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马人准备与苏丹人和谈吗?”张锐问道。
张成呵呵笑了两声,说道:“和谈?和谈就是认输。罗马人一向高傲惯了,这次不仅步军失败,连远征舰队也全军覆灭。遭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他们怎会善罢甘休?老夫听说罗马元老院正在商议,准备再派遣二十个军团去埃及行省,同时再派遣一个舰队去非洲东海岸。看来这次罗马人不灭亡苏丹国是誓不罢休。正因为战事还将持续,我们生意才被迫停了下来。”
“罗马人舰队也败了?”张锐惊异地问道。在他看来,罗马人的舰队比步军厉害,而苏丹才拥有舰队多少年?苏丹舰队也没有参加过多少海战,所以在双方都缺乏经验的基础上,罗马人舰队的优势应该更明显一些,也更有把握在海上战胜苏丹人,但万万没有想到罗马人的舰队也败了。心想,罗马帝国该不会真的如穆莱。哈桑所说,已经变成了一支纸老虎吧?。
张成随后又介绍罗马与苏丹的海战。原来,去年罗马在派遣步军去埃及的同时,也派遣了一支由八十艘战舰和三十艘补给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前往非洲东海岸,准备与苏丹人争斗红海水域。结果这支舰队一路上多灾多难,先是在非洲西海岸遭受了一次飓风的袭击,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舰船。
而后在非洲南部又迷失了一次航线,被困在海上三十九天,如果不是其间下过几场雨,很可能这支舰队早就全军覆灭。后来罗马人的舰队终于回到正确的航线上,在得到马里国的同意后,在马里国的一处海港里修整了两个多月。
等舰队最后抵达红海附近时,整个舰队只剩下三十七艘战舰和二十一艘补给舰。这时,苏丹军队刚刚全歼罗马步军,罗马舰队司令没有得到战报,信心勃勃地想与苏丹舰队展开决战。
七月十六日,也就是突忽人无奈地从白堡城下撤军的那天。罗马舰队和苏丹舰队在红海曼德海峡外两百里处,展开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海战。
经过三天三夜的作战,罗马舰队全军覆灭,但他们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海战中他们共击沉了苏丹国战舰六十三艘,重伤二十八艘,也将苏丹舰队彻底打残。这时只需再有十艘罗马战舰参战,苏丹国的舰队必定不会剩下一艘船。
正是因为交战双方海战的开始,王敬宝也不敢再冒险走红海海域。于是派人去给莫耳商号的卡夫卡老板送信,暂停了双方的交易,连最后一次货款都没有收取。
闲下来之后,王敬宝算了一番去年与今年的收益。五趟香料交易就获取利润七百五十万,其中最后一次货款未收,到手现金为六百万金币。每次王敬宝的船队从罗马返回时,会在当地收购酒类、服装、鞋帽、装饰、刀具等商品贩卖到福州,五次下来又赚了一百三十万。总收入八百八十万,其中实际到手款项七百三十万。
去年和今年的支出,收购香料用去五十万;在东岛群岛各地修建城镇、村庄用去一百二十万;支付受聘的船员、武士、教师等人工钱一百一十万;购买新船和对已有舰船的维修、保养等费用八十二万;缴税一百六十五万;各种杂费二十万,总支出五百四十七万。
总收入扣除总支出,去年到今年中旬,安济富”商号共获纯利三百三十三万金币,到手现金一百八十三万。利润算出之后,王敬宝让张成带回五十万金币,自己留下一百余万金币做周转。
王敬宝担心罗马与苏丹国的交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于是开始琢磨别的生意。王敬宝对张成说,他准备在年底时去非洲南部的马里等国家一次,摸清那些地方缺少什么商品,回来组织货源去贩卖。他不想傻等着罗马与苏丹停战后,再恢复贸易。
张成的一番话,差点让董小意、乌兰、和鄯晕过去。他们正在为五千金币的捐款买房子时,正在为想贩运粮食而缺少一万金币发愁时,正在为想办钱庄苦于没有资金时,王敬宝那边却是百万百万的进出账,一年的销售额就接近千万。都在想,有这样的赚钱生意,哪还需要去做别的生意。
张锐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说道:“生意不管大小都要去做,谁会嫌钱少呢?何况家族不能只靠着一、两样生意维持,你们也都看见了,罗马与苏丹开战王兄的生意便停下来。如果战争要持续两三年呢?那我们岂不是要等上数年?所以多方经营,才是最稳妥的方式,即使有一部分生意因各种不可预见的原因暂停或亏损,家族也能从其他经营项目中得到收益。”
“夫君说得有理,妾受教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同时实施开办钱庄和贩运粮食的生意。”董小意首先同意了张锐的观点。
“主公,请将去新韩、百济买粮的任务交给属下。属下明日就上路,事不宜迟。”和鄯请缨去办理买粮是任务。
张锐摇摇头说道:“开办钱庄的事情才是大事,至于买粮随便派一个管事的去就行,这样的小事他们应该可以升任。我准备将开办钱庄的筹备任务交给你,你看如何?”
和鄯开始以为开办钱庄的事情,张锐会交给董小意亲自去办理,所以才想着去买粮,没有想到张锐却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自己办理,可见他非常信任自己。和鄯受宠若惊地说道:“属下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绝不辜负主公的信任。”
张锐笑道:“你办事,我放心。这件事情也不急,等过了年再说。你也好好想一想,开办钱庄还有哪些具体困难,我们再一起商讨解决。小意,这事你也多费费心思。”
董小意道:“妾刚才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恐怕不好解决。”
“哦?是何问题?”
“妾刚才想,帝国从来没有出现过钱庄,官府会不会同意我们开设钱庄,而且即使同意开设,应该用什么税率去缴税?这些都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还需要想想办法才行。”
董小意提出的问题,将张锐难住了。是啊,官府是否同意开办钱庄还是未知数,同意之后如何缴税也是个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一笔业务
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笔业务
“主公,这个问题,属下认为应该先从胡公殿下那里入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正当张锐没有主意的时候,和鄯建议道。
张锐、董小意闻言深思,张成不解地问道:“和先生,此话怎讲?”
和鄯道:“现在家族缴纳的税收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向朝廷缴税,如我们平济、季原两座庄院的收入,半数要缴纳给朝廷,而家中成立的五家商号,因出售封地内出产的物品,所以也要缴纳半数的税金。”
乌兰奇怪地问道:“原来帝国内地的税也这么重啊,比草原上的税还要重。人们怎么负担得起?”
和鄯知道她不知帝国的税政,便解释道:“帝国规定,获终身爵位并赏赐有封地者,封地内出产物品的收入的半数要上缴朝廷。而其他帝国直辖地区的居民,则按照帝国老州的轻额税率缴税。”
“那贵族岂不是很吃亏,这样的贵族谁还愿意当呢?”乌兰还是满脸疑惑,不解地问道。
“呵呵……二夫人,你想想,帝国将一片土地册封给主公,这片土地上一切物品的买卖权、使用权都由主公决定,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居民的税收也由主公收取。如果国家不向主公收取税赋,岂不是太吃亏了?不用交税的只有世袭家族领地,倘若今后主公进了凌烟阁,就不用再缴税。”和鄯耐心地解释道。
乌兰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封地上居民的税收全都要交给我们家?但是以前我怎么没有听说家中收过这笔钱呢?”
董小意回答道:“是因为当初我免去了家族封地内百姓的税钱。”
“这又是为何呢?如果我们收了这笔钱,家中的状况不是更好些吗?”乌兰十分惊奇。
“乌兰,我同意小意的做法,向家族领地的居民征税的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张锐出言打断了乌兰的话。当初张锐刚刚接受封地的时候,董小意就向他提议暂时不征收制辖下老百姓的税赋,张锐深知夫人的用心,不假思索地应允了。
张锐这样做并不是行善,主要原因在于该封地位于人烟稀少的玄州,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上,也没有多少村庄。加上那里不出产粮食,当地居民都是依靠打猎为生,或是采集贩卖山中特产为生,家境都不好,即使向他们收税,也收不了两个钱,微薄的税赋收入根本养活不了家中众多的人口。
既然征收税赋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干脆免去制辖下老百姓的税赋,让他们产生感恩戴德的心,岂不更实用?后来董小意在平济庄院附近办农场,前来应聘雇工的人争先恐后。他们都认为张府待人宽厚,心甘情愿为张府效力。如此便省下了从外地聘请劳力或购买奴隶的费用。倘若制辖下老百姓不愿为张府效力,恐怕收来的税赋,还不够支付从外地聘请劳力的费用。
为了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家族在季原的封地也没有收税。那里放牧的百姓同样也很少,家族初来乍到,及时抓住本地人的心才是上策,也只有在他们的支持下,才能让家族尽快站稳脚跟。后来的形势,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和鄯在季原聘请了一部分当地的牧民来为家族放养牲畜。当地的牧民踊跃报名,并都说愿意免费为张家放牧。
因为牧民们认为,主家既然不收自己的税,在放养自己的牲畜时,顺带也愿意免费帮主家放牧。后来还是和鄯坚持不同意免费放牧,双方才达成协议,每年支付每户一个金币的象征性工钱,来雇佣这些牧民。说起来,家族是吃了小亏占了大便宜。
乌兰不懂这些道理,觉得免收税款简直不可思议。免税的深层次原因不便向她挑明,张锐出言制止她继续追问下去。心想,以后找个时间,私下再对乌兰说明。
乌兰见张锐已经发话,也不敢再问。和鄯也悄悄地松了口气,免税的目的大家心领神会就行了,不可能当众讲出来。
和鄯赶紧接着往下说:“因为安江庄院在胡公家族的辖制下,安江庄院内一些家庭开设商铺,要向胡公殿下缴税。本来这部份钱,应该先交到家中,然后由我们统一上缴。但我们觉得麻烦,反正我们家又没在这些税钱里吃一部分,由我们收只会增加我们的劳累,所以由那些商铺自己向安江城内的税官缴税。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说到这里,和鄯对张锐说道:“主公,如果我们要在安江城内开设钱庄,就必须先经过胡公殿下的同意,税率也由胡公殿下来制定。我们只要说服胡公殿下同意我们开办钱庄,那么以后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例,向帝国管辖的州府提出申请。只要有先例,他们应该不会阻拦。而且税率也只会比照着胡公殿下制定的税率来收,不会再重新制定一个新的税额。”
张锐大喜,和鄯不愧是有智谋的人,一个棘手的问题经他之手就这么迎刃而解了。董小意和张成也频频点头,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所有的麻烦事,首先在张锐父亲这里都得到解决,以后的遇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张锐站起身来,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