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骑军-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可以叫我瓦列。”奥列里乌斯见到张锐的表情微微一笑,说了一个简化的名字。
“好,我就叫你瓦列,你可以叫我无锋。对了,你怎么知道我是汉朝使节团的副使?”张锐欣喜地点点头,然后问他。
“几天前欢迎汉朝使节团的仪式我参加过,有幸目睹大人的风采。”虽然张锐希望奥列里乌斯以表字称呼,但奥列里乌斯仍然客气地尊称他为大人。
“瓦列,你刚才的讲演,我都听到了。说实话,我很欣赏你的见解。”张锐热情地夸赞对方的讲演精彩。张锐的话让奥列里乌斯眼睛一亮,但转眼间神情又暗淡下来。
奥列里乌斯的家族是罗马城中最富有的商贾之一,自从生下来就不愁吃穿。家里人想让他继承家业,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的理财意识,还督促他学习各种外语。但奥列里乌斯志不在此,他上学后,从他的授业老师那里接触到了绿党思想,深受感化,逐渐成为了一名坚定的绿党支持者。
为了理想,奥列里乌斯放弃了继承家业的机会,拱手让给他的弟弟继承。他全身心投入他的政治理想,积极地参与讲演,希望为绿党争取更多的支持者。
奥列里乌斯政治生涯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他天生有轻微的口吃,嗓音也很弱,几乎不具备当演说家的口齿条件,也从来没有人欣赏过他的讲演。今天跟往常一样,他精心准备的演讲照例是以失败告终,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奥列里乌斯几乎绝望,他已经想放弃演说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外国人让他重拾信心!此人就是汉朝使节团的副使张锐。张锐欣赏他的讲演,对他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但他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叹息道:“唉!真糟糕。今天的演说很失败。”
“但你所讲的内容很不错。”张锐真诚地安慰他。
奥列里乌斯无精打采地说:“人们根本不在意我的演说内容,总是挑剔我的发音。”
“瓦列,我听不懂拉丁语,刚才都是哈桑先生在为翻译你的讲演内容。也许你的发音是很不准确,说话语句不连贯,但你的言论和思想打动了我。我想,只要你以后多多练习,改进发音方式和讲演风格,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说家。”张锐用真挚的眼光注视着奥列里乌斯,诚恳地说道。
“谢谢您,谢谢您汉朝使节大人。您对我的鼓励,我会永远记住。”奥列里乌斯的话语充满感激,连连向张锐道谢。他立志要继续努力,最终达成自己的理想。
“大人,看得出你很欣赏这个瓦列。其实他非常普通,甚至连普通都算不上,你到底欣赏他那一点?”与奥列里乌斯告别后,莱昂。哈桑不解地问张锐。
张锐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欣赏奥列里乌斯什么地方,只觉得他很特别。只得含糊其辞地说:“我觉得瓦列非同寻常,他很有毅力,很有耐性,也许只有这样的人,今后会改写罗马的历史。”
莱昂。哈桑感觉张锐说得太夸张了,瓦列这种人遍街都是,一抓一大把,随便找一个都不会比他差,这种人能改写罗马的历史?!
莱昂。哈桑摇摇头没有言语,出于礼貌没有必要非要跟张锐辩一个是非曲直来。而张锐认为此人不俗,也仅仅是凭借着一种直觉。
但无论是张锐还是莱昂。哈桑,都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罗马帝国的历史真是由这个“普通的”的罗马青年改写。
………………………………
第五十七章 哈德良和谈
第五十七章哈德良和谈
汉元796年8月3日,罗马、苏丹、单于、鲜卑四国和谈会议,在罗马城郊的哈德良宫召开,会议公证方由汉帝国使节团担任。
哈德良宫是以罗马皇帝普布利乌斯。艾利乌斯。哈德良的姓氏命名的。张锐对这位在罗马历史上毁誉参半的罗马皇帝很感兴趣。谈判的第一天,他早早来到哈德良宫,在罗马官员的陪同下,游览了一番这座豪华的宫殿。
张锐与林白泉一边游览,一边暗自品评着这位罗马皇帝。观看一个纪念这位皇帝战绩的展览室时,林白泉感叹地说:“这位皇帝的丰功伟业可以与咱们的同乐皇帝相媲美啊。”
陪同的罗马官员听见这样的评价,没有言语。在他们看来,汉使节能把哈德良皇帝与汉帝国的当今皇帝相提并论已经是很不错的评价了,可张锐清楚林白泉话里有话。
哈德良是图拉真的继承人,据说他是罗马帝国皇帝里最有文化修养的一位。在他长达21年的统治期间,大部分时间他都不在罗马城,甚至不在罗马本州,而是在帝国各行省巡游。
哈德良巡游的目的,一是他本人热衷旅游观光。放在前世,他比张锐更适合“驴友”这一称谓。哈德良亲自攀登过埃特纳火山、横游过尼罗河,可以说罗马帝国内所有值得一游的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
二是,哈德良的巡游充分显示他重视行省的地位,把行省看得如罗马本州一样重要。在历代罗马君王中,只有哈德良有这样的意识。因此,在哈德良执政期,罗马各行省对他空前支持,国家的和谐程度比帝国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稳固。
三是,哈德良借着巡游督促各地军队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他巡视每到一处,都要去视察当地的军队驻地,对将士们发表讲演,要求他们加强纪律,提高训练水平,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因此,在哈德良当政期间,罗马军队的战斗力都保持在相当高的状态。
哈德良无疑是非常杰出的罗马皇帝之一,但他也有缺点,一是喜好大兴土木。他重修奥古斯都时期兴建的万神殿,并修建了维纳斯女神庙,以及这座以他命名的宫殿等等宏伟壮观的建筑。
在他的带动下,上行下效,罗马各地大肆修建神庙、剧场、公共浴室等建筑。据后来有人统计,现今罗马各地城市留下的标志性建筑十有七八是哈德良时代修建的。在某一个时期,同时兴建多如牛毛的大型建筑,严重扰乱了罗马的经济。
再则,哈德良的反犹太人政策,在他生命快要完结的时候爆发了。哈德良个人非常崇拜希腊—罗马文化,不满犹太人拒绝接受希腊文明的态度。
他发布赦令,不准犹太人过安息节,禁止割礼,并在犹太人的圣地—耶路撒冷建立以皇帝姓为名字的罗马殖民地,还在耶和华神庙的旧址上修建了罗马之神朱庇特的神庙。
他的这些行为,招致犹太人强烈的不满,进而爆发起义。哈德良不得不抱病亲临战场指挥平叛,从各行省调集军队镇压叛乱。犹太人的起义坚持了三年时间,才最终被镇压下去。
平叛之后,哈德良又下令,所有犹太人每年只允许到耶路撒冷去一次,不得违令。犹太人从此失去了他们的圣土故乡,只能在罗马各地颠沛流离,过着流浪生活。哈德良的反犹太人政策,使得每个犹太人都从心底恨透了罗马人,也不把自己当成罗马人。
从哈德良的这些经历上看,同乐与哈德良的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经历过本国历史上声势浩大的起义,而且都成功地把起义镇压了下去。
哈德良在镇压犹太人期间,一共摧毁了犹太人的988座村庄,残杀了58万犹太人。但他的“功绩”显然不如同乐。同乐在镇压突忽人叛乱期间,共计摧毁上千村庄,不计作战、疾病、饥饿而亡之人,共残杀了西部五州人96万。
张锐知道林白泉是在借哈德良讽刺同乐,但他并不完全认同林白泉的看法。张锐并非因为不是同乐下达屠杀令而为他报不平。因为任何内阁的决定,都要经过同乐的认可才能执行。故此,红色讨伐令是不是同乐首先提出并不重要,关键是他同意了这项决定,就注定要在历史上背负恶名。
在张锐看来,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方面,犹太人视哈德良为不择不扣的暴君、魔鬼,是哈德良让他们失去了故土,成为了流浪的民族。(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而西部人恨不得食同乐皮肉,因为正是同乐的屠杀令,使得西部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但反过来看,哈德良镇压犹太人起义后,罗马东部行省形势稳定下来。几百年来,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叛乱行为。而同乐镇压第二次突忽叛乱的屠杀,再次严重削减了西部人口,西部五州近百年内不可能再发生成规模的叛乱。
因此,他们实行的屠杀举措无疑对本民族而言是有益的。在他们统治的年代,不能用博爱的情操要求他们。他们行为只要能被本民族人认可、称颂,也就算是成功的君主了。当然,张锐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林白泉争辩,只当是没有听懂林白泉话里的含义。
在和谈会议开始前,张锐又见到了一位老熟人—鲜卑国特使拓跋愬。拓跋愬可以说是张锐以及西征军的救命恩人,去年如果不是他向左贤王提议,联合汉军对付右贤王的策略,并亲自前往白乌山带领被困的汉军突围,恐怕张锐也没有机会出使罗马。
张锐对拓跋愬很有好感,自从白乌山外一别,他与拓跋愬就没有再联络过,但双方默契配合取了尉迟晖的性命。这时再见面,似乎老友重逢,心里特别激动。
只是在这种场合下,张锐不可能对代表鲜卑方的拓跋愬流露出好感。一是出于国家关系考虑,现在汉帝国和鲜卑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见到敌对国家的人,当然不可能笑脸相迎。
二是出于策略的需要。左贤王的存在,是鲜卑内乱的源动力。如果双方合作谋害尉迟晖的事情曝光,左贤王一伙人无疑会成为万夫所指的“鲜奸”,从而失去绝大多数支持者,必将被右贤王取而代之。
为了这个目的,张锐也不能对拓跋愬流露出半分亲近,反而拉长着脸怒视对方。而拓跋愬对张锐也是不冷不热的行了一礼,就擦肩而过。
在来罗马之前,张锐并没有听说本次和谈有鲜卑人参加。他询问冼夫人是否知道鲜卑人会出访罗马,冼夫人也摇头回答不知道。
冼夫人悄声告诉张锐,她猜测罗马人之所以让鲜卑人参加和谈,只是为和谈作势。鲜卑人无论是对罗马、对汉帝国都没有能力再继续战争,鲜卑人现在最需要就是取得两个大国的谅解。
罗马人这个时候把鲜卑叫来,很明显就是想利用鲜卑人的求和心切,在会议上首先对其入手。无论罗马人提出怎样的要求,估计鲜卑人都不会强烈反对,最终都会答应罗马人的条件,从而给苏丹和单于两国树立一个仿效的榜样。
冼夫人的一番话,使张锐茅塞顿开。他心里想,罗马人可是玩外交的老手。自从立国之初,到帝国的兴盛,罗马人的所有军事行动之前,都是以外交先行。利用鲜卑只是罗马人的手段之一,可以预计罗马人在这次会议上还会玩出多种花样。
果然,如冼夫人猜测的一样。在会议开始后,罗马人首先向鲜卑人提出要求。第一,鲜卑必须承认侵略了罗马,并正式向罗马道歉。第二,鲜卑军队必须完全撤出罗马领土。(这点等于是废话。去年汉帝国向鲜卑宣战后,鲜卑人就已经从占领罗马的美索不达米亚行省撤军。)第三,必须赔偿罗马的战争损失费。
而鲜卑人的态度也和冼夫人先前预测的一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