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高颖从前一段内阁商议是否与罗马人结盟之事上也可以看出来,太尉似乎对合约感兴趣,不然他早就出言反对,而不是一声不吭地看着众人争论不休。既然太尉想与罗马人结盟,那么他多半会赞成与鲜卑宣战。

    高颖已经有了觉悟,可贺若弼却还未醒悟,喋喋不休地讲述出兵的害处。在他的带动下参谋部参议长柳述,军机处军机处参议长薛胄都出言反对出兵,而宇文苞则在冼孜之后,表态支持虞士基的提议,阵营又变得与前几日一样。不过以贺若弼为代表的军人反对出兵,以虞士基为代表的文人则赞成宣战,双方辩论激烈。

    无谓的争论一直持续到门外响起太尉到时才告一段落。太尉进了大殿,笑吟吟地望着众人说道:“陛下临时召见,晚来了,望各位见谅。”众人连声道无妨。

    待重新落坐后,太尉问高颖道:“事情商议得怎样了?”

    高颖把虞士基和贺若弼为代表的意见讲了一遍,太尉听罢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说道:“陛下召见老夫,也是为了这事。”

    “陛下有什么意见?”贺若弼心急地问道。

    太尉说道:“陛下的意见是,这一仗必须打,而且要一直打到鲜卑人彻底妥协为止。”

    太尉低沉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压抑得高颖喘不过气来。从太尉的表情和语气上,可以看出他与皇帝的意见是一致的,之前的预料成了现实,高颖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贺若弼张大嘴巴瞪着太尉,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虞士基嘴角抽动了几下,然后埋下了头。其实刚才冼孜已经说得非常明白,可贺若弼却还在追问。虞士基心想,这样木纳的人怎么也能混到内阁中来,看看王宜、李穆、刘眆等人自冼孜说话后便不再作声,这才是识时务者。

    像是在证明虞士基的想法,王宜说道:“下官赞成对鲜卑宣战。”接着李穆、刘昉等人也纷纷出言支持用兵,开始一直跟着贺若弼反对的柳述和薛胄相互望了一眼后,也表示支持皇帝的意见。

    “昭玄你的意见如何?”虽然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赞成,太尉仍然要征求高颖的意见,侧身问道。

    高颖暗自苦笑了一下,这时他还能有什么意见?按照规定在八成内阁大臣同意议案后,内阁就可以做出决定,即使自己和贺若弼两人反对也无济于事。“我同意。”高颖艰难地说出了这三个字。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太尉脸上闪过一丝笑容,把目光又投向了贺若弼。

    贺若弼犹豫了片刻,摇摇头道:“我保留意见。”

    “好,十一票赞成,一票弃权。对鲜卑宣战议案通过。”太尉高声宣布结果。紧接着又说道:“下面我们接着讨论,对鲜卑的用兵方案。”

    参谋部参议长柳述道:“大人,因为事情紧急,参谋部还未就与鲜卑作战制定出计划,是否把这个议案提到明天再议?”

    “不用了。我这里有一份作战计划,请你给大家念念。”太尉一边对柳述说话,一边拿出一个案卷递给他。

    柳述满脸惊讶地接过案卷后,太尉对众人说道:“这份计划刚才陛下也看过了。陛下十分欣赏此计划,让我们再看看计划中还有无漏洞,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就照此执行。”

    高颖把头低下,心想:昨日才接到战报,只一夜功夫太尉就拿出作战计划,由此可见他早就想与鲜卑开战了。以前他不是这样的,经常说要尽快结束战事,让帝国能够得到休养生息。可为什么现在会突然转变,反而热衷于战事起来?

    刘武周的作战计划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内阁大臣们同意,就连对出兵持反对意见的贺若弼也连连点头。接下来,又是商议出兵将领的等事宜,不过这些事太尉都是列好了名单,直接拿出来念,并说都经过了同乐的过目,于是也顺利通过。

    下午三点,会议圆满结束。在结束前,太尉用充满感情的语气对众人说道:“各位,陛下明示,在胜利之日,他会在凌烟阁再举行一次胜利大典,临时会邀请各国使节参加,所以这场战争必须胜利,要大获全胜。为此,朝廷今后的重心都要围绕这这场战事,也许有人对这次出兵有不同意见,但必须要以国事为重,绝不允许出现推诿、搪塞战事的事情发生。这次战争,不仅是满足陛下的意愿,也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历代先帝和凌烟阁中的英豪们打下来的这片国土的安宁。望各位慎之!”

    高颖听到太尉的这番话后,像是猛然醒悟一般,他突然明白了太尉为什么迟迟不愿意退休,又为什么热衷于战争,原来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它。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皇家砸阵大赛

    第二百四十七章皇家砸阵大赛

    汉元795年一月十日,这天正值周日。午后,形形色色的人群走上街道,又汇聚成一股洪流,淹没了宽阔地永乐大街,向城东涌去。

    张锐和几名亲兵也汇聚在人群中,朝着城东步行。不是不想骑马,在如此拥堵的街道上骑马,还不如两条腿走得快。而且,越靠近上都东区,越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似乎全上都的人都集中到了这里。

    本来按太尉的意思,张锐应先于刘炯等人返回西部,并率部赶往边境地区担任警戒。后来因要与参谋部商议组建新军团的事宜,又多逗留了一天。昨日张锐正想启程,杨英突然来到驿站,问他是否想观看今日的皇家砸阵大赛。

    皇家砸阵大赛,自僖帝时期在帝国普及后,就一直是帝国民众最喜爱、最关注的体育活动。无论男女老幼,平民、贵族,都对这项赛事独有情衷,特别是在上都城的大竞技场观看决赛阶段的赛事,更是每个砸阵迷梦寐以求的。

    皇家砸阵大赛已停办快十年,去年才恢复。当初同乐下令停办大赛也是迫于财政吃紧,无力筹办赛事。当时为筹集军费,他几乎将自己内库的银两清囊而尽,后宫也都紧衣缩食、裁减人员,皇家砸阵大赛也只有忍痛割爱、暂时停办。

    同乐很看重这项赛事,不仅因为这项赛事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也因为这是老百姓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没有赛事的日子里,上都的百姓显得百无聊赖,似乎生活没有了重心,连吵架、斗殴事件也多了起来。

    去年,平叛已接近尾声,同乐的手头也不再拮据,于是下令恢复赛事。这道政令一下,举国欢腾,对久违的赛事翘首以待。

    虽然张锐在学校和部队中都玩过砸阵,但算不上超级砸阵迷。他也从未观看过正式的砸阵比赛,更不要说最顶尖的砸阵比赛。听杨英说能搞到票,十分动心,很想去见识见识。于是又把行程推迟了一天,打算看过比赛后再动身。

    尽管早知道砸阵大赛广受欢迎,但从没有想到老百姓如此热情高涨。看着周围的人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快乐笑容,兴冲冲地奔向上赛场。张锐心里感叹,即使是前世的超级足球赛事,也没有现在去观看的人多。这场比赛,还真是令人期待。

    缓步前行了快两个小时,张锐终于远远望见了雄伟的上都大竞技场。这座竞技场建于二百多年,是僖帝为了推广砸阵比赛,专门聘请罗马匠师修建的。初期,只能容纳五万人,几十年后,随着砸阵逐渐被国民接受并喜爱后,这个竞技场便显得太狭小了。

    后来,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和若干次修整,终于在距今五十年前定型。它长约六百五十米,宽约一百五十米,呈椭圆形,有十五道主要进出口,包括站票最大能容纳十六万人在此观看比赛。它是上都城中最高大、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同时它比罗马大竞技场多容纳一万人,因此也是世界上同等规模竞技场中的魁首。

    张锐并不是第一次目睹这座壮丽、雄伟的建筑物。每次见到它,总会被它迷住,仿佛它有一股不可阻挡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想接近。

    张锐和他的亲兵身强力壮,挤开人群快步走向竞技场的北大门区。竞技场的北面是正面,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正门”。在这个区观看比赛的人均是贵族和官宦,也只有他们才能从正门入内,其余百姓只能从其他十四个出入口进入竞技场。

    越接近正门人流越少,周围空地上停着不少车马。“也不知这些马车是怎么挤过来的?”张锐估计,他们兴许是急不可耐,一大早就来了。今天张锐没有穿军服,但他那张有着浓重的疤痕印记的面宠早已深入人心,检票的几名禁卫军武士都认出了他,纷纷用崇拜的眼神注视着这位传奇英雄,郑重地向他行军礼。

    踏着陡峭的台阶,穿过高大的拱门,张锐进入了竞技场。嘈杂的欢呼声、嘻笑声、叫喊声迎面扑来、不绝于耳,张锐感觉自己置身于欢乐的海洋,被欢声笑语淹没了。朝对面看台望去,只见看台上过半的座位已被观众占据,成百上千面彩旗挥舞,远远望去像是一幅活动的彩色图画。不断从各个拱门中涌入的人群,逐渐填满剩余的座位,而彩图的色彩也更加丰富,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回头向上望去,一排排的石阶依次向上,直通到最顶部,这些石阶便是观众的座位。每隔二十余米,石阶边上都留有一条通道便于人们能顺利达到自己的座位。通道上挤满了人,一些心急的青年,跨越座位石阶向上跑去。他们动作敏捷,跳跃时如同岩羊一般灵巧,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很有现场经验的超级砸阵迷。

    “真是壮观!怪不得这么多人爱来观看砸阵比赛,就算不比赛,单是坐在这座竞技场中,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感受着热烈的气氛,也让人热血沸腾。”看到如节日般欢腾的气氛,张锐不由感叹。

    一旁的郝青激动得脸色发紫,突然间,他放声高呼:“大竞技场,我来了!”他夸张的表现,没有令张锐感到特别惊讶,因为谁都知道郝青是一个狂热的砸阵迷。

    张锐曾听郝青吹嘘,自懂事后便一直迷上了砸阵,上学后一直是校砸阵队的主力队员。高考前,他还曾想过,如果考不上骑兵学校,就加入专业砸阵队。不幸的是,他考上了骑兵学校,不得不暂时告别喜爱的砸阵运动。

    骑兵学校不像步军学校有砸阵队,连砸阵场地也没有。不过骑校里郝青仍召集了一帮志同道合者,在学习空闲时间比赛一两场过过瘾。据他讲,在学校毕业考试的前夜,他们还赛过一场,在那场比赛中他超常发挥得了五分,当时的心情比后来听说分配到飞骑军时都要激动。

    被分配到飞骑军前师后,他组织自己连队成立了一个砸阵队,名曰“飞骑队”。还准备游说别的连长也成立砸阵队,试图在军中开展砸阵联赛。后来他这种“荒唐”的想法传到当时任营长赵无寒的耳中,把他被叫去狠狠地训了一顿,因此才断绝了他的痴心妄想。

    正式的联赛虽没有搞起来,但郝青仍然在连队训练之余开展内部比赛。赵无寒也知道这些情况,不过看在他的部队每次都能在比武时取得优异成绩的面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

    再后来郝青被张锐调到了前师师部,担任师部护卫长。上任没多久,他就把师部护卫以及张锐的亲兵组织起来,成立三四个砸阵队,只要有业余时间,他就会安排这几个队进行比赛。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