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骑军-第7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龊芴煺娴难拥愕阃贰

    “那时文远公他老人家,年纪还小,职位又低,这样的事情是由不得他做主的。那丁刺史手下的亲信主薄吕布都投靠了董卓,你想文远公有选择的余地吗?”

    我随着二姐的一步步讲解,思路终于慢慢的清晰起来。后来张辽基本上和历史上一样,随着董卓把并州兵交给吕布后,就一直在吕布麾下效力。跟随吕布破曹操于荥阳汴水,随吕布退至长安,又随吕布杀了董卓后,又被西凉兵赶出长安。

    历史到这里开始变化,吕布逃出长安后没有去投靠袁术、袁绍以及张扬,而是南下宛城并占据了那里。

    张辽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渐成为吕布手下的第一战将。他们在宛城一带盘踞了数年。其中有一年,他们和当时还在荆州时称楚王的刘协打了一仗,张辽在那一场战役里斩杀了楚王的手下第一大将孙坚。

    可是楚王刘协也就是后来的献帝,数年来坚持一直骚扰吕布领地。使吕布的领地得不到展。几年后,楚王终于打败了吕布。吕布兵败后被楚王抓住给杀了。

    据二姐说,当时文远公也被抓住,楚王爱其才能。非但不治其斩杀孙坚之罪,还亲自为他松绑,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披在文远公身上。使得文远公感动的热泪盈眶遂降于楚王。

    我心里念道着,这刘协还真是会演戏,弄了这么个仁义的形象出来。我看八成这献帝刘协就是个穿越者,他了解历史,当然不会放过张辽这样的虎将。

    “此后文远公就一直在献帝麾下效力。征寿春袁术时,斩敌将纪灵。伐汉中张鲁时,下其城。帝攻益州时,率部奔袭800里,巧取成都使益州不战而降。”

    二姐说着家祖的功勋时语气高亢,神采飞扬。我听的也是如痴如醉,身为男儿就当如此,纵横沙场所向披靡。

    “其后凉公马家族归顺献帝陛下,使得陛下的领地延伸到北地。这时我们妈妈家族武英侯刘家归靠献帝陛下。那时武英侯刘豹的父亲是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他带着南匈奴人向献帝陛下效忠。并派武英侯刘豹率领6000千匈奴骑兵来助陛下,陛下又挑选了4000汉族骑兵加入其中。让文远公担任这支部队主将,刘豹为副将。这支部队就是现在帝国大大有名的三大甲等骑军团之一的飞骑军。因为军团旗帜为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所以又被人称为飞鹰骑。我们家族的家徽就是从这里得来的。”二姐说着,拿了一块铁质的徽标给我看。

    上面绘制着一只雄鹰的头部,徐徐逼真。这个徽标我第一次看见是在老爸的上衣口袋上。“当然我们家的家徽和飞鹰骑军团旗帜上的飞鹰是不同的,你看。”二姐翻开那本《胡公录》,找到一篇有插页的地方指给我看。果然上面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全身图,不象我们家的只是个鹰头。

    “后来,文远公就率领着这只骑军团四处征战。在对孽贼曹操的四年攻伐中,先后斩杀敌大将三十余员,其中的名将就有如许褚、徐晃、李典、牛金还有曹操的长子曹昂等。”

    “曹操亡后,献帝宣占据着翼州、幽州的刘备来朝觐见。刘备自仗皇叔身份拒不来朝。献帝在再三宣招未果的情况下,下令讨伐刘备。帝亲征,文远公也率部随行。因刘备倒行逆施手下兵将纷纷归降。刘备大将张飞不降,战死于当时的北平,也就是现在北王殿下的居城běi精城。刘备也在城破时畏罪自杀。”

    “刘备死后,翼州、幽州两州全境遂降。只有刘备手下关羽被部下生擒后抗拒不降,献帝不忍杀他,带其回归荆州城。一连百余日苦苦规劝,连文远公也数次前去劝解,终是不降只说:‘主公待我如兄弟,岂有兄亡弟存之理?但求杀之,以全我兄弟之情义。’帝无奈,于次年春天斩关羽于汉水之滨,并亲自为其碑铭提下‘忠义’二字,以表敬意。并追授其为‘汉寿亭候’。”说到这里二姐的神情也略带黯然之色。

    停了一下,二姐又接着讲:“至此原大汉领地全部收复,少帝刘辨在攻伐曹操时,已死于乱军之中,所以楚王在荆州继承帝位。并开始实行汉纪元法,从高祖帝开始纪元,到献帝陛下登基那年正好是汉元420年。献帝陛下那年年仅33岁。定都于上都就是原来的荆州城。那时上表劝献帝定都长安、洛阳、甚至襄阳的都有,但无一不反对定都在小小的荆州城,虽然那是献帝的楚王旧居。最后还是在郑公、晋公等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定都于上都。但是这件事情就充分的证明了伟大的献帝陛下的睿智。看看现在上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占地最大、最为繁华的世界之都了。”二姐说着又情不自禁的跑题跑到她的偶像献帝那里去。

    我连忙咳嗽几声,才把她从幻境中拯救出来。“献帝开国定都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从官员的设定到军衔的划分等等,几乎我们现在使用着的所有制度,都是那时献帝陛下和郑公、晋公、陈公和邳公他们几个一起商议制定的。文远公在军衔划分后,第一批就被授于中将军衔。”终于二姐把话题又转了回来。

    “开国五年后,也就是汉元425年。高句丽和鲜卑都拒不向我大汉帝国称臣,献帝大怒,遂临时迁都于běi精城,就近征讨二处。初战鲜卑上将孙策战死,献帝果断决定放弃两方同时讨伐的政策,和鲜卑人议和。全力讨伐高句丽,文远公率部为大军先锋。高句丽人避而不战,退入群山林海之中。帝国数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巨万,所以无奈退去。只留了三个军团三万人在高句丽继续讨伐,文远公所部也是那三个军团之一。整三年和高句丽人周旋于荒野之中,最后耗尽了高句丽人的粮草,才使得高句丽上表归降。而文远公所部万人归还时已不足千人。”

    “此战为帝国所有讨伐战中最艰苦的一次战役,乐平候太史慈、富陂候吕蒙、泰山候臧霸、忠义伯黄忠等数十员战将都是在此役中阵亡。另有武英侯刘豹丧失左臂,韩公司马懿左眼失明,文远公手脚也被冻掉数趾。三个军团加起来不到5000人,归还之时几乎人人带伤。”

    听二姐讲述讨伐高句丽的战役,我心里感慨万千。我知道高句丽是个毒丽性很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数个朝代都对她进行过征伐,但她从来都是时叛时降,时降时叛。让人感觉永远也不能征服她。没有想到为了征服这个小小的高句丽,会让历史上那么多有名的战将死伤惨重。可见对外战争永远是残酷的,而不是史书上寥寥的几行字就能表达出来的。

    二姐继续讲着:“高句丽战役结束后,献帝为表彰文远公特晋升其为上将军衔,并重组其部。又五年,献帝征讨鲜卑,文远公所部再为先锋。初时文远公至高句丽战役结束后就和武英侯一起总结得失。重建其部后,上禀献帝要求驻扎在现在我们这里的吉州,献帝准奏。文远公和武英侯在现夕阳城堡处练兵,用整五年时间使全军都适应了北地风寒气候。所以当征讨鲜卑时,文远公所部表现最为活跃。三年里斩六万余级,一直把鲜卑人赶过了这里。”

    二姐说着,找了一幅地图放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我顺着她的手看去,这是一幅汉帝国疆域图,二姐的手指的地方写着“乌拉尔山”。这么说是把鲜卑人全部赶到了欧洲去了?就像当年武帝驱赶匈奴人一样。二姐非常得意的说:“看看吧,这么大片帝国疆土都是我们祖先打下来的,你难道不觉得骄傲吗?”

    我是心怀敬意的看着那幅大汉疆域图。图上非常清晰的绘制出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基本地形地貌。没有大洋州和美洲,可能是现在还没有能力到达那里。

    再看大汉的疆域,北方西至乌拉尔山,中部至里海和现伊朗地区,南部整个南亚及印度地区都包含在内。这块广大的疆域已经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版图的极至,以至于我所知元朝的几个汗国加在一起所占领土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再细看,图上还星星点点的有上百个标注着属国的地区。这些地区或全部被大汉国土包围、或处于大汉疆域的边缘,面积都不大却非常零散。

    又看欧洲部分,罗马帝国牢牢的控制着欧洲大部及环地中海地区,其东部亚洲地区和大汉的交界之处被数十个零小的国家分离开。

    东部欧洲标着单于国的名字。北部欧洲现俄罗斯地区标着鲜卑国的字样。欧洲其余部分还标注着一些散落的小国。

    非洲除了北部的罗马帝国外,另有两个大的国家,一个为庭巴克占据着几乎整个中部非洲。另一个为马里占据着南部大部分地区,其余也有几十个小国兼杂其间。

    蝴蝶效益在这里真实的体现了出来,整个世界都改变。原来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应该已经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了,但是现在她依然屹立着。

    东部欧洲的单于国应该是武帝时期被赶到西方去的匈奴残部建立的国家,北部鲜卑国就是献帝时期被赶到欧洲的鲜卑部建立的。而非洲历史上的好象也没有同时出现过这么大的两个国家。

    看着这幅地图。汉献帝!真是服了y!您果然是二姐赞美的那样,您是完全可以担的起那些最字。大汉骑军
………………………………

第六章 崇拜您伟大的献帝陛下

    以后的十几天里,我天天缠着二姐给我讲家族及大汉国的历史。从老爸老妈的脸上,可以看的出他们非常欣慰。奶奶也对我说:“我们的老虎真的长大了。”

    这里面可能只有二姐是最辛苦的,她为了我,投入了自己的所有时间、投入了自己所有精力。每天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在休息,完全满足我的求知**,孜孜不倦的为我讲解着。遇到她自己也比较模糊的问题时,她就带着我去求教老爸或者奶奶。

    有的时候连我自己都看不过去,但她还是很快乐的做着这一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得以完全的了解家族的历史和帝国的初期的历史,特别是关于献帝陛下的部分,因为我对此是最为关心。

    献帝陛下汉元387年出生洛阳,也就是现在帝国的东京,幼小时就有神童之称,深得灵帝喜爱。幼年拜大儒卢植为师。

    黄巾之乱时,献帝不知用什么方法说服了灵帝,册封自己为楚王,封地为荆州。

    献帝被册封楚王后的392年四月,黄巾之乱刚过两年。献帝带着卢植及黄门侍郎荀攸等人来到荆州,献帝没有把荆州最大的襄阳城作为自己的居城,而搬到了长江和汉水交汇处小小的荆州城驻扎。

    而后全力治理荆州,兴水利,重工商,减赋税,办学堂。不出数年,荆州大治。这时全国各地零星起义层出不穷,而荆州之地成了当时大汉仅有的一块人间乐土。

    在老师卢植的影响下,各地前来躲避祸乱之士纷纷云集荆州。一时间荆州是人才济济、群雄归附。

    颖川郭嘉、荀彧、陈群等贤良,以及江东孙坚、并州高顺等豪杰也是在这个时期投靠献帝的。

    后凉州董卓乘宦官之祸进入洛阳,在洛阳自称摄政王。这违背了高祖所定的非刘氏不能称王的祖训,引起满朝文武的反对。

    董卓杀并州刺史丁原兼并其部,北军和西苑军也陆续被董卓控制,一时间董卓势力大增。并多次残杀朝廷官员立威。

    袁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