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鄯是今年年初时去的季原,在那里基本上呆了一年。其间勘查牧场、购买种畜、购买奴隶、雇请牧民、划分放牧区域等等筹备工作都做完,又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家中催着他回来,他还想留到明年,看到牲畜的生养结果后再回来。
和鄯说季原是一块非常肥沃的草原,不亚于利西族耷侗城附近的牧场。如果按照之前的估计,三年以后牲畜数量定会翻上好几倍。现在乌兰的嫁妆过来后,明年就会见到万元以上的收益。
张锐又惊又喜,喜的是没有想到季原的牧草资源竟会如此丰富,朝廷也算是照顾了我一回。惊的是,哪能一下赚到如此多的金币?毕竟牲畜的生长需要时日。
和鄯道:“现在物价一直在涨,这次我去收购种畜的时候,多用了三成的预算。按照现在的行情,明年的牲畜价格至少还会上涨三成。”
“为何牲畜价格会涨得如此快?难道这几年草原收成不好?”张锐疑惑地问道。
“不光是牲畜的价格在涨,其他的物价也在涨。”
董小意说道:“牲畜是在涨价,但其他商品在吉州、玄州、滨海州的价格没有多大波动。”因平济庄院的产品基本是在这三州内销售,董小意对这三州的物价还是很了解的,所以才会奇怪和鄯会说物价上涨的事情。
和鄯道:“我在购买奴隶的时候专门去了一趟并州的太原城,那里的物价已经高出吉州许多了。据说幽州和翼州物价也高,现在已经有一些商人开始在从北面三州,运物资去南方获利。我估计这种情况长不了,贩运的物资多了,自然北边的三州物价也会涨的。”
“是因为募捐才涨价的?”张锐反应得很快,立即将物价上涨联系到捐款的事情上来。
和鄯神情凝重地说道:“有一定的关系。朝廷的募集金日渐增加,去年在北方数州大肆购买军粮,然后全部运送往西部战区。据说,一次就运去了一百万石粮食。今年豫州黄河堤坝又决了一次口,虽然人员死亡不多,但是豫州和青州一部颗粒无收,全靠朝廷从南方调集粮草救济。而雍州、夏州、凉州等地今年又赶上大旱,几乎也是毫无收成,所以物价在发疯似的上涨。我建议家中现在多买些粮食存上,说不定开了年,咱们吉州的粮价也会飞涨的。”
“你是说我们囤积粮食,待物价上涨时在抛售?”张锐吃惊地问道。
和鄯点头说道:“是,回来的路上我已经打听过了,今年属国新韩和百济大熟,价格非常便宜。我们何不派人去收购一些以防万一,如果吉州物价不涨,我们还可以将粮食贩运到豫州等地去卖。依我推测,凉州、雍州、豫州等地两年之内粮食的价格会高于帝国的其他地区。”
张锐闻之动心,这可是赚钱的好机会。虽然有发国难财嫌疑,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可以说是在帮助朝廷救灾,平抑地区物价上涨。于公于己都有利。
可是现在家中已在卖房度日,哪里有多余的钱去收购粮食?要是等明年二月王敬宝的钱到时再去收粮,就很可能错过了这次机会。这可怎么办好?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钱庄
第一百七十四章钱庄
要囤积粮食赚钱,数量少了不行。张锐粗略估算了一番,至少要凑够十万石才能有足够的利润,要不还不如做其他的买卖赚钱。要购买十万石粮食,所需的钱也必定不会少。
张锐问和鄯道:“现在各地粮价如何?”
和鄯既然起了要做粮食买卖的想法,早就对各地的粮价做过一番调查。听张锐问,便仔细地汇报:“吉州、滨海州的米价每斤6个铜板,北州和玄州每斤7铜板,平州、并州、辽州、幽州、翼州等地每斤1个铜币左右,而夏州、雍州已涨到每斤4个铜币,豫州、青州、凉州更是达到每斤5个铜币,这还是有价无市,如果不是官府强行不许再涨价,兴许每斤能卖到1个银币。此外,麦的价格也大致相同。”
从和鄯的话语中,张锐又一次感到他的严谨细致,很有经济头脑。他基本上将北方的地区的粮价都了解到了,家中有如此的得力的管家,张锐十分欣慰。又问道:“那么,新韩和百济的价格呢?”
“每斤4个铜板。”
张锐的脑袋里盘算开了,一石是二十七斤,也就是说从新韩和百济收一石米只用1个银币零八个铜板,而贩运到吉州就可以卖到1银币6个铜币又2个铜板。
除去路上的运费和税钱,一趟下来可以赚3个铜币左右。十石可以赚3个银币,百石赚3枚金币,十万石赚3000千金币。还要承担粮价下跌,途中损耗、受潮霉变、虫蚀等风险,所以也不是稳赚不赔。
这一石粮食如果运到辽州等地,除去运费能赚到5个左右的铜币,十万石可以赚5000金币,要冒同样的风险。倘若运到夏州等地,正常情况下可以赚到近一倍的利润,即使遭遇不可预测的其他风险也不会赔本。再如果到豫州、青州等地,获取高额利润的保障程度更高,至少有一倍以上的利润空间。
要做十万石的粮食生意,至少需要上万金币的本金。现家中的捐款都要靠卖房凑钱,哪里还有多余的款项?
要做只能借钱。一是找父亲借,估计借一万金币不成问题。二是去大商号借钱,但赚到手的利润起码要用三分之一支付利息。唉!要是自己有钱庄就好了。
钱庄?!张锐脑子里突然灵感闪现。他奶奶地,我怎么以前没有想过要去做钱庄生意呢?现今汉帝国已经有钱庄的雏形,只是还不够专业,并非专做存取款业务,因为代理现金存取业务的都是信誉良好、历史悠久的商号。
这些商号接受存取现金业务的收费很昂贵。当年他读帝大的时候,每年初父亲把他全年所需的用度存进大商号,存入一百四十枚金币,到他手上扣除手续费后仅有一百二十枚。其中的二十枚金币都成了管理费,被商号赚去了。
商号在个人存款中捞到的好处还不止这些,老板利用个人存取款的时间差,把暂时闲置的钱用作自己生意的周转金。张锐以前还没认真分析过,此时才彻底反应过来,忍不住在心里破口大骂,这些商号也太心狠手辣,奶奶地,感情好处全让他们得去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张锐转念又想到董小意每月给自己汇款的情况。董小意每月初在吉州寄存五百金币进一家商号,张锐也是在月初派人去乌孙州的风铃城分号取。此时那家商号就要动用自己在风铃城分号的钱,支付给张锐。
因为两地路途遥远,通信不发达,交通困难,很可能董小意那头还没存入钱,张锐这头就可以写条子支钱。这样做商号是有风险的,但他怎么敢垫款呢?说白了就是看中了张家的信誉,知道董小意不会赖账。在办理这项业务之初,董小意和商号就签定了协议。所以商号的分店,凭张锐的领款条子,就能在董小意这头结算垫支款和手续费。
当然,在商言商,商号不会白白帮助张家转款。董小意在每月会存上五百五十枚金币,张锐却只能支取五百枚。有五十枚金币都是这笔业务的手续费,这可是收了十分之一款项的数额。商号老板轻轻松松大赚特赚,怎能不愿意?
父亲和董小意都明知商家会赚取了十分之一的手续费,为什么还心甘情愿让商家赚呢?
原因很简单,当年自己年龄小没有金钱的概念,父亲担心自己大手大脚乱花钱,不放心将全年的钱一次交给自己。恐怕自己用钱无度,一年的钱半年就花光。
而如果董小意派专人送钱,一是路上不安全,二是派的人多了来回的路费都不止五十枚金币,三是一次两次派专人送钱还行,月月都派人送也不现实,所以任凭手续费再贵,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号搜刮钱财。
以前没有细想过这些事情,现在张锐反应过来后,心里极端不爽。心里盘算,与其受人剥削,不如剥削别人。我也可以成立一家专业钱庄,专门挣这种钱,也可以广开财路。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张锐兴奋起来,暗自得意自己有经济头脑。把握先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他人都还没有做的时候,最容易入手,最容易赚钱。如今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钱庄,要是自己率先推出这项革命性的行业,在专业性上就可以比业余兼办的商号有更大的优势。
有了初步的设想之后,他又开始思忖办钱庄的具体细节。心想,如果自己做专业钱庄,首先要降低收费标准,最起码要低于那些兼理此业务的商号,争取将大部分有存取现金业务需求的人拉过来。
对于存款额度较大,并且存款时间较长的客户,还要有优惠政策。比如可以对存款在一年以上的客户免收管理费,存款在两年以上的客户,还可以适度支付一些利息。钱庄可以制定出类似定期存款的业务,存款时间越长,客户就越可以得到越高的利率。
还可以开展存款取息的业务。让一些有钱人,将一大笔钱存为十年以上的定期存款,然后钱庄每个月固定时日支付客户利息,而这个客户可以依靠利息生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这项业务,张锐是从小说《基督山伯爵》中得到的灵感。那时欧洲不少大家族,就是将自己的大笔资金存入某个金融机构,然后每个月领利息生活。当然这项业务针对的客户资源有限,但毕竟也是一种业务手段。
钱庄的定期存款多了,就可以把这些钱交给家族中的其他商号,去做诸如倒卖粮食的生意。钱越多可经营的项目也就越多,就像滚雪球似的越到后来越大。这可是用圈来的钱,做自己生意。是在借鸡下蛋,是解决现金不足的最佳途经。
以后等钱庄生意做大后,还可以把当铺的生意也抢过来。钱庄可以增加贷款业务,用闲散的资金去放贷,坐等收钱岂不更好?不过开展这项业务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谨慎。对申请贷款的人一定要提出有抵押物,最好是地契,其次是房产,最后才是有价的财宝。
对客户抵押财产估价时,一定要心狠手辣,最多只能贷出财物价值半数的现金,但收取利率的时候可以比当铺低,这样既可以降低资金的风险,也可以把当铺的生意抢过来。
张锐又想,自己办理商号有那些优势?优势一,自己名声大,信誉不错,又是皇帝恩宠的红人。现在帝国内谁还不知道有我疯虎这号人?我可以派人到处帖小广告,反正现在又没有在专项治理乱帖小广告的行为。再有我还可以印刷传单,派人到商业集散地去四处散发,争取让所有商人都知道我开办的钱庄。
广告词可以这样写:您想您的财产得到绝对安全吗?请选择某某钱庄,由疯虎亲自为您看护钱财!您想您的金币生出更多的金币吗?请选择某某钱庄,由帝国第七位女状元亲自为您理财。凭借着自己帝国第一猛士和董小意帝国第一才女的名号,动心的人恐怕不再少数。
优势二,我出生好,本人也是上等贵族,人缘也不错。厚着脸皮我写信给帝国内各大大家族的家主,让他们将家中的一些余款存到我钱庄上来。一封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