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6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呢?”飞骑军前师二团长郝青好奇地问。

    张锐走到郝青身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是因为北方还没参战的各家族。”

    郝青头脑简单,半天没有弄清楚其中的道理,又接着问:“这和北方没有参战的各家族有什么关系呢?”

    郝青曾是张锐的护卫长,他很喜欢这个作战勇猛的楞小伙。也对他开始动脑子感到高兴,耐心地解释道:“北方家族中胡公、燕公、韩公等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家族三代内都曾与北王家族联姻,彼此都有血缘关系。虽然不能说这几个家族会因此支持安乐帝,但上都朝廷始终会有所顾忌。一旦出现各打各的局面,万一这几个家族出兵支援洛阳的怎么办?”

    郝青抠抠脑袋,闷声闷气地又问:“这么说,南军即使取得信樊会战的胜利也不敢轻易北上?”

    “哈哈……”张锐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如果是南军在信樊地区大胜,这些北方家族就绝不敢再参战了,即使参战也会支持上都方面。在已经确定胜负时,谁又会笨得去加入失败者一方呢?”

    这次朝廷分裂,本来北方各家族中,传说胡公、燕公家族要出兵相助洛阳的安乐帝,但结果一直没有具体的下落,而韩公、冠军侯、武英侯、英烈侯、山西侯、河北侯、太原侯等家族态则度暧昧。张锐相信他们是在观望,一旦胡公、燕公家族要出兵支持安乐帝,那么他们都会跟从。在这种形势下,上都方面在没取得绝对优势情况下,在没有绝对弄清楚那些北方家族的态度前,是不敢轻易向北进攻的。

    “呵呵……”郝青终于明白了,不好意思地呵呵笑起来。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南军统帅郢国侯在遇到变化时的应对能力。”张锐转而又评论起杨素,“身为帝国名将,郢国侯很难会在这种大战役中犯大错。他几乎是在得知孙晟的调兵东进的同时,下达了本方部队向信阳地区集中的命令。两方统帅的临机决断都非常果断、迅速,又都没有出现较大的失误,从而在战略上也决定了这次战役会以平局收场。”

    到这里,八军团的将领们已对眼前的这位主将彻底心服口服了,也改变了他们对张锐的看法。之前他们一直认为张锐是属于猛将型的将领,没想到张锐的战术理论也是一套一套的。讲解战略、战术,较之军校的绝大多数教官都讲得透彻、讲得生动。

    宇文歆突然叹息了一声,说:“我觉得南军有些可惜了。本来占着绝对的优势,却以平局收场。唉!都是杨英那小子闹得,他要是老老实实配合王仲民进攻,南军早打到洛阳城下了。”

    宇文歆虽受张锐影响没有参与内战,但因他父亲在上都的缘故,有时不自觉地会流露出偏向上都一方的倾向。张锐知道他是无心之举,也没在意。

    只是宇文歆提到了杨英,他也连连摇头。在他印象中杨英的战略、战术在同代将领中虽不能算出类拔萃,也算是合格的。但在这次的信樊会战中,杨英的表现简直可以用业余来形容。既然宇文歆提到了,他打算下面着重讲讲杨英在这次战役中所犯的错误,以警示部下们不要犯同样的错。

    张锐将手中的画笔连同战报一块甩到桌上,说道:“杨英是我的好兄弟,按说我不该拿他说事。但他在这次战役中所犯的错误,实在让我无法容忍,今天我要好好地骂上他一顿。”

    转而,他又敲着桌子对宇文歆说道:“阿歆,我们和他是军校的同班同学,咱们一起学的战略、战术,你再看看他这次犯的那些错,你说,这个小子该不该骂!”

    宇文歆笑着应道:“当然该骂了,简直是在丢我们的脸。我以后都不好意思对人说,他与我是同学。”

    张锐也笑道:“那是你先骂,还是我先骂?”

    宇文歆想了想,说:“你骂的比我有水平,还是你先骂吧,你没骂到的地方我再来补充。今天我们骂他的话,我原封不动的记下来,下次见了他,让自己看看。看能不能羞死他。”说罢,还故意做出一副要认真记录的样子。

    众人都被他俩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屋里的气氛更加轻松起来,而这也是张锐想要的效果。如果是严肃、正经地批评杨英,要是被他知道,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说不准会与自己产生隔阂。而以这样玩笑的方式说出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张锐伸出食指,说:“我一要骂他蠢。咱先不说他擅自出击的这事正不正确,单说他在突击路上还有闲心吃早餐这事就奇蠢无比。谁都知道,战场上的时间要分秒必争,有时多几秒都是取胜的关键。可他倒好,一顿早餐就用去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来看看这晚一个小时的后果。如果他没有吃那顿奢侈的早餐,那么他会提早一个小时到达望溪河。那时还没有日落,他可以清清楚楚地观察到对岸的情况,就不会被一个营的重骑兵吓得连河都不敢过。”

    “扑哧——”宇文歆笑出来声。原本他说要记录是玩笑话,现在他一边笑,一边运笔如飞,把张锐刚才的话都记了下来。打算以后自己用这些话去数落杨英,保管会将他气得半死。

    张锐又伸出一根手指,继续说道:“我二要骂他不能从善如流。在突击的一路上,李宽明明给他提了不少好的建议,只要他坚决采纳李宽建议其中的一条,都不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就拿李宽建议他强渡望溪河来说。只要杨英听从了李宽强渡望溪河的建议,北军的那个重骑营最多能给杨英部造成二到三千人的损失。杨英过河后,就该孙晟头疼了。第一假设孙晟派兵渡河去围剿杨英,那么南军从中西部调来的大批援军就能击败北军东部防线上的部队,从而获得战役的胜利。”

    “第二假设孙晟对杨英部置之不理,将那十几万北军精锐投入东部战线上去。那么杨英可以率领这三万骑兵再次渡过望溪河,在北军背后进行骚扰配合南军作战,南军也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是南军取胜后的伤亡可能较第一种假设大。”

    “再假设孙晟将那十几万精锐部队分兵两路,一路过河去围剿杨英,一路南下与南军作战,这样的结果对南军来说取胜的几率也比北军大。”

    听了张锐的分析杨英过河后的三种假设,众将议论纷纷。大家稍稍推演了一下,如果杨英渡河望溪河,南军至少有八九层希望取得信阳会战的胜利。由此可见,杨英没有听从李宽建议是可惜的事情。

    待大家议论的差不多时,张锐又说道:“我三要骂他像个娘们似的优柔寡断。在望溪河边他看到对岸的敌人一营重骑兵后,就像个受了委屈的无助少女,来回徘徊不敢行动,他还像是个老爷们吗?”

    张锐这话骂完,宇文歆已是笑得一手抱着肚子,一手敲着桌子。别的将领与杨英的关系较浅,不敢想宇文歆笑得那么放肆,但也是一个个埋头偷笑。

    张锐却越骂越起劲:“好吧!可能有人会说,现在是事后分析,杨英当时不能肯定望溪河对岸有没有大量的北军伏兵,所以他停下来派人从两侧过河侦查也是出于谨慎。”

    “谨慎点本身没有错,但要分清时候。当时的情况是从开始突击到抵达望溪河,杨英用一天一夜的时间。他应该清楚从他被吴平发现开始,孙晟有十二到十五个小时来安排兵力围剿他。当他抵达望溪河时,离最初他被发现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个小时。也就是说北军随时可能出现在他周围,他还有什么时间去考虑谨慎的问题?要么强渡、要么马上选择撤兵,在回撤的路上寻找敌方包围圈的空隙,一举突出包围。好嘛,他还有时间像个娘们似的在那儿徘徊了一个小时,不是自己找死吗?这份战报上讲到,就在那一个小时里,北军从中部战线上调来一个整编军团到达了。对方一下子多了五万人,他想跑也不容易了。”

    这时,郝青又问道:“殿下,你说想跑不容易的意思,杨英将军被敌军包围后,还有冲出来的希望?”

    张锐点点头,说:“他是还有冲出包围的希望。这也是我要骂他第三点——胆子比兔子还小。他发现被北军包围后就彻底惊慌失措了,转头就朝着南方跑。他也不想想,北军要包围他肯定要防止他跑回己方防线去,在南边派的兵力绝不会少,朝着南边跑不是朝着陷阱里跳吗?”

    八军团前师二团长夏传英听得入神,不由问:“那当时该往那个方向突围?”

    张锐回答道:“现在,从那份战报上看,当时应该往西面冲。孙晟把大部分人马布置到了其他三个方向,西面反而是包围圈最薄弱的地方。但如果我是杨英,在当时不了解敌人兵力分布的情况下,我会首先选择分兵突围。首先分兵一部渡河朝北突围,如果这部人马突围成功还能给孙晟带来麻烦;其次,分兵朝东西两个方向冲。”

    高朔皱着眉说:“一开始就分兵突围?这不是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吗?”

    张锐笑道:“什么事都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之所以分兵突围,是在全军已到绝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选择。这样做比杨英慌不择路的跑,冲出的几率要大。当时敌人的包围圈还很大,包围部队之间的空隙也较多。运气好,就能有机会冲出去。我们现在来看,包围圈中西边的北军最少,起码往西冲的部队有希望跑掉吧。”

    高朔点点头,这样选择的确有几率跑掉一部分人。

    张锐叹息道:“而杨英集中兵力向南突围,撞到一块铁板上。等他再想分兵朝其他方向突围时,随着北军的逼近,包围圈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已没有了冲出去的可能。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三万精锐只跑了几十人回去。”

    其实上杨英能成为那幸运的几十中的一个,还全靠了李宽的帮助。在最危急之时,李宽打着杨英的将旗吸引走了大量的北军,杨英才得以逃出生天。

    骂完杨英,已到了中午。张锐等人吃了一顿仿佛混着沙子的午饭后,又接着讲信樊战役。

    下午的主题,基本集中到了南北两军在信阳一带的交战。其中北军最初的防御战,也是影响这次战役结局的决定因素。王仲民从知道杨英擅自出击后,便想跟进接应上去,结果他的部队以及后来的南军部队,都被前线的北军部队顽强的抵挡住了。

    北军在后面围剿歼灭杨英的那二日,在前线的南北双方军队也血战了二天二夜。这两日中,双方就死伤了十余万。其中有一个北军步师打的最为壮烈,为了挡住王仲民的进攻,全师将士几乎全体阵亡,这个师的指挥官就是薛举。

    讲到这里,张锐唏嘘不已。从番州战区离开的将军就有两人战死在这次的战役中,其他出走的各级军官还不知死了多少。

    本来张锐计划,结合这次战役的实例,此后几日再给部下们讲讲课。但没有想到,第二天收到的一封家信,让失声痛哭起来。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祭奠

    第一百二十二章祭奠

    这几天,张锐一直给部下们上课。(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信樊会战战场大、参战部队多,正面战、遭遇战、包围战、夜间等作战方式都有发生,战术运用更是五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