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卡不是笨蛋,他来的时候悄悄的带着家眷,到了北波斯之后就秘密地把一家老小送到鲜卑国。安顿好家人后,他找到特安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意思是,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部队可以暂时撤到鲜卑国去。

    这个建议让特安达隐隐心动,没有退路的防守,最终的结果就是送死。这十万部队是他亲手组建和训练出来的,他不愿意眼看着这些人白白送死。可是如果带领部队撤退,又对不起阿巴亥。

    正在犹豫不决之时,阿巴贡来了一封信。特安达从字里行间看出,阿巴贡对汗国的前途忧心忡忡,甚至丧失了信心。为了保全阿巴贡及家人,特安达决心向阿巴贡提出建议,把家眷接到北波斯州,为阿巴贡留一条后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活着,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打算在最后时刻,力劝阿巴贡一起去鲜卑。汉军不可能长期在西部长驻庞大的军队,等一、两年后汉军主力撤回内地,阿巴贡便可以带领人马,返回突忽重振雄风。

    特安达给阿巴贡回了一封信,信中暗示了这个意思。阿巴贡看懂其中的意思,很快把家人送到了北波斯。特安达把阿巴贡的家人连同自己的家人一起送去了鲜卑,终于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

    不料在几个月前,鲜卑国不知是遭受汉帝国的威胁还是得了恩惠,突然宣布关闭边境。从此后不再接纳任何突忽人进入国境,如果偷渡入境者发现后一律送交汉帝国官府。这意味着之前的打算全部作废,今后不能再以鲜卑国为反攻基地。

    特安达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阿巴贡,让其有所准备。阿巴贡倒是处之泰然,回信说,鲜卑人只说以后不再接纳我们的人,并没有说要驱除以前进入鲜卑国境的人。因此,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也能竭尽全力的反抗汉军。

    没有了退路,特安达又开始准备防御。他知道,自己的终结之地就在北波斯州,麾下的十万大军也逃不过被消灭的命运。所幸家人都平安无事,他也能从容面对死亡。

    不幸的是,命运似乎在与他作对。汉军开始进攻之后,鲜卑人突然宣布,之前进入的突忽人一律遣返回来。这个时候,特安达明白鲜卑人为什么要极力的讨好汉人了,原因是他们参加了反罗马联盟,正准备进攻罗马人的领土。

    特安达得到通知后,立刻派人向鲜卑右贤王求情。希望他看在两家多年交往的份上,手下留情。他意思很明显,希望鲜卑人留下主要官员的家眷。而使者回来后转达的右贤王的话让他十分寒心。使者说,本来鲜卑王下令要把这些人直接送交汉军处置,右贤王念及两家多年来情意,才违背了国王的命令,擅自作主将人遣送回来。

    特安达几乎被气得吐血,他不敢将这个可怕的事实透露给柳都中的大臣们。他们一旦知道此事,定会心神不宁,绝不会安心作战。如此一来,岂不是不战自败?对阿巴贡也是如此,他不知该如何去告诉他。

    当进入鲜卑的人都遣返回来时,特安达正在南方指挥部队。其中一部分人想返回新罗州,有人劝阻说,有汉骑正在霍拉郡活动,目的就是切断两州之间的联系。要回柳都,路上就有可能要遇到汉军。但这些人立场坚定,说即使死,也要与亲人死在一起,仍坚持上路。

    等到南部的战斗结束,边境处的几个城堡相继被汉军攻克。特安达无奈,只能率领剩余部队往北撤退。回到黑兰城时,才知道阿巴贡的家人也在离开的人群中。他们怎么可能能躲过汉军的封堵回到柳都?

    一旦他们出了事儿,自己如何向阿巴贡交待?特安达后悔不已,暗自责怪自己以前怎么没有与部下交待,不能让他们随意走。现在急也没有用,据传来的消息说,所有主要通道都被汉军堵死,即使他想派人去寻找,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安达只能暗自祈祷,希望他们不要走大路,如果走一些偏远的小路,还有希望躲过沿途的汉军。不久,南部的汉军继续北上,而在霍拉郡的汉骑也同时西进,从两面进攻。以前的设想成了现实,特安达无力两面迎战,只能再次收缩防线,让部队渐渐的往黑兰城靠拢。

    前面的部队退到黑兰城后,就再没有了退路。北面不远就是里海,只有黑兰城还可以防守,这里是北波斯州最坚固的城池。如果再退,无险可守的突忽军,就有可能直接被赶到里海中去。

    特安达把手下的将领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道:“目前的形势大家都很清楚,黑兰城就是我们的最后之地。守住阵地,我们或许还有活的希望,如果被汉军攻克,会有什么的下场各位应该都很清楚。”

    金卡也陷入了绝望,他瞪着赤红的眼珠说道:“反正没有了活路,我们与汉军拼了!不到二千的汉军能在白堡守一个多月,我们还剩六万余人,守半年到一年没有问题。”

    一名将领迟疑地说道:“汉军的攻城武器太厉害,我们防守城墙伤亡会很惨重的。”

    特安达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建议?”

    “我们可以学习汉军在白堡的办法,与他们展开巷战。我军将士都知道已被逼到了绝路,自然会拼死作战。汉军的进攻部队中,步军只有两个是正规师,其余的都是的预备役。士卒基本上是南北波斯州的人,他们不会拼命的。”

    金卡闻言大喜,赞道:“元帅,这个办法不错!一旦汉军的正规师失去了战斗力,他们也没有能力夺下此城。”

    特安达想了下,说道:“办法虽好,但我们的存粮不多。如果汉军采取围困战术,我们最多能坚持两个月。”

    金卡道:“这个问题好解决。我们把城内的波斯平民都赶出城去,把他们的存粮全部没收,预计能收到三到五个月的粮食,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坚持半年以上。汉军要围困我们,也需要大批的粮草。只要他们的供应出现问题,就只能撤退。”

    另一名将领说道:“强行驱除城内的人离开,可能会引起民变。”

    金卡道:“我们可以对他们说,出于安全考虑,才让他们离城。而且规定最后期限,告诉他们只有半天的时间开城,一旦错过机会,他们就不能再出城。此时,城中的百姓会争先恐后地离城。走得匆忙,自然不能带多少东西,家中的粮食也不可能全部带走。”在座众将纷纷拍手叫好,盛赞这个主意不错。

    最终特安达接受了这个建议,委任金卡全权负责此事。金卡也些才干,只有了两天时间准备,计划也安排得很周密。在各部配合下,城中的十余万百姓在不到半日功夫,便逃离出城。收集上来的粮食,足够守军食用半年,加上之前的存粮,这样在七、八个月里,守军不用担心断粮。

    城内的百姓撤离后,守军整日整夜开始为巷战做准备。特安达和金卡等人在白堡之战后,都专门研究过汉军的战法。他们也比照着疯虎的做法,堵塞了一些街道,又修建了一些简易堡垒,让将士们有空就在城里熟悉地形。他们为各部分配了防守区域,也制定夜间反攻计划,可以说能想到的,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同时,特安达每日都亲自到士卒们中去视察,把眼下的形势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清楚只有坚守,才是唯一的出路。就这样,在汉军主力到来之前的十几天里,城中的数万突忽军都统一了认识,做好了准备。

    今日,两路汉军主力分别到达城下。特安达听人禀报,从东面来的部队中,有疯虎的旗号。特安达猛然心惊,疯虎是白堡之战的策划者,对巷战再熟悉不过。他的到来很有可能破坏之前的计划,难道他真是我们突忽人的克星吗?特安达从这时起,焦虑不安起来。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矛盾

    第二百一十一章矛盾

    骑兵们到达黑兰城下时,早一步到来的步军已经设立好营寨。(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张锐眼尖,老远就看见尚显站立在营门处。

    张锐驰马来到近前,跳下马背对着尚显行礼问道:“尚将军,你在等人吗?”

    尚显一边还礼,一边答道:“不错,下官奉主帅之令在这里迎接您。”

    张锐微微吃了一惊,连忙谦让道:“怎敢劳将军出迎,真是失礼了。”

    尚显伸手相请,说道:“您是中将,下官只是少将,自当出来迎接。将军不必多礼,里面请。”

    刚进营寨大门,张锐就看见士卒们纷纷忙碌着,有的在设立营帐,有的在树立隔断,有的在搭建哨塔。看得出来,他们也刚刚安置好营寨的外围,营寨里面还没有来得及布置。

    张锐向尚显问明分配给骑兵的区域,便让张通和高朔分别带着前师和游骑的骑士,去布置自己的营地,自己则跟着尚显往中军大帐走去。

    路上,张锐向尚显打听前一段时间的战况。尚显说道:“这部叛军是突忽的精锐,又在特安达的指挥下,所以前段时间,也给我们造成了一些麻烦。不然的话,我们在一周前,就应该到达这里。”

    “战前情报说,整个北波斯州只有十万叛军。是这样吗?”

    “没错。现在叛军人数已经不足十万人了,守在边境处几个城堡内的叛军已被我们消灭,估计现在他们只剩下不到七万人。”

    张锐摇着头笑道:“明知守不住,还不肯放手。依我看,这个特安达也不过如此。”

    尚显道:“不是特安达不肯放手,而是阿巴亥舍不得。据最近我们缴获的一些书信看,特安达早在去年就向阿巴亥建议,把这十万人撤到新罗州的霍拉郡。”

    “哦?”张锐心里吃惊,如果阿巴亥真的照着特安达的建议做,在熟悉的环境里,又有民众的支持,这十万人将会激发出更大的战力,就像突忽人现在还在坚守的崖顶城堡一样。

    张锐率队出发时,曾经从崖顶城堡路过。当时,第十军团两个师正在攻城,听说城堡内只有五千叛军,负责攻城的将领非常有信心,声称只需两天便可拿下城堡。结果一个月后,张锐派人将昭雪和兰兰送回利西人的领地,回来时听说崖顶城堡还没有攻克。

    他先是吃惊,可仔细分析了原因也就释然了。毕竟攻城的汉军只有两万余人,虽然攻城器械不少,但攻进城堡后,难免会陷入巷战。一旦开始巷战,汉军的重型武器就不可能指望用上。失去优势,汉军人数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加之守军也是突忽人的精锐,自然不可能轻易攻克。

    送兰兰等二人去利西族的骑士回来说,达须已经接到战区统帅命令,命他动员草原各部去参加攻城。达须正在为这事忙着,人也没在耷侗城。他们把两位小姐交给了达须的夫人,就急着赶了回来。

    张锐心想,如果没有利西人,在西部地区想找大批的预备役协助攻城根本不可能。有数万草原部落联军参战,崖顶城堡也坚持不了多久,说不定现在已被我军攻克。那只是五千人,如果是特安达的十万人在霍拉郡,就算草原人也派十万人助战,一时半会也拿不下来。

    由此可见,阿巴亥此人没有多少谋略,又不肯听人意见,也许这就是突忽失败的主要原因。按说这些事情,由高照山向阿巴亥建议最好。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