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6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在汉军中,也许荀昊的名声没有张锐大。但在彪骑军中,特别是在彪骑军游骑中,荀昊的名声一点不比张锐差,威望更是远远超过张锐。这也是为什么当彪骑军分裂后荀昊决定去投靠安乐帝时,几乎全游骑团将士都跟随他去了北军。

    杨英在彪骑军游骑时,亲眼见识过荀昊的厉害,加之对这位老上司也是充满了敬畏之心。再被马钰这么一劝,也萌生了退意。

    但除了马钰外,其余的将军都不同意撤退,而之前一直对这次突击持反对意见的李宽,这时也改变主张坚决支持继续向前突进。

    他对杨英说道:“箭已离弦,岂有回头之理?现在回撤,先不说回去会不会被追究罪责,就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也很难说。经过一夜时间,我们身后的敌军早知道了我们的行动,而我们昨夜穿插过去的敌军防线现在已布满了敌人,我们一旦回撤便会与之遭遇。再加上一直纠缠在周围的这些北军骑兵,能突出一半已经万幸。如此,还不如一鼓作气突到敌后去。”

    马钰反驳道:“正因为敌军已知晓了我们的行动,越往前就会有越多敌军对我们进行堵截。加之又有荀昊、吴平的部队在我们周围进行骚扰,我们岂能突得过去?”

    李宽摇头道:“不然,进攻前夕我方策反了不少敌军,敌人后方已是大乱。即便孙晟迅速派兵镇压,也才刚刚恢复次序。他就是现在派兵来堵截我们,也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而我们呢,现在距离望溪河只不到五十里,只要行动迅速中午就能渡过河去。过了望溪河,敌人就再也没有能力将我们堵住。”

    其他将领也都赞成李宽的意见,杨英经过一番思量,最终同意了李宽的建议。他想:这次突击行动完全是违令行为,如果成功还罢了。一旦失败,即便有杨素护着他,免受处罚,但自己多年以来树立的名声也全毁了。如此这般窝囊的撤回去,还不如赌一把。

    这顿早饭花了一个多小时,队伍从新开拔不到十分钟,负责断后的队伍就遭到了吴平部的攻击。而且这次攻击不同于昨夜的骚扰,在交战短短的几分钟里,双方就死伤了近千人。

    “这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势。可是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杨英在听到战报后,不解地向马钰、李宽问道。

    还没有得到两人的答复,前方又传来遭遇疾风大队袭击的消息。这次荀昊的进攻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前锋队损失了近二千人。前后队这两次袭击中损失接近了三千人马,这样的结果让杨英再次产生了后退的想法。

    李宽见杨英又有退意,不禁愤然道:“既然下定决心前进,就不怕有伤亡。我军遭受伤亡,敌军难道就没有伤亡吗?这次进攻前后的敌军也损失了一千余人。我们就是和他们拼人数,他们也难以阻止我前进。”

    杨英叹息道:“话是如此,可敌军拼命阻击,我们行军速度就是想快也快不起。”

    李宽想了想道:“你把前师的一团给我,我去对付荀昊。再派二千人去阻挡吴平部。你只管率部向前冲,争取在中午前渡过望溪河。”

    马钰、杨英都惧怕荀昊,李宽却不怕。在他看来前队这次伤亡之所以远远大于荀昊的疾风大队,是因为前锋队中混杂了相当一部分原近卫军将士,他们的战斗力当然远远不如都是由原彪骑军游骑团将士组成的疾风大队的对手。

    而他向杨英要的前师一团皆是由原彪骑、飞骑的老兵组成,是新编近卫骑兵军团的绝对主力。他就不信凭这五千身经百战的老兵,抵不过荀昊的不足三千人马。

    只是杨英依然没有同意他的这项提议,杨英指着跟随着中军行动的数百重伤员,无奈地说:“有他们跟随,即使你断后,我也根本无法在中午前渡过望溪河。”

    李宽一咬牙,说道:“你把伤员也留给我。”

    杨英惊讶望着李宽,说道:“那怎么行,你带着伤员就更无法脱身。即使荀昊、吴平奈何不了你,但只要敌军的其他援军一到,你也难逃生天。”

    李宽决然道:“只要大部人马能渡过望溪河,即使我战死这次我们行动也胜利了。”

    这个建议虽然让杨英心动,但他仔细一想也放弃了。诚然有李宽带着伤员断后,他有很大的希望安全地率领大部人马渡过望溪河。

    但这次突进敌后本是他的擅自行动,再让他抛弃一位将军和近万将士的性命来换取行动的胜利,即使这次战役取胜,自己立了大功,也会有严重的后果。而且李宽和杨素是好友,如果被杨素知道自己是在这种情况下抛弃的李宽,他想,即使杨素与自己感情深厚,恐怕之后也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这种事情绝不能做。

    杨英断然拒绝,并大义凌然地对李宽说:“我绝不会抛弃自己的战友,也绝不会抛弃伤员去换取战功。如果非要这么办,我留下来断后,你和马钰率领大部人马先走。”

    马钰连连摇头,抢着说道:“我也不走,我留下来断后。要么还是李将军带队先走吧。”看来他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宁愿留下面对深感畏惧的荀昊,也不愿意先走。

    李宽本没有考虑那么多,被杨英和马钰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无奈地摇摇头,这个建议便流产了。

    不分兵,部队又接着上路。一路上,荀昊、吴平像发了疯似的轮番袭击,加之不时遇到被荀昊派人破坏的道路和桥梁,所以行军速度一直慢如蜗牛。直到日落后一小时,望溪河才出现在杨英等人的眼前。

    只是河上的桥梁已被破坏,昏暗的河对岸在一片火把光亮中竖立着一大群北军的重骑兵。河对岸的望溪镇里也是人影攒动喊声不断,远处黑暗不知还不知隐藏多少北军。见到这个情景杨英等人面面相觑,似乎都看到了失败的结局。

    在这个时候,又只有李宽力主强渡望溪河,在他看来,如果敌方真有大量的军队设伏,就应该藏兵在更远处,等己方半渡之时再突然发起进攻。而眼下敌人这么大张旗鼓的列阵示威,就是在虚张声势。

    马钰则坚决不同意冒险渡河,并建议杨英立即撤兵,其他的将军也是各执己见,或是支持李宽,或是支持马钰,双方争执不休。

    其实这时杨英无论听从马钰还是李宽的建议,部队都有冲出包围的希望。但杨英举棋不定,迟迟不能做出决断,从而断送了这个最后的机会。

    一小时后,还没等杨英作出最后决定,有外围巡哨发来警报,发现大量的北军部队从左右及身后包抄而来。

    孙晟早在一天前设下的大网终于到位,现在就是收网的时候了。这些包围而来的部队中除了有那些执行剿灭反叛家主的部队外,还有一支从中部战区赶来的整编军团。此外,还有孙晟从西边调集来其他军团也正陆续赶到,这些军团直接驰援前沿防线,一方面堵住南军的进攻,一方面防止杨英的军队溜回去。

    汉元798年4月16日,杨英率领的三万近卫军骑兵遭到了十余万北军的包围,虽然杨英等人奋力突围,也最终没有逃脱被全歼的命运。

    4月17日,望溪河之战结束。李宽等数名南军将军战死,马钰被生擒,只有杨英等数十人狼狈逃回本方防线,其余其他南军近卫军将士皆战死或被俘。

    望溪河之战刚结束,孙晟就下令参与包围战的十余万北军精锐南下,对正在努力突进预营救杨英的王仲民所部发动猛攻。双方激战半日,南军的王仲民第四步军团被击溃,如不是杨素洞察了孙晟的计划,连续从西面抽调三个南军主力军团驰援,信阳战线早已崩溃。

    4月19日,南北双方的主力军团都陆续汇集到了信阳附近,双方激战了十余日,最后都无法将对方击败。这场本以南军发起的全线进攻的战役,结果却是以南北双方军队都集中到信阳地区进行决战而告终。

    信阳战役中,南北双方共计损失了三十余万人马,死伤了十余位将军。双方的精锐部队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故此无法再继续作战,接着战局又进入了对峙期。

    这一战,也断送了虞士基辛辛苦苦一二年的努力,事后虞士基暗地里大骂杨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材,对杨英也产生了怨恨。

    杨素虽然想保杨英,无奈杨英这次闯的祸实在太大,只能解除了他的近卫军指挥官职务,降了一级军衔,并调他去东部战区陆柯麾下听用。

    北军的这次胜利,使孙晟的声望则达到了顶峰。在这次战役中,他不仅瓦解了南军的大规模进攻,铲除了军中隐藏的南军内奸分子,并且还消灭了南军最精锐的三万骑兵部队,为此,安乐帝下令册封他为一等候。同时在这次战役中,立了重大功勋的荀昊和吴平也得到了册封。

    张锐得到这次战役的全部战况已是5月中旬的事情了,并兴致勃勃地与部下们展开了讨论。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笑骂杨英

    第一百二十一章笑骂杨英

    入夏以来,番州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近半个月,且未郡又刮来一股猛烈地沙尘暴。滚滚而来的沙尘遮天蔽日,仿佛将天地吞噬。尘云好像巨大的黑锅反扣在上空,看不到半丝阳光;尘粒无孔不钻,人们泪流不止,咳嗽声此起彼伏。山溪沟渠中的水,全被厚厚的沙掩盖,甚至有些房屋也被压垮。

    本地上了年纪的人都说,这种情况已有数十年没有见到过了,这定是上天对战乱不休、相互残杀的惩罚啊!

    当沙尘暴到达青海郡首府都兰城时已减弱了许多,但这也是张锐两辈子里见过的最大一次沙尘暴。风中细小的沙粒,直往人的口鼻中钻,打在皮肤上生疼。大家只有在将自己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的情况下才敢出门。人就是呆在屋子里也是一嘴的沙子,刚擦擦拭好的家具一转眼又是一层黄沙。

    在这种天气里,也没法做事儿,于是张锐将身在都兰城的将军们都召集起来讨论前段时间的信樊会战。说是大家讨论,其实也是由他主讲,并分析其中的得失。

    会议一开始,张锐便拿起一份战报扔到桌子的中央,说道:“这份战报上讲信樊战役,南北交战双方先后投入了一百四十余万兵力,战役进行十七天,双方共有三十六万将士伤亡,其中战死十一万余人,重伤四万余人,仅双方被俘人员就超过了二万。你们都看看这份战报吧,真是前所未有的惨烈啊!与这次战役相比,我们十余年来在西部打的那些仗简直如同幼儿打架。”

    张锐讲这番话时语气平缓,但他铁青的脸和眼中冒着的寒光,在座的将军们都知道他心中的怒火以达到了极限,随时有可能爆发。于是一个个临危正坐、面色严肃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万幸的是,火山没有爆发。隔了一会儿,张锐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黑压压的天空,轻声说:“现在,你们还有谁想回去参与这场超级战役?”

    屋内一片沉寂,没有人做声。

    前段时间,将叛匪逼迫到且未郡后,张锐便把战区总部前移到了都兰城。虽然战区总部离前线近了,但早已定下了围而不打策略,汉军各部也无仗可打。而叛匪们呢,似乎也认命了,既也不打算突围逃走,也不打算与汉军决战。

    整个番州战区一片祥和,于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