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卿的办法虽好,但轮换一次需要耗费大量的军费、物资。前几年,国家向民众征集不少军费,现在叛乱结束,捐款就会停止。停了捐款,以后就没有多余的军费来负担这笔开支,卿认为该如何处理?”

    “这……”史万岁从未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同乐的问话,把他问住了。想了想,最后史万岁回道:“这些应是陛下和内阁大臣们决定的事情,臣不敢擅言。”

    同乐笑道:“朕与卿只是随便聊聊,不必有所顾虑。”说完见史万岁还是答不出来,又对众人道:“各位爱卿,都可以讲讲自己的看法。”

    在场的几位将军,相互对望了几眼,都没有作声。同乐见之,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过了好几分钟,张锐开口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同乐道:“朕已说过,言者无罪。无论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那么臣就大胆说了。臣的想法是,以西部之人为基础,成立一个新的军团。这个军团就长期驻守在西部,负责边境地区和西部数州的安全。”

    张锐说完之后,不仅刘炯等人大惊失色,连同乐也露出惊讶之色。以前帝国的主力部队,也招收新州人,只是数十年突忽第一次独立时,有许多西部籍将士临阵倒戈,致使帝国军团遭受重创。打那以后,帝国便改变了政策,不允许新州人再加入帝国的甲等和乙等军团。这些情况,张锐不应该不知道,但他怎么还敢提出由西部人组成军团的建议?

    众人愣了一会儿,刘炯出言反驳道:“无锋,你的建议不妥。几十年前的沉痛教训,不能不谨记。”

    张锐道:“殿下,属下曾研究过几十年前的那次倒戈事件,发现西部籍将士临阵叛变是有其他原因的。”

    “有什么原因?”同乐好奇地问道。

    张锐扳着手指,有条不紊地答道:“一,当年新州籍将士加入帝国军团,得到的优惠政策与老州将士相比相差甚远。如比,老州将士在服役年满之后,每人能得到数百金币的退役金,而新州将士只能得到数十枚金币。同在一个部队服役,差距太大,新州将士肯定心怀不满。”

    “二,老州籍将士歧视新州籍将士,有的部队甚至还发生殴打新州籍将士的事件。后来这些案子也没有得到公正的处理,进一步激起新州籍将士的怨恨。”

    “三,当年叛匪控制了一部分新州籍将士的家眷,许多将士是为了家人的安全,才被迫投敌。其实,这些被迫投敌的将士,士气非常低落,他们并不想拼命与我军作战。只是后来朝廷下达了红色讨伐令,那些将士绝了后路,才坚定了反叛的决心。”

    张锐说完后,同乐兴趣浓厚地问道:“那卿又如何能保证,由西部人组成的军团不会再反呢?”

    张锐胸有成竹地说道:“其实很简单,臣刚才分析他们反的原因,只要针对这几个原因调整政策,他们就不会再反。第一,保证这个军团与帝国其他军团一样的待遇。第二,保证绝大多数将士由西部人组成。第三,为了以后不再发生叛匪利用家眷威胁将士的事情,可以规定军团只招特定的族人或是地区的人。比如以招利西人、北部族、亚和族为基础,在加上西部最出产战士的兰城郡人。我们可以安排一些预备役部队驻扎在上诉地区,专门负责保护军团将士的家眷,让将士们能安心服役。”

    同乐听罢没有立即表态,元景山问道:“编制新军团,不仅耗钱、耗时,而且部队的基本骨干必须要由有经验的将领和老兵组成,否则即使军团编制起来,也是毫无战斗力的。倘若想达到如你的要求,大部分将士都必须是西部人,那么几乎是不可能编制一个有用的军团。至少四到五年之内,无法上战场。”

    同乐闻言把目光又集中到张锐的身上,看他如何回答。张锐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先招收组建军团的骨干,把这些人放到一个或者两个军团内实习两到三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自己以后的职责。等他们合格之后,再正式成立新的军团。”

    同乐道:“这样做,军团编制好了也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张锐笑道:“臣赞成统帅殿下提出在西部留两个军团的建议,这样做的好处,一,可以保证西部的地区的安全。二,可以给新编军团骨干人员的锻炼机会。臣从未说过能在短期内编制出一个甲等军团,用五年时间,编制一个能随时能作战的军团很不错了。而且据臣所知,朝廷负责两个军团在西部五年的军费还是有的。”

    张锐的一席话,让同乐感受颇深,以前认为张锐只是一员猛将,直到今日才展露峥嵘。刚才的提问,都是太尉应该考虑的问题。同乐没有想到测试的结果,居然是张锐最合适太尉人选。

    同乐在心里暗自叹息,可惜张锐太年轻,如果他已年满四十该多好。现在即使知道他是合适的人选,也不能让他当太尉。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冷语伤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冷语伤人

    一番测试后,史万岁、元景山基本被同乐排除在太尉的名单之外,他俩指挥部队征战尚可,但缺少做太尉的心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张锐的出乎意料的表现虽合同乐的心意,但太过年轻、资历不足,也不合适。所以,同乐心目中只剩下两个候选人,一是西部战区统帅刘炯,一是近卫军统领杨素。但刘炯今日的表现,同乐也不太满意。

    按出身,刘炯是现任东王的弟弟,由于东王无子嗣,所以他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同乐完全相信刘炯出任太尉后能披肝沥胆辅佐世平,绝不会欺压幼主,可是刚才一番测试,同乐了解到刘炯对政策性的问题缺乏决断力。太尉需要考虑的问题,几乎都是治国之策。扰外必先安内,刘炯再赤胆忠心,倘若缺乏处理朝政大事的决策能力,不能辅佐幼主治理国家,同乐怎敢放心地把幼主交给他?

    按军事能力,扬素比刘炯强,是当今公认的四大名将之一,而且文武双全。这些年杨素担任近卫军统领,表现得谨言慎行、兢兢业业,没有出现过丝毫差错,而且,对所有皇室成员都谦恭有礼,深得人心。从这点上看,同乐判断他也不是欺压幼主之人。

    但扬素也有令同乐担心的方面。一是,扬素虽号称文武双全,但他的文只是指文学方面的造诣,政务处理能力也未可知。二是,扬素在同乐心目中的个人名誉不佳。他年轻时放荡不羁,常干出一些荒唐之事。曾经为了争夺一名妓女,就和他人拳脚相争。而且他的夫人是个出了名的悍妇,不守妇道,还曾经诬告过杨素。宇文护在世时曾对同乐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和家人都约束不了,又怎能治理好国家?同乐深以为然,所以对扬素能否胜任太尉之职没有把握。

    太尉的人选一日定不下来,同乐就一日不得安心。今日测试的结果,太令他失望,心情越发烦躁。为了缓解心中的郁闷,同乐又想登凌云阁。他邀请在座的将军一同登楼,刚刚把意思道出,张锐喜出望外地说道:“臣在帝大读书时,就梦想有一天能登上京师的第一楼眺望上都。今日陛下能全了臣的心愿,实是圣恩浩荡。”

    同乐闻之心喜,露出了笑容。他正想命太监抬自己登楼,就见张锐跪下道:“臣愿背陛下登楼。”

    同乐出于一片好心谢绝,并指了指小太监们说道:“爱卿乃国家栋梁之才,哪能做这等低贱之事。有他们抬朕登楼即可,爱卿只需伴在左右。”

    在场的将军们都以为张锐只是做一番样子,也没有打算真的背皇帝上楼,没有想到张锐胆大包天地说道:“臣认为陛下之言不对,当改之。”

    刘炯等人惊得面无人色,如果要较真,凭这句话就能定张锐大不敬之罪。扬英也暗地为张锐捏了一把汗,心道,兄弟,这是在跟皇帝说话,你难道说之前不先经大脑考虑考虑,这样放肆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余光一瞄,果然见同乐沉下脸来。杨英心里更加着急,盘算着该如何为张锐解释。他哪知道,同乐的不悦之色全是装出来的,其实是想逗逗张锐。同乐的声音听起来似乎很严厉:“朕所言有何不妥?”

    在场之人见同乐发怒,更加显得惴惴不安,一个个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张锐却没有半分畏惧,从容地回答道:“陛下乃天之子,主宰世间万物,臣等都是您的奴仆。奴仆服侍主子是天经地义之事,也是最大的荣耀,陛下怎能说成是在做低贱之事呢?所以臣认为陛下刚才之言不妥。”

    “哈哈……”同乐闻言放声大笑,郁闷情绪一扫而空。心道,这个张锐说出来的话,总是令自己感到愉快。如能把他留在身边该多好,也许近卫军统领之职很适合他。不过他要当这个职务,就得调扬素走。调杨素,也就意味要升迁他,现在唯一合适的空缺就是太尉。涉及到太尉的任用,同乐又谨慎起来,所以想把调张锐到身边的想法,也不得不暂且放一放。

    张锐说罢,见同乐开怀大笑,更是大着胆子跪到他面前,背过身去,恳求道:“陛下,请赐予臣最大的荣耀,服侍陛下登楼。”

    同乐不顾杜衡的劝阻,趴到张锐背上。张锐背着他站起身来,问道:“陛下,臣脊背平否?”同乐趴在张锐的背上,觉得如同趴在一张大软床上非常舒服,说道:“在爱卿的背上,比在软榻都舒服。”

    张锐一边走,一边说道:“只要陛下喜欢,臣愿意天天侍侯陛下。”

    同乐玩笑道:“那么从明日起,爱卿就专门来背朕可好?”

    张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臣谢恩领旨。”

    同乐大笑道:“卿虽愿意,但朕也不能为了贪图享乐,就让威震四方的大将来做这些小事。爱卿只要能为朕守住一片疆土,就是最大的功劳,也是对朕最大的忠心。”

    张锐飞快地答道:“臣发誓不会令陛下失望,绝不会丢掉一寸帝国的疆土。”两人边说边笑,往楼上而去。

    旁边目睹这一切的几位将军,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现在才明白张锐为什么能讨皇帝欢心,而同乐为什么会对他恩宠有加。陆柯暗道,我早知道他巴结皇帝有一套,但直到今日方才见到他用的方法。不过这种讨皇帝欢心的方法看似简单,却非什么人都能用。有的人,能说而不能做;有的人,能做又不能说;还有的人,即使能说能做,恐怕也被看做别有用心而适得其反。张锐巴结皇帝火候拿捏得正好,当然能博得陛下的欢心。

    张锐背着同乐,健步如飞,刘炯等人紧赶慢赶,也落后很远。等他们气喘吁吁地登上到顶楼时,正听见张锐对同乐说:“臣这些年在外征战,就是为了国家能安定繁荣。今日见到上都城美丽如昔,臣甚感欣慰。臣相信,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也会感到欣慰的。”

    同乐龙颜大悦,对才上来的刘炯等人道:“各位爱卿,快来看看上都城的美景。”

    刘炯一边喘着气,一边说道:“臣已有十年没有欣赏过上都的景色,也不知还能不能认得出来?”

    同乐一手拉着刘炯,一手指着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