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世基一边擦着泪,一边说道:“还不是那些戴玉强那般人。他们指责下官是祸国殃民的奸臣,要联名上表皇帝治微臣的罪。”
太尉早就知道这回事儿,戴玉强是续吴孟明之后的清流领袖。最近这一段时间,就在积极联系,说要上表治虞世基等人的罪。听说他们给虞世基罗列的罪名有四十八条,足足写了数万字。太尉感到好笑,别说四十八条,只要在其中坐实几条,虞世基的脑袋就要搬家。
虞世基开始也没有把戴玉强等人联名上表告他当回事儿,他知道以前吴孟明去西苑就要皇帝治他的罪。结果呢?被疯虎给骂得吐血身亡,皇帝非但没有责怪疯虎,事后还赏赐了他。由此可见,皇帝应该不会因为他强行征集捐款而怪罪他。
可是最近数日虞世基感到不对劲了,越来越多的舆论都在谴责他。到处都听到骂他的声音。而且朝中的大臣们,也渐渐开始与他疏远。眼前的情景,他曾经在史书上读到过。四十年前,平叛结束前举国上下都是声讨张熙的声音,难道这种结局如今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只因战事还未结束,所以只听到文人们闹腾的声音。可是平叛结束后,不仅是文人,连朝中很多大臣都一致把矛头对准张熙,把他说成吃人的恶魔。张熙命好,是世袭家族的家主,又是皇帝的姐夫,所以他不会以死谢罪,自己辞职就了事。
可如今,他却没有这样的好命,家族既不显赫,身份也不高贵。在朝中连靠山也没有,要是真出现张熙当时遭遇的情景,最好的结果是处死他一人,也可能会株连全家。他当初敢于大胆强征捐款,一是看准了皇帝准许他这样做,二是,想借此得到皇帝的赏识,再往上爬一截。只要能筹到钱,能让军费充足,可以不惜手段。
现在想想,才觉得自己当初太过天真。俗语说,飞鸟尽,良弓藏。平叛结束后,就意味着不用再捐款,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用了。如果舆论大到连皇帝也无法忍受的时候,很有可能拿自己开刀。
虽然戴玉强发起的联名表上,不止弹劾他一人,还有一个“恶名昭著”的张锐。但张锐出身世家,也是皇帝亲戚。大不了他也学其祖,卸职回家就行了。单剩下一个没身份、没靠山的自己,后果可想而知。
朝中大臣们对他越来越疏远,更加剧了他的恐惧感。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还是要在朝中找个靠山才行。而且这个靠山必须要有当靠山的实力,放眼朝中只有太尉最符合这个条件。而且,最初是太尉提出的募捐办法,也是太尉保举他担任募捐的差事。吴孟明在西苑骂谏的时候,顺带也骂过太尉,所以太尉应该理解他、同情他。于是虞世基就决心跪求太尉救命。
太尉安慰道:“老夫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原来是这事儿。你不用担心。你的功劳陛下都看着眼中,记在心里。皇上圣明,不会轻信妄言,你只管放心。”
虞世基不放心,说道:“下官听说这次有一百多位有名望的学士,在联名表上签了名,而且他们还联系朝中的大臣签名。下官只是一个无用之人,那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太尉闻言低头深思,虞世基以为他也不肯救自己,又跪下放声痛哭道:“如蒙大人不弃,救下官一命,下官愿意一辈子做牛做马报答您!”
太尉长叹一声说道:“老夫不是不想救你,只是在考虑我的处境。咱们都是一路人,他们上表弹劾你,暗中也是冲着老夫来的。”
虞世基心中顿时轻松下来,他从太尉的话中听出某些含义。也顺着意思说道:“还是大人考虑得周全,他们整倒下官之后,一定会把矛头指向太尉。”
“你起来吧,现在咱们是在一条船上,今后同舟共济,才能渡过危机。”
“是,是。下官从今以后尽听大人吩咐,如违背誓言,全家不得善终!”虞世基爬起身来对天发誓。发完誓后,他还是不放心,问道:“不知大人有什么良策化解此事?”
太尉满脸轻松地说道:“你刚才不说现在自己无用了吗?只要一直有用,就可以免遭祸事。”
“一直有用?”虞世基喃喃自语。突然间,他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大人高明啊,下官佩服之至!”心想,既然太尉想让战争一直继续下去,那么我就会一直平安无事。
虞世基长舒了一口起,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太尉府。杨素从内间转出,对太尉说道:“大哥,这帮鸟人真是可恶之极,不如我们想个什么办法,把他们一窝端了吧。”
“不可,人言可畏。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能下手。”太尉像是下定决心,对杨素道:“陆柯的任命很快就会落实,你带我给他稍个口信。只要平叛结束,就让他在那边找些事情做。还有,让陆柯多动动脑子,不要首先挑起事端。”
“放心吧,小弟一定转告。”杨素心想,不就是在本方多屠些村庄,装成鲜卑人干的吗?这些事情陆柯完全能够胜任。
“你再帮我写信给刘武周等人,让他们尽量劝谏韩擒不要在今年内发动总攻。明年开春后,再攻打柳城。还有,所有突忽官员一律全家斩首,整个战事争取在明年夏天之后结束。”
杨素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拖延平叛战事的目的,是确认鲜卑人已经和罗马人交上手。届时,我们再从背后给鲜卑来一下,就够他们受的。兵不厌诈,这边给了鲜卑人援助,让他放松戒心。同时,做出鲜卑人首先挑衅的假象,世人也没有话说。
杨素心里估量着,这次跟鲜卑交战,要耗费多长时间才能完成。看来没有数年功夫,不可能结束。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兴许什么地方又要出乱子。只要一日不安宁,就一日不会有危险。
他刚想告辞回府,突然太尉问他:“处道,你看让虞世基担任御史大夫之职可好?”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串联
第一百九十一章串联
最近张锐有点烦,不是因为军务,而是因为后方“倒虎”声四起。这次闹腾的人不在少数,听说已有好几百帝国知名人氏,联名上表弹劾虞世基。不知是不是他们觉得弹劾一个人不过瘾,顺带着把他也一道弹劾了。
弹劾虞世基的罪名有四十八条,弹劾张锐的罪名有三十九条。他们把白堡之战中所有阵亡将士的性命,都算到张锐的头上,张锐气不打一处来。倘若说他中了突忽人的计他还能够接受,但要把白堡战役期间一万多汉军阵亡的责任全部算在他头上,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在交战中阵亡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以一万多名汉军的性命,换取叛军十余万人,还加上夺下一个战略要地,怎么算都是汉军大胜。功劳忽略不计,却紧紧盯住汉军阵亡人数不放,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如果白堡战役中没有游骑拼命,伤亡汉军的人数可能不仅仅是以万计,恐怕要翻上若干倍。
他的罪名中还有什么擅自屠戮部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当年他杀黄涛是为了正军纪,也清楚黄涛罪已致死。现在为了扳倒他,又有人把这些早有公论的陈年旧事翻出来说事,令他气愤难当。其他的罪名,还有什么擅自撤换部下、私放敌俘、冲撞圣驾、不尊圣贤之人等等,不一而足。
扣上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就是想把罪名定死。三十九条中,张锐自认为也就“屠杀平民”、“好大喜功”和“欺压良民”这三条还算沾边,其他的都不靠谱。
他比虞世基还算是少了几条罪名,也算是次号奸臣。现在张锐心里也不再怨恨虞世基,只觉得自己和他是同病相怜之人,都是别人手中的工具。虞世基虽然强征暴敛,但不是太尉出点子,没有皇帝默许,他敢这样做吗?说起来都是可怜虫罢了。
强大的压力,让他心神不定。脑海里不时会出现吴孟明的身影,指着鼻子骂他道:“你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你遭报应的时候快到了。”这样的折磨让他心率憔悴,也暗思就这样难熬了,要是等到战事彻底结束后,可想而知自己的处境会是什么样子。
张锐算是领教了内斗的厉害,对这样的人,又不能一律杀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步步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心里感到悲哀,想着战事结束后,向先祖一样主动解甲养老。但即便这样能不能躲得过这一劫,也只有上天才知道。
显然部下也听闻到各方的舆论,看他的眼光明显带着同情的色彩。如宇文歆等关系较好之人,还会说些安慰的话语。张锐心想,连他们也认为我这次危在旦夕了,难道我真的要因此获罪吗?
可是现在张锐只能听天由命,不然又能怎样?造反?再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而且没有丝毫成功的希望。那样做,只能把全家人给连累了。
有时张锐也隐隐后悔,干嘛拼命、干嘛屠杀平民,不就是死几个部下吗?哪位统兵的将领没有死过部下,他们怎么不去为部下报仇。我倒是做了,也暂时得到了部下们的心,可是以后我落难的时候,也不知部下中谁敢站出来为我说句公道话。
俗语话说人心难测,又道是共患难易、同享乐难。战事结束之后,部下们有可能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就算他们是有良心的人,哪能指望他们出来保我,真是天真、幼稚的想法。
因为有了心病,张锐的劲头一直不高。他把师里的事务都交给张通、范明等人去做,自己整日在镇子里饮酒消愁。至于有没有再去告他,他也个毫不在乎。反正已经三十九条罪了,他也不怕再凑出一个整数。
部下们也理解他此时的心情,也没有过多的劝他。都尽量把自己手中的事务处理好,尽量不去打扰他。范明就曾经对一些人,心病还是心药医,我们过多的去劝说,也无济于事,反而徒加将军的烦恼,还是等他自己想清楚吧。
就这样,张锐就任前师师长不到两个月,就不管事务。整一个月里,都处在醉生梦死的状态。
这日,张锐又去镇上饮酒。边饮边在心里痛骂,就听侍从官许士基在店外高声叫他。张锐在二楼的包间,把头伸出窗外,对着楼下喝道:“我还没有死,什么事情要大呼小叫的?”说完,又缩回头去继续地喝酒。
不一会儿,许士基进了包间,也没有计较他的态度,仍是恭敬地回道:“战区参谋长大人和暴熊军团副指挥大人已经到了师部,请殿下回去。”
张锐此时已经喝到位,加之心情不爽,斜着眼睛对许士基说道:“谁来我也不会去。如果是军务上的事情,交待给张通和范明就行。我反正要退役了,哪儿有时间管这些闲时。”
许士基还没有说话,刘武周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怎么,现在就想退役了?”随后刘武周与陆柯也跟了进来。一进门,刘武周便看见喝得醉眼朦胧的张锐,又是惋惜,又是生气,责骂道:“别人的闲话就把你给击倒了?你还是不是我认知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张锐?你小子如果就这点出息的话,趁早回家!”
刘武周说罢还不解气,想上前边想教训张锐一番,被身边的陆柯一把拉住,劝道:“刘将军,无锋只是一时喝多了,你也别见怪。如果想要教育他,坐下慢慢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