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族扩充快,花钱也如流水一般。王敬宝带回来的五十万金币不到两个月,就用得干干净净,固定存款也用去大半。有时张锐自己也感到害怕,这样的圈钱行为,就是前世非法集资的翻版。如果生意都不顺利,再或者都破产了,自己的声誉,甚至地位都完蛋了,整个家族都要受连累。

    但是怕也没有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张锐也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不过即使出现上面所说的局面,也要至少十年时间才会败露,这么长的时间,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四月底,和鄯惊讶地发现,各处钱庄每日存取金币的数额都在上万枚。证明许多商人已经接受了张家的钱庄。每月底结帐之后,各处钱庄收取的转款手续费就有上万金币。张锐终于松了一口气,就是用转款赚来的钱,也能支付固定存款的利息。

    张锐对钱庄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四家钱庄就有这么高的收益,如果在北方数州都开设了钱庄,那每月能挣多少啊?只可惜,家中暂时还没有这么多可以独掌一方的人才,不然钱庄里剩余的钱,还能再开十余处分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锐又与夫人、和鄯一起商议对策。张锐提出在今年六月时,家中直接派人去西京招聘刚刚毕业的学子。张锐对董、和两人说,西京是帝国商业类大学最集中的地方,去那里容易招到有才之人。再则,刚刚毕业的学子,既单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又强,钱庄的事务很快就能上手。加之他们大多没有创业的本钱,只要给他们较高的工钱,肯定能吸引一大批人来。还有,这些人来家中时间长了,受的恩惠多了,即使以后有人选择离开家族,但至少大半人员能培养成忠心耿耿的家族成员。

    董小意与和鄯都同意张锐的意见。不过董小意他提出,既然要招聘,不如多招聘一些,再成立几个组,让他们去开设新的商号,为家族都增加一些财源。张锐也点头同意。

    正在张锐全身心的投入家中的建设时,一封信把他惊醒。这时,他才想起来自己还是现役将军,前方自己的部下还在浴血奋战。无奈只得把家中的事务,都交还给董小意打理,准备收拾行装返回前线。

    而这时,远在新罗州柳定郡的阿巴贡正在送走自己的家人。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力回天

    第一百七十八章无力回天

    汉元793年5月1日,新罗州柳定郡柳城外的一处僻静的庄院内,阿巴贡正在书房内苦苦思索,他内心充满矛盾。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比当初父亲逼他造反时,还要不安。

    从去年初乌河城堡战役的失败到七月白堡战役的失败,突忽汗国在一年内连续两次大型战役的失败,损失元帅一人,大将一人,上将一人,其余以上将军以上军官五十余人,二十余万精锐部队一朝覆灭,丢失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两处。这让本已露出败相的突忽汗国雪上加霜,形势越来越严峻。

    如果仅仅遭受这两次重大挫败,还不足以使突忽面临崩溃,是汉军的压迫式进攻和驱赶平民南下的行动,彻底让突忽汗国失去了转机。

    汉军南下的行动虽然缓慢,却一直持续不断。今年三到五月之间,汉军利用耕种的时节,发动了春季攻势。在占领了度信州的普尔郡、木尔郡和新罗州的踉息郡后才停下脚步,开始驱赶这三个郡的平民南下。汉军这样的做法,如同用软刀子杀人,明知败局已定却迟迟不让人咽气。

    在突忽控制的南方,云集了上百万北方逃难迁移过来的人。阿巴贡等人也想不出办法安置他们,绝大多数人都露居荒野,于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瘟疫。去年年底到今年开春,死于瘟疫的百姓达五十余万人。几乎是尸横遍野、骨骸如山。

    比起死去的人,活着的人更加痛苦。粮食短缺是突忽最致命的问题,也许突忽人不怕与汉军拼命,但扛不住饥饿。去年南方各郡收获的粮食,基本上被救济难民消耗殆尽,一度连前方军队的供给都出现短缺。

    汗王阿巴亥无奈之下,只得号召全国百姓节衣缩食,献出自家的存粮供应部队。说是号召,实际上是动手抢。突忽民众不得不负担沉重的苛捐杂税,仅存的口粮都被部队搜刮一空,生活苦不堪言。如果不是考虑到汉军正在步步逼近应该一致对外,恐怕早就竖起了反旗。

    突忽汗国物价飞涨,经济已经崩溃,自己发行的货币无人收取。汉帝国的钱币,虽然还能流通,但是面对一斤粮食一个金币的价格,又有几人能买得起?绝大多数人现在都是以物易物,只有这样的交易,才能放心。不然收到的钱币,只怕还没有揣热乎,就变得一文不值。

    阿巴贡是突忽的丞相,面对如此的局面也无回天之力。每日回家之后,独自关在书房落泪。他已经明白,突忽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或许今年之内,成立十余年的突忽汗国就不会再存在。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阿巴贡终于不能无动于衷、坐以待毙。他也开始为家人想退路,为自己今后谋出路。看看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两个国家可以接纳逃亡的突忽官员。一个是鲜卑国,一个苏丹国,他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先把自己的家人送过去。

    在阿巴贡看来,本来苏丹国最为理想,这个新兴的强国是由君主穆莱。哈桑一手创立的。四十年前,苏丹还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夹在庭巴克和马里两个大国之间,时常被这两个国家当成双方解决矛盾的角斗场。

    苏丹老国王去世后,年仅十五岁的穆莱。哈桑继位。他刚刚成为苏丹王的时候,谁也看不起这个毛头小子。而穆莱。哈桑也成天不问国事,与一帮上帝教徒混在一起虔心修教。代理国事的舅舅见之放心,从此不再提防他。

    整整十年时间,穆莱。哈桑只自己做主娶了马里国的公主,其余一切事务都由舅舅处理,他没有插过半句嘴。那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根本没有听说过穆莱。哈桑的名字,都以为其舅才是苏丹国的国王。

    十年后的一天,穆莱。哈桑突然宣召其舅入宫商议事务。其舅非常放心地去了,因为他知道护卫王宫部队的头领,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是绝对不会背叛他的。

    结果刚刚到王宫,穆莱。哈桑就命令自己的侍卫要将其舅拿下。其舅发现上当,一边往宫外跑,一边呼喊着自己亲信的名字。他的亲信倒是带着手下赶来救援,可是由亲信带来的士卒却大部分突然倒戈相向,将穆莱。哈桑的舅舅与其党羽一起剁成肉酱。(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而后穆莱。哈桑向全国发出通告,说其舅谋反,并下令在全国内逮捕其舅的同党。不到一个月时间,其舅十余年培养出的党羽皆被诛灭,全部换成穆莱。哈桑的亲信之人。

    原来穆莱。哈桑打着修教的幌子,借着发展上帝教扩展自己的党羽。整整十年时间,随着上帝教不断发展壮大,他的党羽也遍布全国各地。因上帝教宣扬博爱、平等,所以很容易被普通民众所认可,穆莱。哈桑的支持者也是这些人。他们虽然地位不高,胜在人数众多,就在军队中也有大半将士信了教。

    穆莱。哈桑的舅舅太小看民众的力量,虽然高级军官和地方官员都支持他,但只要穆莱。哈桑控制了上帝教,全国的绝大多数人都站到了穆莱。哈桑的一边,其舅焉能不败?

    穆莱。哈桑虽然亲政,但他非常了解教会的力量。如果有人再利用上帝教发动一次政变,兴许他的命运与其舅是一个下场。穆莱。哈桑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国内大肆宣扬,他是耶稣的弟弟,上帝的儿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与教会的主教达成协议,把上帝教立为苏丹国的国教,全国民众必须信教。主教本无大志,当初帮助穆莱。哈桑也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让苏丹人都信教,现在梦想实现他也就别无所图。

    于是主教再次帮助穆莱。哈桑,对教徒们传播穆莱。哈桑是上帝的儿子,甚至还亲自导演了几场上帝显身的戏,当众赐封穆莱。哈桑“天父之子”的称号。在这样的宣传下,数年之后穆莱。哈桑在苏丹人的心目中,就如同是神一般的人物。

    穆莱。哈桑自幼怀有雄心,坐稳王位只是他的第一步,他的梦想是成为整个非洲之主,当然也包括被罗马占据的地方。有着坚韧性格的穆莱。哈桑,为此开始了准备计划。

    数年以来,他每年都要亲自去罗马拜见罗马皇帝,都带去了大量的宝石、象牙等财物,又献上无数的绝色美女。并自称儿臣,俨然把苏丹当成罗马的属国,自己当成罗马皇帝的义子。

    他的表现令罗马皇帝大为满意,接受了他的贡品,认了他这个干儿子,并挽留他在罗马住居。穆莱。哈桑爽快地答应留下,一住就是五、六年。在罗马的这段时间,他一方面极力讨好罗马皇帝和太子,另一方面努力学习罗马的先进知识。

    通过学习,穆莱。哈桑认知到凭借苏丹国现有的国力和军力,是绝对不可能与罗马或汉帝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一争高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派人去两个超级大国,学习他们的先进知识,培养本国的人才。

    于是穆莱。哈桑向干父亲提出,要从国内派留学生来罗马学习,罗马皇帝爽快地答应。汉帝国那边也是一样,穆莱。哈桑每年都派使节去上都朝见汉帝国皇帝,虽没有自称属国,但是一切礼仪都是比照汉属国的规矩办。没多久汉帝国皇帝也答应了这个友好国家的请求,同意每年接纳苏丹留学生三到五万人。

    穆莱。哈桑在罗马一直住到老皇帝病逝后,他才返回了苏丹国,并开始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用了十五年时间,他把一个弱小的国家,治理成一个经济强国,同时按照汉帝国军队模样组建了一支由十万人职业军人组成的军队。

    若干年以来,穆莱。哈桑一直没有忘记最初的理想,不过在时机没有成熟之前,他是绝对不会任何人表露出来。忍耐是他最大的强项,示弱是他最大的优势,他在静静地等着机会。

    十余年前,皇天不负有心人,庭巴克自以为国力强大,不想再围着罗马帝国的指挥棒转。在一些国家事务上逐渐与罗马帝国的意思相违背。穆莱。哈桑敏锐地察觉到时机就在眼前,于是立马赶到罗马去面见罗马皇帝。

    在“义兄”面前他表现得十分忠心耿耿,说自己绝不能容忍庭巴克有侮辱罗马帝国的行为,他愿意代兄长教训一下这个无赖的国家。罗马皇帝图拉很感动,心想,他不愧是在罗马生活过几年的人,已经让他彻头彻尾的自认为自己是罗马人。他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比罗马人还罗马人。

    罗马元老院的元老们也认可这个建议,不用本国出兵,就教训了不听话的国家,是绝对划得来的事情,于是全体通过支持苏丹出兵庭巴克的行动,并给于苏丹一定军备上和经济上的援助。

    穆莱。哈桑目的达成,带着众多的援助回到国内。他一开始并不是全力出兵攻打庭巴克,只在两国的边境地区制造摩擦,而后进行小规模的冲突。这样干三、四年,穆莱。哈桑让国内的军队轮流派去边境地区与庭巴克军作战。在军队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从罗马人手中骗取援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