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
高朔如此一讲,堵住了张锐的嘴。而后张锐便对高朔道,还代理什么?从现在开始,我任命伍安为上尉,一营三连以后就由他指挥吧。张锐是军团副指挥官,有权任命营级以下的军官。
就这样,伍安在第一战就晋升了一级职务,两级军衔,心里对张锐也是感激不已,现在又听张锐称自己是勇士,连忙谦恭地回答道:“在殿下面前,属下那里敢称什么勇士?请殿下不要再戏耍属下了。”
张锐笑了一阵,又问道:“一营向南侦查,一路没有遇到麻烦吧?”
“没有,我营在张营长的带领下一直往南,到了八鲁城外。”
“哦?你们到了八鲁城了?”张锐略感惊讶,转头问范明:“八鲁城离此地有七百余里吧?”
范明回答道:“对,殿下记得不错,有七百三十多里。一营能往南深入这么远,说明鲜卑人南边的空隙还很大,殿下是不是考虑我军向南去?”
张通则疑惑地说道:“这是不是尉迟晖又给我们设的一个圈套?”
范明点头同意他的猜测,连声说道:“嗯,有可能是尉迟晖……。”他欲言又止。
这时,伍安接着说道:“殿下,各位长官,属下奉张营长之命,赶回来报告的,便有一条是有关尉迟晖的情报……”
………………………………
第四百零四章 消息(2)
第四百零四章消息(2)
“快说,尉迟晖怎么样了?”一听是有关尉迟晖的情报,张锐便急切地追问。
伍安稍稍整理下思路,说道:“前夜,我连奉营长命令去巴鲁城以南进行侦查。我连从小道绕过巴鲁城,前行不到三十里与一队鲜卑骑兵遭遇。经过一次短暂交战,属下发现这股鲜卑人的战斗力不弱,于是下令全连撤出战斗,向北转移。等到天亮才停下脚步稍事休息,此时属下才发现连里有骑士还带着在昨夜战斗中擒获的两名鲜卑人,而且其中一人的妆扮像是鲜卑人的大官,于是带领他们去见营长。”
张锐刚才已看见,来见他的就只有伍安等三人,并未见其他人等,忙问道:“擒获的人怎么没有一同带来?”
伍安遗憾地回答道:“营长想诱使他们招供些情报,于是下令给他们松绑。本来属下已命人搜过他们的身,可没有想到那个鲜卑官员鞋底还暗藏着一把匕首。刚给他松开绳索,他就取出匕首先刺杀了同被擒住的另一名鲜卑人,而后又准备行刺营长,结果被营长周围的亲兵给射杀了。”
“哦?”听到这样的事情,也让张锐略感惊讶,叹道:“此人倒也刚烈,是条汉子。你们有没有好好安葬他?”
伍安听张锐这样问也没有感到意外,回答道:“已将他单独安葬,并在坟前树了一块木牌,写明他是因何而亡,相信以后鲜卑人会找到安葬他的地点。”
张旭义此事做得很合张锐的心意,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其实,但凡跟过张锐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他有个毛病,或者叫一种习惯,那就是他特别敬重作战勇敢和性格刚毅之人,即使是敌人,也会特别对待。所以手下的大多数将领擒获到勇猛刚毅的敌将,都会尽量客气地对待他们。倘若其英勇战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单独将其安葬并树立碑文。
不过,也有些人并不情愿礼遇敌将,比如程节。他对张锐善待敌军将领的做法就很不满意,他曾对邓三耀、秦书、百里杨等人发牢骚说:“殿下的官做得越大,心肠就变得越软。你们看,以前殿下还在咱们三营时,对待敌人多狠,所以突忽人都怕他。可是自从殿下晋升将军后,他下令杀人的时候就变少了,去了前师后,更是没有直接下过一次屠杀令,还特别善待作战勇敢的敌人,这不是鼓励敌人顽抗到底吗?要我说,还是应当像以前一样,把那些有威胁的敌人一概杀掉。这样才能杀一儆百,使敌人惧怕咱们,闻风丧胆。”程节虽不满意,但也不敢当面规劝张锐改变做法。抱怨的话,也只是私下里对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僚说说。
而与程节想法类似的言论,也传入过张锐的耳中,但他一笑置之,依然我行我素。同时,他也没有考虑过部下将领中会不会有人以此为借口诬告他通敌。他对敌残忍的名声早在帝国内流传甚广,就是有人将他现在行为散布出去,恐怕也没几人相信。
再则,他以前使用离间计使得利西族归降的事情,战区的那几位头头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即使他们接到告密信,也会首先思考这是不是张锐故计重施?再加上张锐现在的官级、爵位都十分显赫,没有确切的证据,谁也不会贸然派人去调查他。现在,他能体会到身居高职的好处,可以不用过多地顾忌别人的看法,很多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甩开膀子去做,不必畏首畏尾。
张锐正在前思后想,伍安的话又把他的思绪拉回到眼前:“在安葬那名鲜卑人时,在他衣服的暗袋里发现了一封信。营长看过之后,命属下给殿下送来。”说罢,从怀中掏出那封信递了过来。
张锐接过信打开一看,才知这是鲜卑单于拓跋浩给尉迟晖的诏书。内容不多,命尉迟晖见诏立即将部队移交副帅喃尔康指挥,并在十日内赶到里德镇觐见单于。
张锐看罢又惊又喜,喜的是从这份诏书上,可以看出计划已经成功。拓跋浩对尉迟晖产生了怀疑,免去他的军权,并准备将他召回去询问。惊的是,怎么偏偏就把这份诏书给截获了?尉迟晖没有收到诏书,就不会离开,他不离开,张锐也没有十分的把握能将部队安全地带回国去。
现在该怎么办?派人把这份诏书送回去?别说这份诏书能不能送回鲜卑人的手中,即便是送回去了,也会令尉迟晖产生怀疑。这该如何是好?
一旁的范明、张通等人见他看过信后脸上忽喜忽忧,双手不断挠头,可见遇到了很棘手的问题。静默良久,范明见他还是一言不发,终于忍不住走到近前,低声问道:“殿下,信上所说何事?”
他的问话将张锐惊醒过来,这才对许士基道:“你去通知师部的军官都立刻到我的大帐来,我有紧急情况要通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待许士基走后,张锐又对范明、张通道:“这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等人到齐了,一并说。走,回营帐。”说罢转身朝着中军大帐走出。
走出去没几步,又停下脚步,对转过身来对伍安道:“你现在立即返回一营,告诉张旭义,在接到新的命令前不要再继续南下,留在原地侦查即可。”
伍安高声接令:“是!殿下如果没有别的吩咐,属下就告退了。”
张锐对他挥挥手:“去吧,路上注意安全。你带的亲兵也太少了,下次多带几个人,这里是敌后,万事要特别小心。”
本来汉军连长级别的军官一般都配有五到六名亲兵,可伍安武艺高强,加之当连长的时日也不常,很不习惯有人跟在身后保护自己。现在跟着他的这两名亲兵,也时常被他当作传令兵在用。
虽说他对张锐提醒的在敌后要万事小心的话不以为然,但在心里还是很感激张锐的关心。心道,难怪跟过殿下的人,几乎都对他死心塌地。以前不知道原因,现在终于明白了,不为不别的,就为他能时刻惦记着部下的安危,就值得追随。
回到大帐没多久,师部的军官们就全部到齐。张锐环视了众将一圈,开诚布公地对大家讲道:“近段时间,你们可能觉得我的命令有些奇怪吧。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出白乌山没有立即东进,再次突袭基普城都是为了要打败尉迟晖。打败对手不仅是战场上能做到,在其他方面也能做到。你们难道不认为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不费一兵一卒,在战场外打败敌人更加合算吗?”
宇文歆反应快,张锐话语声刚落,他便回应道:“这么说,殿下是在白乌山就与那个叫拓跋愬就商量好了要算计尉迟晖?”
张锐便将自己与拓跋愬商量好的计划一一道出,众将这才明白,原来再次占领基普城,是为了刺激鲜卑单于,让他更加对尉迟晖失望。
可宇文歆却仍是不解,问道:“可我还是没有明白,拓跋愬……或者说是鲜卑左贤王,为什么要帮助我们?现在两国正是交战期间,他们这样做是犯了叛国罪。左贤王是鲜卑国的继承人之一,以后单于之位很有可能由他继承。他这样做,岂不是等于在背叛自己吗?”
张锐闻言哈哈大笑,反问宇文歆:“我们与鲜卑人之间的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宇文歆道:“当然是为了报复鲜卑人的挑衅行为。”宇文歆当然不会知道这场战争发生的真实原因,他的说法也是按照官方的宣传。
张锐虽然心知肚明战争的真正起因,但这事他绝不会对任何人讲,便顺着宇文歆的话说:“其实任何一场战争都有目的才会发生,并且在一方达到其目的后,战争就会结束。左贤王知道我国是出于报复目的才发动的这场战争,不会占据鲜卑的领土,更不没有打算灭掉鲜卑国,所以他会与我们合作。在他的心目中,更需要消灭的敌人不是我们,而是他的兄弟右贤王。而我们奉陛下的诏令也要缉拿右贤王,这样一来,我们与他就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联合起来一致对敌也就不足奇怪了。”
张通在张锐刚第一句话时,就已经悟出了其中的玄机。他又把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便更加清楚张锐是怎样设计陷害尉迟晖了。为了确认自己的判断,便问张锐:“这么说,三天前,你下令放尉迟兄弟俩走,也是在执行计划?”
张锐开玩笑地说道:“他们两兄弟从被俘起跟了我们几个月,其间一直我们管吃管住,现在也该为我们出点力了。”这话把众将都给逗乐了。
张通一边笑,一边心想,这条计策真是狠毒,本来在左贤王等人的陷害下,尉迟晖已被鲜卑单于怀疑,现在在把这两兄弟放回去,尉迟晖便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被撤职调查,是必然之事,不管最后能不能真相大白,反正至少有几个月的时间会看不到这位鲜卑军神了。想清楚这点,之前在心里对张锐的那点怨气,也就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等众人笑了一阵,张锐将缴获的那份诏书拿在手里,叹了口气说道:“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恐怕是功败垂成。本来计划马上就要成功了,鲜卑单于已经给尉迟晖下诏书,命他移交军队立即返回。不巧的是,送这份诏书的鲜卑人在路上与我南下侦查一营的某连偶然遭遇,结果这份诏书反到了我的手上。尉迟晖没有接到这份诏书,会继续带兵来围剿我们。”
众将闻之皆惊叹错愕,唏嘘不已,没有想到这世上阴差阳错之事不幸落到了自己身上。费尽心思设计出来,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功实施的计划,却在最后一刻毁在自己手中,换成谁也无法接受。阴翳沉重的气氛笼罩着中军大帐,众人都沉默不语。
沉寂了片刻,范明道:“我们现在只好往北撤,不与尉迟晖交战。等过一段时间,鲜卑单于见尉迟晖没有去,自然又会派人送去诏书。只要尉迟晖离开了,我们再回来寻找机会东去。”
他的建议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纷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