛羊来,也可缓解供给压力。”

    韩擒略微考虑了片刻点头同意,对方戊道:“让利西族缴纳三成的牲畜。你看可够?”

    方戊笑道:“可。如此一来,我们的将士也可以改善改善生活了。”

    韩擒道:“至于利西族编制护卫队,以及授予达须临时官职一事,我会向陛下和内阁上表。各位还有无其他建议?”

    韩擒环顾众人,见大家都无可言,便宣布散会。尚显一出韩擒的房间,立刻去起草命令,随后名传令兵将命令送达刘武周处。

    刘武周接到命令后大喜,自己昨日才将报告递交上去,今日战区统帅部就同意执行。看来“自己”的计划很得统帅部的赏识,而且统帅部还专门指定自己为计划实施的指挥官,也证明统帅部或者说韩擒对自己的充分信任。

    能得韩擒赏识,能得韩擒信任,刘武周感到自己还有机会向上走。他对未来,对计划都满怀信心。
………………………………

第六十六章 和鄯

    第六十六章和鄯

    碧溪县,具有县城的规模,却只是个大镇。(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碧溪县城因城边有一条成为碧溪的河水而得名,附近土地肥沃,人口也较多,军粮供给,不虞匮乏,加之紧连着西部草原,所以一直以来是汉军重要的防守据点。

    从风铃城南行到碧溪,有三天的路程。其间有一条数百年前修建的驿道,这条驿道不及驰道宽大,但路面也是小石子嵌入土中,路面也算平坦坚实。这些小石子,都是劳工们用槌子一锤一锤地敲打进去,可见为修建这条道路耗费了多少劳力以及时间。

    汉元790年6月30日的下午时分,张锐与和鄯正在走在这条大路上返回碧溪县城。张锐是去刘武周处汇报利西族近段时间的安置情况,而和鄯则是奉达须之命,去风铃城为族人购买盐茶等日用品。

    和鄯在遇到张锐之前,郁郁不得志,一向是沉默寡言,只管埋头做事,从不肯多说一句话。达须也是看在他是家族后裔的份上,才将家族内部的琐事交与他处理,职务是家族“从事”。

    和鄯自接手利西家族的从事之职后,将达须家中的钱粮管理、放牧以及分配、安置等行政事务,都计划得细致周到,安排得井然有序。接着和鄯又清理了前任从事遗留下来的旧账,追回了很多拖欠家族已久的老账,使达须手上能动用的钱粮和牲畜,比迪西在的时候翻了数倍。

    但他从来都不喜邀功,默默无闻,所做的工作不显山、不露水,都被达须忽视了。在达须的眼里,和鄯将这些事情做好是理所当然的,做不好就是失职。达须还老是看不起和鄯,认为他过于文弱。直到后来的整族迁移和来到乌孙后的安置事务,和鄯都管理、安排得井井有条,面面俱到,达须这才感觉到和鄯工作的重要性。

    这些事在达须眼中琐屑繁杂,最不耐烦去管去做,想起来就头疼。可在和鄯的手中却处理得得心应手,达须的意思不用多解释,他就能心领神会,结果都令达须感到满意。

    利西族到达乌孙后的某一天,一个性格凶悍、脾气暴躁的族人,因为不愿听从和鄯命令,被和鄯命人关了起来。这人在族内素以勇猛著称,前次与部落交战时,也奋勇杀敌,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连达须也非常尊重他。他哪能看得起和鄯?

    于是这个族人被关押起来后,仍然吵闹不休,口里不停地咒骂和鄯。(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看守队长和那名族人是好友,劝了他很久,也无法安抚住他,只好报告达须。

    达须这时已经听进张锐的评价,也认定和鄯是个人才,决心尊重他,好好对待他,所以也不能撤消和鄯下达的关押命令。达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插手管这件事。他也想看看和鄯是怎样处理这事的。如果和鄯真像张锐说的是个人才的话,那么既然能做,自然也能收尾。

    三天以后,达须叫人来问这事。听说那名脾气暴躁的族人,在牢营里变得老实了,安安静静的不再叫骂。达须大惑不解,他知道那名族人是出了名的暴戾之人,不会才三天功夫就改变得如此彻底。

    达须当即去请教和鄯,和鄯只微笑着轻描淡写地说:“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只是命负责给他做饭之人逐次减少他每日食物中的盐分而已。”

    达须恍然大悟。盐是人的身体必须需要的。盐分减少,一个人的活力便会大为减退。和鄯就是先用这个办法将暴躁的族人安静下来,然后再命那个看押他的好友队长去安抚他、说服他。

    通过心平气和的劝说,那名族人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和鄯既然是利西家族的从事,又在负责整个迁移队的事务,自己就应该听从和鄯的指令。违背了和鄯的命令,也就是违背了达须命令。于是他也不再叫骂,不再发泄,老老实实地在牢里反省。

    和鄯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达须不由得对和鄯另眼相看。达须也终于认识到和鄯是个人才,对和鄯尊敬的态度也更加发自肺腑。从这以后,利西族的所有内务达须一并交与和鄯处理,并向全族人宣布说:“和鄯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违抗。”

    当战区通过刘武周的计划后,达须又在和鄯的帮助下,编组了族内的护卫队,制定了训练计划,还调集了护卫队人员所需物资。诸如此类看似繁杂的事务,在和鄯的手中都变得条理清晰,也处理得游刃有余,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

    这些事情,张锐或是亲眼目睹,或是听达须讲述,知道得一清二楚。张锐也非常羡慕达须有这样的一位好帮手,张锐对和鄯两个最深的印象就是:一,无论什么时候张锐见到和鄯,都能看见他在努力工作。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和鄯都能耐心处理,没有发过脾气,没有见到过他烦躁不安。

    和鄯一双沉稳、机敏、清澈的眼神里,一直流露出智慧的光芒。张锐曾好奇地问过和鄯,为何当初不去考帝大,如果和鄯学习政务,现在应该是一名帝国的官员了。以和鄯的能力,以后定大有前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